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8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力向西压过了黄河,占据了黄河天险,同时独占横山地利。

    河外三州实行一种既不同于内地州郡,也不同于沿边羁糜州的制度,类似于唐时的藩镇。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丰州王家,自五代起便就把持当地军政大权,入宋之后三州知州依然由其子弟世袭。杨文广便就是麟州杨家的同族,不过从他祖父杨业起,就开始领兵在外,世守麟州的是杨业的兄弟一支,到他父亲杨延昭,实际就跟麟州的并系不大了。

    此次让元昊最终放弃了进攻麟府路的是府州知州折继闵,今年刚刚二十三岁。本来继位的是他堂哥折继宣,因为施政暴虐而撤职,由折继闵继任。虽然年轻,折继闵却多谋善断,心思敏锐,没有露出破绽,元昊最终转头向西。

    在东线麟府、鄜延、环庆三路试探了几个月,最终在正月中旬,眼看着春天将到的时候,被元昊在延州抓住了战机。他先向范雍诈降,使范雍放松了戒备,然后沿洛水谷道攻保安军,而后沿浑州川攻延州。扼守此路的金明寨都监李士彬号称“铁壁相公”,以善守著称,严阵以待。元昊派依附自己的羌族诈降入金明寨中,李士彬建议全部迁往南方,范雍却说“讨而禽之,孰若招而致之?”全部安排到了李士彬寨中。最后被党项里应外合攻破金明寨,打开了进攻延州的大门。此时在延州的范雍惊慌失措,连招环庆路的刘平和鄜延路的石元孙一起急救延州,刘平轻兵冒进,带禁军精锐一万余人被包围于三川口。

    到了这个地步,单盯着战场上哪个力战,哪个临战脱逃意义已经不大了。几个月的时间,党项大军在鄜延路北部来去自如,山川地理比宋军还清楚。元昊未必有攻破延州的实力和决心,一直在寻找的机会,只怕就是要歼灭宋军主力一部。围点打援,经典战术。

    三川口一战,以宋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刘平、石元孙两位主将陷于敌中。此时战败责任的官司还在打,徐平也不能了解具体战斗经过,但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可以想得到了。

    三川口之败,宋军真正损失的人数并不太多,数千人而已,让朝野震恐的,是两位主将没了,此其一。再一个是参与此战的几乎全部是京城禁军的精锐。主力是步军副指挥使刘平所带的步军司神卫军,“上四军”之一,禁军中最顶尖的军队。配合的是殿前司都虞侯石元孙带领的殿前司虎翼军,仅略次于“上司军”的精锐之军。辅助他们的,则是马军司龙卫都虞侯王信所带的龙卫军骑兵,同样是“上四军”。而最让人觉得可怕的,是这些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斗志,主力神卫军战没者也不到两成。如果人人死战,元昊虽然以数倍兵力进攻,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这一万多禁军。

    这是一场京城禁军成建制参与,由其本来的统兵官带领作战的败仗,一次就失陷了两位管军大将,这才是对大宋朝野最具冲击力的。曾经被视为天下精锐的禁军,在这一战中神话彻底破灭,太祖时南征北战削平诸藩立下无数战功的禁军,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了三川口。从此之后,京城禁军就将彻底失去对外作战中的主力位置。

    看过了手中的朝报,徐平轻吐了一口气,问李璋:“具体的战报还没有下来?”

    “鄜延路都监黄德和言刘平、石元孙降贼,而其军中又说刘、石二帅是力战而殁,双方各执一词,现在正打官司。具体的战报,却不清楚。”

    徐平摆了摆手:“他们怎么打官司我不管!你亲自上书枢密院,让他们把刘、石二军各自如何行军、如何扎营、如何接敌、最后如何失败的,详细一点移到秦凤路。我们要借着这一战了解清楚党项作战是如何习性,将来如何应对。仗打败了,不赶紧总结教训,却对战事的过程都搞不清楚,都盯着去打什么官司,是等着再败吗?”

    黄德和是宦官,名为都监,实际上监军,不然这官司也打不起来。徐平对战争中谁负多少责任兴趣不大,一万多人参与的大战,大部分的人都了活下来,有人能够颠倒黑白是无法想象的。不管谁真谁假,都只能蒙骗一时,很快就会真相大白。徐平感兴趣的,是双方具体的战斗过程,通过分析这一战例,提高自己军中的指挥水平。

    把朝报还给李璋,徐平坐到桌后,看着窗外出了一会神,叹了口气,对李璋道:“仅仅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战失利,十分错处有八分要算在指挥无方上,最多一两分算到前线将士不能死战上。战没者两成,神卫军没有溃散,党项也不敢衔尾而追,他们勉强当得起精锐了。最让人觉得恶劣的,是他们撤回来了,却把主将送给了番贼。”

    李璋道:“现在朝中上下,都在责备神卫右厢都指挥使刘兴等人,主将未退,就自己引兵遁归。若是他们能够死战,两位管军大帅必不至没于党项军中。”

    “刘平,石元孙,管军大将军啊,竟然离阵上前冲杀!荒唐!他们可是十几万大军的统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以为自己是营指挥使吗!两人就是万人敌,冲上去又有多少用处?主将一没,全军溃败,唉——”

   


………………………………

第106章 败在哪里?

    李璋离去,徐平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看着窗外出神。

    三川口一败,不在于损失了多少军队,可怕的是对士气的影响。本来党项叛宋,朝中还不是非常重视,认为番邦小丑,仗着路途遥远,宋军不利于远征飞扬跋扈而已。这次最精锐的禁军主力被打败,失陷两位管军大将,很多人要被吓破了胆子。越是不通军事,越容易战前盲目乐观,一出现挫折惊慌失措,举止失当。

    经过这一次败仗,也该让朝中看清楚,京城三衙禁军并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强大,再不改革军制,只有死路一条。

    认真讲起来,党项军在三川口的战绩远远不如秦州军在三都川,错就错在秦州军打的不是党项主力,没有管军大将这样有分量的俘虏,再就是三衙旧将从中作梗。

    没过多久,桑怿、高大全和曹克明一起到了徐平住处,一进门就问:“三川口败绩,节帅可得到了消息?二帅陷没,现在外面都是议论纷纷!”

    徐平道:“坐吧,我们坐下说话。——朝报一到这里,我就已经知道了。”

    曹克明显得有些焦急:“如此大事,节帅怎么就让宣扬了出去?这种大败,容易动摇军心,应该严令,不许军中议论!谁敢违令,军法从事!”

    徐平苦笑着摇了摇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味去堵,是行不通的,堵不如疏。不但不要禁止军中议论,还要让他们多议论,把三都川怎么败的,都议论得清清楚楚!我正在让枢密院把三川口一战的详细战报送来,到时营指挥使以上,都要参与这败仗的议论。”

    曹克明愣住:“这样做,真的可以?就怕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威风是靠着流血拼杀出来的,哪里能靠禁止这禁止那来!我们在三都川斩获番贼数万,党项正兵三千,协从六千,三川口才陷了多少人?没那么可怕!”

    曹克明看看桑怿和高大全,想想也是。三川口刘平和石元孙所带只有一万禁军,大部分还都逃了回来,同样是有预谋的伏击战,徐平比元昊打得漂亮多了。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位管军大将失陷,给人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慌。

    三人坐下,谭虎安排人上了茶水,桑怿道:“真论战绩,仗打得好,还是我们在三都川胜出一筹。不过此战陷没两位管军,着实有些吓人。”

    徐平看着三人,沉声道:“我不让你们高阶统兵官上阵厮杀,你们一直心有不满,这次看到了吧?刘平、石元孙各为一路之帅,管军大将,每人手下统兵近十万,到临阵时拼杀在前,勇则勇矣,对战事却是有害无利。他们两人被番贼围住,谁来统兵?周围几军多有临阵多脱逃的,那些统兵官当然罪不可恕,但两军对圆,无人主兵,又是谁的罪责?”

    官兵要分明,从将军到士兵,每一级都有自己的职责。一军主帅带人冲杀在前,那指挥、组织谁来做?一到大战必有畏惧不战的,有临战脱逃的,这些主将有责任,但组织制度的缺失是不是责任?畏惧出兵,主要责任在战役没有指挥,每一军该做什么统兵官说了算,敢战的就带兵围上去,不敢战的就闭营自守。临阵脱逃就更是如此,两军对上,战斗都打起来了,统兵官一句话就带着本部走了,这不荒唐吗?

    副职监督正职实际上是传统,最基层的队一级,副职就是在最后面的押队,有人敢回头一刀就砍了。但到了更上面的层级,反而对统兵官没了限制,打也由他,退也由他。将要专权,专的是战事指挥权,决策权一起专了那还得了。

    桑怿道:“此次战没两位管军大将,他们带头冲杀是一,再一个,临阵主将身边没有亲兵卫队,容易被番贼围住。帅旗在那***贼只要稍知道一下朝廷军制,便就很容易先围住统军主将。蛇无头不行,主将一失,军队自然就乱了。”

    曹克明道:“委实如此,我们秦凤路这里要求必留中军在主将身边,右虞侯带军上前作战,主将就没那么容易被围住。其他禁军可没有此制,一冲上前去,就被番贼盯住。三川口一战没于敌的禁军实际只有两三千人,正常布置,主将不该接敌。”

    徐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了这种规矩,两军对圆,统军主将直接上前接敌,对方再傻也知道用优势兵力先把主将干掉。主将一失,禁军又没有定好的指挥权交接次序,全军大乱,形成溃败。摇了摇头,对三道:“所以,三川口之败的教训颇多,等到枢密院把具体战报送到秦州,全军要好好研习。同样的事情,绝不允许发生在秦凤路!”

    说到这里,徐平放松语气,道:“你们也要安抚军中,不要因为三川口之败就畏惧党项军。他们以数倍兵力围住环庆、鄜延两路兵马,又是以有心算无心,依然不能把围住的禁军聚而歼之,战力也就是那么回事。此战失在指挥上的多,临阵战力禁军还是远强于党项军的,只要不被番贼抓住破绽,当面对敌还是能轻易击败昊贼。我们研习此战,也是重在营指挥使以上的军官,更下阶的不要参与太多。千万不能失了分寸,因为此次战败,以为番贼就比本朝兵马强了,甚至去学番人怎么统军打仗,本末倒置。汉陈汤言,胡兵五当汉兵一,哪怕学了汉人器甲,也不过是胡兵三当汉兵一。现在看来,党项跟禁军比起来也大致相差不多。此战朝廷是禁军中的一等精锐,番贼同样是由昊贼自将的精锐之兵,以五六倍兵力,预先设伏,也只能击败禁军,无力聚歼。失败是指挥的失败,不是禁军士卒的战力不如党项人,这一点一定要搞清楚。千万不要脚上生了疮,却要把脑袋割掉,那就无可救药了。此战也说明,两军交锋,士卒能战是一,但指挥得当更加重要。”

    三人应诺。徐平这话不是无的放失,确实有人因为被北方异族打败了几次,昏了头以为异族的士兵比禁军更能打。甚至找出自小习骑射、能习劳苦等诸多理由,要求主要从西北沿边招兵大致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实际上从临战的表现来看,不管是党项还是契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