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可比黄宗祥犯下的这点小事更犯忌讳,一旦揭开,哪个也跑不了!”

    黄知县道:“你只管说这些做什么!当时就在我家里商量的,真出了事难道我就逃得掉?不要疑神疑鬼了!”

    韦知州叹了口气:“你也不要怪我啰嗦,这不是担心吗?唉,谁能想到现在竟然到了这个局面?徐通判刚到邕州的时候打忠州,我们还以为当时是曹知州的主意,现在想来,只怕是我们当初想错了。曹知州虽然性子烈,但对我们这些土官还算照顾,哪里会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黄知县沉着脸道:“我们蛮人土官在朝廷眼里什么时候算是官了?见了个官员就要拜,县令面前连个座位都没有,跟普通百姓有何分别?以前好说话是有地方用到我们,现在用不到了当然看哪里都不顺眼!”

    所谓酒入愁肠,在这个小酒馆里,两人越说越愁。

    刚过中午,徐平坐在院子里的树下歇凉,一边翻看着手里的几面纸,问旁边的谭虎:“到的就这些人?是不是还有不少人没来?”

    “该到的都到了,那些没来的大多都是位于交趾边境,或者是靠近广源州,早就不在大宋治下了。这些人就是心向朝廷,也不敢来这里抛头露面。”

    徐平听了,叹一口气:“说起来是这个道理,不过缺了人总是要被别人闲话。既然是位于边境,他们为什么不认大宋朝廷,而去认那些藩属小国?”

    谭虎道:“这种事情一下不好说情楚,总的来说,无非是地处偏远,道路不通,想管也管不到他们。再者这些地方在我大宋看来,不过是一村一乡之地,又都是穷山僻壤,不放在眼里,而对交趾和广源州来说却值得拉拢,日久天长下来可不就是这样了。边境上的小地方,通判不用放在心上。”

    徐平知道谭虎说的有道理,但心里总是觉得不舒服。边境上的小州小县大多向交趾和大宋同时称臣,随风倒是他们的生存哲学,连这一点都没学会的蠢货早就被历史淘汰掉了。明白归明白,徐平自己坐上这位子,对自己不能把人招集齐了就是觉得不自在,好像总是少了点什么。

    正在这时,守卫的亲兵进来向徐平禀告:“通判,外面有两位官商,说是有要事需与您当面商谈。”

    “哦。”徐平看看谭虎,“你出去看看是什么人,如果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就让他们进来见我。”

    “遵令!”谭虎应诺,随着亲兵出了门。

    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谭虎领了两个商人打扮的蛮人进来,看起来是主仆。

    主人年轻一些,二十岁左右的样子,骨胳硬朗,看起来很强壮。随着的仆人一把花白胡子,已经上了年岁,身体倒还强健,脸上满是皱统一,一双眸子透着看透世事沧桑的智慧。

    谭虎当先介绍道:“这就是左江道溪峒事的提举官人,快上来拜见。”

    两人上前,躬身行礼,年轻人道:“小的是苏茂州知州的长子韦昭吉,家父有要事在身,特命小的来拜见提举官人。”

    “苏茂州,韦家——”徐平用手中的纸拍着手掌,意味深长地看着年轻人,过了一会,对谭虎道:“取把交椅来,给小衙内看座!”

    韦昭吉忙道:“小的是什么样人!上官面前哪里有我的座位!”

    徐平摆摆手:“不用客气,让你坐就坐!”

    谭虎取了交椅过来,韦昭吉道过了得罪,才在上面虚坐了,带来的老仆则站在他身后。

    “不知韦知州有什么要在身呢?方不方便讲?”

    韦昭吉听了急忙又站了起来道:“不敢瞒上官,近日有甲峒的使者到了我们州里,家父只好与其周旋,不然必定亲自来迁隆。”

    见徐平点头,韦知吉从怀里掏了一封书信出来,递给徐平:“这是家父的亲笔书信,命小的送来。”

    徐平接过信抽出来看了,折好放在一边。信里无非说是自己心向朝廷,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过来参拜徐平,深感歉意云云。

    苏茂州与其他土州不同,虽然也向大宋称臣,但从来没受过宋廷管辖,能来封信表示意思已经算是不错了。那里位于大山深处,北界北仑河,东靠大海,西边是禄州,南边是交趾,道路不通,人烟罕至,本就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这种地方打不值得,就算愿内附也只能羁縻,治理成本太高。

    不过也不要以为韦家就是心慕王化,说白了还是投机。大宋在那里封了苏茂州知州,给的有官印,但也仅是如此。仅有一方官印下面的蛮酋就能服了韦家?显然没这么简单的事。交趾就把那里分成两州,甚至其属下地方还有好多小土官,所谓的苏茂州知州其实只能管境内一小片地方。

    正是如此,地理条件限制韦家不得不向交趾和甲峒低头,但也绝不想丢了宋朝这条大腿,两边都靠着看风向。苏茂州境内跟韦家不对付的多了去了,三天两头在边境闹事,宋朝也烦得不行,要借重韦家约束。

    在苏茂州就是朝廷和韦家互相借重,所以徐平对韦昭吉也另眼相看。

    闲谈几句,韦昭吉说还有要事,明天不便与众土官相见。

    徐平只是笑笑,由着他去了。无非是怕在众人面前露了相,交趾那边不好交待。这种算是大宋翘交趾墙角的地方,不能跟真正的下属土州一样。

    韦昭吉临行前,让跟随的老奴掏了五十两黄金出来,算是自己这次前来的礼物。毕竟徐平明确说了土官要带粮草过来,总要意思一下。

    告别徐平,韦昭吉长出了一口气。被召见之前,他一直提心吊胆,徐平刚破上思州,怎么看待苏茂州实在说不准,还好结果皆大欢喜。

    踏出大门,刚好与走来的两人打了个照面,韦昭吉心里咯噔一下。

    来人是门州小衙内黄观寿,两人以前见过面,彼此都认识。这种时候碰面,实在是尴尬之极。

    两人对视一眼,最终都是勉强笑了笑,一句话不说,分头行路。

    在徐平住处门外碰上,谁都知道对方是来干什么的,还有什么好说?

    刚送走韦昭吉,又来一个门州小衙内,徐平不禁哑然失笑。看起来这些人都存着一个心思,就是不知道陆续还有什么人来。

    门州的情形与苏茂州差不多,但地理位置可就重要得多了,是由大宋进入交趾的陆上通道的第一道门户。

    徐平并不知这个地方在后世的名字为同登,他那个世界中越两国曾在这里发生过一次比较重要的战役。但徐平手里有地图,清楚地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凭祥峒、门州、谅州连成一线,一路下去就敲开了交趾的北大门,大宋如果在这几个地方站住了脚跟,就握住了对交趾的主动权,想攻就攻,想守就守,再不用对交趾有任何顾虑。现在的现实是,通过永平寨大宋控制着凭祥峒,交趾通过甲峒控制谅州,门州恰位于中间。

    门州也派了人来,徐平大喜过望。

    这一带山川纵横,交通不便,在以前或许意义并不重大,但现在徐平可以把路修到那里,这就完全不同了。
………………………………

第100章 虎威

天上没有月亮,挂在天幕上密密麻麻的星星眨啊眨,好像调皮孩童的眼睛。徐平坐在夜色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出神。

    天圣九年马上就要过去了,离开家乡已经四年多,没有见上一面的女儿已经会走路,甚至学会了好多话,会叫妈妈,会叫翁翁娘娘,就是还不会叫阿爹。中牟的庄园更加繁荣,庄客林素娘管不过来,一些熟地佃了出去,只在家里留着两百多人专心开垦荒地。庄里养起了马,从青唐贩好马回来,养在庄里大了卖掉,母马也能生下一些好的小马,只是不多。

    徐平想家了,越是这样寂静的夜晚,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想的越厉害。

    再做完这一任,无论如何要离开岭南,无论如何也没有在这种地方做一辈子官的道理。本来一任做完就要回京述职,徐平却被坑在这里,把一程序给免了,第二任结束就没有任何理由再来坑他了。

    十一月底的邕州依然鸟语花香,今年的寒风迟迟不来,到了这个时候还像是晚春的天气,厚一点的衣服就穿不下。

    开封已经下雪了吧,想起满城人到郊外看雪的热闹,徐平有点神往。那里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亲手种下的盛开的红梅。

    叹了口气,徐平强行把思绪又拉回现实来。

    门州的小衙内与韦昭吉没什么不同,一样地托词父亲不能亲自来,一样地不能在明天出现,一样地表达对朝廷的敬畏,甚至连掏出的黄金都一样是五十两。徐平也一样地没有难为他,好言打发回去。

    但在徐平心里,门州与苏茂州终究是不同的,那里不可以是化外之地,那里是宋与交趾的门户,只要有可能,就要握在手里。

    解决了左江道地区,徐平觉得自己在邕州的任务也算完成了,至于交趾和广源州,顺手之劳倒是可以动一动,专心去对付那就太累了。邕州通判的任期还有不到三年,要搞这么大的动作时间太紧,还是力所能及得好。

    门州送上门来,徐平便以这个地方为目标,在自己的任期内把邕州到门州的路修通。路一到那里,那里就必然是大宋的地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邕州到桂州也修通了大路,桂州水路可直到荆南,与内地彻底连结起来。有了这一条路,岭南就牢不可破,即使有骚乱也能很快平定。

    不远处谭虎带着两个亲兵站在黑暗里,外面行人绝迹,这个夜晚分外宁静。整个迁隆峒,住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在等着明天的到来。

    天圣九年十一月二十五,太阳尚未升起,天刚微亮,谭虎就带着徐平随身兵士在知寨衙门摆出仪仗。从长官厅门口,全副武装的兵士分两排一直站到衙门大门,厅门外还摆了两个架子,上面架了用刑的大杖小杖。

    辰时一到,天光还未大亮,谭虎就在衙门外擂起鼓来。这也不是正常开衙视事,不拘点数,谭虎使劲擂了十几下才罢手。

    第一个进来的是上思州小衙内,高大全把他挟在腋下,手里还提着处理过的黄宗祥的人头。径直走到安排的位子最里头,高大全把小衙内一把按在凳子上面,手里提的黄宗祥的人头“咚”地掼上桌子,厉声喝道:“今天不比寻常日子,你小心仔细着,出了纰漏,我让你父子团聚!”

    小衙内脸色惨白,身子像筛糠一样,哪里说得出话来,只是点头。

    高大全说完,瞪了小衙内一眼,转身出了厅门。

    听见鼓声,分散住在寨子里的各地土官急忙起床,洗漱收拾,匆匆忙忙赶往知寨衙门,生怕去得晚了惹上祸端。

    罗白黄知县住得近,是第一个到的,到了衙门口看见持刀拿枪的兵士吃了一惊,印象里还没见过徐平摆出这种架势。

    进了院子,一眼就看到厅门口架子上摆着的大杖小杖,心里咯噔一下,腿就有点不大听使唤。

    进了大厅,光线虽然有些昏暗,他还是看清楚了坐在最里面的上思州小衙内,还有小衙内前面桌子上的人头。黄宗祥被高大全捉住的时候已经被埋在废墟下,面目模糊不清,现在更分不清眉目嘴脸,但那轮廓黄知县却认得。

    见了这个场面,黄知县就觉得腿不是自己的,哆哆嗦嗦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