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全身披挂一是确实小心,有盔甲在身最少蛮人的弓箭伤不了自己,再者也是给手下官兵做个榜样,让他们打起精神,不要懈怠。

    迁隆峒是左江道的关键所在,沿着左江的支流明江上控上思州,下制思明州,占住了这里,这两州就再翻不起风浪。

    左江道的三大强州,忠州已经被徐平完全控制,再制住了这两州,那就大功告成,自己想做什么都可以了。

    】】】小】说,。2▼3。o⊕

    徐平手下兵力早就已经足够,之所以一直没有出手,忌讳的就是十天的山间小路,一旦在路上被蛮人袭击骚扰,再强的兵力也是没用。历次朝廷对蛮人地区用兵,吃亏都不是在战阵上,死亡兵士大多都是倒在路上。

    山路难行,如果在路上再遇到神出鬼没的本地人,不断从山林里面钻来骚扰,耽搁了行军,这种地理环境下疫餐饥饿会让军队大量减员,还没与敌人接战自己就先垮了。

    而之所以把进军时间选在十一月,除了等待右江道冯伸己那边先完成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候雨季彻底结束,天气晴朗。岭南这里,甚至包括交趾,雨季的时候在山地采取军事行动是噩梦,所遇到的困难,在这个年代远远超过出了人力所能解决的程度。雨季战争就是看人品,赌命运。

    徐平从不心存侥幸,他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来裁决,但凡有可能,就要把不可控的因素减少到最低。

    谭虎打过水来,徐平洗了脸,才觉得凉爽了一些。

    高大全和张荣换了便服,来到大厅见徐平。

    这几年里张荣已经把父母妻小迁到了邕州,生活不再像在军里时那样紧张,减少了锋芒,多了些雍容。

    高大全自经了刘小妹的事,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人也削瘦许多,脸上出现了棱角。只有那副高大的骨架与生俱来,不曾改变。如果说高大全以前壮得像一头牛,现在则更像一只老虎,令人望而生畏。

    见两人进来,徐平问道:“这一天行军,你们手下的人状况如何?”

    张荣道:“今天都是大路,再说军里的人大多以前都当过厢军,在蔗糖务里也是天天劳作,这路哪里会有什么意外。”

    高大全头:“我这里一样,没事。”

    “没事就好。从明天起就进山了,山路崎岖,大队人马行走不便,你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我们早一天出了山,这次行动就多一分把握!”

    两人听了徐平的话,头称是。

    高大全沉默了一会,对徐平道:“官人,这一路上我们大张旗鼓,就怕被迁隆峒的蛮人先得了消息。这罗白县一向繁华,客商不少,只怕有山那边蛮人的探子混在里面,不可不防。”

    “怎么防?难不成一个一个去查去?”徐平笑着摇摇头,“防也防不住的,要我说,我们到了这里,今夜就会有人去报告消息。行军打仗这种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手不知道上,自己做好万全准备才好。”

    “官人说得是。”高大全和张荣一起道。

    徐平说得对不对不好说,不过这两个人随在徐平身边多年,深知他的性格就是绝不冒险,能准备到九成绝不会在八成把握的时候冒险。这种事情无所谓对错,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事情做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让两人坐下,随身兵士过来上了茶水,徐平叹口气道:“我不担心消息走漏,这本来就在意料之中,我最担心的是先锋的那一指挥骑兵。虽然临行前我一再吩咐,路上要广布哨探,不要中了埋伏,可还是怕他们大意。”

    忠锐军指挥使韩道成虽然答应得坚决,徐平还是放心不下。不是自己有把握的军队用起来就是这样,担心他们太听话行事死板,担心他们不听话任性乱来,反正就是各种不放心。

    说了一会闲话,徐平道:“吃过晚饭,你们两个亲自去各军察看一下,该准备的东西今夜一定要准备好。不但你们属下的两军,新招的安远军也要去。自罗白出发,我们三指挥兵马,正常来说要十天时间,蛮人必然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要在四天内走完这段路,就不能发生任何意外!”

    高大全和张荣起身应诺,转身离去。

    徐平坐着把茶喝完,起身走到厅门外,看了看天空。

    此时红日已经低垂,洒下满天霞光,入目都是红彤彤的颜色。

    太平县至罗白县五十里路,罗白至迁隆峒接近一百里山路,在到罗白的大路修通之前,太平县到这里也要三天时间。现在省了两天,关键就是剩下的山路要花多少时间。如果四天之内走完,蛮人得到了消息也来不及做出反应。

    怎么走这段路徐平考虑很久了,修到罗白的大路解决三分之一的路程,建好军营免了军队到这里安营扎寨,明天可以半夜起程。而在这里驻扎静江军的消息本来就是为了掩护这次行动,不过也不是瞎说,解决迁隆峒后他们确实要驻扎在这里。前些日子要出发的军队经过演练和仔细推算,如果在山路上昼夜兼程,可以达到日行五十里以上的速度,两天就能把剩下的路走完。两天的时间,军队努力一下还是能够克服的,强度再大就面临减员了。

    为免各种意外发生,以这个速度留出了两天的余量,怎么算都够了。

    大部队行军比不了一般行人的速度,在平原地区也不过是一天三十里,急行军也不过能达到五十里,但不能持久。山区这个速度最多能达到平地的一半,一天十里到二十里之间,要想日行五十里,是很考验组织能力和保障的。

    这次进军徐平还耍了一个花招,让骑兵忠锐军先行。大量马匹沿着大路走过罗白县,很多人都会以为徐平要用骑兵偷袭迁隆峒,如果真地有人到那里通报消息,他们多半会针对这五百骑兵进行准备。

    而实际上,下半段都是崎岖的山路,骑兵速度还比不上步兵,忠锐军不过是徐平这次行军的先锋,出山的时候就会被后续部队追上合兵一处。

    之所以让忠锐军先行,就是怕他们在路上拖累其他军的速度,而如果让他们断后,又要拉开距离,不符合行军的基本原则。

    这些手段已经是徐平尽其所能了,他也希望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不过战事胜负终究不会寄托在这些小把戏上,马步结合的两千大军远超山那边所有土官合起来的力量,以泰山压之势直击迁隆峒,才是徐平真正的倚仗。

    太阳落下山去,天还没有黑,晚霞已消失了。酷热消退,凉风起来,罗白县到了最热闹的时候。而新建的军营里却已经灭了灯,兵士们吃过了晚饭,早早安歇,明天三更一过他们就要起身,踏上前往迁隆峒的路。

    徐平不知道的是,实际上他过于小心了,自进入大宋,各土官已经过了数十年的安稳日子,哪里会小心翼翼地到处派眼线。罗白县里这里自然有其他州县里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是探子。

    不过他的小心歪打正着,虽然没有探子,却没想到上思州和思明州的两位知州都在这里,把前面骑兵的行动看在眼里,心急火燎地赶回去准备。只是不知道当他们准备妥当,最后却发现涌出山来的是两千马步结合的大军,那个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起了风,感冒了,有难受,今天就这么多了。)05207……》
………………………………

第94章 轻兵过山岗

黄知县站在望楼上,看着不远处军营里挑起的灯笼两眼发呆,过了好一会才回头问身边的韦知州:“我们——还去不去打军营?”

    “你脑子坏了?原来说的是这里驻军一指挥,我们去骚扰一下,那还得跑得快才能留下命来。现在那里整整三个指挥,加上徐平的随身卫队,都快两千人了!你不要命,我还要呢!”

    韦知州忍不住破口大骂,黄知县平时看起来也人模狗样的,怎么一遇上大事就这么不堪?脑子完全转不过弯来。

    一阵凉风吹来,黄知县打了个寒战。十一月,说起来已经进入冬天了,虽然今年一直没冷下来,到了晚上还是凉气袭人。

    黄知县缩了缩身子,又问韦知州:“那黄从贵呢,我们还杀不杀?”

    “杀,当然得杀!到了这个时候,再让他跑出去不是要我们的命吗?”韦知州脸色阴沉得可怕,就在几天前他还劲头十足地跑来跑去到处找人,万万没想到最后竟是这种结果,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

    外面徐平近两千大军,原来的计划肯定行不通了。但问题是即使不做,自己已经沾在身上的污是怎么也洗不清了。等到徐平把迁隆峒占住,韦知州都不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面对。

    黄知县更害怕,路一修通,大军到这里一日来去,罗白县他已经说了不算了,现在只要稍微有势力的人他见了都害怕。

    见韦知州说得坚决,黄知县道:“那下去安排人手,今天就结果了黄从贵的性命,免得夜长梦多。”

    “慢着!”韦知州把黄知县叫住,“再等一等。看看明天大军怎么行动,说不定还有翻盘的机会。再者,现在动手一闹出动静来,可是自己找死!”

    黄知县不知道韦知州说的机会是什么,不过他已经没了主意,别人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刚过三更,军营里就号角长鸣,把整个罗白县从睡梦中惊醒。

    半个时辰之后,张荣带着先头部队就已经出发,在黑暗中径直奔向南边的莽莽群山。而↖↖↖小↖说,。@。♀o其他的部队整理行装,收拾用具,打扫军营。

    山间小路只能一人通过,连并排两人都不可能,一个人在路上占三尺长度,再加上驮运补给的马匹,平均下来就到了五尺。两千人的部队听起来不多,在前方的山路却要绵延成近十里的一条长线。这样细长队形的队伍,连主帅的命令都无法有效传达,非常考验基层军官应府突发事件的能力。

    张荣带队先行,次之是新招的安远军,徐平带着高大全押在最后面。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军队,徐平终究还是不放心,把他们放在了中间。

    等到徐平动身,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月亮消失,太阳还没升起,就连天上的星星好像也变得稀疏了。

    由谭虎帮着穿好盔甲,徐平吸一口气,提着腰刀出了房门。

    外面人喊马嘶,正在忙碌,一盏盏煤油灯了起来,持在马脖子上,所有一切看起来都朦胧不清。

    迎着清晨的凉风,踏着草地上露水,徐平带人踏上了征程。

    当太阳升起,霞光洒满大地,徐平的队伍终于到了山口。前面安远的队伍已经拉成了一条长线,在青山之间如蛇一样蜿蜒前行。

    高大全一抖马缰,策马顺着行军队列向后奔去,口中大喊:“原地停住,卸甲,换轻装!”

    这是早就定好了的,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过山的时候全部都换成轻装前进,不然那一身盔甲就能把人累死。脱下的盔甲由跟随的马匹驮运,等到出山的时候再武装起来,这也是徐平定下的昼夜行军的措施。

    至于在路上被蛮人袭击倒不用考虑了,一是时间紧凑蛮人也集中不起来,再一个他们来的同样是轻装,没什么人能够盔戴甲在山林里飞奔。

    徐平下了甲,由谭虎绑在了马上,迎着朝阳吸了口气,对谭虎道:“但愿这几天都是好天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