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这消息你比我知道得还晚?!”徐平的耐心几乎耗光,实在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我辛辛苦苦把你找到如和,跟你好话说尽,什么都给你安排好了,到来你就是这样做事的?”

    “我——我也不想——”

    徐平长呼了一口气:“算了,这些废话也不需要再提。说说吧,曹知州进城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知州向这里进军的消息传来,我堂——黄从贵就把我们父子抓了起来,对我们用刑。上官,我从来不知道黄从贵是如此狠毒的人,以前只是以为他不过霸道而已!他——他意然把我们父子绑在凳子上,在腿下垫木柴。上官啊,你们是不知道,那种滋味,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了!”

    徐平咳嗽一声,摆摆手道:“这些细节就不用说了,挑关键的说。”

    “是,小的遵命!”黄从富的胸膛上下起伏,显然黄从贵的刑罚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怕一生都忘不了,却不知道黄从贵只是把徐平用在他身上的手段,学来在自己身上试了一下。

    “黄从富在我们身上用过了刑,才告诉我们,朝廷大军杀来,忠州是必然守不住的,他带了钱财去投奔迁隆寨,等到与他爹汇合,再杀回来不迟。”

    徐平冷笑一声:“他想的不错,不过只怕要到地下去找黄承祥了。”

    黄从富猛地抬起头来,两眼放光,声音颤抖:“上官——上官是说我叔父,他——他死了?难道他真地回不来了?”

    “有什么稀奇?黄承祥擅自发兵攻打其他州峒,视朝廷如无物,还想长命百岁吗?这也给其他蛮酋提个醒,安分守己才有好日子过!”

    说完,徐平沉默了一会。万没想到,根本不用自己动手脚,黄承祥就忍不住去找申峒的麻烦了。早知这样,事前何必找黄从富这废物?到了现在,反而像牛皮糖粘在手上,甩也不好甩脱。

    黄从富跪在地上,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脸上的狂喜。今天受的苦楚都是值得的,以前忍辱负重的日子都是值得的!黄承祥死了,黄从贵跑了,这忠州现在还有谁,还有谁能够坐上知州的位子?

    忠州知州的位子,舍我其谁!至于阿爹根本就不用去考虑,他这一辈子早就吓破了胆,绝不会来与自己争。

    舍我其谁!舍我其谁!——哈!哈!

    等当上知州,第一件事就把妻子换了。现在那位出身太过普通,父亲只是州里的提陀,家里没十亩地,怎么配得上知州?听说陀陵县知县的女儿长得不错,又正当妙龄,嗯,不如娶到忠州来,与自己成双配对。两地相距不远,联起手来正好对抗今年发达起来的申峒。

    前途无量,前途无量啊!

    徐平和曹克明对视一眼,对黄从富道:“你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身上的伤也治一治。不急在这一时,以后再找你说话。”

    黄从富站起身来,有些失望,看着徐平,眼巴巴地说:“上官,我——知州——何不现在定下来?”

    徐平摆摆手:“先回去,养伤要紧,一切都不急,来日方长。”

    黄从富有些丧气,却不敢顶嘴,只好转身出门。脚下辨不清高低,心里不停地给自己气:“上官一定是心痛我受了伤,并不是不让我当知州,而是让我养好了身子,才能接知州的大任!——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的!”

    看黄从富出去,徐平苦笑道:“谁能想到我竟然找了这么个人?”

    曹克明也忍不住笑:“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后悔也无用。忠州日后怎么安排,通判有什么主意?”

    两人分工徐平管左江一带,地方虽然是曹克明带人打下来,怎么安排他还是尊重徐平的意见。

    徐平叹口气:“忠州如果能撤,我真想把这土州撤了!黄从富这人,怎么看都不靠谱,怎么能把忠州交到他手里?”

    “通判只怕没别的先择。”曹克明悠闲地喝着茶水,“要么撤忠州,要么让黄从富做知州。他那个老爹我打听过了,还不如他呢。”

    徐平低头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抬头对曹克明道:“好,先前我也对他说过这话,知州的位子便给黄从富坐。但不能任他胡来,不预作准备,用不了一年半载,逃走的那个黄从贵就回来把他掀翻了!忠州已下,下年我去古万寨,看住申峒,再加上忠州这里,如和县万无一失,思陵那里的巡检寨也就没什么用了。那就干脆让张荣巡检带他的人迁到这里,如果我们的奏章朝廷同意,就让他带人在这里种甘蔗。给张荣补足一指挥人力,不怕忠州翻天!”

    曹克明迟疑了一下:“那些蛮酋又不是傻子,你这样安排,跟撤了忠州又有何分别?无非是留了黄从富这块牌坊罢了。”

    “管他们是不是傻子,我们只管把他们当傻子看!黄从富这块牌坊立不立得起来,就看他自己了,我懒得再操那个心!经过了这一件事,我算是想明白了,什么事都不要指望这些人,全得靠我们自己的人来做。至于那些蛮酋怎么想,就不必在意了,反正也指望不上!”

    “这些由你,在我想来,即使不能把整个广西的更戍厢军全留下来,张荣和他的手下应该是板上钉钉,跑不掉了。有他在这里,黄从富不过是泥塑的,装装样子,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无所谓了。”

    “广西的更戍厢军全留下来?”徐平摇头苦笑,“那可是一年两千多人,有了这些人力,我可以沿着左江一路铺过去,土州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吃到邕州肚子里来。这可能吗?对枢密院这是多大的动作?那帮人怎么会给自己找这么大的麻烦?也就是想想,能把邕州的人留下来就不错了。”

    两千人就可以算一个县,一年新增一个县,占住最紧要的地方,整个左江地区只要三五年就填满了。朝廷能下这个决心,那样哪还有这么多土州土县?

    两人商议过了,曹克明出去指挥军人做撤离的准备。大老远来到这里,也不能白来一趟,忠州黄家的粮库要清空,这不是一年攒起来的,没了库里的粮他们就再也闹腾不起来。州里一些稀罕宝物,没有被黄从贵带走的,比如珍贵的特产蛤蚧、麝香之类,金银珠宝,曹克明都会带回邕州去。大军出动,费钱粮不少,好歹算作补充,不能全花如和县里的钱。

    黄从富看着兵士在城寨里忙忙碌碌,脸色黑得跟锅底一样,却不敢说什么。被打破了城寨,官军这做法善良得跟白莲花一样,若是换了其他州峒的蛮兵,不但会抢粮抢宝物,还会抢人,男女都只要青壮都抢。抢完人还会杀牛烧房子,连外地里的庄稼都烧,那才是凄惨。

    徐平笼着袖子站在前边,不用看也知道黄从富的脸色。这些粮食都会运到如和县去,一部分直接就放在巡检寨,等到忠州这里缺粮过不下去,再从巡检寨那里运过来。过了这一道手,就是朝廷的恩赐,让这些人知道,他们离了朝廷是活不下去的。没办法,不使这些手段,他们还不知道感恩呢。

    张荣从远处过来,到跟前向徐平行过了礼。

    徐平点头,让他站在一边,对身后的黄从富道:“这位张巡检,你打过交道,应该是熟识了。”

    黄从富忙道:“张巡检常驻谷外,小的认识。”

    徐平点点头道:“我跟曹知州商量过了,念你心向朝廷,做事还算老实有分寸,准备保举你做忠州的知州。”

    黄从富大喜过望,脸上云开雾散,大愿得偿,急忙道谢。

    徐平又道:“我们一回去便上奏章,这种事情,例来朝廷都不会有什么异议。不过等你的告身和符印下来,怎么也要几个月的时间,这些日子,你先代行知州职事,你看怎么样?”

    “多谢上官恩德,小的一切都听凭吩咐!”

    当上知州了,终于当上知州了!什么粮食,什么宝物,全搬走又如何?只要坐上知州的位子,这一切都会很快回来的!

    徐平点点头:“这都是你一向恭谨,我和曹知州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这个机会当然不会忘了你。做了知州,你切不可忘了前任的教训,与周围州峒都要和睦相处,再不要动不动打打杀杀了。尤其是对朝廷,一定要恭顺。”

    “小的明白,小的明白,定然听朝廷的话。”

    “还有啊,黄承祥这次去申峒,把忠州的丁壮带出去大半,你这里人力不足啊。人口的补充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人少了,难免会受周围州峒的欺凌,你也难办。这样吧,张荣巡检是你熟识的人,我便把他留在这里帮你,他手下的厢军都是经过战阵的,别的州峒杀过来,他也能帮你应付。你觉得怎么样?”

    黄从富张大了嘴:“上官让张巡检——让张巡检留在忠州?”

    徐平回过头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说:“不错,这也是为了你好。黄从贵去了迁隆峒,谁知道能不能从那里借出兵来?你能应付得了?有张巡检带人在这里,你这知州才能做得安心,我和曹知州也才会放心。”

    “多谢——多谢上官。”

    黄从富虽然不知道徐平和曹克明的具体安排,但张荣带着二百多厢军驻在忠州,他还是清楚自己日后的处境。

    这知州,好像与自己想的有点不一样啊!

    。qidianmqidianm阅读。
………………………………

第50章 京城故人

天圣八年三月,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这两年邕州政通人和,市井日见繁荣,百姓手里也宽裕起来,乘着风和日丽的日子,都呼朋引伴,到处游玩。

    徐平没有这个福气,他还从来没像这段时间这么忙。

    朝廷对邕州要留广西更戍厢军的奏章年前就已经批复,竟然全部照准。徐平和曹克明啧啧称奇,两人聚在一起讨论了好几次,枢密院到底被三司灌了什么迷汤,竟然如此通情达理。奈何京城远在万里外,两人也讨论不出个结果。

    随着这道奏章,紧接着有中书台旨,在邕州设蔗糖务,驻太平寨。所有更戍厢军全隶蔗糖务,在本州不交赋税。户籍则隶州县,各种官司纠纷也归州县管辖。邕州通判徐平兼提举蔗糖务,同时兼提举邕州坑冶事。

    这道旨意对徐平无所谓,本来这就是他干的活,但是却把邕州地方坑惨了。这么多人吃在邕州,住在邕州,日常事务还要州县管理,日常处理的政务翻了一倍不止,却收不到钱粮赋税,政绩考核上显示不出来,从州到县里不少地方官在背地里骂娘。

    最后还是徐平出来和稀泥,商税由邕州征收,包括运出去的蔗糖,邕州地方也抽过税,每千文抽二十文,才算把事情平定下来。

    蔗糖务的设立不是为了多给徐平一份俸禄,而是把这一大份利益直接掌握到三司手里,绕开地方行政系统。这是三司的惯常做法,各地的茶务、盐务无不如此。虽然从理论上说,地方上除公使库外,其他钱粮都属于三司掌控,但到底隔了一层,哪有这样直接从财政到人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来得爽快。

    为了筹建蔗糖务,这几个月徐平太平寨和如和县两头跑,还要安排两千多退役厢军的食宿,未来的规划,忙得脚底朝天。

    这天上午,徐平呆在房里画未来太平寨附近的规划图。画图徐平已经用上了铅笔,定稿后用钢笔描图。

    制作铅笔遇到的麻烦不多,把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