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7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做,多做一些,每人发五瓶!做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卫生。这是嘴里吃的,特别是给孩童们吃的,一定得干净卫生!”

    夏鸿升心里是在寻思着,这东西以后是要给婴儿喝的,得确保没问题才行。让大人们先喝喝试试,都没问题了,再试着给孩童喝。

    “多谢公子!”管家躬身一礼,心道公子真是宽仁,能这么对待下人的,漫天下只怕也就这一家了。

    奶粉的事情,暂且就这样了。

    夏鸿升离开了家,去了书院,并未去找住在书院别墅里的四女,而是直接去了集体办公室。

    因还在课时,办公室内的人不多,见了夏鸿升,都起来行礼。

    夏鸿升对众人说道:“劳烦几位收拾一下,先去大教室,我这就差人去叫其他人,咱们开个会。”

    夏鸿升不喜欢后世里开会,那种领导坐在上面,其他人坐在下面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模式,因而书院里开大会,都是在大教室内。书院的大教室跟后世大学里的大教室一样,地方很大,能坐下八个班级,从最后一排道讲台,是逐渐降低的。

    “开会?山长要讲何事?”刘焯问道。

    “大事。”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诸位先去罢!”

    开会常用的那个大教师,书院的教席们已经是轻车熟路,夏鸿升派人召集下,人也陆陆续续的到了。

    “还是上课时间,山长这么急着召集,不知有何要事?”颜相时算是来得晚的,进来之后,经过夏鸿升旁边,问道。

    “颜先生,我准备干一件大事。”夏鸿升说道:“估计会得罪不少人。”

    “山长这样的事情干的还少么?”颜相时一笑,说道。然后便就近坐了下来。

    夏鸿升一咧嘴:“也是!”

    随即,又提声说道:“诸位,在下创办泾阳书院至今,全赖诸位先生功劳,才有了今日。在泾阳,因着书院的带动,也已经普及教育,孩童们都有书可读,有学可入。可眼下泾阳,不论是孩童入学,还是学习的东西,都没有一个既定的规范。故而,我准备改变泾阳的教育体系。今日先与诸位通个气,因涉及到书院,咱们书院也要改。此番,在下是死了心要这么做的,还望诸位先生能不弃在下,不弃书院,不弃学子!”

    说罢,夏鸿升深深弯腰行了一礼。

    直起来之后,开始说道:“新的教育体系,以学子之年龄为准,划分诸般学段……”


………………………………

第1130章 接着忽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许大人最近很郁闷。

    征辽本该是他的一个机会,一个获得皇帝青睐的时机。但是他却被贬官到了一个小小的泾阳县,成了一个小小的县丞。

    即便这样,他还是满心欢喜。

    毕竟这是替皇帝做事,贬官的原因不是他丧失了皇帝的信任,而是皇帝对他另有重托。这意味着,皇帝的意愿达成之后,他就会再度进入朝堂,并且在皇帝心中拥有比以前更多的信重,获得远超以往的地位。

    征辽也结束了,泾阳的新法也施行的好好的,出来的成果更是震惊大唐。

    一个县一年的税收,差点儿抵上一个道,这放之天下何处,都是一个惊天的大功劳吧?皇帝却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许大人觉得心中甚是憋屈。

    为了成为皇帝的心腹,他可是认认真真在泾阳施行新法,劳心费神,殚精竭虑,更是同某些故意搞破坏的人斗智斗勇,心力憔悴。当中可真是半分出格之举都没有。这中间不是没有人给他许以重利,但是一想到此事关系到自己日后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他还是忍住了。

    可是皇帝怎么就还是没有动静呢?

    难道不该是施行新法立下大功,自己荣耀加身,风风光光的回到朝堂之上,教那些平常看不起自己的人艳羡不已么?

    许敬宗长叹一息,满面愁容。

    “许县丞。”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教许敬宗不由抬起了头来。

    外面站着一个人,一副家丁的装束,一看就是谁家的下人。

    却见那个下人很是恭敬的对他行了一礼,说道:“许县丞,我家公子有请。”

    “你家公子!——”许敬宗正要发火,虽说我如今只是区区一个县丞,但也不是谁家派个下人就能喊去的,但是转念又一想,沉下了声音,问道:“是夏少师?”

    “正是我家公子。”那下人答道:“公子已然备好宴席,特命小的来请许县丞过去。”

    备好宴席?

    夏少师备好宴席请我作甚?许敬宗心头一跳,眼中忽而一亮,莫非是……

    一念及此,许敬宗顿时暗暗激动,连忙收拾了东西,起身走了出来:“既然是夏少师所召,在下自然要速速过去。”

    不多时,许敬宗便到了夏鸿升家里。

    果然见夏鸿升正坐在桌前,见他进来,站起了身来。

    这个举动让许敬宗更是心下激动难耐。

    “呵呵,许大人,快快请坐。”夏鸿升笑道。

    “下官拜见夏少师!”许敬宗很有礼数的过去行礼,然后等夏鸿升坐下来之后,自己才坐下。

    夏鸿升一摆手,旁边的下人便开始上菜了。

    只有二人!许敬宗心中又更加兴奋。

    果然,酒菜齐全之后,就见夏鸿升率先端起了酒杯,说道:“呵呵,先恭喜许大人了。”

    许敬宗心下一跳,暗道一声,果然!

    面上却不动声色,端起酒盅饮下一盏,问道:“夏少师为何会有此番言语?”

    却见夏鸿升面上带笑,手下一番,从袖中摸出一张信封来,一边递给许敬宗:“许大人且看这是什么。”

    许敬宗一愣,连忙双手接过信封,抽出来之后迅速展开,面上神情却是一惊,又连忙抬头看向夏鸿升。

    “这……”许敬宗激动不已:“这是陛……陛下……”

    “不错。”夏鸿升说道:“这是陛下亲笔写给许大人的信。陛下知道,许大人在泾阳委屈了。新法施行,大功一件。陛下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迟迟没有动静,不是忘了许大人,而是时机未成,陛下的计划还没有实施完。”

    许敬宗激动的低头看起来,夏鸿升心中窃笑。

    那信是他请李世民写的,就是为了哄哄许敬宗。许敬宗此人很有能力,但是人格不行。

    不得不说,施行新法能有这般成效,许敬宗在中间起了很大作用。眼下新法施行一年多,成果只有夏鸿升和李世民二人知道,还未公布。准备在看两年,若是每年都是如此,那所有人便无话可说。

    夏鸿升还需要许敬宗发挥能力,给他干活,稳固新法,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事务,因此得给他些甜头和念想,让他甘心继续在县丞这个小位置上面干活。

    信里面的内容,也无非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你做得很好,朕看好你,也记得你的功劳。但是朕的计划还没有实行完,暂时还得继续委屈委屈你,让你忍辱负重。因为朕信得过你的能力,觉得只有你才能将这些事情做好。你放心,等一系列的计划都完成之后,肯定不会亏待你之类的话。

    许敬宗将信看了又看,激动道:“承蒙陛下如此信重,微臣就是受些委屈,那又何妨!”

    说罢,当即起身朝着长安城的方向拜了又拜。

    “许大人,除了这封信,陛下另有东西,让我转交给许大人。”说着,夏鸿升又是手中一翻,摸出一枚玉珏来,一边递给许敬宗,一边说道:“这是陛下身上所带之物,陛下令我转交给许大人,再给许大人带句话——陛下说,这枚玉珏给许大人,让许大人知道陛下没有忘记许大人的功劳。另外,也让许大人谨慎小心,处置事务时,做的如这枚玉珏般干净,不留瑕疵,不被那些人抓住把柄。”

    许敬宗慌忙站起身来,弯腰下去躬身行了一礼,双手捧过那枚玉珏,道:“微臣多谢陛下提醒!定然洁身自好,做事滴水不漏,断不教那些士族抓住一丝把柄!”

    “呵呵,许大人,快收下罢!”夏鸿升笑道:“来,来,快快坐下!许大人能得陛下如此挂念,我也是吃了一惊。当今朝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几位,其他人,我还真没有见过谁能让陛下如此放在心上的。看来,日后许大人定然是前途无量啊,哈哈哈哈……”

    “全赖陛下圣明!”许敬宗朝长安的方向拱了拱手,又对夏鸿升行了一礼:“也多亏是夏少师提携啊,不然,在下岂能得陛下如此信重?”

    夏鸿升笑了起来:“来,吃东西!咱们边吃边说。新法乃是陛下计划当中的第一环,许大人做得很好,陛下十分满意,倍感欣慰。陛下说,因许大人之功,眼下总算是可以开始第二环了!”

    “夏少师请讲!”许敬宗很是振奋,说道:“下官定当竭尽全力,绝不叫陛下失望!”

    “好!不愧是许大人!”夏鸿升笑道:“这第二环,乃是教育体制改革,此举若推开,能从根本上消除士族的影响……”

    :。:

   
………………………………

第1131章 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夏鸿升忽悠了许敬宗继续给他干苦力,心里顿时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许敬宗的能力他还是信得过的,若是此人没有心术不正,单凭他的能力绝不亚于马周。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许敬宗的性子,怕也是难改。

    若非如此,夏鸿升倒还真愿意举荐举荐他。

    有了这些准备和吹风之后,就要召开一个真真正正的会议,来宣布此事了。

    由县衙牵头,发出了函本,泾阳县内所有的书院、山长、教席先生,全部都召集到了泾阳书院的大礼堂中开会。

    夏鸿升也令人做了个大红红的横幅,贴了大字挂到了顶上——泾阳县第一届教育工作会。

    会议上,杨县令首先讲话,总结了近几年泾阳教育工作所作出的成绩,夏鸿升在讲话,宣布了教育体制改革的事情。最后,由许敬宗将具体的种种细节仔仔细细逐一做了讲解和解释。

    杨县令在泾阳干了这么久,是看着夏鸿升的种种举措在泾阳实施以后的好处的,对于夏鸿升,早已经是打心底的佩服。

    夏鸿升在忽悠许敬宗之前去找他吹风此事,他自然是没有二话。

    且,泾阳县如今已经普及教育,改革了教育体制,对于泾阳县眼下的学子来说,只不过是换换学校名字,意味着多上几年而已。再加上这些学校的教席多数都是泾阳书院的学子出身。故而宣布之后,在泾阳县内推行起来,并未有什么阻力。

    真正的阻力在外面,在于听说了泾阳的举措之后,害怕推行开开,触犯自己的利益的那些人。

    会议的时间很长,整整持续了一天,连中午饭,都是书院食堂送去的,直接在礼堂里面吃了的。

    第二天一早,一场风风火火的改革,就在泾阳开始了。

    首先,原本普及教育的时候,修建起来的那五所书院全部改名。泾阳县城中的那一所书院,更名为泾阳县第一小学,其他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小学。

    接着,五所小学当中,各自都单独分出两院,筑墙与小学隔开,另起炉灶,相应的起名为泾阳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幼儿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