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吐谷浑的兵卒开始还抵抗几下,而后发现,那根本就是无法抵抗的东西。

    大军四面收拢,往中间聚集。

    吐谷浑十万大军,顷刻间成了大唐将士的刀下鬼、帐前俘。

    “关押俘虏,整顿大军。清点火器、弹丸,将士伤亡。”段志玄依旧面无表情,同之前别无二般,淡声下令道。

    军中有司各自前去清点,夏鸿升几人留着了帐中。

    “今日首战告捷,全赖诸位率领众将士用命所致。老夫当即刻传书陛下,为诸将士请功。”段志玄向众人说道,然后又道:“众将士拼死效力,大胜十倍之军,本该有所犒赏。然此时吐谷浑大败,乃我军趁机乘胜追赶之时机,不可耽误。诸位替老夫传于众将士,待大灭吐谷浑,一并犒赏三军!”

    “是!”众将答道。

    段志玄点了点头,又说道:“今日首战告捷,下一步,诸位有何看法?副总管,你且先来说说。”

    想到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夏鸿升于是答道:“回禀大总管,若我是伏允,此战见十倍于大唐之军队尚被打的如此之惨,只怕不会再继续正面同大唐的军队作战。而是立刻携众远遁,一边远离大唐军队,一边沿路四处点火,焚烧草地,让追上来的大唐军队无牧草可用。如此一来,大唐将士便无法进行远征,不能孤军深入追赶。只得撤军。而大唐一旦撤军,我便重新掉头回来。”

    段志玄皱了皱眉头,想了一想,说道:“不是没有这个可能。若焚烧草地,战马无草可食,脚力则无法追赶,唯有班师回朝。”

    原本的历史上,段志玄大胜之后,吐谷浑就是用了这么个无赖的法子。段志玄谨慎起见,选择了班师回朝。

    之后,吐谷浑又拐了回来,再次进犯大唐。

    然后李靖出马,李道宗取得一些胜利之后,伏允又使用了与对付段志玄相同的策略,焚烧草地逃走。李靖绝大多数下属认为,没有足够的牧草,进行远征是一种冒险,并建议撤军。但侯君集表示反对,指出这是摧毁吐谷浑的机会。李靖采用侯君集策略,分部队为两支进击西北和西南,取得了成功。

    这一回,攻伐吐谷浑,用不着两次了。

    “大总管,只怕吐谷浑人想不出来这等法子吧?”李君羡说道。

    “伏允是想不出来,但是天柱王能。”夏鸿升很是肯定的说道:“据之前间谍所报,此人一向无赖且奸诈,这等办法,他定然想得出来。末将建议,等间谍从吐谷浑牙帐传回情报,若是伏允真的要携众远遁,那么便分兵两路。一路出西南,一路向西北。往此二方向追击。伏允携众远遁,定然群心不稳。间谍可制造出些事端来,设法拖慢伏允远遁的速度。”

    “分兵两路?”苏定方问道:“副总管,既是追击,为何要分兵?本身咱们人就少,眼下又要分出人手来看守俘虏,若再分兵,恐陷于被动。”

    “我料伏允必分两路而逃。”夏鸿升说道:“吐谷浑向西则距离吐蕃太近,一则担心吐蕃趁火打劫,二则吐蕃地势奇高,寻常人上去之后会生病疾,故而吐谷浑不会直接向西。大唐大军又在其东侧追赶,故而伏允只能往西南、西北两向而逃。本是逃亡,其军已然军心大乱,士气溃散,加之百姓混杂其中,拖家带口,其战力必定底下。而大唐精骑装备精良,且咱们弹药还很充足,就算分兵也不怕吐谷浑。大总管可先行追击,待得到间谍之情报,再行决定分兵与否。另外,伏允年老,天柱王与伏允之子,大宁王慕容顺极其不和。而天柱王主张抗唐,慕容顺主张则与其相反,如今吐谷浑军战败,天柱王威望大减,或可使间谍同慕容顺联络,将其策反。”

    段志玄听罢夏鸿升的话,略微想了一想,下令道:“好!便依副总管所言。传令,大军清点整顿之后即刻开拔,追击吐谷浑溃兵!”
………………………………

第958章 分兵两路

    大唐的军队向西追击,沿途将吐谷浑溃逃的残兵败将俘虏收押。

    戈壁上的日升月落同中原的时辰不大一样,追着追着,就记不清楚时日了。

    约莫追了有了三五日,段志玄将众将召集到了大帐之中。

    待众将到齐,段志玄先盯着夏鸿升看了几眼,看得夏鸿升心里发毛,然后才转头对众人说道:“前方传回谍报,果然不出副总管所料,伏允分作两路远遁,一路往西北而行,一路往西南而去。并且,伏允下令,沿途焚烧草地。”

    “算无遗策,副总管当真好本事!”李君羡惊奇的对夏鸿升说道。

    夏鸿升颔首摇了摇头。

    “大总管,却不知伏允会往哪边逃?”苏定方问道。

    段志玄摇了摇头,说道:“间谍尚未打探出来伏允会随哪一路走。”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谁都知道,若是去追击伏允哪一路,能擒其国主大臣贵族,定然是军功更高些的。

    “呵呵,末将倒是姑且可以猜上一猜。”夏鸿升突然笑了起来,又说道:“不过,还请大总管先行定计是否分兵而击。”

    “分兵……”段志玄思索起来,似是整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对众人说道:“吐谷浑沿途焚烧牧草,追击过去,须得冒险。孤军深入,必定补给不足。若退,则吐谷浑卷土重来,也未曾可知。”

    “大总管,末将觉得,大军不应追击。”一名将领此时上前说道。

    “哦?为何?”段志玄问道。

    那将领说道:“方才大总管已经说了,沿途牧草被焚,战马不可饱腹,不利于追击,更不利于作战。一旦追击,速度会很快,后军辎重太多,肯定是追不上的。而若无辎重,前军又无所补给。孤军深入,无所补给,此乃大忌。而马无草、疲瘦,不可深入。且,这八千兵卒皆军校学员,本就是第一次作战,恐其受不了长途奔袭之苦,贻误军机。不如暂且班师回朝。”

    “也有道理。”段志玄点了点头。

    “大兴攻伐,本就劳师动众,若回去之后吐谷浑卷土重来,还要再来一回。不如这一次咱们吃些苦头,只要能追上伏允,乘其初败,人心离散之机,协力进取,便能够毕全功于一役。”李君羡反对道。

    段志玄思索起来。

    夏鸿升知道段志玄的性格,此时若是主帅换做是侯君集、李孝恭这样激进的,便不会有所犹豫,直接便下令追击了。而段志玄素来严谨,军法上面更偏重于稳扎稳打,步步推进。

    众将无人说话,都在等待着段志玄的决策。

    “征伐不易,若有机会,当毕全功于一役。”片刻之后,段志玄开口说道:“追击之代价不小,若追岔了方向,叫伏允跑了,白费代价。当分兵两路追击,叫伏允无处可逃。主将听令!”

    “是!”众将见段志玄做出决断,精神一振,立时喊道。

    “吐谷浑南邻吐蕃,地势极高,不宜远遁。老夫料想伏允随北道而行者居多。夏鸿升,苏定方!”段志玄说道。

    “末将在!”二人出列,应道。

    段志玄从面前拿起一支令箭抛下,下令道:“命你二人各自率部两千,公四千兵马往北道追击,若伏允在北道,绝不可使其逃脱。若其不走北道,尔等须断绝其旋走北道之念想。”

    “末将领命!”夏鸿升和苏定方二人抱拳行礼道。

    段志玄点了点头,又道:“老夫亲率余下四千人马,往南道追击。若伏允走了北道,老夫当断南边吐谷浑各部救援之路。反之亦然。”

    “是!”底下众将齐声领命。

    段志玄看向了夏鸿升,又问道:“副总管且来说说,你觉得伏允会走哪一路而逃?”

    夏鸿升行了一礼,答道:“末将所料,同大总管一样,觉得伏允会从北道而逃。因其南道往吐蕃而去,一来如大总管所言,地势极高,远遁不宜。二来,吐蕃对吐谷浑虎视眈眈已久,只是因由其国内纷乱方平,周边还有东阳、羊同两部未归顺,故而暂时腾不出手来对付吐谷浑。若是伏允往南而逃,被吐蕃所知,定然会有抓住伏允,以威胁吐谷浑。故而,伏允定然会从北道而逃。走南道而逃,只能到吐蕃,而走北道而逃,若我大唐大军一直追击,伏允可长驱而出,躲入于阗。故而,末将料定,伏允定然轻兵入碛,北道而逃。”

    “整顿军马,即刻出发!”段志玄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众将出来,各自整顿了部曲,便又继续出发追击去了。

    段志玄独独将夏鸿升留了下来。

    “大总管!”夏鸿升行了一礼。

    段志玄摆了摆手,说道:“贤侄啊,你这番往北去追伏允,风险重重,定要千万小心才是。此去长途跋涉,要追击伏允,必定孤军深入。后勤不济是一定的。往北去临近西域,一旦进入戈壁乃至大漠,无水无粮,必要之时,可令将士刺马饮血,若有须,斩马食肉!此去向北,你独当一面,以贤侄之能,其他却是不须老夫多说的。只一点,千万要切记,军中你为主帅,凡所定计,可闻诸将之言,不可为诸将夺志。上下决断,须你一言定夺。你乃主帅,需你运筹帷幄,用不着你去临阵杀敌。一旦你涉身犯险,诸将反而要顾全于你,不能施展本领。你那些本事,留着帐中决策便是,阵前冲杀,留给苏定方、席君买等人。”

    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段志玄行了一礼,说道:“是!小侄多谢伯伯指点!这番追击伏允,定然不叫伯伯失望!”

    “去吧,万事小心!”段志玄抬手在夏鸿升的肩上拍了拍,说道:“老夫等着同贤侄会师,与贤侄帐前共饮一樽!”

    “是!”夏鸿升抱拳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大帐。

    学员军令行禁止,很快,便完成了集结整顿。

    夏鸿升同苏定方二人领四千兵马,出了库山大营,往西北方向追击而去。
………………………………

第959章 离间

    “真他娘的!”苏定方恨恨的往地上啐了一口:“要打便打,早日有个了断,老苏省得追这么远,他伏允也省得吃那逃难之苦!”

    夏鸿升不禁咧嘴直笑:“定方兄,这早日一了断,你是回去立功领赏了,可吐谷浑就要没了。换做你是伏允,你会早些了断?”

    “老苏还真不会同他伏允一般抱头鼠窜。换做是老苏,死也要死的仗义,拼尽全力力竭而战死,也好过抱头乌龟,东躲西藏!”苏定方嗤之以鼻。

    “要不你定方兄怎么是个大将,人家伏允却是国主呢?”夏鸿升嬉笑道。

    “咱们有四千精骑,百门迫击炮,弹药无数。只要一个照面,老苏领军来回冲杀一趟,管教他伏允束手就擒。”苏定方很是气急的夹着马肚,让马跑快一些,同时说道:“可他娘的伏允就是不现身!”

    夏鸿升没再接话,只是在回忆着历史上的这次战争。

    历史上,段志玄得胜之后,并没有选择继续追击,而是担心沿途牧草被烧,马无粮不可远追,于是班师回朝了。

    而后李靖又率几路大军再次讨伐吐谷浑,伏允故技重施。李靖采纳了侯君集的建议,分兵追击。

    伏允先往北逃,被打败了几次,又改道往南逃,却在南道又遇到了李靖亲率的大军,伤亡惨重。于是又一次转而北逃。李靖在他屁股后面追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