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6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眼睛一眯,道:“说来听听。”

    夏鸿升于是继续说道:“明面上不痛不痒的谴责百济几句,暗地里支援新罗反攻百济。待到百济不敌,撤兵之后,仍旧暗中支持新罗继续进攻百济。百济必然反咬一口,大唐亦明面上不痛不痒的斥责几句。百济无可招架,必同高句丽联合。大唐此时放弃支持新罗,任由高句丽及百济联军进攻新罗。新罗既灭,大唐身为宗主之国,百般劝告之下,高句丽和百济却竟然还敢灭掉新罗社稷,此大不敬之罪,大唐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对这两国进行讨伐。小婿不觉得高句丽和百济的联军会是大唐的对手。”

    “倒是一个将高丽三国都尽收囊中的计策。”李世民点了点头,又说道:“只是新罗,倒是一直以来对大唐极为恭顺,从不违背。这么做,怕是不厚道了,恐为世人所诟病。”

    “若是岳父大人想要留下新罗,那大可直接借此机会,以宗主国之名帮助新罗,兵发百济。百济不敌大唐同新罗的联军,自然向高句丽求助。大唐可顺势同新罗合作,一起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只是,如此一来新罗留了下来,日后必为后患。”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百济和高句丽既灭,高丽三国唯余新罗一国,若是大唐能够牢牢将辽东之地控制在朝廷体系之内便罢。若是稍有松懈,新罗便可趁机而入,控制辽东。届时,大唐灭掉高句丽和百济,就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让新罗占尽了便宜。”

    夏鸿升所言,并非无的放矢。

    在原本的历史上,大唐联合新罗先后灭亡百济和高句丽之后,由于大唐缺乏对原本高句丽和百济的土地的有效控制,加之又因吐蕃之崛起,战略重心重新回到西线,故而在之后的唐与新罗战争后,新罗侵夺了大同江以南的原属于中国后为高句丽所夺取的的汉乐浪、带方故地,大唐灭亡高句丽和百济的胜利果实,落入了新罗的口中,使得新罗统一了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地区。

    李世民听夏鸿升这么说,皱了皱眉头,说道:“贤婿何出此言?且细细道来!”

    夏鸿升于是又说道:“岳父大人,先前小婿已经做出过预测。若是暂时大唐同吐蕃之间没有大规模的冲突,大唐对吐蕃坐视不管的话,吐蕃必然崛起。松赞干布算是个年轻有为,也极有野心的人。他与泥婆罗国通婚,获得南边的稳定和支持,然后进攻东女国和羊同国,这两个小国已经支持不住,被吐蕃灭掉只是时间的问题。吐谷浑亦不是吐蕃的敌手。一旦吐蕃一统高原,必然向北而下,倾吞吐谷浑,把持商路。届时,大唐便极有可能需要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边,对付吐蕃,还有现今也开始偷偷摸摸有些小动作了的西突厥。如此一来,东边必然松懈。若是留着新罗,必定趁大唐集中精力处理西边的时候,对高句丽及百济的原有之地进行扩张。”

    李世民皱起眉头来想了想,说道:“贤婿所言,也不无道理。”

    夏鸿升看出来的李世民的犹豫,于是说道:“自然,一切还需岳父大人定夺。若是愿意再等些时日,愿意牺牲掉新罗,一举灭掉高丽三国,那么就暂且只是嘴上斥责百济,暗中支持新罗打回去,打得百济不得不将高句丽拉入局。届时借高句丽和百济之手灭掉新罗,再转过来以宗主国之身份,以为新罗报仇之名义,出兵灭掉高句丽和百济。若是岳父大人想要多留新罗一些时日,那么便可不必等待,直须借这次新罗使节控诉之口,不再只是遣使指责,从中调停,而是直接出兵助新罗攻伐百济。百济不敌大唐,自然拉高句丽下手,大唐便可借此机会一举灭掉百济和高句丽。小婿就是这样的看法。”

    李世民点了点头,想了想,说道:“此事,朕知道贤婿的主张了。究竟若何,朕还需再想想。另外,荡灭高句丽,朕想要御驾亲征,还未同诸臣商议,贤婿以为如何?”

    李世民御驾亲征,历史上本就是如此,听到他这么说,夏鸿升倒也不意外。

    于是笑了笑,说道:“岳父大人身子康健,又一直不坠武功,若是能注意安全,御驾亲征也无不可。若是岳父大人真要御驾亲征,小婿愿一同出征,替岳父大人出谋划策!”

    “哈哈哈哈……还是贤婿懂得朕!”李世民哈哈大笑起来:“贤婿且在此处安心休养,好生休息几日。朕也趁着这几日,将贤婿所做之初稿仔细看过,随后再同贤婿细细商量这两本书稿。”

    说罢,李世民又转过头来,对李承乾说道:“承乾,你且留在此处,替朕招呼着。你与朕的贤婿向来兄弟相称,便在此照顾他罢!”

    “是!”李承乾对李世民行了一礼。
………………………………

第929章 老李要亲征

    李世民刚一离开,李承乾关上门,就直接扭身快走几步到了床榻前面,问道:“不是,升哥儿!你真支持我父皇御驾亲征?那可是去征伐高句丽!乱兵阵前,父皇怎能亲自出现?”

    夏鸿升看看李承乾,说道:“你父亲已经决定的事情,你见过有几样是能够改变的?岳父大人这回御驾亲征,肯定是定局,谁也说服不了他的。其他的事情上面,或许可是说服,唯独征伐高句丽这件事情上面,不能。那我又何必说些阻拦他的话,让他不高兴。”

    听了夏鸿升的话,李承乾一愣,又问道:“此话何意?为何我父皇唯独在御驾亲征,亲自征伐高句丽这件事情上面没有余地?”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这里面是有几个原因的。其一,是大唐日益强盛,岳父大人心高气傲,要证明自己仍旧能够御驾得了千军万马,仍旧锐力勇气不减当年。其二,自然是为了激励士气,最大程度的消除百姓和将士们对于征伐高丽的反对。毕竟,你也知道,前隋三征高丽,给百姓带来了太多的苦难。时间不远,这些苦难留下的伤疤仍旧作痛,再次征伐高句丽,难免好似于揭开伤疤一样。岳父大人御驾亲征,可以最大程度的消除一些这种阴影。其三,前隋炀帝三征高丽未果,陛下要亲自出征,证明自己比炀帝要强的多。其四,征伐高丽,是一件大事,也是难事。岳父大人亦是我大唐名将,亲自去看着,才会放心,也能够好的指挥军队。至于其五嘛,跟你有些关系。”

    “我?”李承乾大吃一惊:“这跟我有何关系?”

    “承乾,你想一想,若是陛下御驾亲征,离开了长安,远赴辽东。那么长安的事务,要留给谁去处置?”夏鸿升看着李承乾,笑道。

    李承乾一愣,继而微微皱了皱眉头――这幅神情同李世民倒很是相像――说道:“若是父皇真的御驾亲征……皇帝御驾亲征,太子监国,古已有之。”

    夏鸿升点了点头:“不错,若是陛下御驾亲征,必定太子监国。陛下也会以此来看看你的能力,看看你是否有这个能耐去处理好繁琐的国事,处理好群臣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没有能力从后调度,为征伐辽东的大唐军队做好后勤。承乾,这是你向陛下展示自己有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的机会,你可要好好做,令陛下满意才是。”

    李承乾顿时一惊,急忙追问:“那我要如何做才好?!”

    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这个,现在说有些早了。不过你也放心便是,陛下一定会留下一些有能力的官员来辅佐你的。不过,估计我是逃不了同陛下一起出征了。陛下知道我同你交好,也知道若是有我留在长安,则必事事相助于你,故而若要你监国,必定将我带走。”

    “啊?升哥儿,你若是真去出征了,那若是有了何事,我问谁啊去!”李承乾哭丧了脸,说道。

    “不是说了么?陛下定然会留下有能力的人辅佐于你的。况且朝中之事,只要不出意外,按部就班的,自然有三省替你做好。你只需从大处把握住大方向即可。”

    太子监国期间,以东宫官属为处理全国政务之官员,采用太子系统的恭公文格式向全国发文。三省的主要成员,也临时委以东宫官职,使他们共同辅佐太子。即是说,其行政是建立在东宫体制之上的,以东宫系统的行文格式向全国发文,并暂时取代三省主持全国政务。三省长官则以兼摄方式临时转运到东宫体制上来以协调两宫联系。其基本仍相同与中央正常的三省六部制。

    所以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其实是不必过于担心做不好的。

    听了夏鸿升的话,李承乾这才好了些,转而又有些兴奋起来,说道:“升哥儿,那照你所说,父皇这回一定要御驾亲征,也是有考验我一番的意思。那我可一定要好好干,做出些成绩来!”

    夏鸿升抬眼看看李承乾,摇了摇头,说道:“有些小成绩即可,最重要是朝中稳定,不出意外。也不须做的太多太大。过犹不及啊!”

    “升哥儿?”李世民看着夏鸿升,忽然眼中一凝,明白了夏鸿升的意思:“你是说……”

    夏鸿升点了点头,又说道:“大唐始终是陛下的大唐,这一点,至少好几十年之内都不会变。还轮不到一切都由你来做主呢!”

    “明白了!谢谢升哥儿提醒!”李承乾慎重的点了点头,说道。

    夏鸿升看看李承乾,突然想起来原本历史上的李承乾。现下看来,也看不出他腿疾的症状,孙思邈给他体检,也没有发现什么隐疾。所以夏鸿升觉得,估计应该就是受伤所致他后来瘸腿的。他八岁成为太子,李世民对他的教育方式又颇为填鸭和高压。心理太过压抑,导致他后来成年之后一有机会便过于放纵,也是说得通的。且依夏鸿升所看,也极有可能正是如此。

    念及这些,夏鸿升于是又对李承乾告诫道:“还有,承乾,你务必勤于向陛下及时汇报朝中之事,及你所做之决定。让陛下知道朝中的东西,也多问问陛下,看看你的处理是否得当。就算是在处理政事上有些小的无伤大雅的错误,也是可以的。当然,其他方面特别是生活作风上,可万万不能犯一丝错误。政事上的小错误,是你经验不足。可若是作风上面的小错误,那便是态度问题了。有时候觉得压抑了,可以跑步,练拳,甚至找易秋楼他们陪你缠斗一番也可以,只是千万不能放纵自己。教你一个办法,有时候觉得太压抑,就躲到屋里面将被子卷起来,用力捶打一番,精疲力尽之后,心情大爽,哈哈哈!”

    李承乾也随着哈哈大笑了起来:“捶打被子……升哥儿,你可真是……哈哈哈!”

    夏鸿升看看李承乾,他其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接班人,本来是有那个能力的。但愿自己的到来,能够改变他悲剧的命运。
………………………………

第930章 可以试行

    “贤婿,贤婿快快坐下!”李世民见夏鸿升进去了书房,于是连忙说道,一边说话,一边抬手冲王德摆了摆,让他搬来椅子来,然后又继续说道:“朕已经将这两本初稿看完――真是叫朕惊叹啊!”

    夏鸿升已经在长安待了快十天,总算是等到李世民将初稿看完了。

    今日被李世民传召入宫,看李世民的反应,估计是能成。

    “贤婿所编纂之商法与税制,在朕开来心中大惊。这些商法若是施行,则天下商贾必然大兴,若能依此法而行,商贾虽然大兴,却也不会超出朝廷的管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