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你放屁,你还放个不停了!”夏鸿升冲那大臣冷笑道:“本侯对大唐之心,天地可知,日月可鉴。方才尔等几个人攻讦于本侯,罗列罪状数条。本侯当逐条驳之。”

    说罢,夏鸿升当前几步,走到了那几人面前,同他们面对面的站着,然后又说道:“方才尔等攻讦本侯之说辞,和到一起来看,也跑不过这几条。其一,尔等言本侯的泾阳书院不尊儒学,专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误人子弟。其二,尔等言本侯之泾阳书院学子不应同进士及第,参加吏部选拔而入仕。其三,尔等言本侯利用书院学子结党营私。其四,尔等言本侯在琉球私自贩售兵器给林邑国,实际上是将这些兵器据为己有,意欲通过书院利用学子结党谋反。其五,尔等言本侯利用身份之便卖官鬻爵,大肆行商敛财。诸位大人,本侯所归纳凡此五者,可有缺漏?”

    “还有你口出狂言,朝堂之上公然辱骂朝臣!”最后说话那人又说道。

    “好,算上这条。”夏鸿升点了点头:“这下可还有缺漏的?”

    那几个攻讦夏鸿升的大臣互相看看,然后摇了摇头。

    夏鸿升又冷然一笑,说道:“好!既然诸位怀疑本侯,那本侯也有自证清白之责。诸位为本侯罗列的罪状,可是听着一条比一条严重,一条比一条要命。这第一条,诸位说本侯的泾阳书院不尊儒学。那却不知道诸位打听过没有,泾阳书院之教席当中,还有颜相时、盖文达、于志宁三为夫子?这三位夫子在泾阳书院之中,专门教授学子们儒家之经典与学说。且儒学亦为泾阳书院学子必修之课程。诸位如何说本侯的泾阳书院不尊儒学,而只教旁门左道了?难不成,颜相时、盖文达、于志宁三位先生在书院当中所教授的,也是旁门左道不成?”

    “这三人虽然教授儒学,然……”对面那几个人当中,有一人开口就要反驳。

    不过,夏鸿升没有等他将话说出来,就打断了他,又说道:“再来说说诸位所言的那些旁门左道。泾阳书院之学子,除了儒学之外,亦需学习算术、法度、天文、地理之类,盖因能够进入泾阳书院之学子,哪一个不是千里挑一的人才?对于他们来说,光是儒学之类,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求学的需要。他们是要成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通法明辨的人才。在不耽搁学习儒学的情况下,学一些这种学问,又有何不可?我朝可曾有何章何制言说了不准学子研习学问的?若是这些算旁门左道,那我朝科举之中,除进士、明经之外,尚有明算、明法等凡五十余科,难不成也都是旁门左道?”

    “可你泾阳书院之中,并非只有这些。你泾阳书院之中,分设科目,除此之外,还有那劳什子经济、政治、工学、农学、医学之类。岂不是旁门左道?书院之中,当以儒学典籍为主,泾阳书院开这些东西,岂不是不尊儒之举?”又有一人反驳道。

    夏鸿升哈哈一笑:“那本侯就要问问这位大人了。敢问这位大人,你会种地么?你可知道如何安排四时农耕,如何建筑水利,如何提高产量,如何将不能耕种的盐碱地化作良田?这位大人,请回答本侯,你会么?!”

    “这……”那人眼珠一转,说道:“本官之责,乃是风闻奏事,耕种之事,乃司农寺诸官之责。”

    “哦,原来你不会。”夏鸿升点了点头:“可本侯会!泾阳书院农学之学子也将学会。农乃天下之本也,你说它是旁门左道,那想必这位大人平日里不须吃饭吧?”

    “你……”

    “我书院若不教给这些学子如何安排四时农耕,如何建筑水利,如何提高产量,如何将不能耕种的盐碱地化作良田,不让他们去帮助农人更好的耕种,难不成叫你去?我书院若不教学子如何妙手回春,诊疗病疾,难不成让你来给人当郎中看病?我书院若不教学子如何炼就钢铁,如何制作火炮,难不成让你去军机坊中教那些匠人们做火炮,做望远镜,做热气球,做水泥,做钢筋混凝土去?”夏鸿升冷哼一声,突然提高了些声音,对那人说道:“这农若是旁门左道,那你尽可不须吃饭。这医若是旁门左道,那你尽可不须寻郎中看病。这工若是旁门左道,那你尽可奏请陛下立即裁撤军机坊,收回军机坊所制之器物啊?本侯绝不拦你,这位大人,请啊!”

    “你!我……我何曾说过要裁撤军机坊?!……”那人被夏鸿升一喝问,当即就慌了,连忙争辩。

    “那这几样东西,可还是旁门左道?”夏鸿升冷笑着问道。
………………………………

第894章 朝堂之辩

    稍微有些脑子的人,现在都知道只能保持沉默,却不能再多嘴一句,说这些东西是旁门左道了。燃文小?说    ??.??anen‘

    农乃天下之本,这是历朝历代都强调的事情,他们当然不能反驳。医者,谁敢说自己一辈子不生病不用看郎中的?且这几年一年两回体检,已成定制,有赖于此,好些个大臣得以及早发现隐疾,及早预防治疗,大为受益,谁敢说医者无用?还有工,军机坊这几年所产出之物在那里放着,他们的作用也在那里摆着,皇帝对于军机坊的重视,谁都看得到,谁敢说这是旁门左道?

    故而,方才那几个人都沉默不语了。

    “陛下,泾阳书院之中是否尊儒,老臣或可多嘴几句。”这时候,颜师古突然出列说道:“老臣去过泾阳书院不少次,老臣的弟弟颜相时,亦在泾阳书院之中作为教席。不论是老臣亲自去看,还是听回来的弟弟所说,这泾阳书院,和其学子,都是极好的。泾阳书院不仅开设儒学等科,对儒学之教授,不逊色于国子监之学子。而又有国子监中所没有的工、农、医等等,连同有些已经失传的百家之言,也被夏侯辛苦寻找,教授给学子。老夫以为,儒学虽尊,然其他学问,却也并非毫无用处。圣人尚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吾等后学之人,不更应当海纳百川,广汇天下之学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故而老臣以为,说泾阳书院不尊儒学,教授旁门左道之言,实属不当之言。”

    “陛下,臣斗胆多嘴一句。”何太医亦从百官中出列,行礼说道:“夏侯力谏之下,如今一年两次的体检已成定制。因这体检,而受到多少益处,臣不必多言,诸位大人自然有数。这事情且先不言,臣只说夏侯劝说并协助孙道长编纂《千金方》一书,为天下及后人留下了一部专司医学之全书,又造福了几多百姓。疟疾,自古之难疾,瘟疫之中,当以此最为令人色变,死伤无数,然在我朝陛下当政之际,竟可成为一种寻常小疾,不拘是预防还是治愈,皆易如反掌了。诸位大人莫忘了,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法子,可是夏侯找出来了。还有军中之军医,也是在夏侯的号召之下,才得以有那么多道士加入军伍成为军医,这之后,军阵之中受伤而死者少了多少,想必诸位将军都是有数的。当今之天下,唯有泾阳书院广收学子,教授医学。此举使得天下又多多少良医,又活多少性命!太医署中,巴不得能多从泾阳书院要来些这些学医的学子!”

    何太医说完,阎立德也走了出来,说道:“陛下,军机坊当中之事,多乃当朝之最机密,臣不便在此多言,而诸位大人也因此多有不知。可大唐如今,修建房屋,只须用以往十之一二的人力,用不足以往一半的时间,生产兵器,产出多,质地又好,还有铁甲船,火炮……太多了,臣都无法一一列举出来,可陛下您都是知道的!说这些东西是旁门左道,其心可诛!”

    夏鸿升感激的看了看颜师古和何太医,还有阎立德。然后又转头对那些攻讦自己的人说道:“诸位言我泾阳书院之学子不可同进士及第,接受吏部选拔。首先,得有此待遇的,只是书院农工医三科之学子,而非是全员。其次,这三科学子,入仕也只能进入司农寺,军机坊和太医署三个地方,而非是其他机构。这三个地方,都要求里面的人对于这一部分的东西极为了解。而当今天下,学习此三者之人,唯有我泾阳书院之学子。诸位说国子监的学子都没有这等特权,那我倒是要问问诸位,国子监的学子学成之后,知道如何耕种和改良土地么?知道如何改进炼钢的工艺么?知道如何治病救人么?而不懂耕种之人,进入司农寺何用?不懂工艺之人,进入军机坊何用?不懂医术之人,进入太医署何用?!这三个地方正欠缺懂的这三样东西的人,而泾阳书院此三科学子专学这三个方面的学问,他们为何不能进入这三个地方?”

    “这……”

    “再说这第三条。说本侯利用这书院的学子结党营私。”夏鸿升笑了笑,说道:“这一点,还请陛下为微臣作证!”

    “唔……”李世民语调平淡的说道:“朕答应夏鸿升营建泾阳书院之时,有几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朝廷要往泾阳书院派去耳目眼线。这些人,都是朕亲自挑选派去的,只有朕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亦不断将泾阳书院的情况禀报于朕。这一点,诸卿可是错怪夏鸿升了。”

    “多谢陛下替微臣证明。”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然后又转头对那些攻讦他的大臣们说道:“还有这第四条。诸位说本侯在琉球的时候擅自卖给林邑国兵器。呵呵,这些兵器的去向,诸位不应该问本侯。因为本侯当时已经随河间郡王一道征伐倭国去了。诸位要问这些兵器的去向,可以去问问太子殿下。”

    “不错,诸位大人想知道这些兵器的去向,该来过问孤才是。”李承乾亦从前头出来,先对李世民行了一礼,然后又说道:“呵呵,现如今林邑国已成我大唐林邑道,这当中的谋划之举,也该是让诸位大人知道的时候了。当时,乃是孤在琉球,操持林邑国之事。当时得到间谍传回情报,林邑国内乱,其大臣摩诃漫多伽独欲图谋反,林邑国国主范梵志同摩诃漫多伽独僵持不下。当时,孤意识到这是一个夺取林邑国的好机会。因而一面派人联系范梵志,引导他向大唐求救,一面又派人以倭国海贼身份,向摩诃漫多伽独提供武器,使得范梵志无法对抗摩诃漫多伽独的叛军。琉球水师换下来的那些武器,就是被孤派人以倭国海贼的身份,让摩诃漫多伽独用粮食来换了。粮食用作了琉球水师的军粮。而摩诃漫多伽独也因为有了大唐的兵器之利,击溃了范梵志。范梵志才不得已最终向大唐求援。不过,孤对海路不熟悉,故而走岔了路,耽搁了几日,等到了林邑的时候,范梵志已经被杀了。大唐身为宗主之国,当然要替他主持公道。于是就有了孤击溃摩诃漫多伽独的叛军的事情。后来发生的事情,诸位大人都知道了。”
………………………………

第895章 去你妈的,撕破脸皮

    听罢李承乾所言,朝堂中顿时响起一片议论之声来。脸上神情也是都不一样。有的恍然大悟,有的大吃一惊,有的不可思议,有的却是一副预料之中。

    李承乾看了看李世民,又看看朝中那些大臣的反应,然后又开口说道:“事实就是如此。不是林邑国遭遇内乱,主动向大唐求援,也不是大唐水师没能赶上,使得范梵志族灭,更不是替范梵志主持公道。诸位大人可能有些失望了。因此举并不合诸位口中的圣人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