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沿路悄悄靠近过去,幸好路旁都有栽下的柳树,两人借着柳树的遮掩,到了那片地头前面。

    夏鸿升藏在树后,偷偷看过去。但见地里面站那女子面容清秀,一身小家碧玉的清丽清新,个头不高,又有些瘦小,站在高大壮硕的齐勇跟前,倒是一番小鸟依人的感觉。

    能看见齐勇有说有笑的,那女子却只是抿嘴低头,将手里的碗凑上前去。齐勇抹了一把额头,然后接过碗来,一口喝完,将碗还给那女子,然后一抹嘴巴。那女子接过碗来,又用衣袖帮齐勇轻轻拭去嘴边的水痕和额前的汗水。

    “哎呀,看来这二人很是亲昵啊!”夏鸿升悄悄说道,然后又转头问那家丁:“这个,齐勇同这女子,多长时日了?”

    “这……算来可时日不短了。齐勇随公子去琉球之前,俩人就暗中有来往了。”那家丁想了想,对夏鸿升说道:“那女子倒也不赖,硬是等了齐勇两年。这小子好福气哩!回来之后,大家伙儿都说叫齐勇赶紧娶了她,可齐勇说要自己跟您说的,不叫旁人乱传。没曾想,他却原到现如今竟还没叫公子知晓。”

    “这么长时间了?!”夏鸿升吃了一惊,嘿,这齐勇保密工作做的还真好啊!

    想了想,又问道:“那女子家中如何?家人名声怎样?”

    “这个……小的却是不知道了。”那家丁对夏鸿升答道。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我先回去,你待会儿叫了齐勇回家。回去之后,你去找管家,让他摸摸这家的情况,回头好回报于我。还有,我已知道了的这件事儿,先别告诉齐勇。”

    “小的遵命!”那家丁行礼应下。

    夏鸿升偷偷潜去,往回走回到家中。没等几许时候,那家丁就同齐勇一道回去了。

    夏鸿升不动声色,叫齐勇准备了马车,然后往长安而去。

    走了半道,齐勇在外面驾车,夏鸿升朝李丽质挤挤眼睛,恶趣味的一笑,然后故作郑重其事的突然开了口,朝外面的齐勇说道:“齐勇啊,自打屈老公爷将你们交于我起,你就一直跟着本公子左右。也这么些年了。如今连本公子都已然成了亲,你也该成家了啊!”

    只听得外面齐勇赶马的声音突然一窒,继而就听见了齐勇的声音:“这,公子,这个……小的还……还没……”

    夏鸿升好似没听见一般,忍住笑冲李丽质挤下眼睛,又说道:“本公子已经给你物色好了一家,乃长安人氏,家中一女正值二八年华,生得眉清目秀美容貌,又能读书识字,不喜书生文弱,偏爱似你这般英武。你且放心,是本公子亲自替你把关过眼的。你若愿意,本公子亲自去替你说媒操持。”

    听见夏鸿升这么说,李丽质先是扑哧一笑,又连忙憋了回去,脸上都憋得泛红了,白了夏鸿升一眼,看得夏鸿升一呆,果然万种风情。

    “公,公子……”齐勇的声音听起来很是窘迫:“小,小的……不,不想……不愿……”

    “莫要羞臊嘛!”夏鸿升说道:“有本公子出门,保准那家人欢天喜地的将闺女嫁你,那女子也欢天喜地的跟了你!”

    “吁!――”外面齐勇忽然一勒缰绳,将马车停了下来。

    夏鸿升撩开帘子,正见齐勇跳下了马车,站在下面。脸上,竟然满是扭捏起来!

    齐勇这么个万军阵前还能嬉笑自若,冲杀僵持之际还能面色不改的人,此刻竟然满脸扭捏!

    夏鸿升差点儿没有忍住。

    不过却又忍了下来,故意板起脸来,说道:“怎么,你不愿意本公子的安排?”

    “不是……这,这事情……”齐勇满脸的沮丧:“回禀公子,小的,小的……不是小的不愿接受公子好意,实在是……实在是小的已,已经……”

    齐勇满脸的为难,见夏鸿升还是板着脸,一咬牙一跺脚,说道:“启禀公子,小的,小的已经有了属意的女子了!”

    看着齐勇那副样子,夏鸿升再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齐勇还不明白夏鸿升为何大笑,赶紧赔罪呢。

    李丽质看不过去了,撩开了帘子,对齐勇说道:“齐勇,你莫要再赔罪了,你还没看出来,是郎君故意的么?”

    “哈哈哈哈……齐勇,你嘴还真严,两年多了,你可算说出来了!”夏鸿升指着齐勇笑道:“也真是人家姑娘家的对你心有所属,否则,换了旁人,你将人家瞒下这么久,早不再理会你了!”

    “啊?!公子!您,您知道了?!”齐勇顿时更加窘迫。

    夏鸿升拍了拍齐勇,说道:“男大当婚,这有甚子不好开口的?你竟能一直憋到现在不说。今日若非我故意激你,只怕你还能再憋下去!”

    齐勇很是不好意思的低了头,说道:“之前公子还尚未婚配,小的祖上积德,叫公子将小的当作亲随。小的如何能在公子前面?”

    夏鸿升又笑了起来:“你放心,我已经安排管家去同石老汉家商量。这六礼所须,也一并准备好。到了长安,等我面见完陛下,就去请袁道长给你看几个行礼的日子,尽快将你的婚事办了!那女子能等你两年,也算难得,嫁给你,也算是侯府中人了。你且不必担心,这些事本公子亲自替你操持,不能堕了侯府的脸面。”

    “小的多谢公子!多谢公子!”齐勇一听,顿时大喜,竟然兴奋的当路一下跪了下去,不停拜谢。

    夏鸿升哑然失笑,将他拉了起来。
………………………………

第887章 给李世民讲个笑话

    齐勇激动不已,连带着接下来赶马车的时候都有一种飙车的感觉。一路?6??叫一个风驰电掣,夏鸿升不得不频频交代让他慢一些。

    抵达长安,夏鸿升同李丽质入宫,李丽质去了内廷,见长孙皇后。夏鸿升则到了甘露殿,去拜见了李世民。

    “臣拜见陛下!”夏鸿升对李世民行了一礼,又说道:“小婿拜见岳父大人。”

    “坐罢!”李世民抬了抬手,让夏鸿升坐了下来。

    王德搬来椅子,夏鸿升在李世民的对面坐了下来。

    “朕今日召见你来,有两件事情。”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对夏鸿升笑着说道:“这头一件,是个好消息。派遣王玄策去波斯的事情,朕已经同三省臣工商量过了。朕会派王玄策过去,不过,眼下王玄策只能代表其个人,不能代表大唐。至少在大唐周边安定之前,王玄策不论在波斯之地的何种作为,明面上都与大唐无关。无论你让他去或不去,又或是做甚子事情,又或是向他提供些许帮助,也都是出自你与王玄策之私交而已,而无关乎朝廷。你可明白朕的意思?”

    夏鸿升一听便当然明白,当下一喜,连忙行礼道:“小婿明白了!小婿之后便与王玄策有所交代!”

    李世民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问道:“第二件事情,朕听说你在泾阳书院之中划分学科,分出来不同之……那叫甚子……专业?朕对此倒是很是好奇。泾阳书院现如今之成就,有目共睹。甚至于民间还有了‘得入国子监,不若上泾阳’的说法来,朕也是有所耳闻的。你为何又要大费周章?”

    “回岳父大人,这专业,取专精于一业之意。选择了某一种专业之后,日后之所学,便只有这一样东西,将这一样东西往极深处去探究,去钻研。这是书院划分专业的意图所在。”夏鸿升对李世民答道:“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同时去学习、研究许多东西。十分精力专心于一道,则一道可通达,十分精力分心于数道,则数道皆知而不深,杂而不精。学子们刚开始的时候,所学的东西比较浅显,而学过四年,往后再学,就比较深入,比较艰难了。此时若是再很分心其他,那便不能深入。随着学科的精深,对学子所投入的精力的多少也要求提高了。所以这时候划分专业来,学子选择其中一样,继续深研下去,将全部精力投入此中,方能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和建树。这就是术业有专攻。就好比阎立本阎国手的画作,阎大人将毕生之精力投入其中,揣摩精研,方能有如今在绘画上之成就,有了国手之美誉。若是他今日画画,明日射箭,后日习武……那又如何能有今日之成果?小婿在泾阳书院划分专业,就是这个道理。”

    “术业有专攻……这话倒是在理。”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多则杂,杂则乱,乱则只得粗浅,不得精深。专供一道,方能于此道有所建树。不过,既是如此,那为何不一开始就分开专业,各自为学?为何反又要拖到今日才分?”

    “这也是办法的事情。”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请容小婿先给岳父大人说一个听来的笑话来。”

    “笑话?”李世民有些意外,点了点头,笑道:“讲来听听。”

    “是!多谢岳父大人!”夏鸿升点头说道:“说有一愚人,朝出垦田,午时而返。腹中大饥,取饭而食。连食六碗而不觉饱,乃食七碗,腹犹果然。大喜,谓众人曰:吾有妙计,可节粮而饱腹。众人奇之,问其何策,乃曰:唯食其七碗而已!众人哂之而去。”

    李世民听之,不禁哑然失笑,摇了摇头,说道:“果真愚人……贤婿之意,朕明白了。先前所学之物,便相当于那前六碗饭,有它们垫着底儿,往后面去的那‘第七碗’才能吃饱。”

    “正是如此!”夏鸿升点头说道:“凡入泾阳书院之学子,都无半分基础。故而初入书院,只得从基础学起。学得四年,根基既成,方能分选专业,继续精研。泾阳书院如此好的条件,却要花费其中的四年来学习基础,当真是有些浪费了。若是学子们能在进入书院之中,就已然学完这些基础的东西,那么进入书院之时,就可以直接选择不同的专业来专门学习。就能将不同之专业,更加深入的去研究了。”

    李世民听了夏鸿升的话,微微一愣,继而又笑道:“故而,贤婿才会让泾阳书院的学子去你那庄子里的学堂上面教授,就是想要学堂中那些稚子,在达到可以进入泾阳书院进学的年岁之前,就将那些根基部分的学问给学完?”

    “什么都瞒不过岳父大人!”夏鸿升一笑,答道:“小婿正是这么个心思。倘若这些浅显的基础的学问,能够在普及教育的阶段学完,那么进入泾阳书院之时,就可以直接选择专业。考入泾阳书院的,直接进入所选之专业就学,专研一道。没能考入的,却也都有了这些基础的学问,有同现如今在泾阳书院读罢四年的学子一样之水平。在泾阳书院专研几年,再行选拔,若是考上,则可以留下继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某一领域,成为这一领域中最最拔尖的。而没有考上的那些,相较于常人,要已经在某一方面拥有了较高的学问或技能。如此一来,可以形成三级之结构。普及教育阶段完成,却没有再继续向上读者,这部分人最多,是社会中的基础,是直接实施劳动的人。泾阳书院四年结业者,因其拥有比常人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故而在社会中带领那些直接实施劳动的人。泾阳书院七年结业者,其为学问和技术的革新的主要人手,深入研究并突破现有,使学问和技术进步。简而言之,三级学子中,第一级者知何用,会使用现有的学问和技术。第二级者懂何故,明白这些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