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爷,咱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是不是不该用冷水来灌?”

    夏鸿升皱了皱眉头,这铁范铸造配合水冷自紧,明明就是这样,可为何到这里就变脆了么?“

    想了想,又问道:”这白口铁,往往何时出现?“

    里面都是老师傅了,立刻就有人答道:“热铁猛一受了冷,激住了,就要变脆,成了白口铁。”

    “这个……”夏鸿升又仔细想了想,说道:“是不是灌冷水灌的太快,给激住了?要不,冷水灌得慢些试试?”
………………………………

第807章 轰平一座山头

    可以说,自从夏鸿升穿越到了大唐之后,做的所有东西之中,这一回是最艰难的。

    按理说,做个滑膛的,前装的红衣大炮,以目前军机坊的能力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技术难度。反正做出来,威力也很大,在这个时代,照例仍旧是最先进的武器,仍旧能让敌人威风丧胆,看到火炮,就吓的两腿发软,四散逃窜。

    可夏鸿升向来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于大唐,夏鸿升更希望它的各个方面都臻于完美,或者至少在朝着臻于完美的方向上走着。

    尤其是对于火炮这种尖端技术,夏鸿升更加希望大唐在这个方面能够有一个十分高的。越高,视野越大,起步高,往后才能一直保持着高水平。

    时间从贞观六年的二月初,到现在已经是七月中旬了。夏鸿升和那些匠人们,在开发基地里面待了四个多月没出去过。

    也早已经距离大唐对倭国宣战,过去了许久――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雷霆震怒,正式发出讨伐倭国的旨意,那已经是三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火炮的样品做出来了一门又一门,又推翻了一门又一门。

    灵堂里面,也又多出了几个牌位。有几个士兵的,也有两个火器匠人的。缺胳膊少腿的人,也多了几个。

    军机坊中聚集起来的匠人,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手艺最好的匠人了。如今他们聚集在这里,闷头四个多月,每天只休息两三个时辰,满心满脑子,都是火炮的事情。有时候半夜睡的迷离之际,忽而想到一种可能,就会当即叫醒其他人来一起实验,生怕稍微耽搁一闭眼睛的功夫,就给忘记。

    这些老铁匠们谁都没有过怨言。因为那灵堂里面的牌位上的名字,连他们都没有一丝怨言,活着的这些人,又如何能不承其遗志,死咬牙关?

    夏鸿升消瘦了一大圈,仿若又回到了当初在鸾州城里三餐不饱的样子。不止是夏鸿升,这些匠人们都是如此。

    每个人,都死死的憋着一股狠劲儿,誓要将这东西弄出来。

    是个士兵用力推着炮架,将又一门火炮推到了试验场里面。

    夏鸿升叹了口气,翻开手里面厚厚的一沓纸,那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所有制作火炮的过程中的种种细节。

    “大唐贞观六年,七月廿一日。火炮试发实验,第九次。”夏鸿升在日志上面写道:“水师士卒龚振良,冉大柱试发火炮。”

    齐勇端来了酒坛子。

    夏鸿升放下了日志,走了过去。

    照例是一坛子酒,照例是先洒向大地,敬那些为大唐的进步而捐躯的忠魂。

    一壶浊酒,愈发的沉重,令夏鸿升几乎不能自持。

    喝完了最后一碗酒,在大唐的军歌声中,二人相视一笑,摔了碗,一句也不多言,脚下半分迟疑也没有,转身走向了火炮。

    慷慨赴死,真壮志!

    夏鸿升目中含泪,咬牙塞进了耳塞,拿起了日志。

    熟悉而顺畅的动作,二人已经在火炮的模型上演练了无数次了。不同的是,这一次,里面换成了真实的弹丸。

    调整方向,估测距离,调整角度……一气呵成。

    “轰!”远处山上猛地如同谁使出了仙家法术,招来落雷一般,顿时一片飞沙走石,尘嚣弥漫。

    二人却好似不为所动,褪出弹壳,重新装填。

    “轰!”又是一声震天的巨响,耳边的空气好似猛地一抽,地面巨震一下,极远处登时腾起一片烟尘弥漫来。

    两发了。

    夏鸿升盯着火炮。

    “轰!”

    三发了。

    夏鸿升的眼神更加肃然。

    “轰!”

    四发――夏鸿升的心脏开始抽动了起来。

    “轰!”

    五发了!

    夏鸿升的身体开始有些微微的战栗起来,心脏剧烈的跳动了起来。

    “轰!轰!轰!”一声声的巨响,一次次的地动山摇。

    远处的山忽而哗啦啦的垮塌了下来,漫天的尘嚣荡起,一时间飞沙走石,犹如泥石流一般的向下涌来。

    “山塌了!山塌了!”周围的人都叫喊了起来。

    夏鸿升却只觉得鼻中一酸,眼中一烫,泪水汩汩而出,站在那里却哈哈大笑了起来。

    老匠人们跑了出来,跑到了夏鸿升的跟前,围着夏鸿升,张牙舞爪的叽里呱啦嚷嚷起来,脸上都是一副老泪纵横,在沾满了灰土的脸上划出道道沟壑。

    夏鸿升拔下耳塞,那些士卒们吼叫,蹦跳,相拥互相又哭又笑的拍打着彼此的肩膀,一片癫狂,癫狂又狂喜的场景。

    成了!成了!

    夏鸿升当下只觉得心中一片狂喜不无法言喻,同那些将士和工匠们一样,又哭又笑,近乎癫狂。一片狂喜之下,却忽而顿觉脑中一松,好似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面猛然一股脑儿的涌入了脑中一样,竟然眼睛一翻,一下往后栽倒了下去。

    齐勇眼疾手快,立刻接住了夏鸿升。

    在夏鸿升眼中,最后的一个画面,是齐勇大声吼着喊叫他的样子。

    不知过去了有多久。

    夏鸿升是在一片平和之中醒了过来的。

    刚一睁眼,就立刻听见了齐勇的声音:“公子?公子?!您醒了!”

    醒?难道我晕过去了?

    夏鸿升感受了一下身体,却并无觉得哪里有所不适。

    转头看向了齐勇,却听齐勇说道:“王爷亲自带着军医赶来了,此刻等在外面。军医说公子劳心过度,郁结于心,适才又突然狂喜,这一口心劲儿一松,就昏睡过去了。”

    夏鸿升听了一愣,啥个意思,这是高兴晕了的意思呗?

    随即一扭头,对齐勇说道:“去,喊王爷进来!”

    齐勇点点头,立刻跑了出去。很快,李孝恭和李承乾二人就出现在了夏鸿升的眼前。

    “升哥儿!”

    “贤侄!”

    二人一同呼了一声。

    “李叔叔,快命人修筑一截城墙!就照着长安城的城墙规格修一截钢筋混凝土城墙!”夏鸿升一边坐起,一边急忙说道:“我要试试火炮的威力!”

    “莫急!莫急!好生将养身子要紧!”李孝恭连忙将夏鸿升给按了回去,又说道:“本王立刻叫人修墙,贤侄你快些休息!”

    “升哥儿!”李承乾激动万分,一把抓过去夏鸿升的手臂不由自主的死死捏住,眼里面明晃晃的,盯着夏鸿升,声音激动的都是颤抖的,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威力大!太大了!一座山头都被抹平了去!太厉害了!升哥儿!”
………………………………

第808章 长安闻喜讯

    “陛下,大唐水师仍旧没有出动的迹象,臣觉得,是否该下诏催一催,看看河间郡王的反应?”两仪殿里面,长孙无忌趁左右无人,对李世民说道。

    “不必。朕心里有数。”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

    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又开口说道:“这……陛下,可眼下已然过去了这么久,大唐水师还是动静全无。张亮一部受河间郡王约束,亦不得有所动作,他已经上书旁敲侧击的打听了。朝臣们,私底下也都议论纷纷。”

    “无忌,这些事情朕已经知道了。”李世民摇了摇头,对这个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说道:“水师不出,是因夏鸿升在琉球正试做一样火器。此物若成,大唐当无敌于天下。朕是在等这件东西。这话,你自己知道便是了,暂不可为外人所知。”

    “这……”长孙无忌点点头行了一礼:“臣知道了。”

    目送长孙无忌告退离开,李世民原本云淡风轻的笑脸渐渐收了回去,眉目之间,也渐渐出现了一丝轻皱。

    其实,朝臣们早就已经开始有所议论了。

    好几个月之前,李世民就已经在朝堂之上,将一众遣唐使全部关入天牢,待结束了同倭国的战事之后,一同处置。

    接着,又将河间郡王李孝恭,和泾阳候夏鸿升杀死倭人换下衣物,制造出死亡假象,又得到几个身处倭国的汉人帮忙,这才瞒天过海,死里逃生,逃出了鹿儿岛的事情告知了朝臣。

    随后,便发下了以河间郡王李道宗为大唐水师琉球行军大总管,以泾阳候夏鸿升为副将,率琉球水师一部自琉球出,前往征讨倭国。另以张亮为水师登州行军大总管,匡道府折冲都尉苏定方为副将,统水师其余部曲自登州,出东海,讨伐倭国。水师两路皆为李孝恭所节度的旨意。

    可到如今三个多月过去了,大唐水师,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

    李世民虽然表面压下了朝臣的疑问,只让他们知道是李孝恭的谋略,可私下自己的心里也不由有了一丝疑虑。

    倒不是担心李孝恭会怎么着。对于李孝恭和夏鸿升的忠心,李世民并不怀疑。只是他之前接到李孝恭和夏鸿升的密报,知道水师之所以暂且按兵不动,是为了制造一种名为火炮的武器。

    可眼下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眼看距离征讨倭国的旨意下去,足足快到半年了。眼下眼瞅着就要入秋,贞观六年都已经过去了一半还多,可水师却仍旧还是毫无动静。定然是火炮铸造不顺之故了。只是,旨意下去了这么长时间,可大唐水师却毫无动静,难道不会叫世人看轻了大唐,以为大唐征讨倭国,只是耍耍嘴皮子,只是嘴上的一句空话而已?若是如此,那大唐的威严又当何在?那些属国,岂不就要看低了大唐,心思就不再安生?

    时间拖的越长,倭国就越是气焰嚣张,其他的属国,还以为大唐拿倭国没办法了,只能动动嘴皮子,这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情况。

    是以,李世民有些疑虑。

    “陛下,右羽林卫折冲都尉段瓒求见。”突然,门外忽而出现了黄门小心翼翼的声音。

    李世民抬起了头来,面上又一瞬间回到了云淡风轻,转头看了眼王德。

    王德立刻会意,匆匆走了出去,回来的时候,就领着段瓒回来了。

    但见段瓒手中紧紧的捏着两张纸,一张密文,一张是译过来之后方便李世民看的内容。

    再抬眼瞧瞧去,却见段瓒神色激动,两眼圆睁,里面却是按捺不住的狂喜。于是心中不由的也随之一动,升起了些期望来。

    “陛下!臣收到来自琉球的密报!”段瓒伸出手来,将那两张纸地上前去,因为激动,手都有些微微颤抖,指关节都使劲儿的有些发白。

    王德过去接过纸张,转身呈送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忽而觉得自己竟然有了一丝紧张的感觉,心跳好似快了几下。接过纸张来,低头迅速看过,不由一下没有收住,“啪”的一声用力拍在了桌子上。

    王德被李世民突然用力拍的桌子吓了一跳,还未等赶紧去察言观色,就又听见李世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