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796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夜色渐至,外面却开始飘起的雪花来。眼瞅又该过年了,不过,这个年能不能好好的,安生的过,眼下却是说不准了。

    起身走至窗边,开了窗缝,一股凉气就迅速迎面而来,倒是叫人头脑之中蓦地清明了起来。

    这么冷的天,海水难道不上冻?海水若是上冻,水师的战船该如何作战?

    李世民又走回了桌前,重又拿起那张已经在这几天里面看过了许多遍的书信来,又再次看过一遍。

    那是从琉球传回的密报,连段瓒都不能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这封信是夏鸿升写来的。

    里面提出了三个问题来。

    头一个,是问要倭国一块飞地,还是一鼓作气将倭国荡灭。第二个,是问一旦同倭国开战,百济极有可能暗中参与,表面上站在大唐这边,暗地里却为倭国提供帮助,是否要同时抓住把柄一举也端掉百济,为下一步的征伐高句丽做下准备。第三个,是问能否照着心中所写,派出一批军机坊的工匠,由大唐刀锋的队员一路护送至琉球,要试着看能不能做出一种威力极强的武器来。

    三个问题,都是需要李世民好生考虑的。

    所以过去了几日了,这封密报的回信还是没有发出去。

    “陛下,蜀王殿下求见。”外面忽而传来了内侍的声音。

    “进来吧。”李世民坐了回去,说道。

    李恪进来,行了一礼,这才说道:“父皇,您让孩儿问的事情,孩儿问清楚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且道来听听。”

    “孩儿问了酒坊的王掌柜,王掌柜说,捐钱捐粮之举,本是师尊的主意。他说生意做大,理当回馈社会。做些公益性的事业,谨慎的为大众提供些好处,对朝廷做出些贡献。如此一来,不仅能改变百姓心中商人的形象,亦能使自己博取百姓的好感,日后大家自然会去买你的东西。所以看似拿出了些东西,吃了些亏,可是却起到了宣传和扩大影响的作用,吸引来更多的客人,从长远来看,获利更多。这次倭国的事情,王掌柜恼怒于师尊为倭人所害,又想起师尊的这番话,故而号召长安商号,说是师尊常说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话,而商人亦为大唐一员,没法到前面打仗,那就捐钱捐粮,也算是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世民双目一凝:“好!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朕果然没有看错夏鸿升!”

    “对了,父皇,儿臣同王掌柜攀谈,还问出些话来。”李恪继续对李世民说道:“说话间王掌柜告诉孩儿,说是师尊好几次提起过,别人管不着,但是他的这几个产业必须多拿出些钱财来回馈社会,帮助朝廷,最好故意让朝廷看见做生意的人能多有钱,好叫朝廷管商人要钱去。王掌柜还说这么想的生意人,只怕也就师尊一个了。这话王掌柜本是做笑谈来讲的,不过,孩儿觉得,师尊此举似乎却令有深意。”

    “哦?”李世民眯起了眼睛来,笑了起来,问道:“恪儿,你觉得有何深意,不若道来给朕听听。”

    “这个……孩儿也是在书院里面学了些经济常识的课程,才这么觉得的。”李恪答道:“孩儿也不知当不当讲,若是讲错,还请父皇恕罪!”

    “说罢,今日只有你我父子闲谈而已。”李世民笑道。

    “谢父皇!”李恪说道:“孩儿在书院学经济常识这门课的时候,课上师尊讲过,农业满足温饱,商业创造财富。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商业流通的繁荣,代表着国家的富裕程度。商业之中的种种税款,终有一日会补足国家从人丁和农民身上获得的财富,达到免除农业税的程度。所以孩儿就觉得,师尊这么跟王掌柜说,是不是想要朝廷看见商人的富足,然后对商人及商人的商业行为和成果征税,来扩大国家的可用财富?”

    李世民颇为吃惊的看了李恪一眼,面上无所表示,但是心中却已然翻山倒海般的震惊了。李世民早就听夏鸿升说过商业税的事情,所以能明白夏鸿升对王掌柜所说的话的意思,可李恪却只是泾阳书院一学子而已,就能看到改革税制这种高度了?!

    李世民震惊,是为泾阳书院教出的学子所达到的这种高度的震惊。

    这个夏鸿升,果真是个天纵奇才。谪仙人的称呼,只怕不是空穴来风,且夏鸿升,也果真配得上这个称呼了。

    这样一来,李世民对于夏鸿升的密报之中所提及的,“可令大唐数百年内无敌手”的那种武器,却是更相信了几分。

    “好,恪儿,你做的很好。快些下去休息去吧!”李世民抬起头来,对李恪点点头说道。

    待李恪告退之后,李世民却又迅速的铺开了纸张,提起了笔来,奋笔疾书起来。

    翌日清晨,一只信鸽便从长安城外的间谍营中振翅高飞了出去,向着琉球的方向飞了过去。

    而皇宫之中,也匆匆驶出了几辆马车,往长安城外的一处山中而去了。

    那些马车去了军机坊,带走了夏鸿升在密报之中所罗列出来的,所需种类的匠人。他们将即刻动身,在大唐刀锋特战队员的保护很监视下,用最快的速度前往琉球。而且因为这些匠人极为重要,为安全起见,不走海路,只走运河和陆路。

    不过……

    李世民心中仍旧存有一个疑问。

    这些匠人,就算是在船上昼夜不停,在陆上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也得一个月多才能抵达琉球。到了琉球,夏鸿升要试着做出这种东西来,才去攻打倭国。

    可谁知道这东西要花多久才能做出来,在这期间,难不成大唐水师就要窝在琉球,任由倭国准备充分了不成?

    因为发现自己不能把握住夏鸿升的计划,所以李世民心中有些烦躁。身为帝王,却看不透臣子要做什么,这种感觉很不舒服,尤其是对于李世民这种十分自傲的帝王来说。

    不过,李世民却随意又傲然一笑――也罢,且看看他能闹出个多大的局面。
………………………………

第797章 说曹操,曹操到

    夏鸿升和李孝恭折返琉球的事情,即便是在琉球的大唐水师之中,所知道的人也并不多。

    只有参与护送的海军陆战队员,及暂时代替李孝恭指挥军中事物的副将,和其他的一些将领,才知道这件事情的始末。

    水师将士正在激愤当头,军心可用,本该是立即出动的时候。但是,李孝恭却令一众将领按捺所率各部,压制将士,约束行为,仍旧留在琉球,按兵不动。

    不少水师将领对此亦有所疑问。

    “将军,眼下群情激愤,军心可用,而倭国慌乱之余,亦定然准备不周,正是咱们进攻的好时候啊!”副将对李孝恭说道:“可这眼看都过去了一个多月了,为何咱们还是不去攻打倭国?”

    李孝恭摆了摆手,笑道:“这个,王将军,你说踩死一只蚂蚁,得几脚?”

    副将一愣,不明所以,但是李孝恭这么问了,他就得回答。于是说道:“回禀将军,一脚足矣。”

    李孝恭点了点头,仍旧笑问道:“那踩死十只蚂蚁呢?”

    副将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回将军,莫说是十只了,就是一百只,也一脚足矣!”

    “对啊!”李孝恭点了点头:“既然都是一脚,那何不等蚂蚁再多些,一脚下去踩死完算事儿?”

    副将一愣,立即明白了李孝恭的意思,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故意给倭人留出些准备的时间,任他们准备万全去,最好将各地的东西都调配过来,让咱一网打尽?”

    李孝恭笑了起来,抬手拍了拍副将的肩膀,说道:“不慌啊,不慌。倘若谁再问,你就给他讲脚踩蚂蚁。去吧,去看看训练去。”

    副将告退下去,夏鸿升从后面出来,叹了口气,说道:“小侄真是冤枉,陛下说派小侄来除了训练水师之外,是要解决从林邑国购粮的问题,可小侄到现在还没从林邑国弄来粮食,所以没粮可给,还要小侄自己想办法……这,这不是欺负人么?”

    夏鸿升苦笑着一边说道,一边将手中的信给了李孝恭。

    李孝恭接过信来,低头看看,笑道:“一百多万斤粮食,水师兵马各一万来算,够吃饱一个月的,紧巴一些,能够两个月。一个月的时日,咱还能打不下大隅城来?就凭倭国那些个土鸡瓦狗,能在大唐将士面前坚持一个月?一百万斤粮食,够了。”

    “陛下这是问小侄要粮食呢!”夏鸿升摇摇头笑道:“林邑国的那些间谍这么久也不曾传回消息来,要么就是出了意外――这几率小得很,那么就是憋着想要搞一把大的了。”

    “细作就好生探查消息就是了,他们应当早日传回情报才是。”李孝恭不以为意,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夏鸿升也没有说什么,间谍的功能,又哪里是那些军中细作能比的?李孝恭不理解,夏鸿升也懒得去解释。

    那些间谍都是夏鸿升到了泉州之后派去林邑国的,目的很直接,就是先弄清楚林邑国每年能产粮多少,收粮多少,现有储粮多少等等这些信息。可是自从那些间谍出发之后,中间只传回过两次情报。距离上一次间谍从林邑国传回情报,又已经过去了三四个月,却再没有新的消息传回来了。

    林邑国这种地方,这些经验丰富的间谍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除非是不可抗力。夏鸿升其实心中也是暗暗有些着急了。

    义仁商号的货船倘若中间没有发生意外,此刻应当已经快要抵达波斯了。沿途每至一国,都会放下两个间谍,搜集情报信息,等货船回程的时候再搭乘货船回来。他们这一次所搜集的主要信息,也是关于粮食和种子方面的。

    义仁商号的海船回来,只怕要在两个月之后。两个月,希望能够在这期间先做出红衣大炮的雏形来,先拿倭国试试手,看看威力,等过去这段时间,回长安之后,再仔细的改良和改进。

    “大将军!”外面忽而传来了一声低呼。

    李孝恭一听,正是副将王将军,于是也低声说道:“进来吧。”

    因李孝恭和夏鸿升眼下还没有“回来”,还是个“下落不明,凶多吉少”的状态,所以这里非是军营之中,而是一艘船只之上。只有李孝恭跟前的副将知道这里,其他的那些将军们,虽然知道李孝恭和夏鸿升已经秘密回到了琉球,但是却并不知道藏身的地方。

    “启禀大将军!间谍传回了情报!”王将军一边说着,一边将翻译好的书信交给了李孝恭。

    “哪里的?”李孝恭一边接过来,一边问道。

    “回大将军的话,是林邑国的!”副将说道。

    李孝恭和夏鸿升二人一听,互相对视一眼,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呵呵,真是说曹操,曹操到。”李孝恭笑了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信,却不由的语气一变:“什么?……挑动林邑国内乱?!”

    夏鸿升一听,登时一愣,继而立刻凑了过去。李孝恭一边将纸张递给夏鸿升,一边说道:“那些间谍到了林邑国,探知国主范头黎同权臣摩诃漫多伽独素来互有间隙,因而于摩诃漫多伽独称其国主范头黎欲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