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商,皆以为是突厥背信弃义,而大唐乃正义之师。那么这个舆论,就是给大唐的子民看的,而至于突厥人做何感想。并不需要顾及。这是个前提。这种制造抹黑敌对势力的舆论,许多时候都是无中生有。最为有效快捷,也最心狠手辣的法子,就是我们大可以派出一支骑兵,乔装成突厥人的样子,穿着突厥的衣物,拿着突厥的弯刀,去进攻大唐的边关,杀几群边民,制造几场惨案。嫁祸给突厥,引发百姓对突厥的仇视。进而再将此事大力宣扬,传的天下皆知,事情越悲惨,民愤越难平,届时恐怕就算是陛下不愿意动兵,百官和百姓们也会不停的奏请和盼望朝廷能动兵报仇,自然上下齐心。当然,正如微臣所言,这是个心狠手辣的办法。”

    “此策不可用。”夏鸿升话音刚落。就先听见李靖反对的声音了:“大唐兵卒,岂能为了寻找一个出战的由头,而去制造惨案,通杀我大唐子民?万万不行!”

    “对。此策虽然极为有效,然如饮鸩止渴,却不可行。”李世民也点了点头:“不论如何,大唐军人手中的战刀,绝不会砍向自己人的身上,朕不允许!”

    可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多的还是内战啊!

    夏鸿升心中暗自叹息。若真是如李世民所愿,那该多好!

    “此策太过狠辣,微臣也不推荐。只是为答所问,当让陛下详细知晓,方才言说。”夏鸿升继续说道:“方才微臣已经说了,抹黑敌对势力的舆论,大多都是无中生有的。只要做到能够让人相信,那就是了。微臣手中有一工具,当可成为陛下手中的舆论长剑。”

    李世民两眼一凛,抬头道:“报纸?”

    “正是!”夏鸿升点了点头:“报纸的受众是百姓,而它的时事性也确保了让它成为希望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人的首要选择。而一群人之中,但凡有一个识字的人看了报纸,报纸上面的内容和消息就会被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它所带来的舆论影响是无比可观的。”

    “关于报纸,朕还有些疑问,下去再说。”李世民却摆了摆手,让夏鸿升停下了话头,然后又对其他人说道:“与突厥一战,朕心意已定。至于何时,暂待局势。诸卿须做好准备,战事一触即发,务必做到随遣随动。”

    诸将神色一肃,李靖说道:“陛下,军校之中有一句口号,时刻准备着!臣等如今也以此句答于陛下:时刻准备着!军令既出,当顷刻即动!”

    “好!”李世民满意的点头,说道:“突厥如今内有贵族不合,民不聊生,民怨丛生。外有薛延陀诸部分离反叛。颉利急需对大唐一战,通过战争来化解突厥所面临的这些困境。因而其必将对大唐动手。诸卿且做好准备,一旦突厥进犯,便立刻回击,将其逐而灭之!”

    “遵旨!”屋中众位将领齐声一喏,肃然答道。

    一干将领各自散去,夏鸿升却并没有离开,知道待会儿李世民一定会有事情要问。

    终于等到校长室里面就只剩下李世民和夏鸿升二人了,李世民从沙盘前走到了那张巨大的办公桌后面,然后抬手指了指沙发,对夏鸿升说道:“夏卿且坐下吧。”

    “谢陛下。”夏鸿升行了一礼,坐了下来。

    “夏卿的报纸,朕已经看得有一段时间了。”李世民待夏鸿升坐下来之后,对夏鸿升说道:“夏卿既然选择让承乾每日看看,借承乾之手让朕看到,而非是直接呈交于朕,恐怕是有所顾忌。想来,就算是朕不说出来,也该是明白朕心中的问题的。”

    夏鸿升点了点头,说道:“陛下的问题,跟微臣的问题,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所看到的方面不太一样。想来其他的版面都无关紧要,陛下和微臣的问题,都在这第一版上面。”
………………………………

第444章 同意办报纸了!

“既然夏卿将关于朝堂的那些内容写到上面了,即是代表着夏卿是提倡将朝廷的事情,让天下百姓都知道,都议论的吧?”李世民的神情没有波动,看不出喜怒来,只像是随口一问似的淡声说道。

    “要理清这件事,还请陛下恕臣无礼,斗胆问陛下几个问题。”夏鸿升想了想,起身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此间只你我二人,是为讨论,但问无妨。”

    夏鸿升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问道:“微臣想问,为何朝廷要设置监察御史一职?”

    “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夏卿这么问朕,不过是想告诉朕,若是发行报纸,将朝廷之事述于报纸,可令朕凭添无数御史。”李世民说道:“只是,夏卿可知道,朝廷的御史虽然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然,若是御史处事若有差失,惩办却也是极为严厉的。因其惩戒极为严苛,故监察御史需尽心用事,亦需有理有据,不可信口开河。而将朝廷之事录于报纸,则天下人人人可见,人人可知,人人可察,其中自然有才敢之士针砭时弊,督查朝廷之所为。然,其亦必有奸佞之人,混淆视听,故意曲解,却也被百姓看到,受到煽动。”

    夏鸿升理解李世民的担忧,于是笑了笑,说道:“陛下难道忘记了,着报纸篇幅有限,又岂是什么文章都可以上去的?所能刊载于报的文章,皆为选择之结果。于国有益者,刊之;于国有害者,弃之。如此一来,陛下又何须担忧?陛下若是还不放心,微臣建议陛下可派遣人员加入报纸的编辑部,以为监察。”

    “朕所忧心者,岂是夏卿?”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若是朕同意发行报纸,夏卿开了这个头,其后又岂会无有人效仿之?夏卿一片赤诚忠心,朕自然信任。而派驻人员。亦是一法。可若是天下有人效仿夏卿,也来开办报纸,朕难不成要给每一个开办报纸的人专门派去一方监察?”

    夏鸿升早料到李世民会有这个担心。中国历史上,对言论的控制是极其严格的,从秦代的“偶语弃市”、宋代的“谤讪弃市”。到清代的“文字狱”,统治者通过制定各种言禁、书禁和出版禁令,对百姓的言论进行极端的控制,以维持自己的****,减少反对的声音。大唐虽然较之后世的朝代更为开明一些,并无因言获罪的先例,但它终究是一个封建的独裁体制,因为对于民众的言论,也是有所顾忌,有所控制的――说它开明。只是相较于后世明清而言。

    “陛下,先秦之时有一学术流派,称为法家,陛下应该知道吧?”夏鸿升问道。

    “废话!”李世民瞪了夏鸿升一眼。

    夏鸿升笑道:“法家提倡法制,强调帝王统治百姓,国家管理民众,应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陛下以为这种学说可有用处?”

    “自然有大用。国无法而不立,如今科举之中有明法一科。设使天下无法,又该如何治理?”李世民说道。

    “微臣也知道一些法家的学说,微臣以为,合理的法制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必须。”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而欲图法制。则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有法可依,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合理的法律,根据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去补充和完善法度。有法必依,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所有的人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出身、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朝廷的法度,依法享有法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定的义务。执法必严,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也要防止执法者滥用权力。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李世民先是一愣,但是很快就立刻眼中一亮,说道:“夏卿说了这么多,意思是想要朕针对报纸制定律法,通过法度来限制开办报纸的人,和报纸上的内容!若是超出法度中所限制的报纸,就可以照着法度对其进行治罪!如此一来,人们可以依照法度开办报纸,在报纸上评论朝廷之事,又在法度的限制下,不能胡言乱语!”

    夏鸿升点点头:“陛下英明!朝廷的事物透明化,虽然会给朝廷带来麻烦,但是从长远来看,所带来的政策的切实执行,和民众对朝廷、对陛下,对文武百官的信服。同时,也可以使朝廷通过报纸上的反应,了解百姓的想法,就不会再出现‘何不食肉糜’那种情况了。而为了防止人们的言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朝廷可以制定和颁布适用于报纸、刊物、文章……等的有关朝廷的事情采集、传播、刊印、交流的法令,对这些新闻和消息的传播行为进行规范,明确类似于报社这种新闻机构的性质、任务和具体职责,明确报纸与朝廷和百姓的关系,为附和朝廷利益的报纸提供法度上的保障,同时也从法度上对不符合朝廷的利益的报纸和消息进行限制,防止报纸滥用权利,信口胡言,煽动百姓。如此一来,报纸就会成为朝廷手中的一面镜子,通过百姓的反应照见自身的不足。也是朝廷手中的一并舆论长剑,可以通过报纸来引导百姓的想法,使百姓的想法附和朝廷的需要!”

    李世民沉思起来,在权衡利弊。在报纸上面刊载朝廷的事情,让全天下的人都看到,知道,对于李世民来说,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情。然而,李世民也知道,冒险总是同机遇并肩而行,舍不得孩子,套不住恶狼。

    夏鸿升静待李世民想出个结果来,他相信以李世民的眼光和野心,会让他尝试冒这个险。

    良久,李世民忽而开口问道:“若是让夏卿发行报纸,通过报纸让天下不论是士族,还是百姓,不拘是农人,还是商人,全都支持朕去攻打突厥,夏卿需要多久?”

    夏鸿升成竹在胸,笑道:“数月之期,足矣!”
………………………………

第445章 卖报前夕

夏鸿升醒来的时候,还有些惺忪,感觉有人枕着自己的手臂,枕的发麻。

    因为李老二答应了开办报纸,这是夏鸿升开启民智计划中,继推行标点断句和拼音韵法之后,十分必要的一环,也是作用最广的一环,可以对大唐的许多方面产生影响。所以心里高兴之余,晚饭的时候就多喝了几杯。后来记得还与月仙一起又共饮了不少,想来是醉眠。

    揉了揉略显沉闷的脑袋,朝身边的人唤道:“月仙。”

    “恩……”身边的人朦朦胧胧,呓语似的轻应了一声,却又只是脑袋蹭了蹭夏鸿升的胸膛,转而又睡去了。

    夏鸿升咧嘴笑笑,打算抽出胳膊自己先起来,让月仙继续休息。

    一边慢慢的抽出手臂,一边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看,顿时一颗心就抽到嗓子眼儿了。

    枕着他手臂的人哪里是月仙?分明就是幽姬!

    她此刻睡的正熟,并未有什么反应。

    这种情形遇到过,夏鸿升以为自己会引以为戒,此后绝不再发生第二次。可是,谁知这一次更加离谱了!

    记得昨天是跟月仙在喝酒啊,怎么变成幽姬了?看她也是一脸酒意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