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帝师-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驱虎吞狼之策。现如今看来虽然有用,可若是日后赶走了狼,那虎却又留下来不回去了,我等又该如何自处?!”白衣男子皱眉问道。

    “呵呵,无妨。陈兄不知,突厥对李唐作战时,尚能一起用力,共同举兵。可若是荡灭了李唐,到时候不用咱们怎么做,他突厥内部就要先乱掉。”面具男子笑道:“颉利狼子野心。定然要独揽大权,而他想来排挤次汗突利,突利又不是一个善与之辈,必定反击。而归附于突厥的薛延陀等西域各部,又有哪一个不想要分一杯羹?所以只怕到时候长安城还没有占下来,突厥人就已经自己在长安城外面打起来了。陈兄不必过于担心,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只需以驱逐突厥为号,自然民心可用,从者如云。供我等驱驰,把内乱的突厥赶回草原去。”

    白衣男子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李将军谋略过人,陈某佩服啊!这样。我这就再派出人去,密切留意皇宫的动静,咱们就先好好藏身起来,免得被发现。”

    面具男子点了点头,陈近南就转身出去安排去了。

    于此同时,皇宫里面。殿中所有的内侍同婢女都被支应了出去,不得入内。唯有少数几个大臣,还有孙思邈和太医令等人进去到了里面,其余的朝臣,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着里面的结果。

    与外面那些大臣们脸上哪焦急的神情不同,内殿里面,李世民此刻却是笑容满面,哪里看得出来一丁点儿的受伤的模样?再看看下面的那些人,一个两个也是眉目含笑的,哪里还有半分方才慌张的样儿?

    “好了,孙神医,朕半点儿事情没有,出门去之后,无论是问起来,您也是这么一句话,朕半点儿事情没有!”李世民放下了一宿,对孙思邈说道。

    却听尉迟恭接过了话头,说道:“娘嘞,那个夏家小子坐的这劳什子东西,看上去还真是像那么回事儿,方才见陛下身上喷血出来,吓的我腿软!”

    “呵呵,这东西叫血袋,那些间谍们炸死全靠这玩意儿。”李世民指了指旁边已经瘪下去了的皮袋子,说道:“这东西里面灌上畜血,贴着内甲一系,外面穿上衣服,一刀过来划破袋子,里面的畜血出来,看着就好似涌血了一般。”

    “说来,那白衣服的间谍倒也是个有心气儿定力的主儿,眼也不眨的就射向陛下,就不担心自己万一手抖,一个不准射错了地方!”程咬金也开口说道。

    李世民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哈哈哈哈,看来真的是骗过了众卿啊!那间谍只是做了下动作,手里面射出来的东西根本没有箭头。这支箭一直在朕的袖中,是朕自己插上去的。今日之事,全赖诸卿配合的天衣无缝。金吾卫出现的恰到好处,既没有让乱党以为是陷阱,又及时的护驾。呵呵,朕忽而想着,趁此机会,是不是干脆一同做些旁的事情?”

    众人听李世民这么说,都看向了他,却听李世民又道:“今日能入此殿者,皆是朕深为信重之人。诸位记得,出去之后无论谁人问起,都只说朕好得很,半点事情也没有。再多的事情,就绝口不要再说。”

    众人自然是领命,有一只在内殿之中待了好几个时辰,这才相继从内殿中出去。

    到了外面,已经在外面等待的久了的大臣们立刻为上前问,众人相视一眼,然后太医令躬身行了一礼,说道:“众位大人放心,陛下并无大碍,没有甚子事情。”

    一干大臣听了之后面面相觑,有的似乎松了一口气的样子,有的却微微低头沉思。

    “不错,陛下并无大碍。”孙思邈也点头说道,其他从里面出来的人也都是点头附和。

    众大臣或有狐疑,或有难信,亦或是心里面存了其他的甚子想法,却都并未有所流露,各自怀着各自的心思。

    却说此时的夏鸿升府中,传信的间谍匆匆到了夏鸿升的书房里面。

    “怎么?如今陛下方才佯装遇刺,尔等应当这时候尽量不要与我联络,以免被看出端倪来,你们应当懂的,可是有什么意外?”夏鸿升在书房里面见了那个间谍,说道。

    那人抱拳施了一礼,说道:“属下自然知道,只是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立即向将军禀告!那伙乱党并非毫无准备,今日方才听那贼首说,他的目的并不在刺杀陛下,而在于只要陛下受伤,就可以联络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部族一同进犯我朝,然后趁机倾覆天下,实乃驱虎吞狼之策!那贼首已然派出了人去进行游说了!”

    “哦?!”夏鸿升一愣,转念一想,瞬间就恍然大悟。原来幽姬离开长安,并非是因为二人反目,实际上却是去进行游说了!她能够去哪里游说?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到,那一定就是突厥了!前隋义成公主可还在突厥呢,萧后也在,若说二人无恢复前隋之意,定然是假的,幽姬原本就与突厥有所联系,如今只怕还真能够说服突厥南下犯边。毕竟用后世里面的话来说,那目前的突厥本来就急需一场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所以一旦知道李世民遇刺,恐怕立刻就会联合乱党犯边了。

    若说战争,大唐其实已经做好准备,李世民现在没有立刻对突厥用兵,一来就是想着先除掉乱党,安定国内,好无后顾之忧。二来,则是缺少一个正当的理由。所谓就算是打架也得有理有据有节,就算是李世民想要攻伐突厥,也需要一个借口和理由。如今大唐与突厥是盟友的关系,若是大唐先动了手,那是大唐违约在先,是违背道义的,终究名不正言不顺,朝中那帮迂腐的老儒也会舌根子嚼个不停。但是,倘若是突厥动手在前,那大唐就是反抗,大唐的军队就是正义之师,征伐突厥则就是名正言顺了。原本,夏鸿升知道历史上突厥会在贞观三年的时候终于撑不住,于是进犯大唐,给了李世民借口,使李世民拉开了唐与突厥之战的序幕,也拉开了东突厥灭亡的序幕。这一年的时间,让李世民能够除灭国内的乱党,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可如今,若是因为李世民“遇刺”的事情,让突厥提前犯边的话,国内的那些乱党势必会趁势而起,多方作乱,这十分不利。

    夏鸿升让那个报信的间谍离开,自己坐下来细想了下,还是得先将这个消息让皇帝知道,令边军做好准备,以防突厥犯边。

    想了想,夏鸿升迅速的提笔匆匆将这个情报写下。

    “老爷子,劳烦您走一遭了!”夏鸿升将纸张叠起,说道。

    李奉拿起纸张,点了点头,身形迅速离开不见了。
………………………………

第335章 老窑头的手

长安城见证了太多的兴衰更替,长安城的百姓,也见惯了各种各样的场面。不论是前隋开皇年间的万国来朝,还是炀帝死在江都之后皇宫中的哀嚎。不论是唐字龙旗席卷而入,还是前太子谋反,秦王殿下率兵镇压于玄武门。

    所以皇帝遇刺的事情,也注定只能是百姓们口中茶余饭后的有一抹谈资而已。顶多不过加上一句:陛下是个好皇帝,可惜了。

    平头老百姓的,头顶上的天不管是换了谁做,日子还是这么过的日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还是一样的。这头顶上的天换成了什么姓,顶多也不过就是徭役赋税多些少些的关系。富的照样能富得流油,穷的也照样能饿死街头。所以关心到底天家发生了什么事情,还不如多关心关心自己下一顿弄些甚子东西来填饱肚子实在。

    街头巷陌的,嘴里悄悄的说着关于皇帝的传闻的,也都只不是是随口这么一传,随耳这么一听,也并不怎么往心里面放。

    “听说陛下没甚子事情咧,也不知道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然敢当街行刺!”

    “什么没事?俺家有一远方亲戚就是在宫中当差的,说是连着几个早朝都没上了,这能叫没事儿?”

    “要我说这回恐怕悬,那日里我后来往那借口看了,你们是不知道啊,那血流了一地,到处都是,给地都染红了!”

    “就是,那天你们没看到程大将军在前面开路的样子?那血顺着马车往下流啊!能让程大将军亲自给开路,还急成那副样子的,不是皇帝又能是谁?!”

    “嘘!噤声!别再说了,万一再被当作乱党,又或者给扣个妄议的罪名,到时候受罪的可是咱们!”

    ……

    类似的传言不停的长安城中传来传去,再加上十六卫的兵卒整日里面在长安城中戒严,令长安城的上空笼罩了一层紧张的气氛。

    朝廷的眼线无处不在,乱党的眼线也无处不在。谁能能够猜得到,在这长安城中,马上就要有大事发生了。

    而此时某处的院落里面,面带青铜鬼面的男子正负手而立。同白衣的陈近南站在一起,听着后面的眼线说来。

    “香主、将军,宫中的线人传出来了消息,说是给李世民诊治的孙思邈和一众太医都说皇帝并无大碍,可朝会已经连着缺了好几次了。而且这几日长孙皇后也一直未出皇帝寝宫。太子也是一直待在李世民的寝宫。太医令同样昼夜在寝宫外候着,除此之外其他人等一律不得靠近。”那人对二人说道。

    “陈香主,你觉得如何?”面具男子转头问道。

    陈近南摇摇头,说道:“我看皇帝没事是假。若真是没事,又岂会旷了朝会?若我是李世民,正值此刻才更应当走出来让朝臣,让百姓看到自己没事,安抚群臣和百姓的心。即便是受了伤,也要强自忍耐着上朝,证明自己其实没事。而李世民如此做法。反而恰恰说明了他不仅有伤,而且伤的还很重,连强撑着上朝都做不到了。”

    “不错,陈香主与我所思者相同。”面具男子点了点头,说道:“那下一步,陈香主准备如何做呢?”

    “如何做?”化名陈近南的间谍笑了笑,说道:“自然是一边收拢各地有志之士,一边等着将军派出去说服突厥的人的回信了。一旦将军的人说服了突厥出兵,我等便即刻举起大旗,以为接应。所以当务之急。是探明突厥到底会否用兵,同时收拢咱们自己的力量。”

    “呵呵,陈香主所言不差。”面具男子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信来。说道:“我已经写好了密函,这边要派人送去各地,召集各地头领会面,共商大事。”

    陈近南脸色的笑容更甚了,也从袖中一摸,掏出一枚印章来。说道:“在下也是正要,派人持我印信,去往各地分会,召集各堂堂主共赴长安,商议大事。不过,在下以为,长安如今风头正紧,各路豪杰想要入长安不易,且危险。吾等可暂避锋芒,设法混出长安,召集各路英豪于长安周边地界汇合。在下首选渭南,此地距离长安颇近,又道路不便,不易受到官兵追缉,将军以为如何?”

    “渭南?”面具男子想了想,又道:“陈香主所言在理,长安如今风头太紧,不易聚集。可是渭南虽然道路不便,不易被官兵追缉,然则官兵一旦围攻,吾等却也难有他路脱身。以我来看,不若去泾阳!此地距离长安也不远,且四面通达,都有退路。官兵虽可朝发夕至,然吾等亦可先于官兵脱身而去。陈香主如何看?”

    陈近南低头微微思索了片刻,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还是将军所想仔细,好,那就定到泾阳。只是泾阳是那夏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