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燕掩饰道:“没什么……父王很康健,一切都安好。” 
吉儿一听,才放下心来,说:“那就好。有件事,不晓得能不能有劳一下那燕妹妹?” 
那燕笑了起来,道:“姐姐这样说就是见外了,有什么需要我的地方,请尽管说。” 
吉儿也笑了,说:“是这样的……恪儿很喜欢骑马,而你的骑术比我精湛多了。我这么一告诉恪儿,他就非常希望你能教他骑术,这个请求……那燕妹妹能答应吗?” 
谈到骑马,那燕暂时忘却了忧虑,又恢复了往昔的神采:“我能不答应吗?只不过……” 
吉儿担心地问:“只不过什么?” 
那燕俏皮地笑着说:“别让三小王爷大失所望就好了!” 
吉儿一听此话,也格格地笑了。 
庞相寿的返京,使李世民感到格外高兴。在朝堂上见到庞相寿时,世民又想到了庞相寿的救驾之功,不禁沉浸在当初那种至深的患难之交的友情里。但是,庞相寿却给他带来了一个不快的消息。魏征的所作所为,与庞相寿添油加醋的攻击,使李世民震怒起来。 
正在此时,魏征回京复旨,来到显德殿面圣。 
魏征一见庞相寿也在侧,心中马上明白了。他见过皇上,向皇上奏报了关东各地的情况,最后意味深长地说:“国政不盛,百姓不兴,只因有贪官污吏作崇。昔日韩非子作《五蠹》,对其深恶痛绝之……” 
李世民微蹙眉头问:“濮州之事究竟为何?你又如何罢免了庞相寿官职?” 
魏征道:“臣一到濮州,便接到密信一封和状子数十份,状告刺史庞相寿贪污今年三个月税银五万两。臣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妄下结论,便微服私访,先后查证了十几名证人,取了三十余份证词。因罪证确凿,故而才将庞相寿就地免职。” 
李世民问庞相寿:“相寿,濮州一年税银有多少?” 
庞相寿忙答道:“回陛下,有三十万两。”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5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这些银两,有多少上缴国库,多少留在地方?” 
“每年濮州上缴国库的银两有二十万,另十万留在地方。”庞相寿小心翼翼地回答,紧张得鼻尖上沁出了汗珠。 
“为何上缴国库如此之微?”李世民狠狠地看了他一眼。 
“这个……濮州土地贫瘠,连年遭灾,臣已上表朝廷减免濮州税银了。” 
魏征道:“陛下,此番臣到濮州,见那里土地肥沃,粮食丰收,商贾云集,经济繁盛,并未见庞相寿之说。如此说来,庞相寿是隐情虚报,将税银私吞,犯下欺君之罪,更应严办!” 
庞相寿吓得几乎瘫在地上。 
“还有,陛下,据臣了解,每年濮州留在地方的税银,本应增强武备,扶助农商,赈济百姓,而庞相寿却用来大兴土木,为自己建造豪华府第、狩猎之场,使民怨沸腾,皆抱怨朝廷失德。如此有损龙颜,这又该当何罪?” 
庞相寿面色灰白,战战兢兢。 
李世民愠怒地问庞相寿道:“相寿,可有此事?” 
庞相寿张口结舌,模样极为滑稽可笑。 
李世民想了想,对魏征道:“魏征,庞相寿一事,就到此为止吧!” 
魏征不解地问:“陛下,这是为何?” 
“庞相寿固然有罪,罪可当诛。然而朕新登基,就处置功臣,岂不为天下人笑?看在庞相寿有功于朕的份上,朕赦免他一次,下不为例。” 
魏征道:“陛下,庞相寿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广施陛下恩泽,造福一方百姓,反而鱼肉人民,乱我朝纲,究竟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王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何况于庞相寿?如果陛下为庞相寿网开一面,只怕日后大唐律令就难以实施了。” 
“如此说来,你让朕如何去做?” 
“臣代陛下罢免了庞相寿一职,回京后,又听说陛下颁旨封他为濮阳侯,不知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庞相寿以带罪之身,即又加封爵位,倘若濮州百姓听说,不知会作何想?望陛下收回成命,免去他的爵位官职,降为庶民。” 
李世民见魏征紧追不舍,有些不悦,说:“用朕的脸面来保一下庞相寿,总该可以吧?” 
魏征正色道:“陛下,如果让这种有罪之人继续为宫,无助于他弃旧图新,翻恶为善。况且,昔日秦王幕府旧人众多,如果每个人都恃恩以私,这怎能清明吏治呢?” 
“这个不需你管,朕知道如何去做!”李世民生气了。 
魏征见强谏无用,不无痛楚地说:“当初魏征投于陛下,是见陛下有鸿图之志,有君子之量,有帝王之才。不想陛下却为一个旧部而得罪于天下百姓,就让魏征百思而不得其解了!” 
李世民气得瞪圆双眼:“你……!”却说不出什么来。 
魏征心事重重地回到了家里,望着家徒四壁的寒舍,他感慨万端。他默默地将那些视为至宝的书毫无章法地胡乱塞进一个竹篮中。 
妻子裴氏看在眼里,不解地问:“老爷,你这是在做什么?” 
魏征加快了动作,对裴氏说:“你没瞧见吗?我在收拾书箱,我要离开京城,永永远远离开京城。” 
裴氏大惊道:“离开京城?建成死的时候,我怎么劝,你也不肯离开,现在为什么却要是呢?” 
魏征激动起来,说:“彼一时,此一时!帮助他,结果却令我大失所望!现在我总算明白了,我魏征根本不是一个做官的料,不如归乡罢了!” 
裴氏听了好不伤心,却不知如何劝慰夫君才好。  
第三十八章 
魏征与李世民之间的冲突使房玄龄、杜如晦感到非常不安。他们不知该如何化解两人之间的怒气才好。 
世民亦是异常地烦躁。在他做皇帝的这段生涯中,还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如魏征这般地直傲。 
长孙皇后的寝宫里此时却是一片安宁。如她的性格一般,她寝宫的陈设简单、整洁而朴素。 
此刻,长孙皇后正在伏案挥豪书写《女则》,这是她近来为自己安排的一项重要事宜。她想将古代妇女的得失之事编纂成册,以作效法前贤、砾励自己的借鉴。 
这时,太子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来了。遂安夫人素知皇后不喜打扰的脾气,见皇后正低首挥毫,便在门口踌躇起来。进不是,退又不是。 
长孙皇后猛抬头发现了她,立即笑着说道:“遂安夫人来了?快进来!”她放下笔,吩咐宫人摆座沏茶。 
遂安夫人进来坐下,皇后关切地问:“遂安夫人,你可有好些日子没来我这里了,太子宫中一切还好吧?” 
遂安夫人道:“回娘娘,宫中一切安好,尽管放心。” 
宫人将茶奉上,皇后亲手放到遂安夫人手中,慌得遂安夫人忙起身要谢,被皇后阻止。 
“遂安夫人,你千辛万苦抚养太子长大,我敬你重你且来不及,你我之间就不必拘礼了!” 
遂安夫人一听此话,泪水险些落了下来。“多谢皇后娘娘!” 
“遂安夫人亲自来我这里,怕是有什么事吧?” 
遂安夫人点点头。 
“既如此,你但说无妨。” 
“娘娘,太子宫中器用过少,太子生活起居多有不便。恳请娘娘拨些银两,再添置些东西,也给娘娘脸上增光,不知可否?” 
长孙皇后沉吟半晌,然后说道:“论理,给宫中添置东西也未尝不可,但如此一来,只怕对太子没什么好处了。” 
遂安夫人一惊,忙时:“请问皇后娘娘,为何对太子没有好处?” 
“太子长在深宫之中,身体不需劳作,衣食不必操心,哪知民间之艰辛!倘若现在不知俭仆节用,来日必然穷奢极欲,以至耗尽国力,灭国毁家。夫人你看,前朝的例子还少么?” 
遂安夫人惶然一笑,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哪来那么大的见识呢?” 
“远的不说,就说作为一个皇储,眼下最重要的是要立德扬名,而不是养尊处优,奢侈浪费。遂安夫人,你是想让太子当一位万民称颂、千古流芳的贤君呢,还是让他让当一个倾国倾家、人人唾骂的亡国之君呢?” 
“这个……”遂安夫人更加慌了,她不知想为太子添些东西竟会有这种结局,忙站起来说道:“既如此,这件事全当我没说。娘娘,我回去了。” 
长孙皇后笑着说:“遂安夫人也不必紧张。宫中的东西,够用就行了,不必样样齐全。至于我么,增光不增光倒不要紧,要紧的是太子能给我争口气才好。你我今后对太子都要严加管教,不要任性放纵,相信日后他会成为一位好君王的。” 
遂安夫人连连答应着,告辞而去。 
遂安夫人一走,长孙皇后心中却难以平静下来,不由地扶案深思起来。 
正在此时,一脸怒容的李世民走了进来,口中说道:“气煞朕了!朕要杀了这个乡野村夫!” 
长孙皇后吓了一跳,惊问:“陛下要杀哪一个?” 
被皇后一问,李世民更加恼怒,大声道:“还有哪一个?当然是魏征这老匹夫!他太可恶了!朕不计前嫌,对他倍加礼遇,不想他却得寸进尺,竟敢当众顶撞朕,简直是目中无人、狂傲至极!” 
长孙皇后一听,方放下心来,遂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李世民向长孙皇后叙述打刚才朝堂上所发生的事,而且越说越生气:“你说朕该不该生气?当着众人的面,魏征他太不给朕面子了!” 
长孙皇后想了想,对世民道:“陛下,请稍等,臣妾去去就来。”说罢转身离去。 
皇后的突然离去令世民很是不解,便心烦意躁,不断踱起步来。魏征在朝堂上的话不时响在他的耳边,更使他的怒火直往上升腾。正在这时,长孙皇后返了回来。 
“臣妾恭贺陛下!” 
世民猛转过身来,看到皇后已换了一身制服,大礼参拜,跪在地上,便不胜惊异地问:“皇后,你这是做什么?”他急忙上前,双手扶起皇后。“你,穿上了朝服,又恭贺朕,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8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皇后脸上浮现着祥和的微笑,说:“陛下,魏征之所以敢于犯颜直谏,就是因为陛下虚己待人,有容人之量。陛下身边能有魏征这样的诤臣,还不值得庆贺吗?” 
世民听了,怒气稍敛:“但是……魏征得理不饶人,朕心里实在难以忍受……” 
长孙皇后走近世民,恳切地道:“陛下,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义深重,凡有劝谏,尚不敢轻犯威严,每每要察颜观色,何况魏征是一位臣子?如果不是忠心耿耿,怎么敢冒死进谏?他图的又是什么?”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世民,他凝神默想,怒气渐散。 
“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国家有利的事更要虚心接纳,如此才能国泰民安!陛下有这般忠直臣子,臣妾岂能不贺?” 
说着,皇后又要大礼参拜。 
世民急忙阻拦,脸上已有愧悔之意,转身叫道:“来人!” 
李青匆匆进来。 
世民郑重地命令道:“快传朕旨意,立即将濮州刺史庞相寿予以免职。” 
李青遵旨退下。 
世民的决定使长孙皇后感到欣慰。欣慰之余,她又想起什么,说:“魏征犯颜直谏,匡正陛下,忠心可嘉,臣妾想将宫中丝帛五百匹,用以奖掖良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世民微笑道:“后宫的事,全由你作主,朕也准备厚奖魏征,以开言路,你说好么?” 
皇后欣慰地笑了:“怎么不好?君明臣直,才能开创盛世。” 
正在这时,谏议大夫魏征辞官还乡的消息传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