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李世民-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败刘武周回长安后,刘文静得知裴寂官复原职,不由怒从心头起。同为晋阳举义功臣,裴寂会拍马溜须,所以当上了右仆射,知政事,而自己最多也不过做个纳言,现在跟随秦王战功累累,反而被贬为户部尚书了。论起学识才具,我刘文静哪点逊于裴寂!这么想着,他的心情日益烦躁黯淡。 
这天,他酒后又动手打了小妾周氏,周氏一时气恨,便将刘文静憎恨裴寂,发誓要杀了他的话密告了冰如。 
冰如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便一五二十对建成说了。两人密商一阵后,决定利用刘、裴矛盾挑拨离间,借机除掉刘文静,削弱世民的力量。 
裴寂从建成处得知此事后,果然怒不可遏,便写了一份奏章,弹劾刘文静与其弟刘文起无视天子,意图谋反,望皇上明察。 
李渊接表大怒,命裴寂与萧瑀速速逮捕刘氏兄弟,严加审问。 
李世民得知刘文静获罪之事后,异常焦急,见父皇盛怒之下,又不便去求情,只好与房玄龄等人商议。 
房玄龄道:“这件事异常棘手,如晦与我都认为大王处于两难之中,因之处理起来,不能不慎。” 
“你只管明说,毋庸讳言。”世民道。 
“文静是大王帐下的重要谋士,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如今他被控谋反,罪名实在太重。大王倘若置身事外,将对帐下所属造成莫大打击;但是大王若仗义执言,挺身而出,恐怕又会遭到皇上误会……” 
杜如晦接着房玄龄的话尾说:“文静酒后失言,这件事原本可大可小,如今却弄得风风雨雨,叫人不得不怀疑,背后是否有人在操纵。” 
世民看见无忌进来,急切地迎了上去,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无忌一脸的沉重:“萧瑀极力为文静辩解,造成裴寂本能定罪,现在皇上亲自在审问文静了。” 
李世民态度坚决地说:“我要去为文静讲几句公道话。” 
无忌劝阻道:“大王,此事孟浪不得,务请三思……” 
世民反问道:“我不救文静,谁还能救他呢?”说罢,他大步走出了书房。  
廷审刘文静的地点设在李渊的政事厅内。 
刘文静与弟弟刘文起被戴上铁镣,跪在当地。 
李渊怒视着刘文静道:“刘文静,你还不知罪么?” 
刘文静尽管惶然,仍力持镇定地说:“陛下,臣承认因心中不平,酒后失态,口出怨言……” 
李渊打断文静的话:“口出怨言就是谋反!朕问你,你有没有辱骂朕昏庸无能?” 
刘文静低下头:“臣……记不清楚了。” 
李渊再喝问刘文起,刘文起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哆嗦不止。 
“你从实招来,你大哥到底有没有辱骂朕?”李渊厉声问。 
刘文起结结巴巴地说:“大哥有……但是臣没有……陛下开恩!” 
李渊转向刘文静道:“你弟弟都承认了,你还硬到何时?难道你对朕的大不敬,还构不成谋反的罪名么?” 
一旁的萧瑀实在忍不住了,对李渊说:“陛下,刘文静的确对皇上大不敬。但是这大不敬与谋反之间尚有区别,臣以为应再斟酌为是。” 
就在这时,李世民匆匆赶到。 
李渊眉头一蹙,问道::“世民,你怎么来了?” 
“回父皇,儿臣来,是为了陈述刘文静对大唐的贡献。没有他当初在晋阳的运筹帷幄,就没有今天的局面与成就。儿臣来,是为了恳求父皇网开一面,法外开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刘文静的错,务请父皇能够从轻发落。儿臣愿向父皇保证,刘文静绝无谋反之意,还请父皇明鉴!” 
李渊沉吟半晌,转身问裴寂:“裴寂,你有何看法?” 
裴寂见李世民亲自前来,就知道他是为刘文静求情,心中早已忿忿。见皇上问他,便冷冷地说:“回陛下,若论起刘文静才略,确实无人能比得上。但他恃才傲物,不可一世,口出狂言,谋反的意图昭然若揭。当今王世充、窦建德等兵势强盛,天下大局未定,塞外的突厥又是我们的劲敌。现在倘若赦免刘文静,不予治罪,必定会留下严重后患。” 
李渊见二人各执一词,各有道理,一时难以决断,使命暂把刘文静及其弟押回大牢,听候发落。 
不料李世民前脚刚走,李渊便下令处决了刘文静、刘文起二人,并派人抄了他们的家。世民悲愤不已,恨恨地叫道:“裴寂啊裴寂,你何苦要这样赶尽杀绝!” 
见李世民悲愤难抑,无忌从旁劝道:“当今之计,大王唯有一个忍字。” 
李世民激动地说:“无忌,你叫我又怎么忍得下来?” 
无忌坚持道:“小不忍则乱大谋。玄龄和如晦推测这件事幕后一定有人指使,这极有可能。倘若这也是皇上间接在向你试探,你就更应慎重,不要感情用事。” 
“父皇他试探我什么?他对我不信任么?” 
无忌冷静地分析道:“文静之所以会被处死,罪名是谋反二字。皇上何尝不知道他是也你帐下的重要谋士?因此,在此事的背后,自然就附带了另一层很微妙的含义,于是奋试探你对他的忠诚与否,就是势在必然了。” 
李世民仔细想了想,默默地点点头。 
“……因此,大王必须化悲愤为力量,自现在起,集中全力完成一统天下的使命。到那时,皇上允诺过改立大王为太子的事……” 
“这些就不必去说它了!至于裴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会把这笔帐记在心里的。”李世民恨恨地说。 
这天早晨,突利在宫中遇见了那燕。他见那燕精神较好,便关切地问她:“阿妹起得好早,为何不多睡一会儿?” 
那燕笑道:“你不也起得很早么?” 
突利想想笑了啦,说:“我一会儿要去见世民。” 
“你去见世民?我有个很不错的主意,你去跟世民说好不好?”那燕对突利说。 
突利半开玩笑道:“既然是很不错的主意,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跟世民说?” 
那燕娇声道:“人家现在不想见他嘛!” 
正在这时,阿金引着康鞘利进来。 
“禀公主、王子,颉利王爷特使康鞘利到。” 
康鞘利分别向突利、那燕致意:“属下拜见王子、公主!” 
突利问他:“叔父派遣你来,可有什么重大事宜?” 
康鞘利道:“回王子,始毕可汗重病危急,颉利王爷命属下接王子立即回突厥。” 
突利听了,大为震惊。 
“父王病重危急?康鞘利,我父王生了什么病?又有多危险?” 
“有关详情,颉利王爷有亲笔信函,要属下面呈王子。” 
 
149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康鞘利边说边递上一封密信函。 
突利拆开信函看了,面色极为沉重。他对那燕说:“叔父对父王的病也语焉不详。阿妹,有关统率突厥兵马协同唐军作战的事,叔父希望你能继续负责下去。” 
那燕迟疑了一下,点点头。 
突利道:“时间紧迫,我去向世民辞行了。” 
三日后,突利告别众人上了路,李世民等人一起依依不舍地相送。走了一程又一程,突利停下马来,对李世民说:“大哥,莫送了,都回去吧!” 
李世民道:“不,让我再送你一程。” 
突利叹道:“每次都与大哥聚少分多,实在遗憾。”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请你代我向始毕可汗致意。” 
“我会的。” 
“希望有那么一天,汉人与突厥能够真正和平共处,到那时,你我兄弟也就可以分少聚多,好好相聚在一起了。”李世民感慨地说。 
“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来到。”突利颇有同感地说。 
两人的后边,吉儿与那燕并肩策马,缓缓向前。她们一直沉默着,彼此有些尴尬。 
吉儿终于打破了沉默,说:“介不介意我跟你说一件事?” 
那燕看了看吉儿道:“当然不介意。” 
“当初我跟世民重逢的时候,我知道他已经娶了无垢,因此,本能地想逃避开。后来无垢劝阻了我,她说她愿意跟我共同拥有世民……” 
那燕脸上起伏着变化,欲言又止。 
“现在,我不能跟无垢比,但我想说,也更想做的是,自己能像无垢一样同样地对你说,别再试着想逃避,相反的,去用一种坦然、自然的态度,去面对爱……公主,我这么说是否太冒昧了?” 
那燕感动地紧握住吉儿的手说:“不……公主,我很高兴听你这么说,有生以来这是第一次……” 
吉儿想起了什么,赶上突利,从颈上取下一条项练,送给突利说:“突利,我会永远记住你的好处。这条项练跟着我很久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条,请你收下,作为纪念!” 
突利感动地将项练揣在了怀里,深情地凝视着吉儿。 
康鞘利在很远处叫突利了。突利在马上抱拳道:“大哥,公主,阿妹……我走了,你们请保重!”说罢,策马急驰而去。 
跑不多远,突利突然又回身大声叫着:“阿妹,你不是有个很不错的主意要告诉世民吗?快说呀!”说完便打马向远方奔去。 
回去的路上,李世民微笑着问那燕:“公主有什么很不错的主意要告诉我?” 
那燕迟疑着不肯说,吉儿以微笑鼓励她。那燕不再迟疑,道:“我仔细观察你的战法已经很久了,从你的战法中,我有一个想法,可以用一千名精锐骑兵、一千匹骏马组成千骑神兵,每骑黑衣黑甲。一旦发起攻击时,黑浪涛天,排山倒海,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还怕敌兵不望风而逃?” 
李世民大喜道:“果然好主意!”当下即命人召来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人去府上商议,然后分头行动不提。 
却说建成、元吉见世民组成了“千骑神兵”,更加以为世民野心已见端倪,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故而也频频加紧活动。为了扼制世民军权在握,建成想出了一个先发制人的办法,出兵攻打洛阳的王世充,让元吉任前锋。倘若李渊不准,无有任何损失;如果打赢,则重兵在握,不须再惧怕世民。 
李世民早已料到建成会有此举,只是有裴寂在父皇面前的全力撺掇,他顾忌父皇一口答应下来,既成事实,无法更改,不由十分地忧虑不安。长孙无忌劝他沉住气,以观动静,待机而行。 
夜深了,元吉来到宫中。他知道父皇有晚睡的习惯,便大摇大摆径向御书房走去。元吉在兄弟中排行最后,年龄最小,李渊极为宠爱,很多时候都由着他的性子来。因之元吉并不惧怕父皇的威严,倒是常常借着厚宠有恃无恐,把什么人也不放在眼里。 
他去了御书房,向父皇请了安后,见裴寂也在场,便直截了当地说:“父皇,儿臣愿意统率大军进攻洛阳,保证在一个月之内将王世充首级割下,献与父皇!” 
李渊不信,挖苦他道:“瞧你大言不惭的样子!你以为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朕看你把弃守晋阳的教训一古脑儿全给忘了吧?” 
元吉红了脸,不服气地说:“此一时,彼一时呀,父皇……” 
一旁的裴寂道:“陛下,不管怎么说,元吉这番报效国家的心意是非常难得的。他固然年纪还轻,缺乏经验,但若能辅佐以干练老将,也必能独当一面。况且世民所负责任太重,也应该让元吉分分劳。不知臣之下以为如何?” 
李渊似有所动,问裴寂道:“依你看,能辅佐元吉的干练老将何人较适当?” 
裴寂道:“臣以为世民帐下的大将,如……” 
正在这时,李世民不期而至。元吉见了,不由慌乱起来。李渊问:“世民,你怎么来了?” 
“回父皇,儿臣听说四弟自愿请缨,意欲参加攻打洛阳战役,谨建议让元吉当儿臣副帅,一则磨练四弟实战经验,二则也好就近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