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减刑-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斌自认自己与林燕妮的之间的夫妻感情走到形同陌路的一步,大家都有责任,但今天在这牢里,他认真的回顾这一切,自己还是要感谢林燕妮的,与自己相比,林燕妮对家庭的付出要比自己多的多,儿子戴晓天的生活与学习都是林燕妮在主导,自己基本上都没有怎么管过,即使是自己是在双规期间,林燕妮还是做好了儿子高考的后勤工作,戴晓天最终还是考上了大学。虽然夫妻俩个之间在冷战,但毕竟是法律上的夫妻,自己与薛小云的关系无论是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不道德的,这是对法律意义上的妻子确实是一种伤害。

回忆了与林燕妮这么些年的恩恩怨怨之后,戴斌决定还是要写一封信给林燕妮,不仅仅是为了对儿子有个交代,也是对林燕妮有个交代,一是感谢林燕妮对曾经共有的家庭所做的付出,一方面也是向林燕妮道歉,作为男人,该道歉还是道歉,可是关于写到以后怎么办的时候,戴斌也十分茫然,他希望林燕妮能够幸福,但私心上却不愿意儿子有个继父,而且,他对自己和薛小云的关系也十分的茫然,这个年轻的女人,真的要等自己那么多年吗,即使等到自己出狱,两个人的年龄和生活背景的差异明显的摆在那里,两个人会有兴奋吗?

所以,对于未来,戴斌什么也都没说,在给林燕妮的信里只是总结了过去,对于未来,留下了空白。

第八章 凭什么拿老子开刀 一百四十一、戴斌被弄出老残分监区

信寄出去了,但林燕妮也一直没有回过信,戴斌也没继续再写信,但对过去算是有个交代,戴斌心里也舒服不少。这个时候,虽然心里舒服不少,但在现实里,他却迎来了监狱里最困难的时候。

这个困难是因为东湖监狱换领导引发的,冯监狱长试图通过视频监控这一政绩工程为自己进军监狱管理局副局长的想法彻底落空了,一块巨大的肥肉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最后导致冯监狱长得罪了许多不该得罪的人,因此,在监狱管理局领导班子副局长的竞争中他落选了,为了平衡,监狱管理局把他调任到省里另外一个监狱去当监狱长了,是省里最大的一个监狱,算是给冯监狱长一个安慰奖。

接任冯监狱长的是省监狱管理局的一位年轻的处长,叫李光。李光是省监狱管理局的少壮派,这次估计也是下基层来镀金,完善履历的。如果李光按照原计划来,他估计五六年之后会按部就班的回局里再进一步,但是李光并不如别人这般想,现在干部年轻化了,要进步的人太多,现在自己算是年轻的干部,若干年后又不知道会有多少黑马,自己必须在岗位上有所建树才行。

李光的思路很清晰,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达,信息传播的非常之快,监狱系统这几年常常就暴露出各种安全事件,越狱、犯人非正常死亡等等,摆在以前这些事情都不会有多大的事情,但如今,很可能一件越狱案就能导致一个监狱长的仕途走到尽头,但长期以来,监狱管理上的松懈积重难返,各种关系十分复杂,虽然上级现在十分重视监狱的安全管理,但是奏效的不多。要是自己在安全管理上有所建树,那必将引起上级的关注,一则保证自己在基层任职期间平安,一则在政绩上有所建树。后来的实践证明,监狱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高层的重视,加强监狱的安全管理是大势所趋,李光算是起了个早,最先摘了桃子。

凡是改革,就必然牵涉到利益的调整,监狱的核心问题是犯人,但犯人出现安全问题,责任是在管理的民警身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是导致制度形同虚设的原因,但制度的破坏都是自上而下的,正人先正己,李光决定要在领导层面找个突破口。

戴斌倒霉的是李光的突破口就是选择了他,一是李光来之前就听说了视频监控工程的事情,也听说了这笔资金是通过戴斌的关系弄来的,二是戴斌是现在东湖监狱关押的原官员中级别最高的。李光来到东湖监狱之后,几下一问,就知道戴斌在东湖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犯人,特殊的有的时候不能用监规来约束,而且有的干部对此很有微词。

李光于是就从老残分监区入手,首先对老残分监区那些不符合老残范围的特殊犯人进行清理。这个消息一出来之后,监狱医院的肖院长就很不舒服,这个年轻的监狱长一来就玩这么一出,那不是明摆着说自己医院在鉴定犯人是否符合进老残队的问题上有猫腻,即使有猫腻,这也是明摆着不是医院这边能做主的,还不是监狱管理局和监狱领导各路神仙打招呼导致的,这是一个潜规则,你一来掀别的盖子我不管,第一把火烧到我这里,我就不乐意,于是肖院长就在各种场合说了一些不适宜的话。

李光也不和肖院长正面接触,他有他的套路,很快,肖院长就被调到监狱管理局去了,反正级别不变,离家里倒是近了,而且也是个实实在在的职务,这样一来,肖院长反倒要感谢李光了。肖院长一走,李光提拔了一个新院长,这一下,东湖监狱彻底给镇住了,这个新监狱长确实有背景,谁都不敢对着干了。

清理老残分监区,首当其冲的就是戴斌,戴斌原先是有人找了冯监狱长打的招呼,而且大家都知道戴斌是当过市长的人物,要清理就必须清理他。肖院长也调走了,戴斌那个所谓的胃病自然过不了关,当然监狱也不会揭开以前的盖子,说是戴斌的胃病已经好转,已经是个健康的犯人,不需要在老残分监区了。

李光有李光的打算,他知道戴斌有背景,但为了整肃监狱的制度和纪律,就必须拿戴斌做样子,先把戴斌弄出去,如果有人再打招呼的话,先拖一段时间,再想法弄个舒服的地方让他呆。

可他没想到戴斌还真配合工作,什么人都没找,就这么出了老残分监区,让李光后面的工作做的很顺利。清理别人的时候,那些监狱里的人就拿戴斌这个例子做挡箭牌,说是连这样的人物都弄出老残队了,现在是没办法打招呼了。

第八章 凭什么拿老子开刀 一百四十二、吃饱了没事干的黄延安

其实戴斌被弄出老残分监区的时候是非常的郁闷,他想老子帮你们东湖监狱从财政弄来那么多钱,把自己脸面都搭进去了,这不是为冯监狱长个人弄来的钱,钱是入你们监狱的帐的,你这个新来的李监狱长还在用这个钱,凭什么拿老子开刀!

预料到戴斌会有情绪,黄延安事先就找了戴斌谈了一次话,这也是戴斌没有在李光的“新政”下反弹或者去找关系来说情,而是顺从的离开老残分监区的原因。

黄延安知道事情的原原本本,他心里是支持李光的“新政”的,他这把年纪,社会上的关系基本上也淡的多了,他也不需要通过照顾犯人或者压榨犯人获得物质上的利益,他在监狱里工作了一辈子,对这些年因为受到市场经济影响下监狱的变化他并不喜欢,他始终认为监狱是国家改造人的地方,是法律赋予执行刑罚职责的地方,应该是一个神圣而威严的地方,而不是充满着关系和唯利是图的地方。

狱警是一种“无期徒刑”的职业,这一辈子在高墙之内,远离繁华,是个清苦的职业,很多人并不想干,一门心思想跳出去;而且市场经济袭来,狱警这支队伍不是完全与世隔绝的,他们的家庭也在城市,他们也想要生活的更好一点,做人更风光一点。这种情况下,那些领导为了监狱民警的福利,稳定民警的心而做出的一些权钱交易的事情也是没办法的事,管理层对民警为一些蝇头小利而照顾一些犯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出事就行。黄延安他希望某一天,上级能够重视这个问题,让监狱重新那么神圣和严肃起来,而不是到处能看到那些享受着特权的犯人,充斥着潜规则。

诚然,黄延安也知道,要改变东湖监狱目前的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对一个单位来说,每一次换主要领导都是一次改变的机会,原来的领导对本单位的一些弊病看的长了,容忍度也就高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往往在客观上找原因,新来的领导总是会发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总会尝试去改一改,只要去尝试,都是好的,想当年,冯监狱长由政委转任监狱长的时候,不也是烧了几把火,把当时东湖监狱的风气也整好了不少,但时间一长,特别是冯监狱长是本监狱的老人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后时间一长,也就又松懈了下来。黄延安并不期望李光这位新监狱长的“新政”能支撑多长时间,但至少能够比现在的状况好一些吧。

作为一名老狱警,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黄延安深深的爱着他为之奉献了一辈子的监狱事业,不管以后如何,只要李光做的对的,对监狱的发展有利,黄延安就会无条件的去支持他,这不需要任何人来动员他,也不需要李光知道。

这次拿老残队开刀,看似很简单,其实牵涉的人也很多,能进老残队的犯人除了那些真正的老残犯之外基本上都是有关系户的,有的是直接找到监狱中层干部的,有的是找到监狱管理局里的人,各种路子都有,背后的关系也十分复杂,但在这些人里面,戴斌算是背景最厉害的了,是前任监狱长交代的,其他人不一定知道,黄延安心里清楚,是以前局里的马局长交代过冯监狱长的,不光这样,这次戴斌为监狱从省财政厅弄来那么一大笔专项经费,算是对监狱有特殊贡献的人了,于情于理,按照现在监狱里的情况,戴斌就算享受点特殊待遇又算的上什么。如果戴斌真的又传话出去,退休的马局长要是再出一次面的话,这老领导的面子,李光不给还是不行的,这样一来,要是戴斌动不了,挡在前面,这后面的那些关系户也就难清理出来了,李光的这把火估计就难烧,而且后面的火也就甭烧了。

于是黄延安就把戴斌叫来了,他想做做戴斌的工作。

不出黄延安的所料,戴斌心里很是有些怨气,最主要的感觉东湖监狱有点像卸磨杀驴,他估计黄延安是来找他谈这件事情的,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黄延安是主动做他的工作,而不是上面要他做的。

所以,黄延安开宗明义的说了他的意思时,戴斌有些不理解,按理说,黄延安都是要退休的人了,而且像他这样的老资格,也没必要去巴结新来的监狱长,何必主动替他出头,这老黄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吃饱了没事干?

第八章 凭什么拿老子开刀 一百四十三、一次深刻的对话

黄延安看着戴斌的模样,笑了,他知道戴斌心里在想什么,这么一段时间的相处,他觉得面前这个人不错,他既没有把戴斌当作一个犯人来看待,也没有把戴斌当作一个曾经的市长来看待,他只是把戴斌作为一个朋友。

在与戴斌出去做反腐宣教活动的时候,他知道了,这个曾经戴市长是一个在工作上有过成绩的人,也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子弟,虽然是犯了罪,但本质不坏,作为一个干了一辈子管教工作的民警,黄延安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职业情怀,他期望面前的戴斌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不会因为这段曾经在监狱的经历而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没有用的人。后来,渐渐的,也许是一种特殊的感觉吧,黄延安在交往中把戴斌当作了朋友在相处。

黄延安点起一根烟,开始说话,像是对戴斌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