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聊斋同人)有姝-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姝只要嘴巴一咧或者微微一抿,两腮的酒窝就会若隐若现。他张嘴去咬馒头,忽然觉得酒窝处凉了凉,像是冬天的时候落了一粒雪籽儿进去,触感十分真切。
    什么东西?他心生狐疑,探手一摸却空无一物,于是继续咬馒头,咬了几口又觉得酒窝微微发凉,再去摸却并无异状。反复几次之后他终于察觉不对,用警惕的目光打量四周,还把全部精神力逼入眼球扫视。
    屋子里十分干净,连个鬼影都没有。难道是我的错觉?有时候人体的确会感觉到忽冷忽热,这是内火太燥的缘故。这样想着,他又放松下来,撕开一块馒头去蘸炒猪肝的汁。
    坐在他身旁的男子堪堪收回戳酒窝的指尖,愉悦地低笑。欣赏完小赵县令的吃相,他并不曾离开,而是跟着去往书房,想看看对方私底下都会干些什么。此时太阳已经落山,房里点了一盏昏黄的油灯,灯芯似乎快燃尽了,正劈啪作响。
    “老爷,奴婢帮您换一根灯芯,再添一点灯油,免得伤眼。”一名长相清秀的婢女细声细气地道。
    “换一根灯芯可以,但不要添灯油,浪费。我一会儿就睡了。”有姝把全部家产拿去买粮食之后,手里当真没有一点余钱,现在越来越有葛朗台的风范。他拿出一本书慢慢阅览,见婢女总是不走,还冲自己不停眨眼,于是懵里懵懂地问,“怎么,还有事?”
    婢女揉了揉几欲抽筋的眼睛,灰溜溜地下去了。这位县太爷究竟是明白人还是装糊涂?那么明显的讯号都接收不到?
    有姝的确接收不到,高大男子却深谙其意,不免冷哼一声,复又盯着不解风情的小赵县令,哑然失笑。若非亲眼所见,他绝不相信现在这个心思单纯的赵有姝会是之前那个大奸大恶之人。但生死薄上明明白白记着,定然不会有错,除了知错能改亡羊补牢,倒也没有更合理的解释。
    改了就好,谁年少时没干过一两件荒唐事呢?这样想着,男子伸出手摸了摸小赵县令的脑袋。
    有姝忽然感觉头顶凉飕飕的,立即把帽子戴上,看了几页书,又把抽屉里的一罐知了拿出来摇一摇,听一听,这才美滋滋的去睡觉。瞥见他的“玩具”,男子不免又是一阵低笑,等他睡着了才渐渐消失。
    男子凭空出现在十里之外,身旁已跟随了两名同样佩戴面具的狱主。他低声询问,“事情都办妥了?”
    “办妥了,畜生道的裂缝已经堵住。敢问主子,那些已经托生的畜生该如何处置?”
    “留待天谴之后一块儿解决。”男子举步欲走,似想起什么又言,“既来了丽水府,便去看看丽水的官员都在干些什么吧。”
    两名狱主躬身应诺,先是到了王知府住处,发现他正搂着两名美貌女子颠鸾倒凤,画面不堪入目,便又去了下属各县,众位县太爷要么饮酒作乐,要么密谋陷害他人,要么躲在库房里点算钱财,均是一副贪婪而又阴毒的嘴脸。
    三人一一看过,目光渐冷,唯独阎罗王似想到什么,漆黑瞳仁泛出几缕笑意。有狱主提议去遂昌县看一看,被他立即否定,“不用去了,本王刚从那儿过来,这丽水府,大约只有赵有姝一位官员堪称民之表率。”
    见主子对赵有姝评价如此之高,两位狱主皆目露惊讶,却不敢多问,往黑暗里踏前一步就齐齐消失。
    这日,有姝吃完早饭准备去衙门办公。他习惯性地抬头望天,发现空中的黑云越来越厚重,仿佛伸手就能触到,而在云层中穿梭的细瘦龙影也由原本的几十条增加到上百条,预示着一场天灾很快就来。
    更糟糕的是,除了龙影,地底还冒出一缕缕黑烟,直往过路行人的身体里钻。有姝知道那是瘟气,乃四处飘荡的冤鬼所化,在天灾过后想来还有一场大规模的瘟疫会爆发。
    所幸他脑子里储存了杂七杂八的知识体系,其中就包括中西医,于是结合几千年的中医精髓,迅速组合出一张预防疫病且效果颇佳的方子。他谢绝了今日前来约谈的粮商,即刻张榜出去求购药材,没过几天便迎来大批药商。
    遂昌县的百姓已经习惯了县太爷偶尔抽疯的行为,只在一旁看个热闹,议论两句也就罢了。
    这日,有姝约了几名药商验货,刚把一株草药凑到鼻端嗅闻,就听外面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仿佛有很多人正试图往里冲。他走到窗边一看,却是王福领着一名官员打扮的男子闯进来,后面跟着许多带刀侍卫,气势汹汹的表情昭示着他们来者不善。
    王福一脚踹开房门,骂骂咧咧开口,“滚滚滚,全给爷爷我滚蛋!吴知县有事要办!”吴知县乃南面龙泉县的父母官,与王知府关系十分亲厚,手段亦非常狠辣。他女儿如今是王知府的二姨太太,颇为受宠,他在丽水也很有脸面。
    众人听说是他,立即告辞,心道幸好王福来得早,否则真把药材运来遂昌,赵县令却又出了事,途中的花费算谁的?赵县令得罪了王知府,仕途也算是走到头了。
    有姝并不邀请二人落座,端起茶杯灌了一口,态度十分悠闲。因为他刚从饿死鬼那里得来消息,朝中三巨头的讣告这会儿已经入了县城,正在送来官衙的路上。然而他还是放心的太早了,只见身旁的空位扭曲一瞬,再恢复正常时就有一名高大男子坐在上面,目光如炬。
    有姝手一抖,差点把茶水喂进鼻孔,所幸在最后一刻及时打住。他慢慢地喝了一口茶,再轻轻放下茶杯,自觉表现的很从容优雅,不失风范。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些日子,某人已对他私下里的德行了如指掌。只有在茶水滚烫的时候他才会小口去抿,若温度适中,素来是仰头就灌,仿若牛嚼牡丹。
    自己一来他就改灌为抿,表现的实在太过刻意,反而露了行迹。男子想笑,却又勉强按捺住,手掌一翻就凭空变出一沓公文,用朱批勾勾画画,很是自在。
    有姝不着痕迹地吐出一口气,这才看向吴知县,“吴大人,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吴知县也不废话,态度强硬地道,“赵大人,听说你筹到十八万两银子,日前准备用来购粮?我那里有一批粮食正好要出售,卖予你如何?”
    各县粮库里哪有什么粮食?要么被这些地方官高价倒卖给粮商,要么衙门里的胥吏你拿一袋我拿一袋,剩下的少许才会交给朝廷,最后再上一封告罪的折子,说县里受了灾,粮食减产,自己无能为力云云。这都是官场上的潜规则,有姝已从“赵有姝”的记忆中得知,自然不会答应。他们明着说卖,实则是强抢,要走银子便给你送几袋沙子,让你有苦难言。
    “吴大人,听说龙泉县粮仓里的老鼠都快饿死了,你拿什么卖粮?”有姝一语揭破。
    吴知县冷笑,“本官说卖粮那是给你脸面,若是我想要,直接让人把银子拖走也就是了。赵有姝,劝你识相点儿,你已在王知府那里记了名,往后若是有个什么行差踏错,再要后悔就来不及了。”
    “你在威胁我?”有姝拧眉。
    审批公文的男子也抬头看去,目光冷厉。
    吴知县莫名觉得身体发寒,双手抱了抱肩膀,强撑道,“本官是在告诫你,莫要挡了别人的路。须知那些挡路石唯一的下场就是被人搬走,随意扔掉。这粮食你不买也可以,但十八万两银子必须给我。你若识趣,我或许能在王大人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留一条小命。常山县的邓大人你知道吧?他当年死的那叫一个惨!”
    邓知县也是忠勇正直之人,因不肯与王知府同流合污,回老家省亲时被山匪砍死在路旁,妻子女儿也被掳走,现在不知流落在何方。但想来,下场定然比活着更凄凉。
    有姝本就知道地方官与山匪已经勾结在一起,自然就能猜到邓大人真正的死因。他眼角余光瞥见男子忽然站起,大步行至吴知县跟前,垂眸盯视。他的目光极具穿透力,哪怕不显身形,吴知县也本能地察觉到寒冷与恐惧。
    “你屋子里究竟放了几个冰盆?”他抱紧双臂,抖抖索索开口。
    有姝发现他手背与面庞已起了很多鸡皮疙瘩,汗毛也根根倒竖,却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阎罗王给盯上了,不免在心里替他默哀半息。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赶在阎罗王监视我的时候来,你不是找死吗?
    有姝心中爽快,面上却丝毫不露,摇头道,“一个冰盆也没放。”与此同时,尽量避免与高大男子视线相触。
    吴知县似是不信,伸长脖子在屋子里看来看去,表情越加不安。王福见他扯着扯着竟偏题了,连忙低声提醒,“吴大人,王大人还等着咱们的信儿呢,先把银子带走要紧。您想想,礼亲王部众甚广,做一次寿得收多少礼物,您若是赶不上趟儿,机会岂不被别人拿去了?”
    吴知县点头,搓了搓手臂便要再放狠话,却听外面有人喊道,“老爷,京城发来急信,您快看看。”
    此时不像现代,交通十分闭塞,人口也少有流动,往往某个地方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别处却得等到几个月或大半年后才会知晓。倘若地方官有意隐瞒,甚至一辈子都无从得知。是故,皇帝、皇贵妃、礼亲王相继暴亡,五王爷登基,此事已过了大半月,消息才堪堪传到丽水。有来往行商自然也知晓,却不敢妄议朝政,尤其是帝王更替的朝政,也就一直守口如瓶。
    有姝立刻打开信封快速阅览,除了讣告,新皇还一再敦促各地做好防洪抗旱的准备,可见是个有远见的。他将之递给吴知县,徐徐道,“别惦记我那十八万两银子了。五王爷登基,礼亲王暴毙,你们还是赶紧回去找个新靠山吧,免得屁股底下的位置被人换掉。”
    吴知县起初不肯相信,接过公文一看,差点晕倒。一夕之间,皇帝、皇贵妃、礼亲王全都死了,登基的是谁也不认识的五皇子。朝中这些老臣均不是他心腹,他哪里敢用,当然要一一换上自己的班底。也就是说朝中必将迎来一场大变动,这变动会否波及小县城尚不得而知,但及早应对总是没错的。
    似吴知县这样的芝麻小官大可不必太过忧心,而王知府那样的一方大员才该慎之又慎,他们往往是站了队的。但坏就坏在吴知县把自家女儿送给王知府做妾,与王知府已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知府这回若是栽了,吴知县也别想有好果子吃。
    王福也是同样的情况,故此两人很快就意识到情况危急,火烧屁股一般跑出去。高大男子紧跟其后,待马车驶出遂昌县城便并指一晃。
    一缕黑光击中驾车的马屁股,它们扬起前蹄左冲右突,把车里两人远远甩出去,待侍卫把人抬回来,发现一个摔断了腿,一个摔断了腰,伤势均极为严重。
    有姝猜测两人恐怕要倒霉,心里也就舒坦了,提笔将“先皇驾崩,新皇登基”的消息写下来,命仆人张贴出去,又详细列了一份表格,把防涝防瘟事宜布置下去,责任分摊到各里长头上。
    得知吴知县去了遂昌,附近几个县城的官老爷均暗自扼腕,怪自己没能及早下手,复又纷纷盼着赵县令倒霉。然而赵县令被贬的消息没来,讣告却先来了,他们的靠山有一个倒一个,上位的竟是谁也不熟悉的五皇子。
    这都是什么事儿啊!官老爷们心中叫苦不迭,却还是强打起精神布置白幡、香烛等物,准备遥祭皇陵,至于防洪抗旱的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