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贵胄-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妈妈领命而出,赵嬷嬷担忧地问:“小姐不是想为宋小姐求情吧?这恐怕正合了王爷的心意。”

    “不管他在打什么算盘,名义上我总是她的姑妈,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她嘴上说得淡然,心中却在犹疑:即便宋绣屏有千错万错,即便我再不喜欢她,毕竟是一条人命,难道我真的要看着她去送死?

    她叹了一口气,转而问道:“我记得回京当日碧玉给了我一本《陆羽品水》与《茶经》,嬷嬷可能知道那两本书现在哪里?”当日她翻了几页,觉得无趣就随手放下了。碧玉未受伤前还会督促她仔细阅读,后来发生了太多的事,她就再也没想起这事。

    赵嬷嬷从书架的底端找出了书籍,轻轻放在她手边。宋舞霞的指尖在书页上慢慢滑过,仿佛看在碧玉一本正经游说她必须熟记时的神情。她笑着拿起《茶经》,“嬷嬷,今**去长公主府的时候顺道拿些银子给碧玉,让她打听一下,父亲在世的时候,与哪些大人走得比较近,那些大人可有夫人、女儿,都有些什么喜好,另外再打听打听,贵妇,官夫人最近都时兴些什么。”

    “小姐这是要?”

    “嬷嬷说得对,我不能再欺骗自己了,有些事情我必须要面对。”

    “小姐能这么想就好了,只不过您也不要操之过急,现在的局势,我们根本分不清谁是敌,谁是友,只能步步为营……”

    “这个我知道,只是我已经二十了,恐怕……”以大楚的习惯,她早已过了适婚年龄,即便宋绣屏能为她暂时挡住皇帝,名义上她还有个未婚夫,谁知道哪一天会生出什么变数。

    “小姐,依老奴看,不如请陆公子订下婚期,如此一来也许能避免横生枝节……但皇后和太后那边……”赵嬷嬷一方面觉得陆博涛能保护她家小姐,可另一方面又怕陆家的人为了阻挠婚事而不择手段。

    对她的建议,宋舞霞微微摇头,想到陆博涛,想到已死的宋清霜,她再次摇头,转移了话题,问道:“关于丁文长母亲去衙门告状的事,嬷嬷可有什么消息?”

    “老奴暂时没听到什么谣言,不过传闻太后会亲自过问,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不了了之。”

    “太后……”宋舞霞回忆着几次见到太后的情形,不确定地问:“据我说知,当年太后之子夭折后,先帝再也没有添过一儿半女,依嬷嬷看,这事……”她本想说,太后会不会知道自己不会有儿子,索性让别人也没孩子。她没有说出口,只因觉得这想法太恶毒了。更何况古人都信奉多子多福,特别是皇家,涉及子嗣一定会十分小心,相信即便贵为一国之后,也很难做到。

    建兴二十八年,太后之子夭折的时候,赵嬷嬷只不过是下等宫女,对当年的事知道得并不多,但她想到李嬷嬷比她早入宫,几乎大半辈子都在后宫,马上建议宋舞霞可以找她来问问。

    按照李嬷嬷所说,建兴二十八年之后,虽然先皇没有留下成年皇子、皇女,但从那一年到宗正二年的九年间,先后有三子二女出生,只不过都没长大而已,反而是宗正二年,敏嫔被杀,郑晟睿被立为太子之后,后宫再无妃嫔怀孕。至于死去的五个孩子,表面看或是先天不足,或是意外,死因并没太大的可疑,至少先皇并没像太后之子夭折时那般太开杀戒,把接生,伺候的人全杀了,也没有罢朝三日表示哀痛。

    关于宗正二年之后为何没有子嗣,官方解释,那时适逢宋太傅辞官,而宗正三年大楚与南吴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战争,宗正八年天灾频繁,先皇因为政务繁忙,很少踏足后宫,身体也日渐衰弱。

    这番解释看起来也说得通,毕竟当年的郑鑫世也不年轻了,生育能力降低也是有可能的。可宋舞霞听着总觉得太合理了,突然间想起了另一件事,问道:“我好像隐约记得建兴三十二年,北辽是不是曾入侵边界?”

    “郡主记得不差,那确实是建兴三十二年的事。”

    “那皇上是何时过继给太后娘娘的?”

    李嬷嬷略微惊讶地看了一眼宋舞霞,沉声回答:“也是建兴三十二年。”

    “何事先,何事后?”宋舞霞急切地问。

    李嬷嬷看了一眼赵嬷嬷,见她微微点头,又见屋里没有其他人,“噗通”一声跪下了。

    “嬷嬷这是干什么?”宋舞霞示意赵嬷嬷扶起她。

    李嬷嬷推开赵嬷嬷,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颤抖地说:“老奴不敢枉议政事,老奴只知道,建兴三十二年,北辽扰边,当时先皇还是太子,太祖皇帝欲招陆大人入京……”

    “哪位陆大人?”

    “如今的太后娘娘,当时的太子妃胞兄,陆明陆大人。”

    “然后呢?”

    “因陆大人迟迟未入京,战事又吃紧,太子欲亲征,临行前把如今的皇上过继到了太子妃名下。之后太子领兵出征,随行的先锋正是如今的镇国大将军冯大人。太子离京的第二日,太子妃亲自出城迎接兄长。陆大人没有入城,快马追上了太子,拿着太子手谕去了边关,而太子与随后到达的太子妃回了京城。”

    见李嬷嬷每说一句就停顿一下,小心地组织着措词,似十分害怕,宋舞霞用眼神询问赵嬷嬷,发现她亦不解,只得按下疑惑,继续询问:“那陆大人后来如何?又回了甘州?”

    李嬷嬷摇摇头,似更害怕了,许久才说:“回郡主,陆大人在凯旋回京途中,被……被北辽的……刺客……刺杀了。”

    “刺杀?”宋舞霞深深看了李嬷嬷一眼,见对方低着头,并不接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好一个刺杀……”

    “小姐”赵嬷嬷对宋舞霞摇摇头,转而问李嬷嬷:“关于太后娘娘,也就是当年的太子之子夭折的事,你知道多少?”

    “回郡主,这事老奴知道得不多,只是听说,那时候太子妃足足生产了两日,稳婆和医婆都以为……后来陆平陆大人爱女心切,寻了民间有经验的稳婆进宫,第三天太子妃终于产下一男婴。皇上和太子都很高兴,太子*中更是人人有赏赐……”

    “不对”宋舞霞打断了她,“我记得祖父在建兴二十八年辞官,陆大人在同一年过世,他怎么可能带着稳婆进宫?”

    “郡主并没记错,太妃子是在建兴二十八年的年初产子的,陆大人在年中过世,而宋大人在年尾辞官。”

    “这可真是好巧”宋舞霞禁不住冷哼。宫里的稳婆难道比不上民间的稳婆?同一年,两个开国功臣一个死了,一个辞官,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

    李嬷嬷没有回应宋舞霞的讽刺,继续陈述:“本来太祖皇帝想封小皇子为皇太孙的,诏书都写好了,可没料想第三日便出了事。之后太祖皇帝下令把照顾小皇子的人全杀了,还给了太子妃很多的赏赐。”说到这,李嬷嬷小心翼翼地瞧了宋舞霞一眼。

    “嬷嬷,这里只有我们三人,有话就直说吧”

    李嬷嬷迟疑了一下,低声说:“奴婢有个同乡,她也是听别人说的……”

    “说的什么?”

    “听说太子妃生产当日伤了身子……这事也许做不得准……这么大的事,怎么会瞒着……可又有人说是太子怕太子妃伤心过度,所以才瞒着……老奴也只是听别人说……”

    宋舞霞已然明白了她的意思,事实上,如今的皇太后,当时的太子妃自那日之后确实没再怀过身孕。她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李嬷嬷,安抚:“嬷嬷说的只是一些陈年的闲话,不必紧张。”

    她这么一说,李嬷嬷更紧张了,喃喃:“郡主不知,宗正元年开封府的判官在酒楼说了陆大人遇刺的事,第二天就被满门抄斩了……”

    “皇上可真是……”

    李嬷嬷摇头,“下令的并不是皇上,而是当日的首辅大臣,郡主的父亲,宋维善大人。”

第一卷 碧琰山庄 第217章

    第217章

    一个六品的京官因说起陆明遇刺的事,结果被宋维善满门抄斩。宋舞霞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即使她一直知道政治圈从来没有绝对的“好人”。

    早在碧琰山庄时,宋舞霞就从各种途径拼凑着大楚建国以来的大事年表。她心中明白,自建兴十五年郑长云一统中原至建兴三十年祖父宋铭病故,当年跟随郑长云一统江山的“兄弟”已全部不在人世了。

    真要算起来,陆平和宋铭算是活得长的,其余的人,像大将张杨,吕琼等人,大多数都在建兴十七年的太子谋反案中被牵连,处斩的处斩,流放的流放。

    当时的太子到底有没有谋反已无从考据,但从建兴十五年,陆平把未满十岁的**陆湘嫁给了郑鑫世,而非当时的太子就可以知道,一切都是有预兆的。

    陆湘从王妃到太子妃,再到皇后,如今又是皇太后,宋舞霞听过她很多的故事,相比之下,两朝为相,在官场沉浮几十年的宋维善,虽然他的声誉很高,是人人称道的忠臣,但遇到黄口小儿都知道的国家大事,如太子谋反案,北辽扰边,楚吴之战等等,他居然全都未涉入其中。

    如今,宋舞霞问起李嬷嬷,陆湘之子夭折前后,宋维善是什么态度,她回忆了好久才不确定地回答,仿佛是因为宋铭病了,宋维善、宋维德两兄弟请假在家伺疾。之后又补充,宋铭之所以在那年的年末辞官,就是因为他的病一直没起色。

    时至今日,真病假病大概只有宋维德知道了。宋舞霞并不会傻得找他证实。但从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可以看出,她的父亲宋维善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也就更加证明了,他一定要让女儿嫁给丁文长肯定是有深意的。

    有了这层认知,宋舞霞对绿荷所言,苏四娘的父亲曾与宋维善在郑州见面,就更让她在意了。遣退了李嬷嬷,拿出大楚的疆域图,她怔怔地看着位于东京与西京间的一小点,又看看位于大楚,南吴,李越朝三国边境的甘州。

    “嬷嬷,既然碧琰山庄与郑州离得并不太远,我想让二狗借着回山庄之名去一趟郑州,你说可好?”

    “可以是可以,只不过时过多年,郑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怕陈总管打探不出什么。”看起来赵嬷嬷并不怎么赞成。

    “难道真要去问张子善?偏偏我又被太后禁足了。”宋舞霞喃喃。

    “小姐,这些事也不急在一时。关于宋绣屏小姐,一旦她入宫,一定会住在余庆宫,如果凑巧怀了身孕,又生下皇子,对外,这皇子就是贵妃娘娘生的,至于她,恐怕会急病而亡,或者失足落水。余庆宫内的知情人恐怕都难逃一死,小姐心中要有个数,千万别蹚这坛浑水。至于丁家那边,如果真的闹上太后面前……”

    赵嬷嬷刚说到这,门口传来了焦急的敲门声:“小姐,奴婢是翠羽。”

    “进来吧”

    翠羽见屋里并没其他人,顾不得行礼,急促地说:“小姐,街面上谣传,丁大少与添香楼的柳依依姑娘同时失踪了,长公主前日打了柳依依,昨日又来了府上,这么巧,陆公子又和驸马爷交好,再加上大家都认为长公主与丁大少……”

    “你到底想说什么?”宋舞霞快被她绕晕了。

    “大家都说,长公主杀了柳依依,而郡主杀了丁文长……”

    “太荒谬了”宋舞霞啼笑皆非,忽然又面露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