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邦主拱手致意。
万大人:“管夫人已买下北城北部土地,将在那里建一座大的丝织作坊,即川中锦官城,想请你施工,包工包料你能不能接这个活路?”
罗邦主:“承蒙万大人和管夫人的信任,把建川中锦官城的重任交给我邦,我想我们木工邦是能胜任的。”
刘芳从行囊中拿出川北锦官城的设计图,说道:“这是我设计的川北锦官城的图。它占地一千亩,而北城的川中锦官城也是一千亩。一切皆可照旧,但其格局就按这个来。”
罗邦主:“管夫人的这张图能否借给我仔细一观。明天我带邦中几名大匠级匠人前往具体查看,好作出估价,报给管夫人。”
万大人:“具体就是贯通本县城的中大路最北丁字路口以北,直抵城墙,南面有所大的庄园,门朝西,弄清楚没有?”
罗邦主:“弄清楚了,南面那庄园是前任顺庆知府的,它的北面全部土地。”
万大人:“就是那一大片地。”
罗邦主:“明天下午我就可以给管夫人回话。我在什么地方能见着管夫人?”
刘芳:“前知府的园子已被我买下,你就在那里面东头的院子找我,我等你。”
罗邦主:“万大人,管夫人,那我就告辞了。”
刘芳:“罗邦主认不认识牲口邦邦主,如认识请他来县衙门一趟,我在这里等他。”
罗邦主:“认识,认识,我叫他来县衙便是。”
说完便走了。
这时芙蓉、东方与五个侍卫带着几大包东西来到县衙接刘芳。万大人连忙叫他们坐下。刘芳一一看了买的床上用品,皆感到满意。一会儿正宦也找来了,说道:“妈,我在大东街与大西街交接的十字路口看见一个长五间的铺面。里面还有院子,门上贴了个转让的字条,我从门缝看见院子里很大很深。如买下来将来作经营丝织品的商铺是很好的。”
刘芳:“你没问是谁的?怎么与主人联系?”
正宦:“转让字条上是写了地点的,只是我无纸笔。没记下来。”
万大人:“这栋前店后院房子的主人我知道,主人姓方。世代经营丝绸,由于最近一次贩一大船丝绸出川,在三峡翻船了,弄得丧财又死人,血本无归,无法经营了,想卖了铺子,回家买点地耕种自食。”
刘芳:“此人年纪有多大?”
万大人:“刘大人,年岁不大,才三十几,已有一个十来岁的女儿,一家本来过的安安稳稳,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哎,造化弄人,该换主人啦,此乃天意,刘大人可买来继续经营,里面什么设备都是齐全的。刘大人是否有雇佣他的意思,目前这种情况下,我想他会答应的。”
这时牲口邦邦主顾廷钧进大堂便拱手道:“万大人传唤小人有何事?我可是守法之民。”
万大人:“顾邦主向来尊奉大清律条,这我清楚,是这位管夫人找你。”
顾邦主:“原来是这样,管夫人有何吩咐?”
刘芳:“顾邦主,你认不认识黔北专门水运牲口的李邦主?”
顾邦主:“认识,我还托他邦我运过牲口呢?”
刘芳:“怎么找得到他?”
顾邦主:“好找,他有人驻在顺庆揽生意。”
刘芳:“我们与李邦主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我有大笔生意想请他做,就是找不到他的人,我写封便函,托顾邦主带给他驻顺庆府的伙计,请李邦主速来顺庆一叙。”
顾邦主:“区区小事,完全没有问题。”
万大人:“请刘大人到公案上写吧,上面有便笺有信封。”
刘芳:“多谢,”便走上公案。
东方:“顾邦主,你能不能组织一批耕牛,我们很急需。”
万大人:“顾邦主,这是管少夫人,你回答她。”
顾邦主:“能,但数量只能几十头以内,多了就不行。”
万大人:“几十头太少。”
东方:“我顺便问问个。”
一会刘芳写好,并用了南充县的信封,交给顾邦主,请他立即交给李邦主的人,让李邦主迅速来顺庆。
刘芳一看天色尚早,说道:“去看看铺面。”
万大人:“我陪你们去看,然后带你们去找主人。”
东方吩咐侍卫先把东西拿回去。
刘芳:“谢谢万大人。”
在十字路口,看了铺面,很满意。万大人带他们进了个巷子,来到一座小院门前。万大人叫跟随的一名衙役去叫开门,方老板打开门见知县万大人。外面还站了几个人,忙问:“万大人找小人何事?”
万大人:“你不是要卖铺面吗,我给你带个买主来了,难道就在这儿谈吗?”
方老板:“请进,请进。”
一行来在堂屋落座。
万大人:“这位是管夫人,这是他的家人,也是经商的,看见你转让启示,有意购买。特来找你。”
刘芳:“方老板,我们从外面看了房子,觉得还理想,不知方老板喊个什么价?”
方老板:“连铺面带院子二十两。”
刘芳:“行,二十两,请方老板写买卖契约吧。”
方老板很快写好,一式两份,刘芳与方老板签字画押,刘芳给了张二十两的银票。买卖手续完成。方老板拿出门的钥匙交给刘芳。
刘芳:“方老板下步将作何打算?”
方老板:“落魄之人还有什么打算?就用这点钱买十亩地耕种糊口呢。”
刘芳:“方老板太过气馁了,我有个建议,不知方老板想不想听?”
方老板:“穷途末路之人听听又何妨,请讲。”
刘芳:“方老板。我仍经营丝绸生意,不如方老板驾轻就熟地帮我经营,我付以薪酬。可以考虑不?”
方老板:“这样我能维持一家生计吗?”
刘芳:“我连你夫人一道用,两人的薪酬我想生计没有问题的了。而且你是作为管事。薪酬自然从优。”
方老板:“行,改个行。当管事。我叫方百川,我妻子叫黎花。”
刘芳:“我们一道去看看那铺面和院子吧!”
方百川:“行,管夫人,在你面前我们是晚辈了,你就直呼百川就行。”
刘芳:“行,百川,万大人已将北城北半部卖给我了,我马上在那里建川中锦官城,生产上等丝织品,同时立即从阆中调货来顺庆,争取近日开业。”
说着便走到了,开门一看五个店铺货架,櫃台,案桌,一应俱全。院内宽大,正屋五间三层,两厢三间二层。
刘芳:“正屋三楼为库房,二楼东头两间为我们住,西头两间为你们一家住,还要招五个伙计,他们住厢房。空的房子百川你自己安排。”
当晚,刘芳在临江酒楼办了一桌招待万大人和百川夫妇孩子。
在回家路上,东方说道:“妈,我们这个新家没有个名字,说起来很难道清楚,妈,你给取个名字吧!”
刘芳:“是的,古人很强调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可见取名的重要,但这儿是不宜叫芙蓉园的,应与锦官城联系起来,我看我们四个都来想,回去写到纸条上,同时拿出来,谁的最好,用谁的。行不?”
芙蓉、东方、正宦:“行!”
走到大门口,值岗的侍卫说:“东方少夫人,吴大人已将你要的《鱼鳞图册》送来了,在门房里。”
东方进门房抱起图册,回到院内在底层堂屋各写园名,结果东方的锦绣园,大家都觉得好,从此这园就叫锦绣园了。
第二天午饭后,罗邦主来到锦绣园,刘芳在小院底楼厅堂接见了他。
罗邦主:“我与几个大匠师反复核算的结果,提出一万一千两的报价,管夫人的意思是?”
刘芳:“这个数字超出我估算的较多,堂堂的川中锦官城,不可以没有宏大的门楼,你们加建一个门楼,我也不再加钱,也不少钱,行不?罗邦主,我还准备在我们园子外加建一个饭店,并把园子的大门移到大道边上来。”
罗邦主:“行,增加个门楼。其他再算。”
刘芳写好修建契约,预付了六千两启动款。翌日,十几个工匠头进入,罗邦主看着刘芳的设计图形,用石灰画出房屋大小框架范围。工匠头领命而去,南充城一起大手笔的工程开始了。
由各知县带着县衙主要官员的移民并村会议在吴知府的大堂召开了,刘芳一家也参加了会议。
吴敬清知府:“这是自本府莅任以来的首次召集各县主要官员的会议。当今皇上雄才大略,决心将大乱后的天下变为大治的天下,明确提出建立盛世的局面,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皇上对我们四川寄予厚望,特别请重庆管家率领近十万人开发了川西,修好都江堰,开垦川西平原大坝的两百万亩耕地,重建了锦官城,比原来大十倍。两三年里川西面貌大变,恢复了昔日天府之国之风貌,接着管夫人又到保宁府首县阆中,又建了座川北锦官城。四川督抚十分重视我们占有嘉陵江中游的顺庆府,巡抚查大人亲自带管夫人一家来我们顺庆府,这就是管夫人,大家欢迎。”
众人鼓掌,刘芳起立向大家致意。
吴知府:“我顺庆府号称四川第二粮仓,产丝绸之地,但两朝交替之际的战乱,这一切皆毁于兵火,现在我们机会来了,一定不要错过。管家开垦川西是大规模的连片的,几万劳力一齐上,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移民这的占一点,那的占一点,插花式的散乱着,巡抚查大人指令我们学习川西,川西将零散的移民集中到东面几个县,实行计亩授田,集中安置,官府统一管理,让出了岷江两岸二百万亩,管家头年便开始复垦,第二年即获好收成。按省总督刘大人、巡抚查大人指令,将分布在嘉陵江流域的零散移民移到东边的仪陇、邻水及西边的西充三县,以每户百亩授田,建立乡里保甲,管夫人每一户再移民的家庭,给搬迁费三两。一句话,让出嘉陵江两岸的浅丘之地,给新来的人耕作。大家听明白了没有?”
众人:“听明白了!”
吴大人:“听明白了,回去一个月之内完成,季节不等人,回去立即将移出的编户造册。到我这儿来领搬迁费。下面请管夫人给大家讲话,管夫人可能大家都知道,是朝中兵部侍郎,大清皇家海军司令官,为保卫大清立有赫赫战功,皇上加封镇南将军,太皇太后策封慧敏格格,但这次来我们顺庆是以商家的名义,下面大家欢迎管夫人为大家讲话。”
刘芳:“奉皇上指令,开发川西,恢复昔日天府之国的地位,任重而道远,幸得总督刘大人、巡抚查大人、提督谭大人的竭力支持,顺利完成对川西、川北的开发,现在来到川中,受到众位大人的欢迎和支持,我们管家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的开发方式不是一家一户式的,那只是解决一小块土地,要一次垦植上百万亩只能用我们独有的方式,组织几万劳力,以我家长工的形式,我们给吃、给住、给耕牛、农具,你只管种庄稼,每月拿工钱,旱涝天灾算我的,你工资照拿不误,这样,来着安心,劳作放心,很快媳妇就来了,照样有事做,照样拿工资,所以来的人都卖力的干,这样,我开支大,但收获更大。当然,没有雄厚的资财和胆略,是下不了决心的。诸位大人,认不认同我这种方式?
众人:“认同,刘大人有气魄。”
刘芳:“谢谢各位,认同就好。我第一步就是调谭大人驻成都的三万官军东来顺庆府各县,修复失修的塘堰水渠等水利,然后回重庆带第一代移民的子女,即第二代移民,再从贵州引进一些,几万人就足够了。在腾地问题上,就拜托大家了,今天中午我请大家在望江楼吃饭。”
众人:“谢谢刘大人!”
吴大人:“虽然总督刘大人有言在先,凡阻碍大开垦者严惩不贷,但你们要张榜向百姓说清楚,相信百姓是懂理的。散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