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图纸,明天我去与匠师研究。敲定后,立即进行改造,宁愿少接点货,也要优先把船装出来,争取早日投入运营。”
管上学:“这是自己的,当然一切优先。”
刘芳:“我们的船队主要航行在宜宾与上海之间的大府州上停靠,短途不靠,这样航行的速度就快得多。第二,只有卧席,每人都是有房间有铺位的,不卖坐席、散席,这样就可杜绝闲杂人等上船,船资相对贵一些,旅客也相对舒适一些,更安全一些,也能更能吸引旅客一些。也更具有竞争力。
管世敦:“我同意这两点,对船的改造就按照这两个原则来进行。”
刘芳:“我建议,大船用来跑宜昌以下,一则江面宽。跑得起速度,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跑。二则长江中下游经济状况好,客货量大。生意肯定好一些。而中等船则跑川江,即从宜昌到宜宾以及嘉陵江。因为川江及支流比下江窄得多。”
管上学:“码头是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我们应在这些府州的码头上各建一座中低档的酒楼旅社,等船的乘客凭借可在此吃住,这个数量就很大,而且兼卖客票,联系船运。”
管世敦:“每个码头每天都有一班向上游或向下游的始发船,这就保证,每个码头都可买得到船票。”
刘芳:”爹爹和世敦的建议都很好,我还认为宜昌是中下游的中转站,由于大船只跑中下游,中等船只跑宜昌以上,因此,宜昌要设中转站,平常宜昌应有两只以上的船做中转用。”
管世敦:“大船不是一时能改造好的,应首先改造一批中等船,即可利用我们现有的航运系统立即投入运营,在运营中扩充、完善我们的航运管理体系,逐渐摸索出经验来,并培养出我们的管理队伍。”
管上学:“几个娃儿中弄一两个出来做你们的帮手,边学习边干,干一两年便可派出去独当一面。”
刘芳:“爹爹说的很重要,这要与二哥商量,就年龄而论,我们这边只有正玺合适,十七岁,还有三哥的正峰。”
管上学:“你大爸屋里的庄园靠三哥世臣顶起的,而世臣就这么个儿子做帮手,八成是不会放手的,就正玺把,过几年就好了,正瑜,正龙就大了。”
管世敦:“冬天时,我和刘芳要沿江而下,仔细考察一下沿江的水路,码头,经济状况,与地方大员打打交道,熟悉熟悉整个航运环境,为以后设置自己的专用码头和开酒楼旅社打基础。”
管上学:“就这样定了,再花几万两都是值得的,你们两按今天说的大胆的干吧!”
第二天,刘芳带着他设计的改造海船的图纸来到弘智造船坊,召集了全体匠师大会。
刘芳:“各位匠师,本人应靖海大将军之请,作为军师参加了平定海冦的战争,立了功劳,傅大将军将缴获的海冦的一百五十五只大海船,三百五十只中等海船,作为对我功劳的奖赏,全交给我了,要我组成长江最大的运输船队,进行上迄宜宾下到上海的客运和货运,以把长江沿线的农工商业搞活,搞兴旺,责任重大。”
众人:“这样四老板和四夫人便是大清帝国最大的船王!”
刘芳:“问题就在这里,这些船原本是海冦乘坐的船,既非货船,又非客船,因此要进行改造,有的改造成货船,有的改造成客船,由于大海船只有在夏天涨水时才过得了三峡,因此,我和四老板决定,中等船只用来跑宜宾到宜昌和嘉陵江,大海船一律跑江面宽的宜昌到上海一线,因为只有夏天涨水了大海船才能进出三峡,现在改好的大船也只能明年夏天下去了,所以先集中精力改造一批中等船,便可利用我们现有的航运系统跑起来。”
杜大匠师:“我们现有的船怎么办?”
刘芳:“该怎么完成就怎么完成,新的暂时不忙接洽了,集中精力改我们自己的。我们得到的五百艘船已停在郭家沱,几位大匠师马上随我东下。去郭家沱看看,商定修复计划。”
三位大匠师随刘芳坐自己的中等船沿江而下。一个时辰以后到了郭家沱,偌大一个郭家沱已停满了。三位大匠师感到非常吃惊。四夫人不知立了好大的功劳才得到如此丰厚的赏赐。
刘芳:“我先带你们看一艘最大的指挥船,我的改造图是参照这艘指挥船画出来的。”
接着大家上了指挥船,刘芳说:“大家看到了吧?这船分上层、平层和底层,上层周围一圈小房间,实际上还分内外两圈,外圈房间向外,对面两岸,内圈房间向内,一个宽敞的厅。朝前的位置外为驾驶舱,内为大头目住的两间大房间,平层结构上基本上与上层相同,只是中间是一排背靠背的房间,与外层向内的房子之间,各为一个走廊,尾端有个进出的门,这样上层有60个小房间,下层有80个小房间。底层两边为水手摇浆的座位,中间为他们住的上下铺,三位看明白没有?”
三个大匠师:“看明白了。”
刘芳:“我们经营的客船,只经营卧席。每位旅客皆有自己的小住房,互不干扰,没有坐席。更无散席。因此,按卧席购买。价钱相应的贵一些,也好管一些。干净一些。同时从宜宾到上海只有泸州、重庆、涪陵、万县、奉节、巴东、宜昌、沙市、岳阳、汉口、黄州、九江、安庆、芜湖、江宁、扬州、南通、上海十九个停靠码头,两站之间最近的也有二百里以上,没有短途,这样行船的速度快得多,管理人员相对少得多。这就是我们的意图,大家弄明白了没有?”
三个大匠师:“弄明白了。”
刘芳:“我们再看看中等船吧。”
大家来到一艘中等船上,实际上,中等船的长宽基本上只有大型船之三有其二,只是比较短的两排,每排亦分内外间。亦为上中下三层,只不过上中两层共六十四个房间。
刘芳:“大家都看了,也弄明白了,问题是许多船不是这种结构,而是,上面仅一层,甲板下面为两层,上层摇桨,下层睡人,因此我的初步想法是:无法改客船的一律改成货船,大致情况是三亭中客船为二货船为一。“杜大匠师:”四夫人,根据你说的改船,从技术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为了赶工,怕不能一只只船拖到青草坡去,只能在这里直接施工,只消搭个简易的工棚就行,就吃住在船上,很简便,至于搭工棚更是出在大家手上。“林大匠师:”这不是造船,只是对上面进行改造,多数都是能干的,大家齐动手,这样青草坝可用起来,船是好的,划上去就行,但改造好了的一律停回郭家沱里面。“韩大匠师:“为了加快速度,青草坝要全部用起来,我认为先把人力组织好,根据这种情况,一艘大船的改造要多少人,一艘中等船的改造要多少人,实行包干,比如改造大船的专门改造大船,改造中等船的专门改造中等船,这样就可以逐步总结经验,加快速度。”
刘芳:“三位大匠师都谈的很好,你们三位并不参加分包,你们一是将匠师分组。二是将船分类分等。三是检查质量。四是检查进度。五是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三位的职责,清楚了吗?”
三位匠师:“清楚了!”
刘芳拿出她画的改造方案图,并详细的讲解:“上层的基本结构差不多,只是中间仅一走廊,顶上有一采光窗,向内的房间为船上工作人员的住房,保持小间,由于内圈往内移了,为外圈腾出空间,外间就深一些了,再两间打成一间,每间就成六人间了,平层不是这样,而是左右拉通成若干排巷道型,两边为上下铺,中留过道,大致两边床各宽三尺,中间过道三尺,加上隔墙,每一丈为一排,左右两边中间隔断,这样便于采光,上层为上等仓,平层为一般仓,这是我的设想,请三位大匠师参详,不对之处,一定不吝赐教。”
三位大匠师:“四夫人学富五车,上马杀敌人,下马画图纸。我等望尘莫及。”
刘芳:“你们太过奖了,闻道有先后。树业有专攻,行行出状元。你们才是造船的行家,我只晓得点皮毛而已。天不早了,去镇上把午饭吃了,我们仔细来检查每一只船,进行分类、分等级,或许有什么新发现也未见得也!”
三位大匠师:“谢谢四夫人!”
一行至郭家沱镇吃了中饭,很快返回来,准备查看这五百只海船。
韩大匠师:“四夫人,我建议。先分出大中两型,从中再分客货两类,每类按好、一般、难做三等分别叫甲乙丙等,并按此编号,比如大客甲第一,中货丙第二,这样简单明了的标在明显的位置上,以后匠师对号认领。”
刘芳:“行,你带有笔和墨盒吗?”
韩大匠师:“带了。”
刘芳:“我们也先从大船头头上那只看起。”
杜大匠师:“四夫人。驾船的人呢?”
刘芳:“我知道这一年他们都没事做,我安排他们到我五十里果树园去那里帮忙去了,天天有果子吃,活又不累。他们很高兴。走时我叫他们带上了自己全部的东西,这里,我请大将军留了两队的军士看守。”
杜大匠师:“没有私人东西就好。”
刘芳:“韩大匠师。我认为将整个船由大到中统一编个号,用大写标在前面。这样每只船的位置便一目了然,也便于你掌握全面。”
韩大匠师:“对的。四夫人考虑周到。”
由于大家都是行家,这种分类分等分级的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比较奇特的船,刘芳都一一做了记录,刘芳叫韩师傅写个“待定”,不编入货船,她要回去仔细捉摸它们的用途。
大船检查完了,接着检查中型船,也有一些形状较特殊的船,当走至快结束时,发现有七艘一组的船,一只大一些,但被大船要小一些,另六只就一般中等船大小,船身窄而长,两边船舷高,走在船面上有金属声音,一根长长的铁筒横在指挥舱面前,刘芳走拢一看是炮管,指挥舱前面有洋文,刘芳不认识,大家进入舱内,底仓分上下两层,上层,两边各有四个较大的圆形窗,窗口后地板上靠船舷各放着四个炮筒,大一些的两边各为七个炮筒,在底仓的一角里发现一个炮架,其大小显然是甲板上那个炮筒的。
刘芳心中惊喜,这分明是一支西洋铁甲舰队,但她不能说出,免得大匠师们大惊小怪,走漏出去,这正是傅大将军梦寐以求的东西,刘芳一一做了记载。
看完了,分好了,他们往回走,在船上刘芳做了分工:“林大匠师负责率领人去郭家沱搭工棚,杜大匠师负责购买所需木料,韩大匠师负责分组编组,为了稳妥,先各改一个样板船出来,其他人便好照着施工了。
韩大匠师:“我和杜师兄改一艘大船,林师兄改一艘中等的作样板。行不行?”
杜、林两大匠师:“行!”
回到重庆的当晚,刘芳去到傅大将军的房间向傅大将军汇报今天检查全部海船的情况。
刘芳:“大将军,我今天率三位大匠师去郭家沱就具体海船的改造事宜查看了全部大中海船,并按大中分为两类,再按客货分为两种,还按改造的难易和一般分为甲乙丙三等,准备以几个匠师分包的形式进行全面的改造,大致在我们的弘智造船厂和郭家沱两处进行施工,明天就进木材和搭工棚进行,先按我设计的图改一大一中两只样板,便大家照着改造了。我这样安排行不行?”
傅大将军:“对造船改船我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一切按你说的办。”
刘芳:“在检查过程中,我有两个比较重大的发现。”
傅大将军:“什么?还有重大发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