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理控制术-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变或强化自我意象如出一辙。“减负”或“解放”其实就是“强化”。你不一定非得通过“加法”进行强化,通过“减法”也可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这种做法与我在诊断患有各类严重疾病的病号时观察到的结果完全一致。有些人不加判断地认为他们的问题太多太难、无法解决,以至于很无助。他们为此羞愧难当,责备自己太无能,而且还把身陷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别人、上帝或者命运。而另一些人在面临同样严重的疾病时,则遵守上面三条高逆商标准去做,非常积极地从各个方面改造自身环境,不仅主动研究、加强自我教育、注重自身的医疗保健,而且还想办法坚持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比如,据我观察,伊丽莎白·泰勒和克里斯托弗·里夫就具备高逆商。伊丽莎白·泰勒好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做过多次医疗手术,包括臀部置换外科手术。她曾先后两次在贝蒂·福特诊所戒除恶习,之后才将康复情况稳定下来。然而,她却信心百倍地始终为保持美貌、优雅和幽默感而奋斗。她坚持在娱乐界(直到2000年还在拍电视片)、商界(曾与一家成功的香水公司做生意)打拼,做慈善工作(成立了第一个为进行艾滋病研究进行大规模筹款的基金会)时也一直很活跃。克里斯托弗·里夫在一次骑马时发生事故使脊髓受伤导致瘫痪,但一直是个负责任的丈夫、父亲、作家、专业演讲家和电影导演,生活过得既成功又充实。但与此同时,他就连起床、穿衣这样的事也需要费很大劲、很长时间,而且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

前往地狱的垂钓之旅

我曾经和几个刚刚钓鱼归来的朋友共进午餐。问到这次垂钓之旅时,他们七嘴八舌地描述说,这次旅行被一个接一个的天灾人祸搞得一团糟——天气不好、他们装满生活必需品的冰箱在河里漂浮、有个人还肚子疼,如此等等。“那么你们怎样评价这次旅行呢?”我问。

“再好不过的一次旅行,”其中一个人说,“我们经历了一次狂欢。”

他们在这次旅行中展示了自己的高逆商,成功地应对了一系列不利事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这次垂钓之旅那样的表现,那么他们每个人在一年365天里都会更快乐、更成功,而不是只有5天。所有人都是一样。当然,与周末在草地上发生的一连串带有喜剧色彩的困难相比,生活中的事可能更加重要。无疑,生活中的灾难如重伤或重病、被人抛弃等等,要重要得多。不过,成功的取得与期望和反应不无关联。如果我们由于自身期望过高、不合理(从不公平地与别人攀比、固执地追求完美、对生活本身的期望不切实际,到出海航行之旅毫无波澜或者整个过程不满意)而压力重重,对一切事情都要讲究“黑白分明”,那么,这些人为的负担就会向我们施压并把我们压垮。

一则“减负”的神话

我将以一则神话或叫寓言来结束本章。我已经通过好几条途径听说过它。不妨想想它是怎样与你释放成功个性相联系的。

据说从前有个筋疲力尽的旅行者走在一条尘土飞扬的大路上,肩膀上扛着一块大石头,背上背着一个装满砖块的背包,头上晃晃悠悠地顶着一个大南瓜,腰上还缠着一捆干草和葡萄藤,以至于只能蹒跚地迈着碎步向前走。正如你想象的那样,此人像一匹驮着货物的马,步履不稳、腰不舒服地向下俯着,前进的速度缓慢而沉重,体力消耗很大。

一个坐在路边的人和他打招呼,问:“喂,伙计,为什么不把肩膀上那块又大又沉的石头卸下来,给自己减轻负担呢?”

行者令人不可思议地答道:“嗯。你知道,之前我根本没注意到它有多重,直到你提到它我才想起来。我过去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过为什么要带着它。”琢磨了片刻之后,行者放下大石头,把它扔到路边,继续朝前走。此时,他的腰杆直了一点,行进的速度也快了一些。

向前走了一段路,他遇见另一个旁观者。此人对他装满砖块的背包提出了质疑。“嗯。我很高兴你提到它,”行者说,“我真的没怎么注意过背包里装着什么东西。”他拿出所有砖块,放在路边,继续朝前走。

又走了一段路,一个在路旁玩耍的好奇的孩子叫住了他。“嗨,先生,你为什么你要在腰间捆上那么多干草呢?”

行者拿出口袋里的小刀,割掉了干草。

一个又一个旁观者促使行者认识到自身毫无必要的负担。此后,他逐一接受了新认识,抛弃了长期束缚他的负担,并一一扔到路边。最后,他真正成了一个自由人,直挺的姿势和行进的速度都和正常人无异。

他的问题是石头、砖块还是干草?不,都不是。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缺乏对它们的认识。

心理控制训练

将你随身携带的砖块和石头列出一个简短清单。找几块实际的砖块和一支用于标记的钢笔,在每块砖块上写下你感情上的某个负担。把所有砖块装进一个背包或行李袋,放在你家汽车的后座上。当你每天早上离开家门时,拿出背包举几下,对自己说:“我今天要把这些沉重的砖块放在车里,要在不带这些沉重砖块的情况下开始新的一天。”晚上回家时,你将公文包或相关物品拿出汽车,但把装有砖块的背包仍然放在车里,对自己说:“把这些砖块丢在这里,这样我就能放下包袱、享受今晚了。”

第九章|避免无意中激活你的自动失败机制

◆无意中可能唤醒和激活的自动失败机制也有其症状。我们应能发觉自身的这些症状,以便对其采取恰当措施。

◆习惯性受挫通常意味着我们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不现实,或者说明为自己树立的形象不恰当,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怀疑自己的人,就像一个主动加入敌人行列、拿起武器和自已对着干的人一样。

——亚历山大·大仲马

人都有“沸点”。在我那时候,许多企业和工厂都使用蒸汽锅炉,这种锅炉其实离制成炸弹仅有一步之遥。如果科学控制,它们能经济实用地提供日常生活必需的热量。不过它们也拥有巨大的潜在破坏力。这种锅炉上装有压力计,显示什么时候压力达到危险点。在察觉到这种潜在危险之后,就可以采取校正措施,确保安全。同样,我们今天有不少核电站,这些核电站使用电脑和人进行严密监督和控制,以防止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过的那种“大规模泄漏”事故。

我知道,史上最严重的核电站灾难事件之一,是美国三里岛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这次事件几乎发生,但好在关键时刻居民迅速转移,才没有导致恶劣影响。而这次事件据说是因为一位工人泼了一杯咖啡引起的。

威力与危险永远密不可分。你拥有的伺服机制潜在的威力,远比过去经历使你能相信的程度大得多。你越是了解它、试验它,就越能惊奇地发现它能为你所用。然而,这种可以建设性地、创造性地作为自动成功机制(ASM)为你所用的力量,还有一种潜在的破坏力,那就是它也可以表现为自动失败机制(AFM)。我们必须善于控制和调整这种内心的力量,对它那“压力计”上的红色标线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它“溜进”自动失败机制所在的区间。

消极情绪就是报警信号。灰心、暴怒、势不可挡的焦虑、持续不变的压抑、嫉妒和怨恨、懈怠、徒劳地狂热追求、偏执和无礼,当然还有自我排斥,这些都是伺服机制的压力即将进入红色区域的信号。

人体有自己的危险信号和危险标,医生们将其称为症状或症候。病人们往往把症状视为有害的表现,如一次发烧、疼痛或类似表现都“大事不好”。实际上,如果病人能搞清这些症状预示什么,并采取改进措施,那么这些消极信号对病人来说并不是坏事。症状或症候都是帮助人体保持健康的“压力计”或“报警灯”。阑尾炎的疼痛对病人来说似乎很难忍受,但在手术之后,它却能确保病人的生存。如果病人感觉不到痛苦,那么就不会采取措施把阑尾割掉了。

无意中可能唤醒和激活的自动失败机制也有其症状。我们应能发觉自身的这些症状,以便对其采取恰当措施。当我们学会将某些性格特点界定为失败“路标”时,这些症状就会自动起到负反馈作用,引导我们离开原有轨道,取得创造性的成就。不过,我们不应仅仅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因为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它们。我们应该视它们为不受欢迎、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而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必须从内心深处真诚地说服自己相信:这些东西不会带来幸福。

任何人对这些消极感受和态度都没有免疫力,哪怕最具有成功个性的人也会不时经历这些情绪。重要的是搞清它们到底是什么,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加以纠正。

失败的画面

我再次发现,如果病人把这些消极反馈信号(或者我所称的“失败机制”)与组成“失败”(Failure)这个词的各个字母联系起来,就容易记住这些信号。对这些字母进行分解后如下:

F(沮丧、无助、徒劳,Frustration)U(犹疑,Uncertainty)

A(好斗/错误导向,Aggressiveness)R(怨恨,Resentment)

I(不安全感,Insecurity)E(空虚,Emptiness)

L(孤独,Loneliness)

没有谁会坐下来,怀着事先期望好的恶意,有意决定培养这些消极特性,目的却是为了“有悖常理”。这些特点不是凭空产生的,也并非人性不完美的体现。这些消极特点中,每一种在最初都曾用作解决某个问题或应对某个困难的途径。我们之所以采用它们,是因为错误地将其看成走出困境的出口。尽管建立在错误前提之上,但它们也有自身含义和意图。它们为我们设立了一种生活方式。请记住:人性中最强烈的冲动之一,就是作出适当的反应。要想治愈这些失败症候,我们不能通过意志力,而是通过理解,通过懂得它们起不到积极作用而且不合时宜。

这条真理能让我们摆脱它们的束缚。当能够透过迷雾看清事实时,一开始促使我们采用它们的同一种本能力量,此时也能帮助我们根除它们。

大家可以想想殉道情结和牺牲情结。我们都认识这种人:他们总是以一种牺牲品的姿态出现,原因可能是不幸的童年、破裂的家庭、不恰当的教育、偏袒的老板、诡计多端的合作伙伴、骗人的爱侣、各种各样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不幸。此人坚持认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合起伙来与他或她作对。发展下去,此人便老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成天满腹牢骚、长吁短叹、怨天尤人——“不,不,你只管去吧,今晚去看戏吧,好好享受欢乐时光。不要担心我不高兴,不用再让我深思熟虑。我已经习惯留下。”如果像看鱼缸里的鱼那样从局外来观察此人,我们对这种人的行为要么会怀疑,要么会愤懑,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让自己、也让周围的每个人都痛苦和可怜,这样做不合理。不过大家不要搞错,此人并没有故意耍手腕,使自己和别人都最大限度地陷入悲惨境地,并且天长日久形成习惯。根本不是!恰恰相反,这是他们所知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可能是克服某些挫折、得到所渴望的关注和同情,或者是为了得到某种认可,因为他们觉得通过其他方式得不到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