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侠空梦-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嘴巴隐隐念道:“曾经沧海难为水,出却巫山不是云。”他曾用元稹的诗在王冰燕面前卖弄文采,好让自己在她面前显得风度翩翩。
忽然于飞龙感到有人在拍他的肩膀,猛然回头,看到史良台一脸颓废像,显是他儿子依旧不认他,心里打击太大,本来保养甚好的脸庞转眼间好似苍老许多。
于飞龙看着他颓唐的神色,立马问道:“史员外,您儿子认你了吗?”
史良台不问便罢,问了就想哭,他捶胸顿足道:“我造的孽,我造的孽,儿子还是不认我这个爹啊。”
于飞龙惊道:“不会那么严重吧,我把他打伤,然后让你去照料他,好感化他,感化是最能激起谅解,现今他孙余粮还不认你这个爹?不可能。。。”
史良台摇头叹气道:“我伤害孩子太深,是我不是东西,他把我专门给他捎来的鸡汤都吐了。”
于飞龙来了气,道:“娘的,饭桶这东西太没良心了,给他鼻子就上脸,不教训他不行。”说着他挽起袖子便要去找孙余粮的晦气。
史良台立刻拦住他,躬身道:“大人万万不可,千错万错都是我,不管孩子的事,求大人网开一面。”
他看着史员外那张可怜像,一时心软了,本来他也就没有收拾孙余粮的意思,顶多吓唬他一下,随说道:“看你面子,我就不去收拾饭桶了。”
史良台拱手谢过,说道:“史某人来到定州也给大人添麻烦了,看到粮儿在大人处日子过的自在不在流浪,我这心里也好受。”
“员外要走吗?”
“对,晋阳那边还有生意要做。”说着他转身冲外面打杂的下人说道:“我说赶快召集伙计们收拾一下东西,今天赶回晋阳。”
“知道了老爷。”下人答道。
史良台回身对于飞龙施礼道:“大人,粮儿在这里给你添了麻烦,在下实是抱歉。”
于飞龙还礼道:“客气客气,他是你儿子,也是我徒弟,呵呵,一家人,一家人,你在定州开的铺子,我会罩着的,绝对没人敢找麻烦,呵呵。”史良台又同于飞龙寒暄了一会儿。
孙余粮躺在床上耳边能闻听到外面嘈杂的搬运声,他心道:难道是父亲要离去吗?
节度使衙门门口,顾来的车马已经将史良台一行的行李装在完毕。于飞龙将史良台送至门口,说道:“员外难道不想在离别前,再看看你儿子?”
史良台苦笑道:“何必呢?既然他不认我,我又有什么法子呀?现在看到粮儿跟着大人将来一定有前途,我心里安心啊。”他随招呼还在院子里没有出来的仆役道:“我说里面的伙计,咱们该上路了。”
孙余粮在房内听到史良台招呼的声音,立即想下床出去送行,可是他又忍忍,此时他内心很矛盾,脑中好似有两个黑白精灵在作怪。
黑的说:“傻冒,你想给你老子送行啊,难道你忘了你娘是谁逼死的吗?”
白的说:“小子啊,那是你老父亲,你现在在世上最亲的亲人,他要走了,你该去送行啊,亲人见一次面,就要少一次机会,珍惜亲情吧!”
黑精灵道:“仇恨是永远无法磨灭的,你要将仇恨永远埋藏在心里,你父亲对不起你,你就该恩断义绝,想想你当初在家里那个老女人是如何待你的。”
白精灵道:“不要相信他的鬼话,虎毒不识子,你的父亲现在已经知道忏悔了,你就改原谅他,你的血液中流着他的血,可怜可怜这个汉子吧。”
孙余粮闭上双眼沉思片刻,忽然他像触电一般,翻身起床,顾不得穿鞋子,径直跑出屋子,他听到了车马的走动声,知道史良台就要离去。
待他跑到门口时,马车早已行的无影无踪,于飞龙看着徒弟赤脚跑出,一时纳闷,问道:“饭桶,你小子犯病了?光着脚丫子出来。”
孙余粮一把拉住于飞龙的胳膊,满脸焦急的神态,道:“师父,我爹呢?史良台呢?”
“他走了,顺着西面刚走,怎么?你小子要出来杀他吗?”
孙余粮顾不得同于飞龙废话,撒腿朝西面一阵狂奔。他看到了马车,嘴里一直大声含着:“爹!爹!史良台,爹!。。。”
马车在定州街道上行驶着,史良台坐在车中不住的唉声叹气,忽然他听到车后有人在高喊自己名字,他扒开车帘,探出脑袋向外张望,发现孙余粮正自朝车子狂追,嘴里含着:“爹。”
史良台登时泪水涌出,他忙对马车夫说道:“快,快停下,快。”
车夫愕然道:“老爷不能停啊,路上行人多,忽然停了缰绳把持不住会马蹄会伤及路人。”
史良台急了,他一脚将车夫从车上踹开,车门闪出空挡,自己从车上跳了下来,落地不稳一脚滑倒,脚脖子处一股钻心疼。
他顾不得脚痛,一瘸一拐朝孙余粮飞奔而去,待他来到孙余粮面前时,面部已被疼痛折磨的有些扭曲。
史良台呲牙咧嘴,满含笑痕的说道:“粮儿,你终于认爹了?”
孙余粮经过一路狂奔也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你是我爹,是我史良台的爹,我。。。我认你是我爹,不能说我原谅你,因为我身上流着你的血液,爹,一路走好。”
史良台闻听心中顿生一股暖意,他嘴唇颤动,腮帮上肌肉鼓起,双眼含着热泪,一时不知说什么话好。他伸出双臂紧紧抱着孙余粮,话语好似赌在嘴边就是说不出。
孙余粮伏在史良台肩头,望着老父亲头上己渐生的白发,说道:“爹,你老了。”
史良台只是一个劲点头,浊泪顺着眼窝流下,滴答滴答落在儿子肩上。。。。。。
史良台走了,回晋阳继续作他的“醋王”,定州的陈醋铺子开张了,劈劈啪啪的爆竹声响彻定州,孙家的陈醋是酸的,可酸中总能弥漫一种香气,人生也是如此,有香也有酸。
史员外这次定州行没有白来,在他一声奔波的地方恐怕只有定州给它他带来的换了最多,不是那即将来临的滚滚财源,而是他和儿子之间数年的疙瘩总算能够解开了,父与子之间相比的不是矛盾,而应该是谅解,亲情可以胜过一切。
史良台走后数日,定州依旧安宁祥和,可是来自北方的威胁却在一天天的来临中。

第九十一节 为了汉人的脸1
好个阳春三月,当江南已是草长莺飞,百花繁茂的时节,中原大地已是从苦寒转为温暖的时候,在长城外的契丹,却仍是苦寒一片,娇嫩的绿草簇拥在枯黄的老草之中,坚忍挺拔的向外生长。
契丹的京都上京,一座规模在塞北牧民眼中辉煌无比的大城市,一座在中原人眼中看不上眼的荒蛮城市,上京的规模虽然可与中原任何大城相比,然而那冷清的街头,人口不足数十万的城市,怎能让汉人瞧上眼?
上京城中居住着各个民族,其中汉人为多,契丹人为次,其他的是靺鞨、室韦、女真等等,甚至还能见到阿拉伯商人,店铺林立、只是货物不多略现萧条。
上京城又有南北城之分,北边只能住着契丹人,南边居住汉人和其他民族,来上京住居的汉人多为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从幽州、辽东、卢龙一带被契丹南下骚扰的骑兵虏去的,大部为手工匠艺人或读书人,此时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已是当初来到塞北的第二代人,他们当中很多人从小跟随父辈来到契丹或是在契丹出生成人,中原老家对于这些汉人来说已是陌生之极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已经将契丹大草原当作他们的故乡,将自己当作契丹人。
他们的父辈也不愿对他们详细的介绍故土,因为他们离开中原之时,那里是人间地狱,战争、灾荒、杀戮在那些早期来到契丹谋生的汉人内心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创伤。背井离乡谁也不想,可是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如此。
汉人在契丹没有地位,契丹法典上曾经规定一个汉人杀死一个契丹人,全家抵命,一个契丹人杀死一个汉人,无需偿命,仅要赔偿相等的牛羊即可。
契丹人在报复,报复他们百余年被汉人统治欺压、甚至蹂躏,任何一个民族在强盛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复仇。就像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契丹人只要提起汉人,说得总是那句“汉人曾经不把契丹当人。”此话说出不能怪他们,看看安禄山曾为冒领战功,大肆屠杀契丹、溪族、靺鞨族人便可知晓。(骂我是胡说的大哥请翻翻历史读物。)那时民族与民族之间有的只有仇恨。
当一个汉家小儿在契丹土地上被契丹人无端欺负,当他向父亲沉痛哭诉之时,父亲往往会无声叹息“国弱民被欺。”
上京城内契丹皇宫,皇宫面积绝不逊于洛阳后唐的宫廷,亭台楼阁严谨大方,雕梁画柱美轮美奂,宽广的马道用上好的青石条板铺成,朝阳殿外两旁的龙凤金像更显威严。铁甲卫士伫立在马道两旁,手中战斧上装饰着五彩的宝石。
契丹帝国的年轻君王耶律德光坐在龙庭之上,虽然满脸青青的胡子茬可以证明他是成年男子,然而坐在他身旁的述律平(又名述律月耳朵),契丹国的太后,和他同座在纯金制成的龙椅上,这表明他还未完全掌握契丹的皇权,至少没有亲政。
一个穿着黄色龙袍,一个穿着深黄色的凤袍,母子同政,两名年轻貌美的汉家宫女撑着屏风,丝丝体香从诱人的身段内发出,引诱的耶律德光时不时勾起眼睛去窥视她们,脸上不是流出暗暗的淫笑。
龙庭下契丹帝国所有说得上话的权臣皆在此。
左边是汉臣、右边是契丹大臣,大殿内摆放的十二座铜炉,里面烧着旺旺的火焰,清烟顺着烟囱嘴袅袅升起,殿内多了一丝暖意。
耶律朝宗身为契丹国师又是皇上的叔叔,契丹国的开国忠臣,自然而然站在契丹大臣的前列双眼一直瞪着对面的朝臣,从眼神里发出内心的瞧不起,左边的汉臣以两个中年大臣为首,如果不看脸庞,专看衣着绝对是契丹人。
此二者便是契丹大名鼎鼎的“二韩”枢密南北二院枢密使,汉臣韩知古、汉臣韩延徽。当初在耶律阿保机在为期间曾经权顷一时,同样是契丹国开过重臣,昔日曾是幽州节度使燕王刘仁恭的幕僚。
他们在祖坟中的先辈打死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后辈会作大官,还是在他们眼里视为蛮夷契丹国的大官,他们祖上十八代都是汉人。
韩延徽、韩知古二人虽为汉人,但是他们却不知为耶律阿保机出了多少南下侵略的计谋,南方有他们的同胞和祖宗的坟墓,枢密使的爵位是靠千百万汉人的血泪得来。
“二韩”和朝中诸多大臣把脑袋畏缩在厚厚的皮袍内,不敢抬头,地上散落着大量被撕碎,用契丹文和汉文书写的奏章。
述律平柳眉横竖,凝望下面的朝臣,胸前两个高耸的胸脯急促喘息着,单手紧紧抚着龙椅上的纯金把手,她气呼呼说道:“你们吵啊!吵啊,契丹国少了你们还有我述律平在,天踏不下来。”
在朝堂之上,刚刚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执,以契丹大臣耶律朝宗和韩延徽为首的汉臣刚刚就出兵讨伐后唐一事大吵起来,差点上演武斗大戏,朝臣之中唯独韩知古一人默不做声,面无表情,嘴唇抖动,除此以外再无任何动作,活脱脱的木偶。
耶律朝宗摸着满脸扎手的鬓刺,说道:“太后所言极是,少了诸位还有太后在,少了诸位还有契丹阳教在,不就是讨伐南朝吗?各位为何如此胆怯?汉臣真的不如我们这些契丹臣喽。”
韩延徽闻听立刻站出来反驳道:“国师所言有些不伦不类,当初太祖皇上创业之时,我等出力不比你们小,请你不要说我们汉臣汉臣的,我等和你一样同时契丹大臣。”
忽然从耶律朝宗身后站出位身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