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官路浮沉-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兴国、张栋才都跟上了‘县委’的步子,表态坚决支持,只有仝振云拿眼望着陶天望没说话。

他不说话是因为陶天望是不泄洪的支持者,水利局的人交代的很清楚,青合浦水库的坝堤年久失修,根本不能保证它能否承受炸弹的破坏和内部的水压力,开一道口子无疑会使堤坝的整体承受能力减低,谁又能保证在大水的冲击下这道口子不会继续裂变扩大?万一它引发堤坝全面崩裂呢?

项雪梅这时又道:“我们可以选择以12个洪口闸门做为泄洪口,虽因维护不当造成了闸门冰冻的情况,但是炸开闸门的话是唯一不破坏堤坝总受力结构的方法,至少……我们可以试一试的。”

市水利局局长王镇民苦笑道:“项书记,经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闸门外被溢出的水冻结的冰就厚达一米多,闸门处因为有了厚冰已经和堤坝外壁完全连成了一体,炸它的话堤坝必然受到影响的。”

在场的人都皱了眉头,王镇民又道:“按照地震局同志们的进一步探测,地层反应越来越大了,最迟今夜可能要暴发地震的,就算我们炸开几个小口子泄洪,3亿立方米的水也泄不了多少呀!”

帐蓬内又一片沉寂,只余下众人的呼吸之声,陶天望眼底不可必免的掠过一丝悲哀色彩,苏靖阳走的好呀,在政治上他是‘得天独厚’的,新津事件他没受影响,水库事件的后果他也将避过重锋,自已这个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却首当其冲,命乎!运乎!现在后悔以前不下大决心泄洪了,唉……

李义彬也相当的郁闷,新市长没当几个月,却要遭受政治上最大的挫折,他无法接受新江倒退回十多前的模样,当大半个城市被水冲毁的时候,有多少人的家要变成一堆瓦砾,又有多少刚新建的基础设施被破坏损失?难道新江市要面临彻底重新建设的命运?来这里是为了承担这一责任的?

沉重,绝对的沉重,压的所有的人都喘不过气来,2001年除夕前,新江市要变成新江‘村’吗?

此时的凌寒和X团的曹铁面两个人就站在能观察到水库正面情况的最高丘野上,凌寒拿着望远镜又细细的看了一遍被冰封的12个闸门,它们与堤坝主壁完全形成了一体,怎么炸的开呢?

曹铁面也苦笑着和他说了,炸是能炸开的,可是不保证大堤坝完全不受损,事实上受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坚冰也不是虚泥浮土,冻的很坚实的,凌寒异想天开,问他能不能用喷火器融化坚冰?

曹说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X团没有这种装备,不过特种部队‘战戟师’拥有超级喷火器的。

“那你去临时指挥部反映一下这个提议,让市里领导们和军分区司令联络就可以了。”

2001年1月22日(农历年腊月28),上午十一点25分,‘战戟师’的工程突击队扛着‘喷火器’冲上了堤坝,凌空吊下去之后开始了‘融冰作业’,万众瞩目下,在一个小时四十分之后,12座泄洪闸门渐渐露出了原形……下午十四点(2点)整,十数声巨响之后,12道闸门同时被穿甲弹撕裂。

混浊的冒着热气的水从12个闸口喷涌出来,一时间无数看到这一幕的人们都有些激动……

而凌寒心中却无丝毫的喜气,他清楚的记得,地震的时间是这天下午十六点二十分左右,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能泄多少水?刚刚水利局的同志们检测分析了一下,得出一个数据。

每个泄洪闸口的泄洪量每秒达到60-80立方米,也就是说每个泄洪口平均每小时能排出25。2万立方米的水,12个闸口在将近两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内能排泄近700万立方米的水。

700万啊,和3亿这个数据相比,是何其的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凌寒不由为之苦笑。

这个时候不少人在看着凌寒,这位年轻人的身形太挺拔,无论站在哪里他都显的极剌眼,虽然他此时和‘领导们’保持着一定间距,但是这些人们都时不时的要朝他投来一瞥,自然他摇头苦笑的表情也落在了有心人的观察中,项雪梅就是其中一个,经过这件事,她对凌寒的信任已经接近肓目的地步了,什么样的运气他都能赶上,自已和他被捋,他是不是都预测到了会使‘天’震怒呢?

陶天望经过细致分析也得出了《水库危机》的始作恿者应是这个‘凌副主任’,那么他有许多想法也可能是别人想不到的,一念及此又见项雪梅眼神狐疑的在看凌寒,就道:“去听听凌寒怎么说?”

市委书记的一句话让大家都重新审度凌副主任的身价,他,也有在这种大事件中的发言权吗?事实上《关于青合浦水库存在的隐患》和《水库危机》都有他的参与,你说人家有没有发言权呢?

当一堆领导们随着陶天望、李义彬和刚来不久的军分区司令古云天(战戟师师长)一起围过来了,好多人又开始羡慕这位大出风头的副主任了,远远站着的一个人眼里喷射出不可揭制的嫉妒之光,赫然是最初递交青合浦水库修缮案的卢永剑,正是他提醒了凌寒的这一事件,‘功不可没’呀!

不可否认,泄洪的良机已经错过了,如果是昨天下午开始泄洪的话,那就不一样了,可是昨天已经乱成了一摊,再说没有相关部门的检测确定,领导们也定不下方案来,实际上昨天夜里还在争执泄不泄水的问题,如果抓紧一天的时间,泄掉1亿立方米的水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现在迟了……

“小凌啊……你也是水库危机最初的撰稿人之一,有没有什么可行性的好意见供大局参考啊?”

面对市委书记的亲自询问,小小的副主任凌寒也表现出应有的恭敬神态,“陶书记,我刚才大略计算了一下,12个洪口每个小时只能排泄300万立方米的水,不知道老天爷会给我们多少时间……”

实际上防抗这次地震的最大关健就在水库问题上,其它的问题想防也没法子防,那些高楼大厦你能怎么办?扶住不让他倒塌吗?不现实,唯一指望的就是地震的震级别太大,不加上大水的冲击,还是能控制损失的,水库的水一但决堤,被‘震过’的那些建筑物还能承受的住冲击才怪呢。

说到老天爷会给多少时间,所有的人都没了底气,天颜震怒难测的很,随时都有可能暴发的呀。

“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的力量还是太微弱了……”

“是的,不过陶书记,我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是刚才计算过排洪量硬给逼出来的……”

这时一众人的目光又汇聚在凌寒的身上,项雪梅的心脏没来由的加速搏动,这家伙的‘大胆’想法一般是无法想象的,他又想到了什么呢?陶天望和李义彬、古云天对望了眼,面色凝重了。

“谈谈吧,小凌,天都要塌下来了,我们还怕什么大胆不大胆,你说……”陶天望沉声道。

凌寒点了下头,转过身伸手指着离的不远的双叉峰道:“各位领导你们看,水库位于双叉峰合抱之中,我们是决不允许3亿立方米的无情大水冲刷我们新江市十几年来的建设成果,既然泄洪已经没有了意义,就把它堵死在双叉峰中,不让它糟塌新江人民这些年的成果,我们……炸掉双叉峰!”

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炸掉双叉峰吗,这……所有的人都没想过这个可能性,一时间都呆了。

那是两座山呀,炸掉它?拿什么炸掉它?开玩笑呢吧,那得动用什么样的力量?导弹部队吗?

所有的人都在苦笑,包括军分区司令员古云天在内,他道:“小凌,炸掉它不是一句简单的说话,至少我的战戟师就不具备这个能力,战戟师是精锐的步兵突击化部队,当然也有些重武器,可是要巧妙、灵活的利用这两座山峰来阻拦水库的大水,那就不是普通的炸法了,重炮旅无能为力,这还不是最关健的问题,在和平年代,就算是一场实弹演习,也要经过实地考察位置,报大军区审批,然后对指定区域进行大清理,这一系列程序是不容有失的,我有权命令下面的人把水库炸开,但我没权力在南山炸大山,何况要动用重型武器,我这个师长没那个权力,也没那个能力啊,唉……”

陶天望和李义彬对望一眼,同时苦笑,换在平时,市里也是有力量来做‘开山’的事,但是怆促之间要搞倒这两座山峰显然是不可能的,如何炸?让山峰朝哪个方向塌?这都是要经过精心设计的,考察地形地势,这根本就不是一两天能做完的事,那么,现在他们除了苦笑还能做什么呢?

项雪梅更是翻了个白眼,这家伙口气倒不小,你说搞平它就搞平它吗?你扛着铁锹去搞啊?

但是陶天望咬了咬牙凝视着双叉峰道:“这个情况可以反映给省里面,让杜省长去协调省军区。”

时间分分秒秒的过去,眼看就下午3点多了,省里还是没有回音,众人的脸上更是沉寂如死,令人憎恶的雨加雪仍在不停的下,远处水库上方蒸腾起薄薄的雾气,表面的冰层好象在轻轻的晃动。

天空阴郁的好象谁欠了它多少吊钱似的,西北方的乌云正在向这边压过来,风,也越来越大。

剌耳的手机铃声突然尖叫起来,在场的诸人都盯向陶天望手里捏着手机,一个个紧张万分……

第156章 千钧一发、除夕决择

“喂……天望啊,这个事情很麻烦,今天都腊月28了,相关部门的领导回乡的回乡,休息的休息,省军区的许司令打了很多电话都找不到人,没有上面鉴发的命令,他冒然下达命令是要负大责任的,虽然我把新江市面临的情况和他也说了一下,但是许司令说要考虑考虑,我能体谅他的处境。”

这要只是一场寻常的实弹演习,许长征也可能会‘先斩后奏’,但是现在他考虑的东西要多一些,新江市面临着水库崩泄的危局,但会不会崩裂?能崩裂多大的口子?具体何时崩裂?这些问题没人能回答,轰塌两座山峰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会不会诱发更大的地层变化?这些也没人能答复。

他在作战指挥室招来了相关战术工程专家‘会诊’这个问题,对着新江南山双叉峰的地理地图,这些人都面色凝重,一时间也取决不了,但经过研究,光是实施战略炸峰还是有办法的,出动空中特种力量‘雷翅’战机,携挂中型空对地导弹,再实地观察、巧妙应运,是可以达到最佳效果的。

只是结症不在这里,问题的关健是谁允许部队发射导弹了?没有大军区的批准你这个导弹射出去也就带走了你的乌纱帽,还要承担所有连带责任的,要是出现了不可预料的其它问题更不好交代。

所以杜南江也清楚省军区司令(集团军军长)许长征要面对的大压力,主要赶的时候好,大军区领导们大部分不在,只留下了值班的,不是军委有命令,下面的集团军又怎么能‘用’得动他们?

而许长征这些参谋们也在为他分析,地震震级不大的话,水库也不会完全崩塌,那么新江市受水灾破坏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新江还是有疏流护城河的,又能分担一部分大水的破坏力,在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下,似乎许长征也没必要冒险去下达这个命令,必竟这也关系到他个人的终身‘前途’。

许长征是犹豫了,当然他也希望情况不是那么太坏,可是事关一座城市的大安危,又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如何决择的确让他头疼的很,在具体了解地市可能受的损失之后,他不由叹了一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