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挑战盖茨神话--中国大学生创业潮-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类人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具有开拓、进取精神,他那种所谓的创新和创意,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冲动,他就要去做,那你给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表现出来,仅此就可以了;另一种是大多数的在校生或毕业生,并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多大的事情,那他需要的是在实验室有好的导师,告诉他最适合做什么;如果从大学出来后,那最好能加入到一个集体里面,有好的领导,需要别人给他指引一段时间,并且给他一个环境试探试探,而不是自己一开始就担当很大的责任,这样肯定会给社会带来动荡。因为有很多创业失败,又有很多人去效仿,而绝大多数年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是很强,他失败了可能就一撅不振,对自己的健康发展不利。
  另外,对于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来说,就算有100个员工的规模来看,做CEO的只能有一个人,这就是金字塔结构。如果每个人都想做塔尖,那就是一盘散沙,每一个人都是塔尖每一个人都是一粒石子,必须是真正能成为塔尖的人给他一个平台成为塔尖,绝大部分的人要教会他在社会上怎么定位该做什么事情,这样一个金字塔的结构才能冒出来,只有形成很多的金字塔结构,中国才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宏基的老总很遗憾地讲:为什么一些优秀的中国人,在中国人手下很难做事情?为什么最优秀的中国人往往都是在外国老板的领导下工作?因为他们不懂得游戏规则,不懂得要怎么做。如果我们过分地强调当老板的意识,强调自己创业,那我估计反而不是好事。我的建议就是,让大多数的人要有一颗平常心,把他的本份工作做好。该创业的人自然会去创业,没必要去鼓动。
  我忽然想起了在大学里谈恋爱,想谈恋爱的人自然会去找男朋友或女朋友,而没必要鼓动或抑止。但愿不久的将来大学生创业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不再作为“新闻”存在。在美国,在硅谷,大学生创业根本不算新闻,但正是一批又一批充满创造力的大学生创业者,缔造了硅谷的奇迹。在中国,由于创业机制还没有完善起来,真正成功的创业模式需要一批人去探索。刘庆峰很希望创造这样一个模式,让优秀的中国人团结在一起,年轻的优秀学生、老一代的专家学者;把分散的实力和局部的优势集中起来,抛弃门户之见,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把中国人自己的事情做好。刘庆峰最后说,创造一种管理模式,比我们自己挣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钱,意义还要大。
  人物印象:
  第一次看到刘庆峰的照片是今年上半年我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翻阅报纸时,某一期的《南方周末》有对他的专访,整整半个版面。照片中的他俨然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派头:穿一件白衬衫扎一条领带,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上,双手敲击笔记本电脑键盘,戴着一副眼镜,目光炯炯有神……我对他有几分敬畏,觉得他是个很严肃的年轻人。第一次见面后,才发现他是个很随和的人,而且对我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尊重。
  他穿一身黑色的西装,外加一件长长的黑色风衣,看起来像是一个在风雪中穿行的赶路者。
  他一点架子也没有,愿意跟我推心置腹地交谈,他那清晰的思路、微笑的眼神、坚定的语气和弘扬的手势给我留下深深的印象,尤其是他的智慧和睿智,让我觉得他是属于那种做金字塔尖的人。到讯飞公司参观后,惊叹办公楼的气派同时,我对他说:“你的总经理办公室是我采访过那么多公司当中最大的,有四十平米左右,比一些小公司的整个办公场所还大。”他只是微微一笑。
  我提到了“微软帝国”这个词,问他是不是也想创立一个企业帝国,他胸有成竹地说:“我们要创立一个语音帝国……”这决非是年轻人的轻狂,他是凭实力说话的。
  我俩断断续续进行了三次访谈,这是在我采访过程从未碰到过的。他说:“既然答应接受你的采访,我就要跟你说全面一点,透彻一点,要不就不接受你的采访。”这种为人处事的风格我非常欣赏。在最后一次访谈中,他的手机又响了,他索性把手机关掉,说别再受干扰。这是我采访那么多公司老总唯一一个关掉手机接受我采访的,我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一次我俩谈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束时他才告诉我:“司机在楼下等,我得走了。”在寒冷的冬夜,让司机在外面等两个小时,我心里很过意不去。我送他下楼,走近那辆本田牌轿车时,我惊讶地发现司机已经睡着了。昨天下午在刘庆峰的安排下,正是由这辆公司的高级轿车送我回饭店的。
  刘庆峰对媒体的采访通常都是很友善的,但最近有两家媒体歪曲事实,让他很烦恼,他希望我在这篇专访里能替他讲讲话。第一是某报用他的名义讲,说IBM、微软和英特尔做语音这个有缺点那个有缺点,并且这些缺点刘庆峰他们都知道,一定会打败它。刘庆峰很气愤地说:“这些话说是我讲的,那就显得我这个人很张狂,其实我就没说这些话!这样让读者误认为我是个年轻学生说什么都无所谓,讲话很轻狂。那些外国公司富可敌国,而讯飞刚刚发展起来,只能说跟他们竞争,让自己不断壮大。”第二是湖北武汉某著名畅销生活类杂志《XX》,刊登有他情感生活的一篇文章,标题叫“博士富翁真情赢得美人归”。当时该杂志的记者要采访他,但他因工作太忙而拒绝了,可文章登出来后说对他进行独家专访过,里面胡编乱造,串了一堆故事。用刘庆峰的话说,这些故事让人啼笑皆非,都是假的。这对刘庆峰造成了很大烦恼,因为那本杂志极其畅销,几乎全中国的每个报刊亭都有。
  做企业本来就很难,还有这些不该有的苦恼,我非常体谅刘庆峰这种心情。刘庆峰说:“我现在最希望的是,我就在做我这个事情,不要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干扰我。在工作的时候就工作,在不工作的时候就做个普通的人,我就担心,沿着这条曲线发展下去,有一天变得没有自己的生活了,那我这一辈子就亏了。我觉得事业和生活都很重要,只不过是因为目前我处在不进则退的阶段,只好把全部精力放进事业来。将来真正有一天,企业做到一个稳定的规模,有很好的团体,当公司的总裁不应该是这么辛苦的,应该是至少有30%的时间属于自己的。”我也企盼着那一天的到来,到时候我和刘庆峰等几个朋友可以在一个咖啡馆里悠闲地喝着咖啡,享受着生活的浪漫。
   别把我当花瓶
创业者档案:李玲玲,女,1978年生于湖北宜昌,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本科,2000年9月至今念本校本系硕士研究生。发表有近十万字作品,出版有诗集《为梅等你》。先后获得过首届“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亲自颁发奖证奖牌)、第七届中国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奖。
  1999年获中国大学生“五四奖学金”及“建昊杯”特等奖学金。拥有7项实用新型专利,部分专利正在开发投产过程中。2000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1999年7月领取大学生风险创业基金10万元,成立武汉天行健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被媒体誉为“中国女大学生风险创业第一人”,但不到一年公司陷入停顿状态;2000年5月与武汉某公司合作,成立武汉天骄网络信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2000年11月22日上午,我从武昌自己所住的宾馆坐公共汽车来到汉口,花了一个多小时。李玲玲的新公司在汉口,我想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见到李玲玲,虽然至今还未跟她通上电话。这两天我给李玲玲的总经理办公室打过无数次电话,可就是没人接。我是在华中师范大学附近的一家网吧上网查到电话号码的,李玲玲开了一家网络公司。华中师范大学的一位学生帮我找到该公司建立的九通网网址www。9tong。com。网上有个栏目叫“玲玲工作室”,首页是李玲玲的一张照片,还有她长长的自述:
  如果说曾经的鲜花和掌声把我捧到了一个自我不可及的位置的话,那么后来的诽词,甚至人生攻击,应该是将我推到底谷。
  曾经一度,我对自己说的最多的几段话是:我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自己,我也不应该在荆棘和坎坷中失落自己,现在我可以很坦然地说,我经受住了鲜花和掌声的考验。同时我也经受住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经验。
  那么现在,还有什么能击跨我,阻碍我前进的路呢?
  我是一个善于遗忘的人,留在记忆深处的事情并不太多。记忆深刻的不是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发言,不是杨振宁博士的颁奖,不是在鲜花和掌声中领取大学生创业风险金……我深深的记住的是我签署成立网络公司协议的场面。
  其实那只是在东湖边写字楼的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
  没有鲜花掌声
  没有人捧场喝彩
  没有摄像机和镜头
  甚至没有任何声音。
  我,还有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除了看协议,就是修改了。在投资方去打印修改好的协议时,我一个人静静的站在窗边,看着东湖面,东湖很静很静,就象会场。我感觉,我真的好希望拥有一份宁静。已有太久,我没有宁静的环境了。而我的心灵却好象经历了深海中狂风巨浪的洗礼,又站在平静的湖边,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触。
  我原本是象牙塔里一个爱写诗爱幻想的平凡女孩,如果说也有一些小小的成绩的话,那也只是爱好和好动的产物。只因一次偶然,媒体将我推向了社会的焦点。在不经意中,我从一个平静的港湾被抛入了大风大浪中。其实我的羽翼并未丰满,我的双翅还不够坚强。虽然,年轻人不应该拒绝风浪,可也应该让自己慢慢地成长。
  在新闻媒体中曾经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有一种站在马路中黄线上的感觉。在媒体大肆宣传一个文科学生作发明时,我正在为一些简单的模具图烦恼;当新闻报道大学生办公司时,却不知我正为选修的经济课疲于奔命。那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真的很单薄,很单薄。部分大学生朋友近乎于将我当成神了,虽然我是那样无奈,却又不得不配合各种宣传报道,就象站在马路中黄线上,进退两难。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希望有一片自己宁静的天空。我想我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我却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没有施展的舞台,没有施展的空间——时间是别人的时间,舞台是别人的舞台。
  同时我也是如此的迷惑: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一个公司在法人代表、董事长、总经理都没有表态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宣布拍卖?为什么签了字的资金还无法到位?为什么没有经过任何采访,报纸就可以上头版头条?
  我不是一个电影明星,我不愿看到那些莫须有的花边新闻。不知道一些不负责任的传媒者是否意识到,他们的传闻已经伤害了一个原本无辜学生最起码的尊严。
  我不愿卷入任何纠纷,也许纠纷原本就是一种炒作,一种力图贬低对方来抬升自己的宣传。我疲于应付外界的种种传闻,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创作,来工作,来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