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上下五千年智慧故事-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人不敢违抗,只得照办。
  王之涣一个个验看那些男子的背脊,其中有一男子脊梁上有两道红印,他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阿狗。”
  “你与死者可相识?”
  “不。。”阿狗支支吾吾,但又不得不实说:“我与她们是街坊邻居,当然和识。”
  “给我将阿狗拿下,其余的人都可自行离庙。”
 …过审问,阿狗承认了强奸姑娘、进而将姑娘杀死的罪行。
  王之涣如何在众多的赶庙会的人中认出罪犯的呢?事后他对提出疑问的人说:“根据案情,这是一起强奸杀人案。那就必定是青壮年作的案。那晚黄狗不叫,说明了作案者是个熟人,再加那人曾被死者嫂嫂遇见,而且在光脊梁上被抓过一把,只要逐步排除不可能者,那么具备上述几个条件的阿狗就必定是凶犯无疑。”
  至于审问黄狗,是王之涣故作耸人之举,以吸引众人来赶庙会,可麻痹作案者的心理,使之上钩。  

董行成察颜观色
 
  董行成是唐朝年间的怀州人氏。他非官非吏,却将维护地方治安、破案捉贼视为己任。所以获得了百姓的信任,大家送了他一个雅号叫“捉贼神”。
  一天清晨,他去茶馆喝茶,台上的说书先生正在演唱他捉贼的故事。茶客们见了董行成,都以敬羡的目光注视着他,一时引起了骚动。弄得他很不好意思,便退出茶馆,想等茶馆安定之后再进去喝茶。
  正在这时,自远而近,传来“得得得”的驴步声。不一会,一个老头赶着驴子向茶馆走来,此人本想进去喝茶,见到机警的董行成站立门口,便改变主意,鞭打驴子继续前行。
  那驴子此刻已疲惫不堪,脚步踉跄,再也不肯举步,那小老头一手高举鞭子狠狠抽打,一手紧紧护住腰际的皮包,催着赶路。
  董行成看到这个情景,急步上前,瞪着眼睛大声地喝道:“大胆偷驴贼。还不把偷来的皮包留下!”
  小老头听到喝声,支支吾吾辩白道:“皮包。。是我在路上捡的。”
  董行成继续诘问:“大路朝天,行人万千,为何别人不曾捡得皮包,而你能够捡得?”
  小老头顿时语无伦次了:“我运气好,不,是他办事疏忽。不,是我董行成继续喝道:“还不从实招来!”
  小老头并不认识董行成,但见此人料事如神,气势逼人,只得招供事实:
  原来,他于昨晚在一家旅馆内窃得同房间的一个商人的皮包,接着又偷了他的驴子连夜逃跑了。
  这时在茶馆喝茶的人们都闻讯走出门来,其中也有县衙的差役,不由惊奇地问董行成:“董大官人如何得知这个人是盗贼?”
  “察颜观色是探案的重要手段。”董行成解释说,“我看那人无情鞭打驴子,就知道那驴子不是他自己的,哪有主人不爱护自己的牲口?再有,他神色慌张,紧紧护住腰际皮包,说明那皮包也是偷来之物,再把这两者加以联系,我便认定此人必是盗贼无疑。”
  差役正在将信将疑时,有个商人汗流浃背,神情紧张地追赶过来,寻找他被窃的驴子和皮包。  

刘崇龟查刀破案
 
  唐朝,刘崇龟镇守南海郡(今属广东省)。上任不久,碰上了一桩棘手、古怪的案件。
  一个年轻俊美的富商子弟押船载货停泊在江岸,上岸闲逛。岸边一个院落门口,站着一个漂亮少妇。双目流盼多情。少年调情道:“天黑后,我来为你解闷好吗?”少妇含笑着点头。
  哪知天黑后,有一个小偷路过,见院门未关,便偷偷地溜入行窃。少妇瞧见一个人影飘进,误认为那翩翩少年来了,急急匆匆迎上去。盗贼见屋内有人冲出来,便拔刀直刺,扔下刀逃之夭夭。没过多少时间,那少年来到院中。夜色里,他踏在血泊里,“叭”地滑倒在地。他仲手一摸,碰到了尸体,吓得魂飞魄散,拔脚就溜,仓促上船,叫船家马上解缆启航,借着夜色逃走了。
  第二天清晨,少妇家的人发现了尸体,顺着血迹追到江岸。岸上人忙说半夜里一艘商船突然离开,大伙马上告官追捕。那少年被抓获,但死不承认杀人罪。。
  刘崇龟心里发急:不能这么僵下去呀。他忙唤人递上凶刀,仔细察看:呀,原来是一把屠刀。刘崇龟情不自禁大笑道:“众衙役。给我传令,后天要大祭,让全城屠夫一律到府中听令!”
  到了那天,众屠夫来了,他又吩咐:“今日天色已晚、都把刀子留在这里。明天再来。”当天晚上,他命令手下用那把行凶的刀换出了其中的一把刀。
  第二天,屠夫们各自认领好了自己的刀,只有一个屠夫急得团团转,就是找不到自己的刀。刘崇龟笑着问他:“剩下那把,是不是你的?”
  那屠夫急着摆手,“这是张狗儿的刀,不是我的。”
  刘崇龟听罢,忙令人找出张狗儿住处,火速前往追捕。那人却已闻讯而逃了。
  刘崇龟接到衙役通报,沉着地笑笑:“如此这般,我不愁这张狗儿不上当。”
  当天下午,狱中提出了一名死罪囚犯。大街小巷,贴满了公告,称杀人的富家少年已认罪,将在当夜处死。这消息像插上了翅膀,传遍了各地。
  三天后,逃跑在外的张狗儿听说案件已经了结,心中暗喜:没什么好害怕啦,回家吧。
  张狗儿刚踏进家门,马上被埋伏的差人抓获归案,依法处决。那个轻浮的商人之子,也因为犯了“夜闯民宅”的罪而被处杖刑。  

裴行俭粮车藏兵
 
  公元679 年(唐高宗调露元年)的一天,唐朝的单于都护(官职名)萧嗣业的粮车正在道上缓缓行走,忽然,突厥(西北少数民族)首领阿史德温傅率领一支叛军呐喊着冲杀过来,杀死了这些押车的唐军,夺走了粮车。
  第二年,唐高宗任命裴行俭为定襄(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南)道行军大总管(相当于元帅),率军前去讨伐突厥人。
  裴行俭领兵来到朔州(今山西省朔县)时,叫士兵拉来300 辆大车,又挑选了1500名手持大刀强弩的精兵,对他们说:“以前萧嗣业的军粮大多被突厥人抢劫去,所以兵败。现在,突厥还会来这一套的,我们要出其不意,方能打败敌人。”这些精兵领会大总管是将计就计,镇静地藏进粮车之中。裴行俭又让一支部队埋伏在粮车必定经过的险要之处,等待战机。
  再说一支突厥的部队远远望见唐军的运粮车又到,喜出望外他说:“唐军又送粮上门啦!”于是闪电般冲上前去。押车的都是老弱残兵,一见来势凶猛的突厥兵,故意惊慌地丢下“粮车”,抱头而逃。
  突厥兵兴高采烈地驱赶着“粮车”凯旋而归。来到一个碧泉涓涓流动、绿草生意葱茏的地方,他们解开马鞍,让马去喝水吃草。
  突厥兵说:“现在让我们看看有多少粮食吧?”
  于是,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刀枪,准备去打开粮车。
  这时,粮车突然打开,从车中跃出一个个骁勇无比的唐军,突厥军大惊失色,一时手足无措,当惩被砍下无数脑袋。剩下的赶忙夺略而逃。窜到险要之处,猛听得一阵鼓声。又闪出一支唐军,前后夹击,把这批抢粮的突厥兵杀死大半。后来突厥兵再见到运粮车,就不敢轻易接近了。于是,裴行俭运粮畅行无阻。粮草充足,终于打败了敌人。 
  安禄山扮使立功 
  公元736 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突厥人安禄山给奚族(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巡逻兵抓住了。安禄山心想:自己欠了官府的债逃到这儿,给这帮混蛋杀了岂不太冤枉啦!他突然脸呈庄重之色:“我是大唐朝廷派来跟奚王和亲的使者。你们杀了我,会惹下弥夭大祸的。我们皇帝发怒,你们民族岂不完蛋?”
  巡逻兵给吓坏了,忙将他客客气气送到奚王那里。安禄山见到奚王,作揖过后,傲然肃立。奚王满脸春风:“大唐使者,远方来的贵宾,先在我们最华贵的宾馆住下吧!”
  第二天,奚王因怕唐王朝势力强盛,便特派100 名壮上跟着安禄山去朝拜大唐皇帝。
  安禄山却冲奚王笑了:“你派去的人全是无能之辈,见了大唐天子不怕失了你的面子?久闻你手下琐高(将领称号)大名,为啥不令他带队前往呢?”
  奚王听听有理,忙唤来琐高带300 壮士,跟随安禄山,星夜兼程,入朝拜见大唐皇帝。
  这行人将临平卢(今辽宁朝阳)时,安禄山先派刚收买的心腹进入平卢城,欺骗平卢守将裴休子道:“奚王派琐高和精兵强将攻城来了。他们嘴上说入朝拜见大唐天子,其实想偷袭啊!”
  裴休子闻言大怒,马上做好准备,全副武装,出关迎接奚人。
  夜深人静,进入宾馆安歇的奚人沉沉睡着。裴休子派来的人突然闯进屋子,一阵砍杀,把奚人随从给消灭得一干二净。
  安禄山心中暗喜:“我的借刀杀人之计居然奏效,立功的良机到啦!”他马上捆绑了琐高,押送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那儿。张守珪大吃一惊:琐高可是奚人中最有才能和盛望的啊,怎么会给这安禄山逮住啦!他对安禄山赞不绝口,连夜奏请朝廷任命他为果毅(官职名),又提升为将军。
  后来,安禄山人朝禀报事情;深得唐玄宗的赏识。
 ∩是,就是这个安禄山,后来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 年)发动“安史之乱”,使天下大乱。  

安禄山弱兵诱敌
 
  公元756 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安禄山到处散布说,党羽崔乾佑只有4000老弱残兵,想引诱朝廷的军队上钩。唐玄宗不听大将郭子仪、李光弼劝谏,派镇守潼关(今陕西边关北)的兵马副元帅哥舒翰出兵讨伐崔乾佑。
  哥舒翰率20 万大军进军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而崔乾佑部南靠高山,北临黄河,在70 里长的隘道、险要之处,布满精兵强将,虎视眈眈。
  哥舒翰率领随从策马观察敌情,远远望见崔乾佑所带兵员甚少,便将手一挥:各路大军,齐头并进!
  哥舒翰没想到,崔乾佑把重兵藏在后阵,暴露在外面的不过一万人。按照他的命令,这些士兵十个一群、五个一簇,零零星星,散在阵前游走。他们嘻嘻哈哈,有的疏散开,有的挤一块,有的向前冲,有的向后退,稀稀拉拉,散散漫漫。哥舒翰的部下见了,掩口讥笑:这帮饭桶能打仗?
  锣鼓一响,双方交战。崔乾佑军队旗帜突然倒下,败退而去。朝廷军队见状,马上高声呼喊紧追而去。不知不党中,渐渐追进隘道。
  一会儿,崔乾佑的伏兵突然杀出,喊声四起。高处扔下的许多木头、石头,砸得官军惨叫不止,死伤无数。隘道狭窄,官军手中的长枪长矛再也施展不开。
  哥舒翰心急如焚,忙命将士用马拉着毡车在前面奔撞,想以此冲跨敌人。太阳过了中午,老天突然刮起东风。崔乾佑冷笑一声,右手朝后一招,几十辆装满草的车辆风驰电掣般推出,直堵塞住了毡车的去路。一把火点燃于草,火借风势,片刻间毡车燃火。烟焰遍布隘道,官军睁不开眼,难分敌我,自相残杀。官军急了,纷纷乱嚷:“敌人在烟雾里,朝烟里射箭!”天黑了,官军的箭统统射光,烟雾里不见一个敌人踪影。
  官军正诧异间,背后传来杀声。原来,崔乾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