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损害了民族尊严,让整个大宋百姓抬不起头来。

岁币政策,使宋朝经济得益,政治上得不偿失。

而此次谈判中,也有赠送岁币,不过被赵朴果断抹掉。宁肯在其他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也不在这方面让一点步。

而此次,可以获取西域大量马匹,还有一些稀缺物资。

比如煤炭,石油!

煤炭提炼出来焦炭,可以用来炼钢;石油简单提炼后,也可以用火攻。

而煤炭、石油在南宋很缺少,需要进口,以便战争之用。

而为了要研制一些厉害武器,都是离不开煤炭石油。这些都需要大量储备,以便战争之用。

在经过了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谈判之后,宋辽之间终于达成了协议,皆大欢喜。西辽使者欢喜于超额完成了耶律大石交代的任务,而宋朝使者也是欢喜于达到了皇帝的标准。

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

“不好了,陛下出大事了!”

“出了什么事!”赵朴心中一突突,强压住心中的恐惧。

赵大道:“刘豫称帝了,建立了伪朝!”

“刘豫是谁?”赵朴问道。

“一个乱臣贼子,一个张邦昌第二!”秦桧说道。

接着,赵大详细的讲述了起来。

刘豫字彦游,世代务农,后来中了进士,成为宋朝的官员,北宋末年官至河北提刑。金人南侵时,刘豫弃官来到真仪避乱。建炎二年,经人举荐去担任济南知府,但他却嫌济南正处在战乱之中,离金人太近,希望到一个靠东南边一点的地方去做官,却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同意,为此刘豫感到很不满意,带着情绪上任去了。他上任不到一年,面对金兵围攻济南,在金人的劝诱下杀死了作战勇猛、力主死守的守将关胜,投降了金朝。

金军退去后,就让刘豫知东平府,充任东西、淮南等路的安抚使,还任命刘豫的儿子刘麟知济南府,让刘豫父子给他们管理黄河以南地区。可是刘豫的野心很大,他看出金人需要他,就派儿子刘麟带着珍宝去金朝活动,向金朝左监军挞懒行贿,希望立刘豫为帝。

金朝占据中原以后,山东等地人民的抗金斗争并未停息,各地不时发生袭击金兵的事件。女真贵族感到汉人难治,他们还不知道应该如何统治中原地区,但他们却知道“以汉制汉”的办法。

于是,他们决定在中原地区汉人中寻找一个代理人,立一傀儡皇帝,代替并协助金朝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汉人的统治。

很幸运,刘豫当了皇帝,当了石敬瑭第二。

第352章“重锤计划”

在偏殿内,赵朴坐在椅子上,静静的等待着。

而四周坐着分别是李纲、秦桧、汪伯彦、赵鼎、韩肖胄、范宗尹、王守义、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人。在场的文武,都是大宋重量级别的存在,是朝中核心存在,也是赵朴的心腹臣子。

若是一个炸弹将这殿内文武都炸死,整个大宋会出快速瘫痪。

此刻众人汇聚一起,谁也没有说话,而是仔细的听着那个惊天消息。

刘豫称帝了!

在宋金的夹缝之间出现了一个国家——伪齐。

伪齐的出现,给整个大宋,蒙上了一层阴影,使宋金战局出现了变数。

“刘豫整个逆贼,大逆不到,若是被某抓住了,定然要千刀万剐!”这时,一个瓮声瓮气的声音道,正是刘光世。

“刘贼无道,甘愿做石敬瑭第二,必须人人而诛之!”

立时间,在场的大臣们义愤填膺的大骂了起来,只有几个大臣安静的等待着。

而赵朴也不说话,就这样等着。

骂人,骂奸臣,最没有风险,又能留下好印象。

骂了许久之后,这总算是暂时停歇了下来,赵朴扭头问道:“李卿家,不知有何策!”

李纲道:“刘豫无耻小人,甘愿为金国鹰犬,必须雷霆反击,请出襄阳之兵,攻打伪朝!”

赵朴又看向了秦桧。

秦桧道:“出兵不可,此时我大宋正在修生养息,精力重在积蓄,重在强军,万万不可因小失大,破坏整个全局。微臣以为。刘豫不过是第二个张邦昌而已,陛下当以招降为主,不战而屈人之兵!”

赵鼎道:“想要不战而屈人之兵,似乎有些想当然了。金军吃了张邦昌的亏,岂会第二次吃这样的亏,招降刘豫,那又该以得等爵位待之!封王,似乎有些过了,我朝文臣辛勤为国,武将誓死拼杀。想要得公侯尚不可得,他一个降贼,岂能封王,这不是鼓励叛臣吗?若是仅仅封侯,此等无耻小人。会答应吗?”

赵朴点点头,心中暗自赞叹。朝中臣子表现的还不错。

当君王。最怕的是态度模凌两可,和战不定,致使下面的臣子搞不清君王意思,于是投机作风大涨,分为两个派别彼此攻击。

而赵朴当了皇帝之后,旗帜鲜明的表现出了抗金的主张。致使朝中根本没有议和派出现。

在某种程度上,议和派的出现,也是君王纵然所致,是君王为了平衡朝中势力所致。只是为了所谓的平衡。损害国家利益,又破坏了平衡的本质。

至少此时朝中,没有了议和派。

或者说议和派依旧存在,只是隐藏了起来,不敢触碰赵朴的眉头,只要是前线没有大的惨败,议和派就会继续潜伏,直到消失。而一旦前线出现了较大的势力,议和派就会再度抬头,甚至势力扩张。

“鹏举,你说呢?”这时,赵朴又看向了岳飞。

此时岳飞也仅仅是三品武将,在整个朝堂官位品级较低,只是在场的大臣们谁也没有小看。

官位品级,这是小事,最为重要的是,简在帝心,只要皇上心中看重,哪怕是一个卑微的小官,也会冉冉升起;若是失去帝王宠幸,哪怕是贵为宰相,也可能落为阶下囚。

岳飞道:“陛下,西北危险,金军可能进攻西北,伪朝成立,乃是金国进攻西北的前奏!”

赵朴眼睛一亮,“继续说!”

岳飞道:“金军军力强盛,奈何从完颜阿骨打死后,陷入了群龙无首状态。金国也有皇帝,只是皇帝没有至高无上权力,反而是处处受到制约。金国实行勃极烈制,几个巨头共同执掌朝政,党争厉害,朝内分为几个派系,相互争斗,致使政策不连贯,多出昏招!”

“前几次攻击我朝,多是三路出击,形成数千里战线攻击我朝,致使胜利不断,但却难以动摇我朝根基。后皇上登基,利用金军兵力分散,相互配合不畅,歼灭金军一部,困扰金军一部,致使金军败退而去!”

“而此次金军变得聪明了,不再分散攻击,而是集中兵力进攻一点!此次金军扶植伪齐,使宋金之间,出现了一个缓冲地带,借着这个缓冲,金军可以集中兵力进攻西北汉中,四川等地,只要攻陷西北,等于断掉我大宋一只臂膀,那时可顺流而下,再度上演晋国覆灭东吴之路!”

赵朴暗自点头,与他想得差不多。

接着大臣们又各自说着看法,从各个角度上仔细的分析着,其中不乏精辟见解,赵朴听着也是暗自点头。

在说了个差不多时,赵朴开口了:“宋金之间,此时出现了相持局面。金国无力治理河北、河东、河南、山东等地,只能是任由盗贼横行,任由义军横行,只能是扶植傀儡政权,以汉治汉;而此时我朝若是反攻,至少也能将战线推进到黄河一带,只是这会带来巨大的后勤压力,兵力更是分散,又无法抗击金军骑兵,最后极有可能失败。于是,金国不会治理,而我朝不能收复失地。此时河南、山东、陕西一部,多是三不管区域,于是诞生了这个奇葩的伪政权。”

“这是金军由全面进攻,走向重点进攻的开始,金军想要从西北绕一个大圈子,合围我朝,而我朝就动东北抄金国的老家。战胜敌人,唯有进攻。进攻,进攻,再进攻,以强悍的进攻,彻底的毁灭金国,打破金国的合围计划!”

“接下来,布置作战任务!”

没有开会讨论,只有独裁下命令,这一刻赵朴显示出乾坤独裁的一面。

众多臣子相互看了看,有些无奈。

这就是当今皇上,嘴上挂着有事大家商量,可是骨子里却是独断专行,下定决心的事情,不容一丝改变。

“这是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

说着,赵朴将一份资料下发了下去,上面写着“重锤计划”。

在开会前,赵朴已经制定下了大致的方略,由军部具体规划,将其变得丰满,可执行。

而此时,赵朴也没有所谓的民主意识。

此次开会,更多是让大臣们发泄一下情绪,更多是通知作战方案,使各个部门做好协调,而不是讨论该怎么做。

在治世,讲究权力平衡,讲究民主,有事大家商量,出了问题互相担着;可是在乱世,在战争期间,这是讲究独裁,军权一把抓,军事高于一切,行政、舆论、经济等都为军事服务。

所谓的有事大家商量,只会造成各自为战,各自扯皮,各自小利益占据主导,最后不败而战。

金军本身有着纵横无敌的军力,更是屡次击败宋军,将宋军精锐尽数覆没,本来应该是一统天下,赵朴即便是有金手指作弊,也多会不灵光,说不准就是兵败身亡。

只可惜金国实行勃极烈制度,实行民主,结果各自拆台,各自看好看,才给了宋朝可乘之机,才形成对峙之势,不然宋朝早亡了。

一个勃极烈制度,断送了金国灭宋的机缘,断送了大一统的机缘。

而赵朴不会犯下这个错误。

在朝政上,在官场上,任由士大夫们折腾,只要是不触犯底线,懒得理会你们;可是在军事上,在对金作战上,则是独裁、固执,不听人劝。

ps:大战将要开启,猪脚将反击汉奸,狠狠的爆汉奸走狗的菊花。西北大战,淮河大战,襄阳大战,东北大战,各个大战将要上演,拼杀的时刻要来临了。(未完待续。。)

第353章王霸之气

“作战计划,很是简单。就是在西北、襄阳,淮河,乃至是东北,形成局部反攻。”

赵朴说着。

这个计划有些疯狂,有些不知所谓,可就这样做了!

练兵,整训,已经有一年多了,该教的也教了,该训练的也训练了,再继续训练下去,也意义不大了。唯有战场上拼杀,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断的死亡淘汰,强者活着弱者死亡,才能训练处一只强军。

这样有些残酷,有些冷血。

只是赵朴不在乎,在乱世人命最不值钱。

很多东西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比如士兵的生命。

而江南积累那么多财富,留着也没有用,还不如去大战,去拼杀,也胜过被是士大夫们花钱酒地,损耗掉。

此次作战计划,不在于占领多少城池,收复多少失地,这意义不大。反倒会将宋军的兵力分散开来,被金军给个击破,而作战重点一直是歼灭金军的有生力量,将金军精锐消耗掉,让女真兵越战越少。

一旦女真兵损害太大,战场死亡率超过了自然出生率,女真距离灭亡没多远了。

历史上,北方有很多草原民族强横无比,可最后还是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损耗掉的。

战争很多时候,不是拼谁胜利次数多,而是看谁坚持的更为长久。

比持久,比耐力,谁能比得过强大的宋朝。

历史上,宋朝不是最强大的王朝,却是最持久,命最硬的王朝。

宋朝屡战屡败,似乎就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可是它的敌人想要干到他,更是艰难至极。最后往往是被磨死了。

………………

“强军,有三大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