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商-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太后看着我说道:“啊!是世庙皇帝爷。”李太后和陈太后都松了一口气,李太后长出了一口气,接着先前的话问:“佛门重振,和老皇帝有何干系?”
  我看了一眼一如和尚,然后说道:“我想这件事情大师应该比我更清楚,我看还是由大师来说吧。”
  李太后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转向了一如和尚,说道:“大师你有话尽管说,咱不怪罪你。”
  一如和尚瞄了李太后一眼,小心翼翼却又字字分明的说道:“不但有干系,而且干系重大。”
  我感觉到自己的心乎的一下子就悬在了半空中,这个一如和尚也许是因为这些事情憋在心中的时间太长了,现在见到有机会倾吐,顿时满脸的憔悴换成了红光,口齿也利索了许多,“李太后既然宽恕老衲无罪,老衲就把在心底窝了多年的话,一股脑的吐出来。”
  李太后愣了愣,然后说道:“既然如此你就要把你该讲地都讲出来。”
  “谢太后。”一如欠身谢了佛礼。只见他捻动佛珠的手慢了下来,额上的青筋也突然凸起——这是肝火骤旺之象,他缓缓的说道:“我大明圣朝的开国皇帝朱洪武,本来就是佛门弟子,他得天下后,以孝悌为治国根本,洪武皇帝深知,要想芸芸众生天下庶民人人都做到孝悌,唯有佛教,可尽除人心壅蔽之妄。我佛慈悲,以大悲智力挽救沉若,跻诸彼岸;以广大明灯普照沉迷,示以觉路。鉴于此,洪武皇帝秉乾建极,融皇风佛法于一体,转远近承风,光大浮屠之教。诺大中国,始终是大乘气象,西天净土。而大明天府,也因之皇佐绵长,国泰民安,这都是佛光披覆荫佑所至。”
  一如和尚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但是,当传国玉玺传至第八代皇帝,也就是嘉靖皇帝世庙手中,这位皇帝爷不幸误信妖术,沉迷斎醮,受陶仲文、邵真人一帮妖道教唆,对佛教大加摧残,毁梵宇,焚舍利,荼毒僧侣。大明开国以来地佛教之大劫,实乃由这位皇帝一手造成……”
  一如和尚接下来就历数嘉靖皇帝荼害佛教的种种罪孽,他特别讲到了嘉靖十四年发生的最大的毁佛事件。
  嘉靖皇帝毁佛的事情其实就是早就有了这个念头的,紫禁城内就有大善佛殿,其中藏有历代皇帝敕造的金银佛像以及从各地搜求迎进珍藏的佛骨佛牙等物。嘉靖早就有心拆除,只是碍于诸先帝之为,一时难下决心。
  恰好这一年皇太后提出想建宫另住。嘉靖立即抓住这一契机,下令拆除大善佛殿建皇太后宫,并命大学时李时、礼部尚书夏言等入视基址。夏言投嘉靖所好,建言请敕有司把佛骨佛牙搬出大内,埋入无人之荒野,以杜愚惑。
  嘉靖召见夏言颁旨曰:“朕思此物,智者认为邪秽,必不欲观;愚者以为奇异,必欲尊奉。今虽埋之,将来岂无窃发,不如举火焚之,以绝后患。”圣旨既出,紫禁城中大善佛殿顷刻拆毁,内藏的一百六十九座金银佛像,各种头牙佛骨舍利一万三千余斤,也被尽数搬至灯市口闹事中心,当中焚毁。
  嘉靖皇帝的这次毁佛事件让大明本朝来十分兴盛的佛教文化终于从此以后佛教一蹶不振,各州县僧亡庙毁。甚至嘉靖皇帝临死还要下诏禁止佛尼到戒坛说法,并且到处捉拿僧人。
  常言道:“蓄之既久,其发必烈”。一如这番话说了足有半个时辰,慷慨激昂,怒火不可遏止。说道伤心处,竟哽咽唏嘘,泪下如雨。
  连我也被这情绪感染,心中赞叹道:“这老和尚平常慈眉善目,谨言慎行,原来却还是一个血性老汉。”顿时对他愈加敬重。
  李太后感叹了一下后说道:“关于世庙皇帝厌弃佛教之事咱在宫中也有一些耳闻,但咱是嘉靖二十四年菜出生,因此知道得并不多。而且自入宫以来,无论是皇上还是宫中的老太监,都讳言先帝之事,许多事就无从得知。”
  我看时机成熟,于是趁热打铁的说道:“这些事情商民反倒是有些耳闻,听说世庙皇帝爷生平极为推崇道教,屡次下令要压制佛教。这件事情我想宫中的冯公公一定知之甚详,太后要是想要知道的更清楚的话,不妨将冯公公找来。”
  李太后挥挥手示意,片刻后,冯保就来到了禅房中,一同前来的还有万历小皇帝朱翎钧和小客用。
  “冯公公,你对嘉靖十四年,世庙皇帝下令毁佛的事情可否知道?”
  冯保先是怔了一下,然后回答说道:“嘉靖十四年大内大善佛寺,焚烧佛骨时候,奴才已经进宫6年了,那些事情都是亲眼所见,真是可惜了那些东西,后来听见人说有不少珍本佛经都被烧毁了。”
  听冯保如此说,李太后的脸色变得冷若冰霜。
  第二百零二章 再见张允龄(1)
  冯保看见太后这个模样,顿时脸色煞白,坐在那里双手放在膝盖上不停的挫动着,显得十分的慌张。
  不过我可不认为李太后是因为冯保的话生气,嘉靖皇帝生前迷信道教,坚信“二龙不相见。否则必损阳寿”,所以嘉靖皇帝迟迟没有立下太子。
  甚至到了后来,裕王爷,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已经成为了嘉靖唯一存活的儿子,嘉靖皇帝还因为册立太子的事情将去多大臣廷杖削籍,并颁旨外廷,今后有感言立太子者,斩无赦。
  更加有一件事情让外人看来都会感到不平,大明皇室,凡是太子得子,须得老皇帝赐名,可是李彩凤生下了当今的万历小皇帝朱翊钧后,嘉靖皇帝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直至驾崩,朱翊钧的名字都没有给出。
  我看了一眼李太后,在自己的心中揣摩了一下,大胆说道:“太后,世庙皇帝已然仙去,现在重要的是让佛教能够重振,让后世万民都为太后的善举感恩戴德。”
  李太后端起了一边的茶杯,用手护住了脸,喝了一小口,然后用那黄绫绣帕轻轻地拭了拭双颊,几下动作掩饰住了自己内心感情的泄漏。
  凭心而论,李彩凤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她更加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女人。高拱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对这个受到皇帝宠信的妃子有多少特殊的礼遇,这个不是能不说是高拱下台的重要原因。
  当年嘉靖皇帝的所作所为,显然并没有把李彩凤当成是自己的儿媳,李彩凤的心中对死去的嘉靖皇帝恐怕没有多少敬爱,更多的应该是憎恨,只不过李彩凤却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因为她的特殊身份,要让皇室和谐。母仪天下,她只能把这种恨深埋心中。
  可是沉埋在心底却并不等于冰消瓦解,这股子睚眦之恨,始终还在心中作祟。我对这种感觉有体会。
  李太后看了我一眼。然后目光又落在了冯保的身上,她威严而自重的喊了一声:“冯公公。”
  冯保听到李太后叫自己。立刻就离开了座位,跪在了地上,低头说道:“奴才在!”
  李太后地目光中似乎有意思的戏谑。可是表面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如果不是我爱注意别人的眼睛,也会忽略过这件事情。
  “刚才大和尚说起了世庙皇帝爷焚毁庙宇的事情,语言颇有不敬,按照大明律该如何处置呢?”
  冯保愣了一下。他看看一如和尚,又看了看李彩凤和她身边的陈太后,不过两个人却没有语言只是在等着冯保回话,而一边地小皇帝对几个人所说的事情更加不清楚,所以也只是站在那里没有吱声,冯保一时站在那里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地步。
  看见了这种情况,我连忙说道:“太后,商民有话要说。”
  李太后看了我一眼,然后说道:“不知道先生有什么高见啊?难道说先生也对大明律有所研究?”
  我不顾李太后话中的讽刺。只是说道:“太后方才已经答应了不追究一如大师言语之罪,而且大师方才说言嘉靖皇帝所作所为,大多都是事实,没有一句是讹话,更没有一句是谤言。只不过没有人敢讲起罢了。现如今一如大师能够当着太后和皇上的面讲出来,正说明我朝皇上英明,所以臣子百姓才敢于大胆进谏,这实在是我大明地福气。”
  李太后只是扫了我一眼,然后用话语讽刺说道:“先生你心计颇深,事情都让大师说出来,现在自己却出来充好人。”
  不过我丝毫不在意李太后的话语,而是接着说道:“商民还有一句话要说。”
  李太后瞥了我一眼,这一眼让我感觉自己面前的不是一个母仪天下的太后,而是一个向自己情人撒娇的小女人,我顿时感觉心头一热,不过我很快就觉醒了,心中暗暗地警惕,看来这个李太后就是传说的媚骨天生,是床上的极品,只可惜我自己难以享受到了。
  心中虽然在想些不堪地事情,可是我表面上却还是装出了一本正经的样子,看着李太后,等着李太后的反应。
  “说吧。”
  “如今宫廷内外传言,太后是观音再世,以商民看来这并非是妄言,这是天降大任于皇后,望能匡正世庙遗毒,广结佛缘,让我大明之皇天后土,重凝大乘气象。”
  一番马匹拍得我自己都感觉到肉麻,不过看李太后逐开的笑颜,我知道自己说对了。李太后看了看不远处的一如和尚,然后说道:“先生你真是会说话,咱哪里能和观音相比,都是别人不胡说的。知道咱该如何广结佛缘呢?”
  我看了一眼一如和尚,正巧他也正在望着我,我给他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回答说道:“这件事情还要问一如大师了。”
  一如宣了一个佛号,然后说道:“广结佛缘,多做善事就是广结佛缘,然而如果太后真的想要广结佛缘的话,最好的莫过于把世庙所毁之寺尽行恢复重建。”
  没戏!我心中说道,现在李太后最为苦恼的酒师银子的问题,在这个时候提起恢复重建庙宇的事情,恐怕是没有多大成功的可能。
  果然,李太后沉思了一下,又和身边的陈太后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恢复重建庙宇的事情还要从长计议。”
  而等李太后说完这话后,冯保在一边说道:“太后,道场已经做完了,是时候回宫了。”
  陈太后也说道:“冯公公说的对,妹妹既然给先帝的道场已经做完了,咱们就回去吧,要不外面的那些百姓们也不能进来上香,这可有损你再世观音的名号啊。”
  听到陈太后的调笑。李彩凤也笑了一下,回答说道:“姐姐你也笑话咱,不过说起来,咱们在这里也已经告饶了不短的时间了。估计外面那些百姓也都等着上香呢,冯公公你去准备一下。这就回宫吧。”
  我看见李太后挽住了陈太后地胳膊,然后两个人就要走出禅房,心中不由得一阵轻松。这尊菩萨终于要回去了,可是谁知道李彩凤却在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着我说道:“既然已经开春了,皇上的课业也不能落下,仇先生你也要准备一下了。皇上的功课还要靠你和张先生呢。”
  我只好说道:“商民知道了。”
  一行人将陈李两位太后送到了寺外面,看着两位太后上到了车上,我跪在那里恭送圣驾,碰巧的是张鲸就跪在我地身边,他低声说道:“刚才有外人,说话不方便,杂家有些事情要告诉仇老板。”
  我眼睛的余光瞥了过去,却看张鲸只是低着头,根本就看不出来她是在说话。我也保持着原样,没有说些什么,只听见张鲸接着说道:“最近冯保手下地东厂和锦衣卫活动频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