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仕官-第3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号首长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只是时不时的点点头,表示认同他们的某些观点。会议的气氛有些诡异,根本就不是讨论,除了批评还是批评。

不在其位却谋其政的老爷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很凌乱,甚至还夹杂着一些很难懂的方言,但却都说到点子上了。相比之下,刚刚结束的临海省代表团分组讨论,就像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游戏。

前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陈主任.1950年生,绝对是他们中的“年轻人”。尽管会后常常被记者们围追堵截,但小组讨论会上,他总是坐在第二排。

面对黑色的话筒,他忧心忡忡地提出:

“中央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据我所知,去年土地出让总额为3万3干多亿元,比前年增加约13%,土地继续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大家老讲既得利益,土地财政就涉及一大块既得利益。为什么就不能咬咬牙口籼朵脚,把它改了?”

老百姓们说的话你听不见,老革命和老干部们指着鼻子骂你退无可退了吧?令田文建倍感意外的是,三号首长居然像没事人似地,笑容满面地说道:”陈老,这一点中央正在研究,我想很快就能拿出一套完善的改革方案。”

老爷子们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将话题转移到当下的干部作风问题上。

“我们国家铺张浪费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讲,比**问题还严重。大家减一减、省一省,作风上稍微改进一下,一年几千个亿,我看不成问题!”

这个话题很快被另一位老干部接了过去。

他说,据前些年的一次统计,我国一年浪费的粮食就够两个多亿人一年所需。

但这话立刻被提出意见的老干部纠正了,“那项统计应该是餐饮里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在他旁边,另一位老前辈也表示了赞同,一脸无奈地说道:“肯定不是粮食,那种饭局里,最少的就是粮食。”

别开生面的“骂娘会”,居然开了近三个小时。田文建腿部麻木了,这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站了起来,紧盯着三号首长的双眼,意味深长地说道:“按照农历的算法,我今年70了。十五年之间,我们开了十五次会议,在一起153天,今后大家全聚在一起怕是不可能了。”

田文建这才意识到,对于这些40年代初期出生的老干部来说,“改革之音”犹在,但今年将是他们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两会了。难怪三号首长脾气那么好呢,愣在坐在这里被唠叨了近三个小时。

一位老前辈夹着文件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慢慢站起来,准备转身就走,三号首长突然说道:“王老,请您稍等一下。各位老前辈,你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批评,很中肯,也很有见地,可以说是高屋建瓴。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那就是前中央党校教授、中纪委理论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田文建同志。小田同志,站出来吧,别不好意思。”

见三号首长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田文建猛地反应了过来,感情他是把自己当成挡箭牌,准备用临水的试点,让这些心系国家的老前辈们安心。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三号首长站了起来,示意工作人员分发资料,并抑扬顿挫地说道:“目前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中央也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事实上早在七年前,就把临海省临水市指定为深化体制改革的一个试点。

田文建同志也就在那时候,前往临水担任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这六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公务员队伍精简成功,**得到了遏制,干群关系很融洽,人民群众对市委市政府也很支持……”

三号首长的话虽然不是什么金口玉言,但也绝不会在这样的问题上开玩笑,老爷们低头看看手中的材料,抬头看看不卑不亢的田文建,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一切部是真的。

明年就要换届了,眼前这帮老爷子虽然就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可他们的门生故吏仍在,没有他们的支持是万万不行的。

乔伟是三号首长的人,他能不能顺利入常,在此一举!在这个关键时刻,力挺三号首长就是力挺乔伟,而田文建的政绩也成为了乔伟的政绩。

一直保持沉默的陈老,哪能错过放过这个机会,立即站了起来,呵呵笑道:“小田同志是铁山生前看重的后生晚辈,事实证明,小田同志也没让他失望。不计个人得失,默默无闻的七年磨一剑,总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很多事情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二十年来,国内的政治气氛从未像现在这么紧张过。

中国改革开放目前存在三股力量,一是要回归毛传统的“倒退派”,一是以总理为代表的“政改派”,但两派在现有的政治光谱上,恐怕都还不属于主流:

真正的主流是满足于“经改政不改”的“现状派”,他们获得了在这种跛脚改革中捞得盆满钵盈的既得利益集团支持。“倒退派”

之所以得到一定的社会掌声,毋宁说是民众对“现状派”不满的心理投射。

而三号首长这时候把田文建抛了出来,无疑释放出了一个极其敏感的政治信号。通过安晓彬的渠道,对上层动向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田文建,这才意识到什么叫“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尽管到现在他连一句话都没说,却已被打上了“政改派”的标签,甚至还成为了“政改派”冲锋陷阵的第一人。

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

是骡子是马,必须得拉出来溜一溜。;

在老前辈们的强烈要求下,三号首长很乐意让田文建这六年前下的一步闲棋,做起了别开生面的叙职报告。眼前这些”40年后”,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物。田文建不敢怠慢,想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该先从那一方面说起。

“小田书记,不要紧张嘛。有什么说什么,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更没有媒体记者。”前国务委员王老前辈性子比较急,见田文建愣在了那里,禁不住地鼓励道。

三号首长微微的点了下头,风轻云淡地说道:”是啊,有什么就说什么,别那么拘谨。”

“是,首长。”

田文建干咳了两声,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凝重地说道:“改革就是革命,而革命的目标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尽大可能维护人民的利益。但谁代表人民利益?怎么才能符合人民利益?却一直困扰着我。

听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员,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诸如‘肉价上涨,市民抱怨、农民高兴;房价下跌,没房的叫好、有房的怒砸售楼处’此类的两难问题,你根本就回避不了。”

改革的呼声很高,也很迫切,甚至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至于怎么改?备有备的看法,备有备的思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老爷子们怎么也没想到,作为一个已干出成绩的先行者,田文建不但没推销他那套试点模式,反而提出了这一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关系着改革成败的两难观点。毕竟治国如小烹,不管你怎么做,结果都是众口难调。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田文建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住了众人的注意力,禁不住地深思了起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环境出发,得出自己满意的、集合起来却又是互相矛盾,甚至彼此之间充满火药味的‘公平’。每个人都自认为代表了’人民利益’,可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代表不了,甚至连自己都代表不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圣经中伟人的历史,旨有一显著特点,不管是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还是所罗门、彼得、保罗……你皆可发现,圣经不仅真实记载了他们的优点,也真实记载了他们的过错。

这一切在告诉我们,无论多伟大,只要是人一一就有罪!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在信徒中的光辉形象,反而有血有肉,更值得信赖。”

说到这里,田大书记话锋一转,倍感无奈地苦笑道:“可我们呢?总认为自己是对的。

无论干什么都是这样,甚至明明知道错了,也会想方设法的推脱,甚至还进行一些苍白无力的辩驳。

有时为了应付一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让人民满足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却又无法兑现,结果只能说一套做一套,导致谎言遍地。让那些相信政策高调承诺,而不看政策执行者低调行事的人们,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进而又反过来刺激他们的不满情绪,如此循环往复,造就了现在这个怨声载道的怨妇世界,而说理和讲真话的风气永难形成。”

听起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甚至都缺乏逻辑,但田大书记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那便是改革要慎之又慎,绝不能一拍脑袋就做出决策。

同时不管怎么改,一定要言出必行,说实话、干实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净唱高调了。

站的高度很高,可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说。王部长暗骂了一句小狐狸,紧盯着他的双眼,似笑非笑地问道:“小田同志,你是知名学者,理论水平很高,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这个改革已走到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你认为应该先从哪方面着手?”

左和右的问题自然不会问他,此时此刻讨论的焦点只有一个,是自上而下还是像田文建那样自下而上的搞县政改革。

大方向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又有什么意义?田文建沉思了片刻,干脆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前辈,事实上如今的现状,远远出乎我下去挂职前的预料。那时候,我们担心会出现左和右的问题,毕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将会凸显出来,人们会质疑小平同志的先富论,生怕又会在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上达不成共识。

可在我个人看来,现在无论左还是右,实际上都已经成了边缘人。真正的主导力量既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中间有一块东西,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型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在过去三十年改革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好处的这一股力量。他们现在要求不要往前走,也不要往后退,因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田大书记的这番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居然敢当着三号首长的面“妄议朝政”,要知道别看他们刚才批评的很猛烈,但都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还是很隐晦的。

看着老前辈们那副面面相窥的样子,田大书记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突然转过身去,紧盯着面无表情的三号首长,异常凝重地说道:“爱这个国家,就应该坦然些。坦率地讲,我个人对接下来的改革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不管左还是右,哪怕是中间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都是整个巨额财富链条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话糙理不糙,这就好比争议最多的国企,开始国退民进,下岗了一大批人,也先富了一大批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后来说走锚了,应当是国进民退,所以就形成了国企做大。现在又有人说应该再次国退民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左右两个极端摇摆,但只不过是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两种不同方式罢了,根本就没人民什么事。

刚被贴上“政改派”标签的田大书记,其理念居然跟本系大佬有着天壤之别。三号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