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肜既葬,子参遂诣奉车都尉窦固,从军击车师有功,稍迁辽东太守。永元中,鲜卑入郡界,参坐沮败,下狱死。肜子孙多为边吏者,皆有名称。
  论曰:祭肜武节刚方,动用安重,虽条侯﹑穰苴之伦,不能过也。'一'且临守偏海,政移犷俗,'二'徼人请符以立信,胡貊数级于郊下,'三'至乃卧鼓边亭,灭烽幽障者将三十年。古所谓“必世而后仁”,岂不然哉!'四'而一眚之故,以致感愤,'五'惜哉,畏法之敝也!'六'
  注'一'条侯,周亚夫也。为将军,军于细柳,文帝幸其营,亚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文帝曰:“此真将军也!”穰苴,齐人田穰苴也。
  齐景公使为将军,使庄贾往,穰苴与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至,贾后至,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士皆振栗。
  注'二'犷音古猛反,又音久永反。
  注'三'徼人谓徼外人偏何等也。符,验也。为偏何请还自暛,以验内属之信。
  数级谓偏何斩匈奴,送首级受赏赐。
  注'四'三十年为一世,言承化久也。论语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注'五'眚,过也。左传曰:“不以一眚掩大德。”眚音所景反。
  注'六'畏法犹严法也。
  赞曰:期启燕门,霸冰虖河。祭遵好礼,临戎雅歌。肜抗辽左,边廷怀和。
  校勘记
  七三一页四行从徇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从平河北”。
  七三一页一一行披普彼反按:“普”原斗“芳”,径改正。
  七三一页一二行'栆'今恒州栆城县也据集解引钱大昕说补。按:“栆”当作“焒”,字□禾,然各本正文注文皆作“栆”,今仍之。
  七三二页二行摄*(幩)**'帻'*复战刊误谓幩是马扇汗,期被创中额,则是“帻”字。王先谦谓东观记正作“帻”。今据改。按:“幩”原斗“愤”,径改正。
  七三四页二行复封丹弟统为建平侯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注作“平舆”,属汝南也。
  七三五页九行封王乡侯按:殿本考证谓地理、郡国志无“王乡”地名,“王”字疑误。
  七三五页一0行说文曰歋□手相笑也按:集解引孙星衍说,谓说文作“歋愈”,并无“□”字。云“人相笑相歋愈”,不云“手相笑”。注误。
  七三五页一五行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刊误谓按文脱衣可言“以敛之”,躬亲不宜复有“以”字。按:“以敛之”与“以养之”相对成文,刘说泥。
  七三六页八行茂觽疲劳按:御览二八四引。“茂”下有“建”字。
  七三七页一行屯*'田'*函谷关据汲本、殿本补。
  七三八页三行温余水出上谷居庸关东按:“温余水”当作“□余水”,说详杨守敬水经注疏。
  七三九页四行臧宫等入箕关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东观记“箕关”作“天中关”。
  七三九页四行南击弘农厌新柏华蛮中贼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纪要柏谷在陕州灵宝县西南朱阳镇,有柏谷亭。“柏华”盖“柏谷”之误。
  七三九页五行时新城蛮中山贼张满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续志新城有鄤聚,今名蛮中。说文作“□中”。
  七三九页八行邓奉弟终按:集解引惠栋说,谓“终”一作“觽”,古通。
  七四一页一四行先明汉道按:刊误谓“先”当作“光”。
  七四二页八行不忘俎豆按:王先谦谓东观记作“不忘王室”。
  七四二页八行可*(为)**'谓'*好礼悦乐据汲本、殿本改。
  七四二页一一行谥曰成侯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袁纪作“威侯”。
  七四四页三行从弟肜按:汲本、殿本“肜”作“彤”,通鉴或作“彤”,或作“肜”。
  七四四页一三行常为士卒*'前'*锋御览三0二引作“常为士卒前锋”,东观记作“常为士卒先锋”,今据御览补“前”字。
  七四五页五行即击匈奴左伊*(袟)**'秩'*訾部据集解本改,与前书匈奴传合。
  七四五页一一行*(功)**'切'*责州郡据刊误改。
  七四六页六行期至涿邪山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宏纪作“涿邪王山”。 后一页
  后汉书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 第十一
  *任光子隗*
  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也。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啬夫,郡县吏。'一'
  汉兵至宛,军人见光冠服鲜明,令解衣,将杀而夺之。会光禄勋刘赐适至,视光容貌长者,乃救全之。光因率党与从赐,为安集掾,拜偏将军,与世祖破王寻、王邑。
  注'一'续汉书志曰:“三老、游徼,郡所署也,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署啬夫一人,主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
  更始至洛阳,以光为信都太守。及王郎起,郡国皆降之,光独不肯,遂与都尉李忠、令万修、'一'功曹阮况、五官掾郭唐等'二'同心固守。廷掾持王郎檄'三'
  诣府白光,光斩之于巿,以徇百姓,发精兵四千人城守。更始二年春,世祖自蓟还,狼狈不知所向,传闻信都独为汉拒邯郸,□驰赴之。光等孤城独守,恐不能全,'四'闻世祖至,大喜,吏民皆称万岁,实时开门,与李忠、万修率官属迎谒。世祖入传舍,谓光曰:“伯卿。今埶力虚弱,欲俱入城头子路、力子都兵中,何如邪?”光曰:“不可。”世祖曰:“卿兵少,何如?”
  光曰:“可募发奔命,出攻傍县,若不降者,恣听掠之。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世祖从之。拜光为左大将军,封武成侯,留南阳宗广领信都太守事,使光将兵从。光乃多作檄文曰:“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遣骑驰至钜鹿界中。吏民得檄,传相告语。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五'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旬日之闲,兵众大盛,因攻城邑,遂屠邯郸,乃遣光归郡。
  注'一'信都令也。
  注'二'续汉志曰:“五官掾,掌署诸曹事。”
  注'三'东观记扶柳县廷掾。
  注'四'独守无援,故恐之。
  注'五'投,至也。堂阳,今冀州县也。
  城头子路者,东平人,姓爰,名曾,字子路,与肥城刘诩起兵卢城头,'一'故号其兵为“城头子路”。曾自称“都从事”,诩称“校三老”,寇掠河、济闲,众至二十余万。更始立,曾遣使降,拜曾东莱郡太守,'二'诩济南太守,皆行大将军事。是岁,曾为其将所杀,觽推诩为主,更始封诩助国侯,令罢兵归本郡。
  注'一'卢,县名,属太山郡,今济州县。
  注'二'今莱州。
  力子都者,东海人也。起兵乡里,钞击徐、兖界,觽有六七万。更始立,遣使降,拜子都徐州牧。为其部曲所杀,余党复相聚,与诸贼会于□乡,'一'因号为□乡。□乡渠帅董次仲始起茌平,'二'遂渡河入魏郡清河,与五校合,众十余万。建武元年,世祖入洛阳,遣大司马吴汉等击□乡,明年春,大破降之。
  注'一'今兖州瑕丘县东北有□乡。
  注'二'茌平,县名,属东郡,故城在今博州聊城县东。茌音仕疑反。
  是岁,更封光阿陵侯,'一'食邑万户。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其冬卒。子隗嗣。
  注'一'阿陵,县名,属涿郡也。
  后阮况为南阳太守,郭唐至河南尹,皆有能名。
  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所得奉秩,常以赈恤宗族,收养孤寡。显宗闻之,擢奉朝请,迁羽林左监、'一'虎贲中郎将,又迁长水校尉。肃宗即位,雅相敬爱,数称其行,以为将作大匠。'二'将作大匠自建武以来常谒者兼之,至隗乃置真焉。建初五年,迁太仆,八年,代窦固为光禄勋,所历皆有称。章和元年,拜司空。
  注'一'续汉志曰:“羽林有左、右监一人,各六百石,主左、右羽林骑。”
  注'二'前书曰,将作少府,秦官也,景帝更名将作大匠,秩二千石。
  隗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于世。和帝即位,大将军窦宪秉权,专作威福,内外朝臣莫不震慑。时宪击匈奴,国用劳费,隗奏议征宪还,前后十上。独与司徒袁安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鲠言直议,无所回隐,'一'语在袁安传。
  注'一'持重谓守正也。*'鲠言谓'*执议不移。回,邪也。隐,避也。
  永元四年薨,子屯嗣。帝追思隗忠,擢屯为步兵校尉,徙封西阳侯。'一'
  注'一'西阳,县名,属山阳郡也。
  屯卒,子胜嗣。'一'胜卒,子世嗣,徙封北乡侯。'二'
  注'一'东观汉记*(曰)*“胜”字作“腾”。
  注'二'北乡,县名,属齐郡。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一'父为高密都尉。'二'忠元始中以父任为郎,署中数十人,而忠独以好礼修整称。王莽时为新博属长,'三'郡中咸敬信之。
  注'一'黄,今莱州县也,故城在县东南。
  注'二'臣贤案:东观记、续汉书并云“中尉”。又郡国志高密,侯*'国'*。百官志皇子封,每国傅、相各一人,中尉一人,比二千石,职如郡都尉,主盗贼。
  高密非郡,为“都”字者误。
  注'三'王莽改信都国曰新博,都尉曰属长也。
  更始立,使使者行郡国,即拜忠都尉官。忠遂与任光同奉世祖,以为右大将军,封武固侯。时世祖自解所佩绶以带忠,'一'因从攻下属县。至苦陉,'二'世祖会诸将,问所得财物,唯忠独无所掠。世祖曰:“我欲特赐李忠,诸卿得无望乎?”
  即以所乘大骊马及绣被衣物赐之。'三'
  注'一'东观记曰:“上初至不脱衣带,衣服垢薄,使忠解澣长襦,忠更作新袍藳*(解)**'鲜'*支小单衣廃而上之。”
  注'二'苦陉,县名,属中山国,章帝改曰汉昌,自此已后,随代改之,今定州唐昌县是也。
  注'三'马色黑而青曰骊。
  进围钜鹿,未下,王郎遣将攻信都,信都大姓马宠等开城内之,收太守宗广及忠母妻,而令亲属招呼忠。时宠弟从忠为校尉,忠实时召见,责数以背恩反城,因格杀之。诸将皆惊曰:“家属在人手中,杀其弟,何猛也!”忠曰:“若纵贼不诛,则二心也。”世祖闻而美之,谓忠曰:“今吾兵已成矣,将军可归救老母妻子,宜自募吏民能得家属者,赐钱千万,来从我取。”忠曰:“蒙明公大恩,思得暛命,诚不敢内顾宗亲。”世祖乃使任光将兵救信都,光兵于道散降王郎,无功而还。会更始遣将攻破信都,忠家属得全。
  世祖因使忠还,行太守事,收郡中大姓附邯郸者,诛杀数百人。及任光归郡,忠乃还复为都尉。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一'食邑三千户。其年,征拜五官中郎将,从平庞萌、董宪等。
  注'一'中水,县,属涿郡。前书音义曰:“此县在两河之闲,故曰中水。”故城在今瀛州乐寿县西北。
  六年,迁丹阳太守。是时海内新定,南方海滨江淮,多拥兵据土。忠到郡,招怀降附,其不服者悉诛之,旬月皆平。忠以丹阳越俗不好学,嫁娶礼仪,衰于中国,乃为起学校,习礼容,春秋乡饮,'一'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垦田增多,三岁闲流民占著者五万余口。'二'十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