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迁征南大将军。复遣朱佑、贾复及建威大将军耿弇,汉*(中)**'忠'*将军王常,武威将军郭守,越骑将军刘宏,偏将军刘嘉、耿植等,与彭并力讨邓奉。先击堵乡,而奉将万余人救董欣。欣、奉皆南阳精兵,彭等攻之,连月不克。三年夏,帝自将南征,至叶,董欣别将将数千人遮道,车骑不可得前。彭奔击,大破之。帝至堵阳,邓奉夜逃归淯阳,'四'董欣降。彭复与耿弇、贾复及积弩将军傅俊、骑都尉臧宫等从追邓奉于小长安。'五'帝率诸将亲战,大破之。奉迫急,乃降。
  帝怜奉旧功臣,且衅起吴汉,欲全宥之。彭与耿弇谏曰:“邓奉背恩反逆,暴师经年,致贾复伤痍,朱佑见获。陛下既至,不知悔善,而亲在行陈,兵败乃降。
  若不诛奉,无以惩恶。”于是斩之。奉者,西华侯邓晨之兄子也。
  注'一'犨,县名,属南阳郡,故城在今汝州鲁山县东南。叶,今许州叶县也。
  续汉书曰:“彭南击荆州,至*(城)**'成'*安、昆阳、犨、叶、舞阳、堵阳、平氏、棘阳、胡阳,处处皆破其屯聚。”
  注'二'东观记曰:“丰,邔县人,少学长安,受律令,归为县吏。更始元年起兵,攻得邔、宜城、*(若)**'鄀'*、编、临沮、中庐、襄阳、邓、新野、穰、湖阳、蔡阳,兵合万人。”邔音求纪反。
  注'三'南阳复阳县有杏聚。
  注'四'续汉书曰:“奉令候伏道旁,见车骑一日不绝,归语奉,奉遂夜遁。”
  注'五'小长安解见光武纪。
  车驾引还,令彭率傅俊、臧宫、刘宏等三万余人南□秦丰,拔黄邮,'一'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帝怪以让彭。彭惧,于是夜勒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旦西击山都。'二'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悉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度沔水,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大破之。'三'从川谷闲伐木开道,直袭黎丘,击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与诸将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豫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追斩蔡宏。更封彭为舞阴侯。
  注'一'黄邮,聚名也,在南阳新*(都)**'野'*县。
  注'二'山都,县名,属南阳郡,旧南阳之赤乡,秦以为县,故城在今襄州义清县东北。
  注'三'沔水源出武都东狼谷中,即汉水之上源也。阿头山在襄阳。
  秦丰相赵京举宜城降,拜为成汉将军,与彭共围丰于黎丘。时田戎拥觽夷陵,'一'
  闻秦丰被围,惧大兵方至,欲降。而妻兄辛臣谏戎曰:“今四方豪杰各据郡国,洛阳地如掌耳,'二'不如按甲以观其变。”戎曰:“以秦王之强,犹为征南所围,岂况吾邪?降计决矣。”四年春,戎乃留辛臣守夷陵,自将兵沿江泝沔止黎丘,刻期日当降,而辛臣于后盗戎珍宝,从闲道先降于彭,而以书招戎。戎疑必卖己,遂不敢降,'三'而反与秦丰合。彭出兵攻戎,数月,大破之,其大将伍公诣彭降,戎亡归夷陵。帝幸黎丘劳军,封彭吏士有功者百余人。彭攻秦丰三岁,斩首九万余级,丰余兵裁千人,又城中食且尽。帝以丰转弱,令朱佑代彭守之,使彭与傅俊南击田戎,大破之,遂拔夷陵,追至秭归。'四'戎与数十骑亡入蜀,尽获其妻子士觽数万人。
  注'一'东观记曰:“田戎,西平人,与同郡人陈义客夷陵,为髃盗。更始元年,义、戎将兵陷夷陵,陈义自称黎丘大将军,戎自称埽地大将军。”襄阳耆旧记曰:“戎号周成王,义称临江王。”
  注'二'续汉书曰:“辛臣为戎作地图,图彭宠、张步、董宪、公孙述等所得郡国,云洛阳所得如掌耳。”
  注'三'东观记曰:“戎至期日,灼龟卜降,兆中拆,遂止不降。”
  注'四'秭归,县名,今归州,解见和纪。
  彭以将伐蜀汉,而夹川谷少,水险难漕运,留威虏将军冯骏军江州,'一'都尉田鸿军夷陵,领军李玄军夷道,自引兵还屯津乡,当荆州要会,'二'喻告诸蛮夷,降者奏封其君长。初,彭与交址牧邓让厚善,与让书陈国家威德,'三'又遣偏将军屈充移檄江南,班行诏命,于是让与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址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或遣子将兵助彭征伐。'四'于是江南之珍始流通焉。
  注'一'江州,县名,今渝州巴县也。东观记曰:“长沙中尉冯骏将兵诣彭,玺书拜骏为威虏将军。”
  注'二'津乡,县名,所谓江津也。东观记曰:“津乡当荆、杨之咽喉。”
  注'三'东观记曰:“让夫人,光烈皇后姊也。”
  注'四'续汉书曰:“张隆遣子晔将兵诣彭助征伐,上以晔为率义侯。”不总遣子,故言或。
  六年冬,征彭诣京师,数召燕见,厚加赏赐。复南还津乡,有诏过家上頉,大长秋以朔望问太夫人起居。'一'
  注'一'大长秋,皇后属官。汉法,列侯之母,方称太夫人也。
  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彭遂壅谷水灌西城,城未没丈余,'一'嚣将行巡、周宗将蜀救兵到,嚣得出还冀。汉军食尽,烧辎重,引兵下陇,延、弇亦相随而退。嚣出兵尾击诸营,彭殿为后拒,'二'故诸将能全师东归。彭还津乡。
  注'一'东观记曰:“时以缣囊盛土为堤,灌西城,谷水从地中数丈涌出,故城不拔。”续汉书云“以缣盛土为堤”。
  注'二'尾谓寻其后而击之。凡军在前曰启,在后曰殿。东观记曰“彭东入弘农界,百姓持酒肉迎军,曰‘蒙将军为后拒,全子弟得生还也’”也。
  九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泛,将数万人乘枋箄下江关,'一'击破冯骏及田鸿、李玄等。遂拔夷道、夷陵,据荆门、虎牙。'二'横江水起浮桥、□楼,立攒柱绝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彭数攻之,不利,于是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桡数千艘。'三'
  注'一'枋箄,以木竹为之,浮于水上。尔雅曰:“舫,泭也。”郭景纯曰:“水中□筏也。”华阳国志曰,巴、楚相攻,故置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故基在今夔州*(鱼)**'人'*复县南。“枋”即“舫”字,古通用耳。箄音步佳反。泭音匹俱反。
  注'二'解在光武纪。
  注'三'并船名。楼船,船上施楼。桡,小璙也。*(尔雅)**'方言'*曰:“璙谓之桡。”露桡谓露璙在外,人在船中。冒突,取其触冒而唐突也。桡音饶。
  十一年春,彭与吴汉及诛虏将军刘隆、辅威将军臧宫、骁骑将军刘歆,发南阳、武陵、南郡兵,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余人,'一'骑五千匹,皆会荆门。吴汉以三郡棹卒多费粮谷,欲罢之。彭以蜀兵盛,不可遣,上书言状。帝报彭曰:“大司马习用步骑,不晓水战,荆门之事,一由征南公为重而已。”
  彭乃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奇应募而前。时天风狂急,*(彭)*奇船逆流而上,直嚰浮桥,而攒柱钩不得去,'二'奇等乘埶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烧。彭复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溺死者数千人。斩任满,生获程泛,而田戎亡保江州。彭上刘隆为南郡太守,自率臧宫、刘歆长驱入江关,令军中无得虏掠。所过,百姓皆奉牛酒迎劳。彭见诸耆老,为言大汉哀愍巴蜀久见虏役,故兴师远伐,以讨有罪,为人除害。
  让不受其牛酒。百姓皆大喜悦,争开门降。诏彭守益州牧,所下郡,辄行太守事。'三'
  注'一'棹卒,持棹行船也。东观记作“濯”。前书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濯音直教反。
  注'二'续汉书曰:“时天东风,其攒柱有反把,钩奇船不得去。”
  注'三'东观记曰:“彭若出界,即以太守号付后将军,选官属守州中长*(史)**'吏'*。”
  彭到江州,以田戎食多,难卒拔,留冯骏守之,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攻破平曲,'一'收其米数十万石。公孙述使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及其弟恢悉兵拒广汉及资中,'二'又遣将侯丹率二万余人拒黄石。彭乃多张疑兵,使护军杨翕与臧宫拒延岑等,自分兵浮江下还江州,泝都江而上,'三'袭击侯丹,大破之。
  因晨夜倍道兼行二千余里,径拔武阳。'四'使精骑驰广都,'五'去成都数十里,埶若风雨,所至皆奔散。初,述闻汉兵在平曲,故遣大兵逆之。及彭至武阳,绕出延岑军后,蜀地震骇。述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注'一'垫江,县名,属巴郡,今忠州县也。垫音徒协反。平曲,地阙。
  注'二'资中,县名,属犍为郡,其地在今资州资阳县。
  注'三'都江,成都江也。
  注'四'武阳,解见光武纪。
  注'五'广都,县名,属蜀郡,故城在今益州成都县东南。
  彭所营地名彭亡,闻而恶之,欲徙,会日暮,蜀刺客诈为亡奴降,夜刺杀彭。
  彭首破荆门,长驱武阳,持军整齐,秋豪无犯。'一'邛谷王任贵闻彭威信,数千里遣使迎降。'二'会彭已薨,帝尽以任贵所献赐彭妻子,谥曰壮侯。蜀人怜之,为立庙武阳,岁时祠焉。
  注'一'豪,毛也。秋毛喻细也。高祖曰:“吾入关,秋豪无所取。”
  注'二'前书音义曰:“任贵,越帯模碧孛陡粤⑽龉韧酢!
  子遵嗣,徙封细阳侯。'一'十三年,帝思彭功,复封遵弟淮为谷阳侯。'二'遵永平中为屯骑校尉。遵卒,子伉嗣。'三'伉卒,子□嗣,'四'元初三年,坐事失国。建光元年,安帝复封□细阳侯,顺帝时为光禄勋。
  注'一'细阳,县名,属汝南郡,故城在今颍川汝阴县西。
  注'二'谷阳,县名,属沛郡。
  注'三'伉音口葬反。
  注'四'东观记*(曰)*“□”作“起”。元初中,坐事免。
  □卒,子熙嗣,尚安帝妹涅阳长公主。少为侍中、虎贲中郎将,朝廷多称其能。
  迁魏郡太守,'一'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二'我有蟊贼,岑君遏之。'三'狗吠不惊,足下生牦。'四'
  含哺鼓腹,焉知凶灾?'五'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六'美矣岑君,于戏休兹!”
  '七'
  注'一'魏郡,秦时置,故城在今相州安阳县东北。
  注'二'枳棘多榛梗,以喻寇盗充斥也。
  注'三'蟊贼,食禾稼虫名,以喻奸吏侵渔也。
  注'四'牦,长毛也。犬无追吠,故足下生牦。
  注'五'哺,食也。鼓,击也。
  注'六'丁犹当也。
  注'七'于戏,叹美之词。见尔雅。于音乌。戏音许宜反。
  熙卒,子福嗣,为黄门侍郎。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时下江、新市兵起,复亦聚觽数百人于羽山,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