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阳梁聚。'五'**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六'有纶城,少康邑。**砀**山出文石。'七'**蒙**'八'
  有蒙泽。'九'**谷熟**有新城。'一0'有邳亭。'一一'**覸**故属陈留。**宁陵**故属陈留。'一二'有葛乡,故葛伯国。'一三'**薄**故属山阳,*'汤'*所都。'一四'
  注'一'左传哀七年筑黍丘,杜预曰县西南有黍丘亭。
  注'二'北征记曰:“城周三十七里,南临濊水,凡二十四门。”地道记曰:“梁孝王筑城十二里,小鼓唱节杵下而和之,称睢阳曲。”
  注'三'左传桓十四年宋伐郑,“取太宫之椽,为卢门之椽”。昭二十一年败吴鸿口,杜预曰县东*'南'*有鸿口亭。地道记曰:“昭二十一年‘御诸横’,横亭在县南。”
  注'四'左传僖二十二年邾人悬公冑于鱼门。
  注'五'左传十二年楚伐宋,师杨梁,杜预曰有梁亭。僖二十八年楚子玉梦河神谓己曰“吾赐汝孟诸之麋”,杜预曰在县东北。尔雅十薮,宋有孟诸。
  注'六'左传哀二十六年,宋景公死空桐。
  注'七'史记曰高祖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闲。有陈胜墓。
  注'八'帝王世记曰有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处。
  注'九'左传宋万杀宋闵公于蒙泽。僖二年齐侯盟贯,杜预曰县西北有贳城,贳字与贯字相似。
  注'一0'左传曰文十四年诸侯会新城。帝王世记有南亳。
  注'一一'古邳国。
  注'一二'左传成十六年会沙随,杜预曰县北有沙随亭。
  注'一三'*(左传)*'杜预'曰在县东北。
  注'一四'杜预曰蒙县西北有薄城。中有汤頉。左传宋公子御说奔亳。其西又有微子頉。
  Ua**沛国***
  秦泗*(川)**'水'*郡,高帝改。雒阳东南千二百里。*二十一城,户二十万四百九十五,口二十五万一千三百九十三。 Ub**相**'一'**萧**本国。
  '二'**沛**有泗水亭。'三'**丰**'四'西有大泽,高祖斩白蛇于此。有枌榆亭。
  '五'**酇**'六'有鄍聚。'七'**谷阳***
  *谯**'八'刺史治。'九'**洨**有垓下聚。'一0'**蕲**有大泽乡,陈涉起此。'一一'**铚***
  *郸***
  *建平***
  *临睢**故芒,光武更名。**竹邑**侯国,故竹。**公丘**本*(胶)**'滕'*国。'一二'**龙亢**'一三'**向**本国。 l**符离***
  *虹**'一四'**太丘***
  *杼秋**故属梁国,有□渊聚。'一五'
  注'一'左传桓十五年会于袲,杜预曰在县西南。一名荦。
  注'二'北征记:“城周十四里,南临污水。”
  注'三'亭有高祖碑,班固为文,见固集。地道记有许城。左传定八年,郑伐许。
  注'四'地道记曰:“去国二百六十,州六百,雒千二十五里。”
  注'五'案:前志注“枌榆社在县东北十五里”。或乡名,高祖里社。戴延之西征记曰:“县西北有汉祖庙,为亭长所处。”
  注'六'左传昭四年吴伐楚入棘,杜预曰县东北有棘亭。襄元年郑侵宋,取犬丘,杜预曰县东北有犬丘城。帝王世记曰“曹腾封费亭侯,县有费亭是也。”
  注'七'左传曰“冀为不道,伐鄍三门”,服虔曰鄍,晋别都,杜预曰是虞邑,地处阙,则非此鄍矣。博物记曰:“诸侯会于鄍亭。”
  注'八'平阳邑,左传僖二十三年楚所取。干溪在南。
  注'九'汉官曰去雒阳千二十里。
  注'一0'高祖破项羽也。
  注'一一'史记曰高祖击黥布于会甀,徐广曰在县西。
  注'一二'杜预曰在县东南。
  注'一三'地道记曰左传隐二年入向城,在县东南。
  注'一四'地道记云左传昭八年“大搜于红”。
  注'一五'左传襄二十年“盟于澶渊”。
  Ua**陈国***
  高帝置为淮阳,章和二年改。雒阳东南七百里。*九城,户十一万二千六百五十三,口百五十四万七千五百七十二。 Ub**陈**'一'**阳夏**有固陵聚。'二'**宁平***
  *苦**春秋时曰相。有赖乡。'三'**柘***
  *新平***
  *扶乐***
  *武平**'四'**长平**故属汝南。'五'有辰亭。'六'有赭丘城。
  注'一'帝王世记曰:“庖牺氏所都,舜后所封。”左传僖元年会于柽,杜预曰县西北有柽城。尔雅曰:“丘上有丘曰宛丘。”陈有株邑,盖朱襄之地。博物记曰:
  “邛地在县北,防亭在焉。诗曰:‘*(卬)**'邛'*有旨苕,防有鹊巢。’”注'二'史记高祖五年*(楚)**'追'*项籍至固陵,晋灼汉书注云汝南固始县。
  注'三'伏滔北征记曰:“有老子庙,庙中有九井,水相通。”古史考曰:“有曲仁里,老子里也。”地道记曰:“城南三十里有平城。”
  注'四'左传成十六年,诸侯侵陈鸣鹿,杜预曰县西南有鹿邑。
  注'五'左传宋华氏战于鬼阎,杜预曰县西北有阎亭。
  注'六'左传宣十一年盟辰陵,杜预曰县东南有辰亭。
  Ua**鲁国***
  秦薛郡,高后改。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六城,户七万八千四百四十七,口四十一万一千五百九十。 Ub**鲁**国,*'古'*奄国。'一'有大庭氏库。'二'有铁。有阙里,孔子所居。'三'有牛首亭。'四'有五父衢。'五'**驺**本邾国。'六'**蕃**有南梁水。'七'**薛**本国,'八'六国时曰徐州。'九'**卞**有盗泉。有郚乡城。'一0'**汶阳**'一一'
  注'一'帝王世记曰:“黄帝生于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少昊自穷桑登帝位,穷桑在鲁北,后徙曲阜。”应劭曰:“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左传曰伯禽封少昊之墟。僖二十九年介葛卢舍于昌衍,杜预曰县东南有昌平城。皇览曰:“奄里伯公頉在城内祥舍中,民传言鲁五德奄里伯公葬其宅。”
  注'二'杜预曰:“大庭氏,古国名,在城内,鲁于其处作库。”
  注'三'汉晋春秋曰:“钟离意相鲁,见仲尼庙颓毁,会诸生于庙中,慨然叹曰: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况见圣人庙乎!’遂躬留治之。周观舆服之在焉,自仲尼以来,莫之开也。意发视之,得古文策书,曰‘乱吾书,董仲舒。治吾堂,钟离意。璧有七,张伯盗一。’意寻案未了。而卒张伯者、治中庭,治地得六璧,上之。意曰:‘此有七,何以不遂?’伯惧,探璧怀中。鲁咸以为神。”意别传曰:“意省堂有孔子小车乘,皆朽败,意自粜俸雇漆胶之直,请鲁民治之,及护几席*(嗣)**'□'*履。后得瓮中素书,曰‘护吾履,钟离意’。”又礼记矍相之圃亦在城中西南,近孔子庙。而仲尼墓在鲁城门北便之外泗水上,去城一里。葬地盖一顷,墓坟南北十步,东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墓前有瓴甓为祠□,方六尺,与地平。茔中异木以百数,鲁人莫能识也。皇览曰:“孔子本无祠堂,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伯鱼頉在孔子頉东,与孔子頉并,大小相望。子思頉在孔子頉南。”案:今墓书孙在祖前,谓此为骄孙祔。
  注'四'左传曰桓十四年宋伐郑,取牛首。
  注'五'地道记曰在城东。
  注'六'有驺山,高五里,秦始皇刻石焉。刘荟驺山记曰:“邾城在山南,去山二里。城东门外有韦贤墓,北有绎山。左传文十三年邾迁于绎。郭璞曰绎山纯石,积构连属。城北有牙山,牙山北有唐口山,唐口山北有阳山。城北有孟轲頉焉。”
  注'七'左传襄四年战狐台,杜预曰县东南有目台亭。
  注'八'地道记曰:“夏车正奚仲所封,頉在城南二十里山上。”皇览曰:“靖郭君頉在城中东南陬。孟尝君頉在城中向门东北边。”
  注'九'史记曰齐宣王九年与魏襄王会徐州而相王。
  注'一0'左传文公七年城郚,杜预曰县南有郚乡城。隐元年盟于蔑,杜预曰蔑,地名,县南有姑城。襄十七年齐围桃,杜预曰县东南有桃墟。
  注'一一'左传桓十二年盟曲池,杜预曰县北有曲水亭。地道记“临淄县西南门曰曲门,其侧有池”。案:鲁桓与杞、莒盟,不往齐地,地道为妄。
  校勘记
  三四二一页一0行有泛城按:“泛”原斗“汜”,径改正。
  三四二一页一一行临颍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和帝女封临颍公主,志似脱“邑”字。桓帝时,边韶为临颍侯相,盖公主之子袭封为侯也。
  三四二二页一行覸陵按:前志“覸”作“傿”。
  三四二二页三行轮氏按:前志作“纶氏”。
  三四二二页三行建初四年置殿本考证齐召南谓按前志颍川郡有纶氏,疑县不自建初置也。今按:汉书补注王先谦谓“置”疑“复”之误。
  三四二二页一五行高陵山汝水所出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前志,颍川、汝南俱有定陵,此定陵下但云“有东不羹”,其高陵云云在汝南定陵下,今于此处注之,非是。
  三四二二页一六行是文帝继王位按:张森楷校勘记谓案上下文义,“是”字颇不相属,疑当作“时”,否则下有“时”字脱去。
  三四二三页五行徐广曰岸亭集解引惠栋说,谓当作“岸门亭”,诸本缺“门”字。
  今按:史记魏世家裴骃集解引作“岸亭”,小司马索隐引作“岸门亭”。
  三四二三页六行献帝徙都改许昌按:集解引周寿昌说,谓考献帝改都许在建安二年八月,改许县为许昌县在魏文帝黄初二年,非献帝徙都时改名也。注误。
  三四二三页七行成十七年伐*(齐)**'郑'*至曲洧按:据左传“齐”当作“郑”,各本皆未正,今改。
  三四二三页九行克段于鄢按:“段”原斗“□”,径改正。
  三四二三页一二行伐魏蜀泽按:殿本考证谓魏世家作“浊泽”,六国年表又作“涿泽”。
  三四二三页一七行史记曰周敬王十九年郑伐负黍按:殿本考证齐召南谓按周本纪无此文。年表是周威烈王十九年郑败韩于负黍,时郑溃Ч辏昂疃暌病S职矗骸胺ァ痹贰按保陡恼
  三四二三页一七行遇许由于负黍*(山)*据集解引惠栋说删。
  三四二四页五行新息*'侯'*国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国”上当有“侯”字,马援所封。今据补。按:集解又引马与龙说,谓光武封朱浮为侯,在马援前,见浮传。
  三四二四页六行□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说文“□”作“濦”,云“濦水出阳城少室山,东入颍”。
  三四二四页六行*'有'*道亭故国张森楷校勘记谓“道”上当有“有”字,各本皆脱,盖道是国,道亭非国也。按:张说是,今据补。
  三四二四页七行安城侯国按:前志作“安成”。钱大昕谓铫期封安成侯,即此安城也。光武又封刘赐为安成侯。
  三四二四页八行慎阳集解引惠栋说,谓索隐、路史引司马志皆作“滇阳”。前志作“慎阳”,阚骃云合作“滇”。今按:前书师古注谓“慎”字本作“滇”,音真,后误为“慎”耳。
  三四二五页一行有*(挚)**'□'*亭见说文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挚”当作“□”。
  说文“汝南平舆县有□亭”,读若晋。今据改。
  三四二五页六行县有葛陂乡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葛陂”一作“葛陵”。
  三四二五页六行民谓之楚王岑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水经汝水注作“楚王琴”,云楚人谓頉曰琴也。
  三四二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