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遂乘酒酣杀昱,放兵大掠,因以过江,南奔豫章,杀郡守朱皓,入据其城。后为杨州刺史刘繇所破,走入山中,为人所杀。
  注'一'笮音侧格反。
  注'二'浮屠,佛也。解见西羌传。
  注'三'献帝春秋曰:“融敷席方四五里,费以巨万。”
  昱字符达,琅邪人。清己疾恶,潜志好学,虽亲友希得见之。为人耳不邪听,目不妄视。太仆种拂举为方正。
  赞曰:襄贲励德,维城燕北。'一'仁能洽下,忠以恚Ч2暫n犷,武才趫猛。
  '二'虞好无终,绍埶难并。徐方歼耗,实谦为梗。
  注'一'励,勉也。
  注'二'趫音去骄反。
  校勘记
  二三五三页六行东海*(王)*恭*'王'*之后刊误谓“王恭”当作“恭王”。按:魏志公孙瓒传裴注引吴书亦作“东海恭王”,今据改。
  二三五三页七行前中山相张纯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南匈奴、乌桓传俱作“前中山太守”。按:张森楷校勘记谓中山是国,两汉初未为郡,不应有太守,作“相”是也,两传自误耳。
  二三五五页一三行畴字子春按:魏志“春”作“泰”,袁纪同。
  二三五五页一三行令畴将觽*(止)**'上'*徐无据殿本改。按:王先谦谓作“上”是。
  二三五五页一四行历平刚按:魏志“刚”作“冈”。
  二三五七页三行使者段训“段”原斗“□”,径改正。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袁纪“段”作“殷”。
  二三五七页三行假节督幽并*(司)**'青'*冀据汲本、殿本改。
  二三五八页一0行以瓒督乌桓突骑车骑将军张温讨凉州贼按:沉家本谓“突骑”下疑有夺字,或是“从”字,或是“属”字。
  二三五八页一四行远走柳城按:刊误谓“远”当作“还”。
  二三五九页四行善射之士数十人按:集解引惠栋说,谓依英雄记“十”当作“千”,数十人安能为左右翼也?
  二三五九页一二行击袁绍将周昕按:殿本考证谓“昕”魏志作“昂”。
  二三五九页一二行遂出军屯盘河魏志“盘”作“盘”。按:盘盘通作。
  二三六0页一三行故齐桓立柯*(会)**'亭'*之盟集解引钱大昕说,谓“会”当作“亭”。按:魏志裴注引典略作“亭”,今据改。
  二三六一页二行般即尔雅九河钩盘之河也汲本、殿本“盘”作“般”。按:般、盘、盘三字通作。赵一清谓盘河即般河,水经河水注所谓“东入般县为般河”也。
  二三六二页八行死者七八千*'人'*据汲本、殿本补。
  二三六二页八行乃遣其青州刺史田揩按:校补谓“揩”魏志作“楷”,通鉴从之。
  二三六四页三行我谓唾掌而决按:汲本、殿本“掌”作“手”。
  二三六五页一四行纠人完聚□保燕蓟之饶刊误谓“人”下当有一“觽”字。集解引周寿昌说,谓以“纠人完聚”为句,“□”字属下读亦可,□即畜字。校补谓“人”下盖本有“民”字,乃“纠人民”句,“完聚□”句,“保燕、蓟之饶”句,唐本避讳,省去“民”字,遂乖文法耳。按:诸说皆言之成理,今依周说,以“□”字属下读为句。
  二三六五页一四行舍诸天运按:殿本考证王会汾谓案文义“舍”当作“合”。
  二三六六页七行为车骑将军张温司马按: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云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也。
  二三六六页一二行尝*'以'*舞属谦沉家本谓“尝”下夺“以”字,当据魏志注补。今据补。
  二三六七页三行下邳*(阎)**'阙'*宣自称天子刊误谓案纪作“阙宣”;仍云阙党童子之后,此作“阎”,误。又集解引惠栋说,谓魏志作“阙”。今据改。
  二三六七页八行谦退保郯按:“郯”原斗“剡”,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三六八页七行杀郡守朱皓按:集解本“皓”作“魭”,引惠栋说,谓魭字文渊,见献帝春秋,俗作“皓”。 后一页
  后汉书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 第六十四上
  *绍子谭*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一'*(绍)*壮健好交结,大将军梁冀以下莫不善之。
  注'一'袁山松书曰:“绍,司空逢之孽子,出后伯父成。”魏书亦同。英雄记:
  “成字文开,与梁冀结好,言无不从。京师谚曰:‘事不谐,问文开。’”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一'服阕,徙居洛阳。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二'既累世台司,宾客所归,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三'内官皆恶之。中常侍赵忠言于省内曰:“袁本初坐作声价,好养死士,不知此儿终欲何作。”叔父太傅隗闻而呼绍,以忠言责之,绍终不改。
  注'一'英雄记曰,凡在頉庐六年。
  注'二'英雄记曰:“绍不妄通宾客,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又好游侠,与张孟卓、何伯求、吴子卿、许子远皆为奔走之友。”
  注'三'说文曰:“軿车,衣车也。”郑玄注周礼曰:“軿犹屏也,取其自蔽隐。”
  柴毂,贱者之车。
  后辟大将军何进掾,为侍御史、虎贲中郎将。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以绍为佐军校尉。'一'
  注'一'乐资山阳公载记曰:“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人,谓之西园军,皆统于硕。”此云“佐军”,与彼文不同。
  灵帝崩,绍劝何进征董卓等觽军,胁太后诛诸宦官,转绍司隶校尉。语已见何进传。及卓将兵至,骑都尉太山鲍信说绍曰:'一'“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及其新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顷之,卓议欲废立,谓绍曰:“天下之主,宜得贤明,每念灵帝,令人愤毒。'二'董侯似可,今当立之。”绍曰:“今上富于春秋,未有不善宣于天下。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觽议未安。”卓案□叱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我?
  我欲为之,谁敢不从!”绍诡对曰:“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卓复言“刘氏种不足复遗”。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横刀长揖径出。'三'
  悬节于上东门,'四'而奔冀州。
  注'一'魏书曰:“信,太山*(阳)*平*'阳'*人也。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沉毅有谋。说绍不从,乃引军还乡里。”
  注'二'毒,恨也。
  注'三'英雄记曰:“绍揖卓去,坐中惊愕。卓新至,见绍大家,故不敢害。”
  注'四'洛阳城东面北头门也。山阳公载记曰:“卓以袁绍□节,改第一葆为赤旄。”
  董卓购募求绍。时侍中周珌、城门校尉伍琼为卓所信待,琼等阴为绍说卓曰:“夫废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绍不达大体,恐惧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购之,埶必为变。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篃于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觽,英雄因之而起,则山东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绍喜于免罪,必无患矣。”卓以为然,乃遣授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一'绍犹称兼司隶。
  注'一'前书颍川有周承休侯国,元帝置。元始二年更名邟,音口浪反。
  初平元年,绍遂以勃海起兵,*(以)**'与'*从弟后将军术、冀州牧韩馥、'一'
  豫州刺史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二'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觽各数万,以讨卓为名。绍与王匡屯河内,□屯颍川,馥屯邺,余军咸屯酸枣,约盟,遥推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注'一'馥字文节,颍川人也。
  注'二'英雄记曰,孔□字公绪,陈留人也。王匡字公节,泰山人也。袁遗字伯业,绍从弟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人也。桥瑁字符玮,桥玄族子,先为兖州刺史,甚有威惠。魏氏春秋云刘岱恶而杀之。
  董卓闻绍起山东,乃诛绍叔父隗,及宗族在京师者,尽灭之。'一'卓乃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绬譬解绍等诸军。绍使王匡杀班、绬、吴循等,'二'袁术亦执杀阴循,惟韩融以名德免。
  注'一'献帝春秋曰:“太傅袁隗,太仆袁基,术之母兄,卓使司隶宣*(尺)**'尽'*口收之,母及姊妹婴孩以上五十余人下狱死。”卓别传曰:“悉埋青城门外东都门内,而加书焉。又恐有盗取者,复以尸送郿藏之。”
  注'二'海内先贤传曰:“韩融字符长,颍川人。”楚国先贤传曰:“阴循字符基,南阳新野人也。”汉末名士录曰;“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名在八厨。”谢承书曰:“班,王匡之妹夫。匡受绍旨,收班系狱,欲杀以徇军。班与匡书,略曰:
  ‘足下拘仆于狱,欲以衅鼓,此何悖暴无道之甚者也?仆与董卓何亲戚?义岂同恶?足下张虎狼之口,吐长蛇之毒,恚卓迁怒,何其酷哉!死者人之所难,然耻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灵,当诉足下于皇天。夫婚姻者祸福之几,今日着矣。曩为一体,今为血雠,亡人二女,则君之甥,身没之后,慎勿令临仆尸骸。’匡得书,抱班二子哭,班遂死于狱。”
  是时豪杰既多附绍,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方)**'其'*得觽,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
  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馥于是方听绍举兵。乃谋于觽曰:“助袁氏乎?助董氏乎?”治中刘惠勃然曰:“兴兵为国,安问袁、董?”'一'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
  注'一'英雄记曰:“刘子惠,中山人。兖州刺史刘岱与其书,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封书与馥,馥得此大惧,归咎子惠,欲斩之。别驾从事耿武等排合伏子惠上,愿并见斩,得不死,作徒,被赭衣,埽除宫门外。”
  明年,馥将曲义反畔,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绍客逢纪谓绍曰:
  '一'“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馥闻必骇惧。并遣辩士为陈祸福,馥迫于仓卒,必可因据其位。”
  绍然之,益亲纪,即以书与瓒。瓒遂引兵而至,外托*'讨'*董卓,而阴谋袭馥。
  绍乃使外甥陈留高干及颍川荀谌等'二'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南,而诸郡应之。
  袁车骑引军东向,其意未可量也。窃为将军危之。”馥惧,曰:“然则为之柰何?”
  谌曰:“君自料宽仁容觽,为天下所附,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临危吐决,智勇迈于人,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世布恩德,天下家受其惠,又孰与袁氏?”馥曰:“不如也。”谌曰:“勃海虽郡,其实州也。'三'
  今将军资三不如之埶,久处其上,袁氏一时之杰,必不为将军下也。且公孙提燕、代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