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1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图书亮章,天哲也;孔猷先命,圣孚也;体行德本,正性也;逢吉丁辰,景命也。'一'顺命以创制,定性以和神,荅三灵之繁祉,展放唐之明文,兹事体大而允,寤寐次于圣心。瞻前顾后,岂蔑清庙惮□天乎?'二'伊考自邃古,乃降戾爰兹,作者七十有四人,有不俾而假素,罔光度而遗章,今其如台而独阙也!'三'
  注'一'图书,河图、洛书也。亮,信。章,明。哲,智。言天授图书者,为天子所知也。孔。孔丘也。猷,图也。孚,信也。言孔丘之图,先命汉家当须封禅,此圣人之信也。体行犹躬行也。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易曰:“干道变化,各正性命。”丁,当也。辰,时也。景,大也。逢休吉之代,当封禅之时,此为天子之大命也。
  注'二'命谓符瑞也。荅,对也。三灵,天地人之神也。繁,多也。祉,福也。
  展,陈也。放,效也,音甫往反。效唐尧之文,谓封禅也。尚书琁玑钤曰:“平制礼乐,于唐之文。”兹事谓封禅之事,大而且信。次,止也。寤寐常止于圣心,言不可忘之也。前谓前代帝王,后谓子孙也。蔑,轻也。惮,难也。□,正也。言封禅之事,皆述祖宗之德,今乃推让,岂轻清庙而难正天命乎?尚书曰:“□天之命,惟时惟几。”
  注'三'伊,维也。邃古犹远古也。楚词曰:“邃古之初。”戾,至也。言自远古以来至于此也。作者,诸封禅者。史记管仲曰:“自古封禅七十二君。”并武帝及光武为七十四君。俾,使也。有天下不使其封禅,而假为竹素之文者,无有光扬法度而□其文章,不封禅者也。台,我也。今其如我何独阙也。
  是时圣上固已垂精游神,包举蓺文,屡访髃儒,谕咨故老,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肴核仁义之林薮,以望元符之臻焉。'一'既成髃后之谠辞,又悉经五繇之硕虑矣。将絣万嗣,炀洪晖,奋景炎,扇遗风,播芳烈,久而愈新,用而不竭,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哉!'二'
  注'一'圣上谓章帝也。谕,告;咨,谟也。道德仁义,人所常行,故以酒食为谕焉。渊源,林薮,谕深邃也。元,天也。符,瑞也。诗曰:“肴核惟旅。”核亦核也,谓果实之属。
  注'二'谠,直言也。繇,兆辞,音冑。左传曰:“先王卜征五年而岁习其祥,不习则增修其德而改卜。”硕,大也。虑,思也。广雅曰:“絣,续也,音方萌反。”
  景,大也。炎谓火德。汪汪犹深也。今文尚书太誓篇曰:“立功立事,可以永年,丕天之大律。”郑玄注云:“丕,大也。律,法也。”畴,谁也。□犹竟也。唐哉谓尧也。皇哉谓汉也。言唯唐与汉,唯汉与唐。
  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修呼韩邪故事,朝见天子,请大使。宪上遣固行中郎将事,将数百骑与虏使俱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一'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注'一'永元二年,南单于出鸡鹿塞击北匈奴于河云,大破之。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诏以谴责兢,抵主者吏罪。
  固所着典引、宾戏、应讥、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在者凡四十一篇。
  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着矣。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一'
  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二'彪、固讥迁,以为是非颇谬于圣人。'三'然其论议常排死节,否正直,而不□杀身成仁之为美,'四'则轻仁义,贱守节愈矣。'五'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
  '六'然亦身陷大戮,'七'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八'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九'
  注'一'激,扬也。诡,毁也。抑,退也。抗,进也。
  注'二'尔雅曰,亹亹犹勉也。
  注'三'言迁所是非皆与圣人乖谬,即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贱守节是也。
  注'四'固序游侠传曰:“剧孟、郭解之徒,驰骛于闾阎,虽其陷于刑辟,自与杀身成名,若季路、仇牧*'死'*而不悔也。古之正法:五伯,三王之罪人;六国,五伯之罪人;四豪者,又六国之罪人。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不容于诛也。”
  注'五'愈犹甚也。
  注'六'谓下蚕室。
  注'七'此已上略华峤之辞。
  注'八'论语孔子之言也。言有智而不能自守其身。
  注'九'史记齐使者至越,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越王知晋之失计,不自知越人之过,是目论也。”言班固讥迁被刑,而不知身自遇祸。
  赞曰:二班怀文,裁成帝坟。'一'比良迁、董,'二'兼丽卿、云。'三'彪识皇命,固迷世纷。
  注'一'沈约宋书曰:“初,谢俨作此赞,云‘裁成典坟’,以示范晔,晔改为‘帝坟’。”
  注'二'谓司马迁、董狐也。左传曰:“董狐,古之良史也。”
  注'三'司马长卿、杨子云。
  校勘记
  一三五九页三行主人喟然而叹曰按:文选“主人”上有“东都”二字。张森楷校勘记谓案上卷小题下称“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是本有“东都”字也,不知何故逸去。
  一三五九页四行奋布衣以登皇极按:校补谓文选“极”作“位”。
  一三五九页五行前圣靡得而言焉按:校补谓文选无“而”字。
  一三五九页五行讨有逆而顺人按:“讨”原斗“计”,径据汲本、殿本改正,注同。
  一三五九页七行监乎*(泰)**'太'*清按:“泰”当作“太”,此后人回改之误,文选正作“太”,今据改。
  一三五九页八行以变子之或志按:李慈铭谓文选“或”作“惑”。或惑古字通。
  一三五九页一0行昭襄昭王襄王也按:文选注引史记“秦武王卒,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张森楷校勘记谓秦有昭襄王、庄襄王,昭襄或只称“昭王”,无只称“襄王”者,此“昭襄”即昭襄王,文选注是,此非。
  一三六0页四行时岂奢泰而安之哉按:汲本、殿本“泰”作“侈”。
  一三六一页一行作舟车按:校补谓文选“车”作“舆”。
  一三六一页一行斯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按:校补谓文选“斯”下有“乃”字。
  一三六一页二行应天顺*(民)**'人'*按:“民”当作“人”,此后人回改之误。
  文选正作“人”,今据改。
  一三六一页二行有殷宗中兴之则焉按:“宗”原作“室”,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一页四行妙古昔而论功按:文选“妙”作“眇”。
  一三六二页一二行洛邑地埶之中也按:陈景云谓据伪孔传,“之中”当作“正中”。
  一三六三页五行翩翩巍巍显显翼翼按:王先谦谓文选作“扇巍巍,显翼翼”。
  一三六三页七行顺流泉而为沼按:校补谓文选“顺”作“填”,注云昭明讳顺,故改为“填”。
  一三六三页一0行凤盖飒洒按:“飒洒”文选作“棽丽”。
  一三六三页一0行祲威盛容按:集解引沉钦韩说,谓“祲”当从文选作“寝”,言寝兵威而盛礼容也。
  一三六三页一二行吐爓生风按:“爓”原斗“烂”,径据殿本、集解本改正。
  一三六三页一二行吹野燎山按:校补谓文选作“欱野毶健薄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以命三驱按:王先谦谓文选“以命”作“申令”。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轻车霆发按:校补谓文选作“輶车霆激”。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游基发射按:校补谓文选“游”作“由”,游与由同。
  一三六三页一四行辔不诡遇汲本、殿本“辔”作“弯”,注同。按:此承上“范氏施御”言,作“辔”是,文选亦作“辔”。
  一三六四页一行*(御)**'觐'*明堂据殿本改。按:依注当作“觐”,文选亦作“觐”。
  一三六四页三行瞰四裔而抗棱按:汲本、殿本“棱”作“棱”,文选亦作“棱”。
  注同。
  一三六四页三行南趯朱垠按:校补谓文选“趯”作“耀”。
  一三六四页四行自孝武所不能征孝宣所不能臣按:校补谓文选作“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
  一三六四页六行外接百蛮按:校补谓文选“接”作“绥”。
  一三六四页六行乃盛礼乐供帐置乎云龙之庭按:李慈铭谓文选作“尔乃盛礼兴乐”,以乐字读句。
  一三六四页八行太师奏乐按:“太”原斗“泰”,径据殿本改正。
  一三六四页九行仱树兜离按:李慈铭谓文选“仱树”作“僸树”。
  一三六四页一二行始服*(冕)*冠*'冕'*衣裳据汲本改,与明帝纪合。
  一三六四页一三行敷布也按:“敷”原斗“铺”,径改正。
  一三六六页一0行霆激电骛并言疾也汲本、殿本“霆激”作“霆发”。按:正文“轻车霆发”,文选作“輶车霆激”,观此注,似章怀所见本正文亦作“霆激”也。
  一三六六页一一行则*(挥)**'搏'*而嬉据汲本、殿本改。
  一三六六页一一行范氏赵之御人也按:集解引惠栋说,谓文选李善注引括地图云,夏德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经南方。章怀以范氏为赵之御人,引孟子以证之,误甚。又按:校补谓范氏自当为夏之御人,此“赵”字疑涉下“赵简子”而误。
  一三六六页一二行吾为范氏驱驰汲本、殿本“范氏”作“范我”。校补引侯康说,谓“‘范我’当作‘范氏’,章怀引此,正以注‘范氏施御’句也。孙宣公孟子音义云‘范我’或作‘范氏’。
  孟坚此赋皆用孟子,故章怀引孟子以证之”。今按:赵岐本孟子与今本孟子同作“范我”,且下引赵岐注“范,法也”,则章怀注原亦作“范我”。校补谓“侯氏谓孟坚实用孟子或作本,是也,当时亦并无赵岐本也。至章怀之引孟子,并引赵注以释‘范’字,实仍为‘范我’,并非‘范氏’,特引之专为说下‘辔不诡遇’,原别为一义”。
  一三六六页一三行赵岐注曰范法也按:“范”当作“范”。参阅上条校记。
  一三六七页一0行*'日'*食于三朝之会据汲本、殿本补。
  一三六七页一六行食举*(为)**'谓'*当食举乐也据汲本、殿本改。按:为谓本通,此以作“谓”为是。
  一三六七页一七行太师掌六律六吕按:“吕”原斗“同”,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八页四行太古远古也按:“太”原斗“泰”,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一三六八页九行于是圣上*(亲)**'鷪'*万方之欢娱按:文选“亲”作“鷪”,王先谦谓作“鷪”是。今据改。
  一三六八页九行久沐浴乎膏泽按:校补谓文选“久”作“又”,“乎”作“于”。
  一三六八页一一行除工商之淫业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