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汉书-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富贵,恐致点辱,故于此路收功也。
  注'六'周礼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渎,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家语曰:“地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谷梁传曰:“林属于山曰麓。”周礼曰:“山林动物宜毛,植物宜皁。”淮南子曰:“汾水浊宜麻,济水和宜麦,河水调宜菽,洛水轻利宜禾,渭水多力宜黍,江水肥宜稻。”管子曰:“四七二十八尺而至于泉,其水白而甘,宜黍秫。三七二十一尺而至于泉,其水黄而有臭,宜大菽与麦。二七一十四尺至于泉,其味咸,宜稻与麦。”此尝水泉之所殖也。周易曰:“神农氏□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书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轩辕,黄帝也。大戴礼曰:“黄帝时播百谷草木,节用水火财物,人得其利。”周弃,帝喾之子。为儿之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及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人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故言遗教。轶,过也。范蠡,南阳人,事越王句践,苦身暞力,竟灭吴报耻。
  既而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与其私属乘舟浮海以行,变姓名,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终身不返。是绝夡也。
  注'七'踰犹遥也,古字通。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注'八'冯亭以上党降赵,秦破赵于长平而亭死,故言不遂。愠,怨也。冯去疾为秦丞相,胡亥元年,用赵高计,始皇大臣咸见诛戮,无遗脱者,是遭惑也。
  亭及去疾皆衍之先,故远怀愤怨也。泱音乌朗反。漭音莽。
  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浮江河而入海兮,泝淮济而上征。'一'瞻燕齐之旧居兮,历宋楚之名都;哀髃后之不祀兮,痛列国之为墟。'二'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纭。'三'惟天路之同轨兮,或帝王之异政;尧舜焕其荡荡兮,禹承平而革命。'四'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高阳□其超远兮,世孰可与论兹?'五'讯夏启于甘泽兮,伤帝典之始倾;颂成康之载德兮,咏南风之歌声。'六'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与为朋;苗裔纷其条畅兮,至汤武而勃兴。'七'昔三后之纯粹兮,每季世而穷祸;
  吊夏桀于南巢兮,哭殷纣于牧野。'八'诏伊尹于亳郊兮,享吕望于酆洲;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九'
  注'一'碣石,海畔山也,在今平州东。洞庭,湖名也,中有洞庭山,在今岳州西南。衍既不同流俗,情多愤怨,故假言涉历江山,周流河海。屈原云“吾将远逝以自适,路修远以周流”之类也。
  注'二'燕都*'蓟'*,今蓟县也。齐都营丘,今临淄县也。宋都睢阳,今宋州也。
  楚初都丹阳,在归州;后都郢,在今荆州;至考烈王为秦所逼,又徙都寿春,今寿州也。不祀言皆绝也,臧文仲曰“咎陶﹑庭坚不祀”也。
  注'三'纡轸犹盘曲也。愊忆犹郁结也。纷纭犹瞀乱也。愊音普逼反。
  注'四'惟,思也。言思上天之路,轨躅则同,而帝王政教参差有异。班固曰:“仰天路而同轨。”白虎通曰:“德合天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故言异政也。焕,文章貌。荡荡,政化平畅貌。论语孔子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焕乎其有文章,荡荡乎人无能名焉。”尧舜同道,故兼言之。舜禅位于禹,禹承尧舜之后而改制度,禅子,故曰承平革命也。
  注'五'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寑,以思。”楚词云:“心悇憛而怀惑。”
  广苍云:“悇憛,祸福未定也。”悇音它乎反,憛音它绀反。本或作“□蕏”,□音丑加反,蕏音丑制反,未定也。高阳,帝颛顼之号也。洞亦不定也。史记曰:“*(尽)**'虚'*愒洞疑。”又曰:“高阳氏沉深而有谋,疏通而知事。”以有其谋而疏通,故欲与之论事。
  注'六'讯,问也。启,禹子也。尚书曰:“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孔安国注云:
  “有扈与夏同姓,恃亲而不恭,故启征之于甘野。”甘野在今鄠县。启既德薄,同姓相攻,故伤帝典之倾也。易曰:“德积载。”史记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三十余年而不用。”周南﹑召南,谓国风之首篇。歌文王之德,故咏之也,非舜南风之歌。
  注'七'尚书考灵耀曰:“放勋钦明文塞安晏晏。”郑玄注曰:“宽容覆载谓之晏。”
  稷名弃,为尧后稷。契为尧司徒。契十四叶孙号汤,灭夏桀而王有天下。后稷十六叶孙周武王,灭殷纣而王天下。勃,盛貌也。左传曰:“其兴也勃焉。”
  注'八'三后,夏﹑殷﹑周也。惜其不能始终纯茂,每至末代,必穷其灾祸。汤放桀于南巢,武王灭纣于牧野,周之季叶,幽王为西戎所杀也。离骚曰:“昔三后之纯粹,何桀纣之昌披!”南巢,地名,庐州巢县也。孔安国曰“牧野,纣近郊三十里地名”也,在今卫州也。
  注'九'诏,召也。亳,汤都。吕望,周太师,翼周灭殷者也。酆,文王所都,在京兆杜陵亭。水中可居曰洲也。
  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一'美关雎之识微兮,愍王道之将崩;拔周唐之盛德兮,捃桓文之谲功。'二'忿战国之遘祸兮,憎权臣之□强;黜楚子于南郢兮,执赵武于湨梁。'三'善忠信之救时兮,恶诈谋之妄作;聘申叔于陈蔡兮,禽荀息于虞□。'四'诛儣鉏之介圣兮,讨臧仓之愬知;□子反于彭城兮,爵管仲于夷仪。'五'疾兵革之□滋兮,苦攻伐之萌生;沈孙武于五湖兮,斩白起于长平。'六'恶丛巧之乱世兮,毒从横之败俗;流苏秦于洹水兮,幽张仪于鬼谷。'七'澄德化之陵彁兮,烈刑罚之峭峻;
  燔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八'诮始皇之跋扈兮,投李斯于四裔;灭先王之法则兮,祸□淫而弘大。'九'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馌女齐于绛台兮,飨椒举于章华。'一0'摛道德之光耀兮,匡衰世之眇风;曪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一一'摭仁智之英华兮,激乱国之末流;观郑侨于溱洧兮,访晏婴于营丘。'一二'日曀曀其将暮兮,独于邑而烦惑;夫何九州之博大兮,迷不知路之南北。'一三'驷素虬而驰骋兮,乘翠云而相佯;就伯夷而折中兮,得务光而愈明。'一四'□子高于中野兮,遇伯成而定虑;钦真人之德美兮,淹踌躇而弗去。'一五'意斟愖而不澹兮,俟回风而容与;求善卷之所存兮,遇许由于负黍。轫吾车于箕阳兮,秣吾马于颍浒;闻至言而晓领兮,还吾反乎故宇。'一六'
  注'一'淮南子曰:“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伤其本同而末异也。”墨子曰“墨子见染丝,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五入之则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非独丝也,国亦有染,汤染伊尹,纣染恶来”也。先王正道,规摹有常,苟生穿凿,则岐路竞起,故墨子知渐染之易性,杨朱悲造作之弗思。
  注'二'薛夫子韩诗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絜,以声相求,必于河之洲,蔽隐无人之处。故人君动静,退朝入于私宫,妃后御见,去留有度。今人君内倾于色,大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也。”方言曰:“捃,取也。谲,诈也。”
  齐桓公﹑晋文公俱有霸功。孔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时周衰政乱,桓文能统率诸侯,翼戴天子,故取其一切之功也。
  注'三'周室衰微,七国交争,是为战国。时吴楚僭号皆称王,孔子修春秋,以蛮夷大者不过子,故皆黜曰子。又春秋称“公会晋﹑宋﹑卫﹑郑、曹﹑莒﹑邾﹑薛﹑□于湨梁,戊寅,大夫盟”。公羊传曰:“诸侯皆在,言大夫盟何?信在大夫。何言乎信在大夫?篃刺天下之大夫也。曷为篃刺天下之大夫?君若缀旒然。”
  赵武,晋卿赵文子也。时晋为盟主,文子,晋之正卿,而为不臣之行,故欲执之也。湨,水名,在河内轵县东南,至温入河。尔雅曰:“梁莫大于湨梁。”湨音古觅反。
  注'四'申叔,楚庄王时贤臣申叔时者也。左传,陈夏征舒弒灵公,楚庄王伐陈,杀夏征舒,灭陈为县。申叔时谏庄王曰:“夏征舒弒其君,其罪大矣,讨而戮之,君之义也。诸侯之从,曰讨有罪也。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终之,无乃不可乎?”王曰:“善哉,吾未之闻也。”乃复封陈。聘谓问之也。时惟在陈,而兼言蔡者,盖以陈蔡相近,因连言之也。荀息,晋大夫。左传曰,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公曰:“是吾宝也。”对曰:
  “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乃假道于虞以灭□,师还遂袭虞,灭之。
  注'五'儣鉏,齐大夫。介犹闲也。韩子曰:“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齐景公患之。儣鉏曰:‘去仲尼犹吹毛耳。君何不遗鲁公以女乐,以骄其意。鲁君乐之,必怠于政,仲尼必谏,谏而不听,必轻绝鲁。’景公曰:‘善。’乃令儣鉏以女乐遗鲁,哀公乐之,果怠于政,仲尼谏不听,遂去之。”孟子曰:“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请曰:‘它日君出,必命有司所之。今已驾矣,敢请。’公曰:‘吾将见孟子。’仓曰:‘君*(何)**'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孟子后丧踰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乐正子见孟子曰:‘君将来见,嬖人有臧仓者沮君,是以不来。’孟子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愬犹谮也。知谓明于事也。子反,楚大夫也,名侧。案“□”字吕忱音仕眷反,勉也。东观记作“讥”字。此虽作“□”,盖亦讥刺之意也。春秋经书“宋人及楚人平”。公羊传曰:“外平不书,此何以书?
  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何休注云:“讥子反﹑华元专盟不受君命,故贬之。”
  然则子反违命盟,盖以平宋城下而言。彭城者,彭城宋之邑,故举以言之。左传,宋大夫鱼石等出奔楚。楚伐宋,取彭城以封鱼石。宋人围彭城,楚子重救彭城伐宋。此言子反,盖衍误也。如曰不然,或别有所据。管仲,齐桓公之相,名夷吾。夷仪,邢邑也。翟人灭邢,管仲辅齐桓公筑夷仪以封邢,邢迁如归,于是天下诸侯知桓公之不为己动也,是故天下归之。唯能用管夷吾而霸功立。事见国语。以其能辅主成业,故就夷仪而爵赏也。
  注'六'□,渐也。孙武,吴王阖庐将也。善用兵。越绝书曰:“太湖周三万六千顷。”虞翻云:“太湖有五道,故谓之五湖。”*(隔)**'滆'*湖﹑洮湖﹑射湖﹑贵湖及太湖为五湖,并太湖之小支,俱连太湖,故太湖兼得五湖之名,在今湖州东也。史记曰,白起,郿人也。事秦昭王,以上将军击赵于长平,前后坑斩首虏四十五万。长平,地名,在今泽州也。
  注'七'丛,细也。毒,恨也。关东为从,关西为横。苏秦,洛阳人也。师事鬼谷先生。为从说,说关东六国为从亲以畔秦,会于洹水之上,刳白马而盟。张仪,魏人也。与苏秦同师。为关西横说,说关*(西)**'东'*六国令事秦。皆尚诬诈,不遵道德。洹水出汲郡林虑县。鬼谷,谷名,即鬼谷先生所居地,在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