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星怒-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洋里的单细胞生物早就演变成了多细胞生物,就像今天的植物一样,它们靠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这种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的小生命,用了漫长的时间,让地球的大气中充满了氧气。这样,适应复杂生命出现的自然环境已经具备了,这是生命的重大突破。
  于是地衣最早上岸,它们开始分解岩石,再加上自然的分化形成了陆地上的土壤,环境更加完美了。
  更多的生命爬上了陆地,并且不断地开发新的栖息地,直至布满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地球成了生命体的乐园。
  各种生命在地球上繁荣发展,漫长的岁月,不同的物种开始了史诗般的轮回,直到人类殖民的出现。
  张斌辉长舒了一口气,身体从桌子上面收了回来,因为看得太过投入,他现在才感觉到有些腰酸。
  原来我们地球的历史是这样过来的,时间的威力果然无比强大。
  很快,全息数据角落里的一行小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地球上的生命大灭绝现象。
  根据模拟分析,地球上共发过五次大规模的生命灭绝情况,基本上是每隔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这种情况十分奇怪。
  这行小字吸引了张斌辉的注意,他马上调出了相关的分析。
  这项研究是一名三十万年前的学者提出来的,他很仔细地研究了地球的发展历史,然后他发现了这个规律。
  生物大灭绝是指大规模的集群灭绝,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存留下来,这种事情在地球上发生过五次。
  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经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
  当然,生命总是顽强的,这其中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甚至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这名学者列举了相关的数据,第一次生命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
  奥陶纪,地质年代的名称,是古生代的第二纪,开始于距今5亿年前,延续了6500万年。
  这个时候气候温和,浅海广布,世界许多地方都被浅海海水所掩盖,海生生物空前发展。
  在奥陶纪广阔的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荣,生活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
  除寒武纪开始繁盛的类群以外,其他一些类群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包括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鹦鹉螺是这个时期最强大的海洋生物,它们身体巨大,性喜食肉,正是由于大量食肉类鹦鹉螺类的出现,三叶虫进化出了防御性的针刺。
  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一次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
  这名学者分析:这次物种灭绝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在大约4。4亿年前,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冰川锁住水,海平面降低,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最终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400章 地球的发展史(二)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又称泥盆纪大灭绝。
  泥盆纪,地质年代名称,紫薇的专家用了另一个名词,但张斌辉马上反应到了地球上的说法,他自动理解了。
  泥盆纪是古生代第四纪,约开始于4。05亿年前,结束于3。5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泥盆纪分为早、中、晚3个世,地层相应的分为下、中、上3个统。泥盆纪古地理面貌较早古生代有了巨大的改变。
  表现为陆地面积扩大,陆相地层的发育,生物界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陆生植物、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无脊椎动物的成分也显著改变。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
  最重要的是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两栖类、爬行类的祖先四足类,也就是四足脊椎动物开始出现。
  根据研究,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化石记录说明当时远至北极地区都处于温带气候。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发生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二叠纪,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二叠纪分为早二叠世,中二叠世和晚二叠世。二叠纪开始于距今约2。95亿年,延至2。5亿年,共经历了4500万年。
  二叠纪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古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加剧,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地槽封闭并陆续地形成褶皱山系,古板块间逐渐拼接形成联合古大陆。
  这个时候,陆地的面积进一步扩大,海洋范围缩小,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促进了生物界的重要演化,预示着生物发展史上一个新时期的到来。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
  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这次大灭绝使得占领海洋近3亿年的主要生物从此衰败并消失,让位于新生物种类,生态系统也获得了一次最彻底的更新,为恐龙类等爬行类动物的进化铺平了道路。
  这名紫薇学者认为,这一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从古生代向中生代转折的里程碑。其他各次大灭绝所引起的海洋生物种类的下降幅度都不及其1/6,没有使生物演化进程产生如此重大的转折。
  学者认为,在二叠纪曾经发生海平面下降和大陆漂移,造成了最严重的物种大灭绝。
  所有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的古陆,富饶的海岸线急剧减少,大陆架也缩小了,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物种的灭绝是因为失去了生存空间。
  更严重的是,当浅层的大陆架暴露出来后,原先埋藏在海底的有机质被氧化,这个过程消耗了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大气中氧的含量减少,对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非常不利。
  随着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又使许多陆地生物遭到灭顶之灾,海洋里也成了缺氧地带。地层中大量沉积的富含有机质的页岩是这场灾难的证明。
  这名学者认为,地球上的这次大灭绝现象,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在三叠纪,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纪,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
  三叠纪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
  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
  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此次灾难并无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当看到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分析,张斌辉的精神振作了起来,因为这是他相对较熟悉的知识,地球上也有深入的研究理论,甚至在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的体现。
  因为,这次灭绝,统治地球的无敌恐龙消失了。
  在地球上,我们把这一次物种灭绝,称为白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白纪是中生代最后的一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
  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位于侏罗纪之下、新生界之上。
  白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层。
  白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纪末期,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
  在五次大灭绝中,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零点几至几个百万年之久。
  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有恐龙。


第401章 地球的发展史(三)

  “我认为,地球的发展至今,只有一亿年前的恐龙才能对我们人类造成威胁。{}这一次的物种灭绝并不简单。”
  这名学者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自已的疑问,因为他到过地球,研究过那里的环境。
  直到这个时候,张斌辉真正明白了这名学者的身份,他是三十万年前地球环境改造小组的成员之一,他去过那里。
  那是联盟为了挽救地球而做的最后一次努力,因为灵脉被祝融与共工所摧毁,但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星球实属不易,而联盟又没有精力开拓新的资源,所以联盟曾经决定重塑地球的灵脉,希望再给地球一次机会。
  显然,这一次尝试失败了。
  但正因为这样一次机会,紫薇的学者有条件认真地研究地球的发展情况,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数据。
  与现在的地质研究原理相同,很多证据同样是通过研究岩层、土壤、化石、冰层等来完成的,这名学者正是相关专家,加上能力更强,所以他对地球的历史研究得十分通透。
  “地球上的恐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生物,它们在某一些方面甚至与异形相仿。
  这种恐龙拥有强大的武力,它们的**天生极其发达,它们的防御同样十分惊人,它们的繁殖能力更是十分可怕。
  恐龙与异形类似,它们繁育后代是通过产卵来完成的,一次能生产数十枚恐龙蛋,这是极其可怕的繁殖能力。
  试想,一只恐龙哪怕是一年只产两窝蛋,而它们的成熟期只需要十年,那么,它们的数量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统治地球。
  正是通过上述手段,恐龙在地球上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它们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