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流伐清-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初参加的人并不多,级别也较高,多是为了给朱永兴面子,前来捧个场子。可后来朱永兴加了规定,军中千总以上的除了公务走不开之外,都得前来参加,这人员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将领们开始还是遵令而行,可听过之后也慢慢有了兴趣。讲武会并不是学生上课那般严肃,令人感到束缚,而是气氛宽松,人人皆可畅所yù言。而朱永兴也不只是谈军事,还讲些别国他地的知识。这对于消息闭塞,见识短浅的众将来说,无疑是个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

庆阳王刘震昂首阔步走入晋王的书房,跪倒在地,口称:“孩儿拜见义父。”

“不必多礼。”李定国和蔼地虚扶了一下,因为对蜀王刘文秀心中有愧,他对老战友的临终托孤本想好好对待,不想本是去迎驾的刘震却在战场建功,更被朱永兴赏识,袭爵郡王。

刘震充耳不闻,恭恭敬敬地连磕了三个响头才起身:“义父,孩儿临阵冲杀,薄有微功,未负义父平rì教诲,未损义父英名。”

刘震差不多是李定国看着长大的,按说这么短的时间不见,也不至于生疏,但不知不觉中,李定国竟然感觉好像有隔阂了。唉,总是自己不好,疑心蜀王,软禁加以防范,致刘文秀抑郁而死。

“勇追穷寇,生擒线国安,做得很好。”李定国微微颌首,唏嘘道:“如今已为郡王,当可告慰刘兄弟在天之灵矣。”

刘震眼圈微微一红,躬身说道:“孩儿袭爵郡王,实乃父余荫,义父教诲,未能实至名归,心中惴惴。故请命随岷殿下赴安南,望能再建功勋,以塞众人之口。事前不及禀报义父,还望义父见谅。”

第一百四十三章讲武会一(求收藏)

“岷殿下既赏识,又岂有推拒之理。”李定国已经知道了刘震的决定,也就顺水推舟,温言抚慰,“岷殿下开拓进取,英武不凡,追随于他,确是建功立业之上选。为父率军逶迤于边外蛮荒,也实是暮气深沉,未有当年之勇。”

刘震犹豫了一下,说道:“义父乃是忧心主上,却不是暮气深沉。岷殿下常言:义父是盖世英豪,与延平郡王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是华夏的民族英雄。数百年后,义父与延平郡王的英名也会千古传唱,受到万众敬仰。”

“岷殿下真是如此说的。”李嗣业站在一旁,一直没有作声,此时却忍不住先于李定国发话。

刘震点了点头,望着李定国说道:“殿下确是对义父赞誉极盛,说只有义父指挥的军队,能组织大规模运动战和歼灭战,敢和八旗劲旅死磕。义父两蹶名王的战例,在讲武会上便被仔细研究讨论过。”

提到自己最得意的战绩,又听到这么高的赞誉,李定国微微一笑,不由心中喜悦,只是——“讲武会?这又是岷殿下弄出来的,是个什么,什么所在?”

刘震如实解释了一番,转头向外看了看天色,说道:“今晚便有讲武会,义父和义兄,不若去看看?”

“岷殿下是宗室贵戚,娇生——那个足不出户,所讲也不过是书中内容,听之无益。”李嗣业很随意地摇头,但立刻招到了李定国的斥责。

“书中自有乾坤,岂是你能妄自揣测的。”李定国对义子刘震能温方相向,对亲生儿子却是疾颜厉色,“为父不读《孙子兵法》,岂能有所成就。你见书即恶,终是难成大器。”

李嗣业被骂得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刘震想张口劝说,却被李定国挥手止住。

沉吟了一下,李定国似乎有了决定,抬头说道:“既有岷殿下讲说,去听听也无妨。天眷神授嘛,必有惊人之语。”

刘震只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李定国竟然真的要去,心中暗暗叫苦,嗫嚅着说道:“义父身份贵重,威名远播。众将必不敢失了礼数,心中惴惴,恐就不敢畅所欲言——”

李定国看着刘震为难的表情,不禁嘿然一笑,说道:“这有何难,为父便服掩面,再去得稍晚些,只在后面静听,不插嘴便是。”

…………。

今天不打算讲战例了,最主要的是还是扭转当前明军将领的作战策略,从根本上改变战术打法。还有,再讲讲攻略安南的好处,讲得透一些,执行政策就会更主动,更坚决。

朱永兴随手翻看着自己拟定的提纲,加深下印象,等到杨国骧告知时间已到,这才放下纸张,走上前去。

等到李定国穿着普通军官的衣服,用袖子半掩着脸,在刘震的遮挡下进入会场的时候,朱永兴已经讲了一会儿,也没有注意到悄悄躲在后面的这两个人。

“……两种观点都不对,都不现实。一种是必亡论,一种是速胜论。前者产生妥协倾向,后者产生轻敌倾向……历史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内讧和分裂是自取灭亡之道,把对外的目光转到对内,更是愚不可及,是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而门户之见,恰恰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要想战胜并消灭鞑虏,最重要的条件便是团结,团结所有反抗清军的、有纪律的、不害民扰民的武装。不管他们之前是什么来历的队伍,只要具备以上的特征,我们都要诚心接纳,一视同仁,使聚集在中兴大明旗帜下的力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强。攘外必先安内,那是狗屁论调,那是用大义名份作掩护的卖国行径。严重点说,做了清廷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帮了清廷的忙,难道不可称之为汉奸……”

李定国皱起了眉头,岷殿下也爆粗口呢,还有,这门户之见难道不是批判的是自己?嗯,岷殿下并没有看到自己,想是有感而发,而不是特别针对。

“事易时移,敌强我弱,这战争的打法也应有所转变。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地战,实质上是与优势清军的消耗战,最终的结果极可能是我军越打越少,越打越弱。当然,事无绝对,这并不是要放弃一切重要的军事地点,对于某些地点,只要有利,就应配置阵地战。但是转换全局的战略方针,必然还是运动战……”朱永兴的声音在厅堂中回荡,书记官在刷刷作着记录,以后这将编入教材,由别人再度讲解。

运动战啊,我擅长,只是不知道跟岷殿下所说的是不是一样。李定国摸着下巴上的胡须,听出了些许兴致。

“……我们的主力要习惯于在变动不定的战线上作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扰敌、诱敌、疲敌相结合,目的是能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域内集中兵力,形成局部的优势,然后进行歼灭战。”

朱永兴拿起白灰块,在黑板上画了简略的滇省地图,指点着说道:“永昌、大理、姚安、楚雄、昆明……清军兵力虽多,但除了分布于这些城市要点的守军外,其机动兵力其实不过四五万人,如果大举出动,所耗钱粮,所需辅兵,都是个相当大的数字,更非短时间内能够准备完全。换而言之,清军占据了大半个滇省,也分薄了兵力,各处守军或者守有余,但攻绝对不足。这对我军是有利的条件,如果准备充分,行动隐秘,攻击猛烈而迅速,聚力攻其一点,是完全有希望成功的。”

话是如此,但面对坚城,如何能做到迅速?李定国微微摇了摇头,觉得朱永兴有些异想天开,纸上谈兵。

“攻取坚城的办法我已经有了,但现在还不是攻城拔寨的时候,所以暂时保密。”朱永兴拿起根小竹棍,笑着敲打着黑板上的地图,“等时机一到,就要把这条清军构筑的长蛇截成数段,让坚城变成清军的牢笼和坟墓。”

听众们发出一阵笑声,起了一阵骚动。

第一百四十四章讲武会二(求收藏)

朱永兴说得信心十足,神态与腾冲大战的反攻时差不了多少。马宝等人对此都有点印象,心中倒是并不怎么怀疑,纷纷揣测着朱永兴准是又搞出了什么大威力的秘密武器。

自信满满啊,就凭这样的态度,在如今这样危难的形势下,也足以振奋士气,令众将归心了。李定国暗自叹息,不禁又想起了燕雀自安、全无出险之念的永历君臣。

战略和理论上的高手,实践和战术上的菜鸟。朱永兴对于自己在冷兵器时代的排兵厮杀、临阵指挥,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尽管有了些经验,但还远远不够,离名将更是差之千里。

当然,他也有他的优势,在用一些后世的经典军事理论忽悠完众将之后,他觉得并不够直观,索xìng把安南攻略的重要xìng暂时抛下,又讲解起战例来。只是这个战例却不是历史上所有的,而是杂七杂八地拼凑在一起,以便将领们能汲取到更多的经验,可以仿而效之。

“……破袭、sāo扰、袭击,牵着敌人鼻子转,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厅堂中引起了一阵哄笑。

“……忽南忽北,忽东忽西,四渡赤水,又进又退,弄得敌人扑朔迷离、疲惫不堪,三万对四十万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战斗,最终总结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惊险曲折的战斗过程,灵活机动、避实击虚的策略,令众将神驰向往。

“……虚兵佯动,诱敌深入,避敌主力,大步进退,先弱后强,个个击破……”朱永兴毫不脸红地又把红军的反围剿经验剽窃过来,李定国也听得不断颌首,这战例讲解可比《孙子兵法》易懂多了,将领们都识字不多,这种直观的方式更能让他们理解接受。

“归根到底,胜利的关键还是在士兵的素质,在于军队的坚强有力。”朱永兴讲完了,不无感慨地叹息道:“拖不垮,打不烂,在逆境中依然斗志昂扬,什么时候我军都能成为这样的钢铁之师,扫除鞑虏,兴复华夏,又有何难?唉,慢慢来吧,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办到的事情。”

“殿下不必感叹忧虑,如今我军士气已复,假以时rì,也未必不能练成无坚不摧的强军铁师。”马宝拱手安慰着朱永兴。

“殿下放心,末将加紧训练士卒,必让殿下满意。”

“殿下,只要粮饷充足,甲坚兵利,再加紧训练,何愁我军不强。”

……………

朱永兴抬手向下压了压,笑道:“有这个心气就好,大家齐心协力,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粮饷会有的,坚甲利兵会有的,功业封赏会有的,媳妇儿孩子也会有的……”

在一阵会心的笑声中,讲武会结束,待朱永兴走后,众人才纷纷散去。

夜空中,晶莹的星星在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草丛中的小虫发出各样的叫声,一只夜鸟在远处啼鸣,似乎在急切地召唤着同伴。

呼,广国公贺九义吐出了一口长气,感慨道:“如何,本国公没说错吧,岷殿下难道没有兴王图霸之能?”

“嘿嘿,国公英明。”李承爵干笑着恭维了一句,又微微摇头,疑惑道:“岷殿下是宗室皇亲,在王府中长大,可哪来的如此见识?要说是书中学来的,末将是怎么也不相信。”

“那便是真如传闻,岷殿下乃是神授之能,是上天派来中兴大明的。”总兵雷朝圣不以为意地说道:“早些投效殿下的好象都这么说,听说那蛮夷,什么猛山克族的,还把殿下看作神使,一路从缅甸跟随而来。”

“猛山克族就是猛山克族,非要加个蛮夷作甚?”广国公贺九义瞪了雷朝圣一眼,提醒道:“莫忘了,殿下可是深宠那个蛮,猛山克族的公主。”

雷朝圣赶忙点头受教,说道:“是末将失言,失言了。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岷殿下出缅入滇,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