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超级战舰-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仍旧是乡村级飞船担任了在太空和星球表面之间往返运输的任务。足足有十万艘乡村级飞船,携带着大量的工业设备,以及足足上千万台机器人,开始向行星表面出发。

这颗行星拥有着自己的大气层。甚至还有自己的磁场,但它的大气层太过稀薄了,磁场也太过微弱,距离主恒星的也有点遥远,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基本上是不可能诞生出生物来的。当然,事无绝对,也或许会有一些萧宇尚未理解形态的生物在这里生存着。

总之,总体来看,这是一颗死寂的星球。具体环境,大概和太阳系之中的火星相差不大。

在距离地表一千米的地方,萧宇的飞船拍摄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画面之中,是无尽的黄色大地,像是地球之上的沙漠。虽然这颗星球之上大气稀薄。但它依然有风,而且还是相当强大的风。萧宇稍微测算了一下,就得出了结论,这里最强大的风,足以将房子大小的石头吹的翻滚起来。这样的风,绝对会对萧宇的建造任务造成阻碍,不过幸好,这样的风一般只处在这颗星球的赤道之上,不会向其余地方蔓延。

这颗星球的地表十分平缓,基本上没有什么太高的凸起。最高的山峰也不过才几百米上下。萧宇稍微测量了一下这颗星球的地质构造,就知道了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事情。

答案是很明显的,这颗星球之上的地质构造已经稳定下来了,它没有板块漂移,没有地震,没有火山。它和地球不一样,地球由于频繁的地质运动,从地质纪年来说,地球的地形是多变的,平原可能会变成高山,高山可能会变成平原。就连喜马拉雅山的高度也是在一直变化着的。地质运动和风力结合,就构造出了地球之上那多变的地形。

可是这颗星球之上,只有风而没有地质运动。也就是说在它上面不会再形成新的山脉,已形成的山峰高度也不会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颗星球之上的山峰就只会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在风的吹拂之下,在经历过数千万上亿年的漫长时光之后,从星球之上消失。

目前来看,这个进程差不多已经快要走完了。呈现在萧宇面前的这个小山包,在几亿年前可能还有近万米高,可是在萧宇到来的今天,它已经只剩下几百米的高度了。

除了这些山峰之外,这颗星球之上的地质,实在是有些乏善可陈。它上面太单调了,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基本上没有别的东西,没有峡谷,没有高原,没有丘陵。不过这对于萧宇来说,却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地形的单调会给萧宇开采矿产,建造工厂带来很大的便利。

关于这颗星球的三维立体结构图早就编制完成了,哪一处藏着什么样的矿产都清清楚楚的标示在了结构图之上。

十万艘乡村级飞船在到达星球表面之前就已经分散开来,各自携带着不同的仪器朝着不同的矿区飞行过去。

这里是一处锡矿区,这处锡矿,是这个恒星系所有锡矿之中开采价值最高的一处。萧宇打算在这里建造一所大型的开采工厂。

近千艘乡村级飞船携带着仪器降落到了这里,飞船之上的反冲火箭将星球表面吹的尘土飞扬,就在这一片迷雾之中,大批大批的机器人以及机械设备从飞船之上来到了地面,它们首先搭造出了通讯设备,然后是冶炼厂房,在建造冶炼厂房的同时,大型开采设备也开始了建造……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是极其恐怖的,尤其是在这样的机器人数量足足高达十几万台的情况之下。于是,在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之后,这一处基地就建造的初见雏形了。

这只是萧宇开发这颗星球的一处缩影。第一批的建造工程之中,萧宇一共选中了数百个这样的地方,这数百个基地,将支撑起萧宇初期的建造进程。在未来,在机器人工厂建成之后,机器人的数量还会以每天接近万台的速度增加。

除了在这颗行星之上进行大规模的建造之外,萧宇还分出了二十万艘飞船,携带着必备的机器人和设备,前往另一颗气态行星那里。

气态行星内部由于特殊的环境,会出产一些极其稀少但是十分重要的材料。这些飞船就是去开采这些东西的。除了气态行星之外,它周围的十几颗卫星也是萧宇的目标。这些卫星,在以后的日子之中,也将接受萧宇外科手术一般的改造。

这个恒星系的死寂和安静被彻底打破了。在萧宇那庞大的执行力之下,这个恒星系被迫改变了自己维持了不知道多少亿年的面貌,开始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一年时间之后,萧宇初步完成了工业体系的搭建工作,各种开采、冶炼基地,各种工厂开始走上正轨。于是,萧宇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建造任务。

在这个阶段之中,萧宇一边扩大基础工业体系的规模,一边进行着更大规模的建造任务。那一条老旧的环恒星大型粒子对撞机在经过了萧宇的改造之后,重新投入了使用,让空间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去研究极高能量对空间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这条大型粒子对撞机之外,还有两条正在筹备建造之中;天基计算科学院图纸编制工作已经完成,现在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建设,预计十五年之后完工;在那颗气态行星的卫星之上,无数的机器人正在忙碌的挖掘着地面,试图挖掘出一个深有两百公里的大坑,生命科学院将会建造在这个大坑之中,除此之外,还有军事科学院,社会科学院,能源科学院,物理科学院等等。

整个神舟文明,都进入到了一种忙碌的氛围之中。萧宇的计算力更是始终维持在百分之八十五的高位之上,基本上没有降下来过。所有的科学家们也是一刻不得停歇,他们正在进行忙碌的科研工作,为迎接新研究室的投入使用做准备。

这个恒星系之中,满是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第465章 超巨型船坞

每一天都是这样的忙碌,不管萧宇的计算力多么强大,不管萧宇处理数据的速度有多快,在后面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数据在等待着萧宇处理,而且新的数据每时每刻都在产生。萧宇维持这样的工作状态一直维持了足足三十年。

此刻,距离萧宇来到这个恒星系,已经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了。

萧宇一开始承诺的事情是在五十年之内完成所有建造任务,不过在这段时间之中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萧宇提前二十年时间完成了工作。

其中一件事情是新型计算机的研制出现了一点突破。这个突破并不是全方位的,所以萧宇并没有着手制造新的超级计算机,而是对此刻自己所栖身的中国号飞船中央电脑进行了一下改造升级,优化了一部分硬件和算法,这让萧宇的计算力提升了大概一点七倍。计算力的提升自然而然的就意味着建造进程的加快。

另一件事,则是起源于卢卡二号的一个建议。

卢卡二号的这个建议围绕着一个核心来展开,这个核心十分简单,用一点不好听的话来说,就是废物利用。什么是废物?在卢卡二号的建议之中,“废物”这个词,指的就是萧宇麾下那高达八百亿数量无法成为科学家的普通智慧生物。

“如您所见,在此刻的家园号飞船之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剩余。虽然主人您已经逐步将自己的计算力撤了出去,将各种关系到维生的工厂都交给了智慧生物们自己去管理,但是这些地方仍旧无法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我知道此刻主人您正在为计算力不足制约了建造进程而烦恼,那么我有一个建议,为什么不招募智慧生物们去参加建造任务呢?他们的效率可能比不上由您直接操控的机器人。但是他们胜在数量足够多。我计算了一下,在现阶段,如果大规模发动的话,我们至少可以招募出一百亿个劳动力去参加建造任务。这一百亿名劳动力,怎么算也能比得上一亿台机器人吧?而一亿台机器人。想必会占据您不少的计算力了吧?”

“唔,这个建议不错。”萧宇从谏如流,十分痛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那么好,前期发动,选拔,组织等事项由你的社会科学院去完成。我会抓紧时间制造适合智慧生物们使用的个人维生设备以及建造工具。培训事宜我会委派专门的科学家去负责。”

这是一个很划算的事情,制造供智慧生物们使用的个人维生设备以及工具可以通过自动化程序来完成,这些根本就消耗不了萧宇多少计算力。

事实上,萧宇很早就想到了这件事情,之所以迟迟未能下定决心,让智慧生物也参加到自己的建造任务之中来。是由于心中有某些顾虑。

就算到了现在,萧宇心中的这个顾虑仍旧存在。不过,萧宇打算去尝试一下,或者说是试探一下,试探一下这些智慧生物们。

于是,在经过选拔,培训等一系列事宜之后。庞大的智慧生物大军也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大建设时代之中。卢卡二号不愧是最为出色的社会心理系科学家,数量接近百亿的智慧生物,被卢卡二号组织的井井有条,在各种奖惩制度,等级制度的约束之下,这些智慧生物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在繁忙的工地之上,随处可见穿着轻便个人维生设备的智慧生物穿梭来去。他们身上所装备的通讯仪器总是可以十分及时的将下一步的工作指令发送到他们这里,指导着他们去完成工作,建设在工地旁边的大型生态圈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包括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的服务,让他们可以过上不次于家园号之中的舒适生活。

“为了我们神舟文明的发展。身为神舟文明的一份子,是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了!”

“我们所付出的每一点劳动,都会变成构造我们神舟文明大厦的基石!”

现实利益和精神宣传两方合一,让这些智慧生物的工作热情爆发到了顶点,甚至于让萧宇都感到有些吃惊。

“和他们比起来。地球时代的我,是多么的懒惰啊。”萧宇心中感叹着想道。

这两件事情,直接将萧宇的建造工期缩短了二十年的时间。到现在为止,生命科学院,物理科学院,军事科学院,计算科学院等等全部建造完工。

科学家们欢天喜地的来到了这些全新的建筑之中,开始用这里完备且先进的实验仪器验证自己的想法,研究新的科学,萧宇则进入到了下一时期的建造任务之中。

萧宇要建造至少两个超巨型船坞,至少十个巨型船坞,以及更多数量的大型船坞。萧宇计算力的提升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事情,计算科学院的科学家负责人曾经拍着胸口在萧宇面前说,保证在三十年之内完成目标,保证三十年之内将全新架构的计算机研发出来。

对于这一点,萧宇并不怀疑。因为全新架构计算机的研发,萧宇也参与在了其中,并且担负起了最多的工作任务。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三十年之内绝对可以完成这个事情,甚至于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那么扩大舰队规模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通过研究墨连文明的完整科技树,萧宇认为自己建造大洲级飞船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已经可以开工了。

建造飞船就需要船坞,所以萧宇就开始了船坞的建设。

在萧宇的规划之中,大洲级飞船将拥有至少六十公里的长度,总质量将达到二十亿吨之多。要建造这样庞大的飞船,船坞必须要比它更大。事实上,在萧宇的规划之中,这两个超巨型船坞的长度,将达到一百公里的量级。这样庞大的家伙。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