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香闺-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贤明白皇帝的心思,低声道:“皇上,欲速则不达,辽王悍勇,与其耗费大量兵力抵抗辽王,落得两败俱伤,不如先姑息辽王几年,等辽王年迈过世,世子袭爵,既无震慑诸将威望,也无统兵之能,到那时,皇上再收拾辽王,岂不是手到擒来?”
  惠文帝眼睛一亮,目光炽。热地盯着齐贤:“首辅好计谋!”
  年轻的皇帝最是轻信,身边人只要摆出一副大才之士的气派,皇帝就信了,并由衷地折服。
  齐贤抚须而笑,继续道:“至于派去招降的使臣,臣有个学生,姓沈名复,尤擅口才,皇上若派他去,此事必成。”
  惠文帝连朝廷大策都听他的,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使臣人选?当即应允。
  齐贤领旨,一回内阁,便派人去传在吏部当差的学生沈复,然后好好地嘱咐了一番。
  沈复恭敬地一一应下,低垂的桃花眼中,却飞快掠过一丝嘲讽。
  昏君,庸臣。
  作者有话要说: 
  p。s。:辽王造反的剧情参照了朱棣,大家有兴趣可以先行了解,不过内容不多,除了战役这一节(放心,明天就会打完),其他都是架空,包括辽王后宫儿子啥的,所以大家别太代入朱棣哈~

☆、第43章 

  肩负着朝廷的重托; 年仅二十八岁的吏部侍郎沈复由四名侍卫护送着; 风尘仆仆地抵达了山海关城楼下。守城的侍卫居高临下; 只见黑盖马车上徐徐地走下来一位穿白色圆领长袍的年轻男人,举止从容。
  “城下何人?”守城侍卫厉声问。
  沈复仰头,声音清朗道:“吏部侍郎沈复; 奉皇命前来拜见辽王殿下。”
  城门太高,守城侍卫看不真切那人的面容; 但听说是朝廷派来的官员,立即派人开门; 接过沈复手中的牙牌。牙牌乃象牙所制; 上面刻有持牌之人的姓名、官职以及所在衙门,官员们若想进宫,必须佩戴牙牌。
  确认牙牌并非伪造,侍卫上下打量沈复一番,立即去禀报辽王了,沈复气定神闲; 淡笑着看着城门重新关闭。此时正是九月中旬,秋高气爽; 沈复不时仰头眺望秋景,怡然自得,仿佛只是一个来北地游玩的商旅。
  时间一点点过去; 忽的,城门再次开启,侍卫远远地朝沈复几人招手。
  辽王要见他。
  沈复朝侍卫拱手致意; 随即命车夫摆正踩脚凳,他又钻马车里去了,毫无羊入虎口的紧张感。
  马车辘辘而行,穿过关口,视野豁然开朗,关外竟是一片一眼望不尽头的辽阔草原,辽王大军就驻扎在不远处。
  马车行到军营外,不等守营将士喝令,沈复提前让车夫停车,撩起衣摆下车。
  天蓝草绿,他一身白衣,脸庞也如美玉,看得两侧威武粗犷的将士们都是一愣,愣过之后,有人故意嗤笑出声:“幸好提前说了是使臣,不然我还以为朝廷送了一位绝色美人,故意迷惑咱们的军心呢!”
  他这一笑,身边几人跟着笑了起来,都很鄙夷眼前的小白脸使臣。
  沈复身后的四名侍卫大怒,纷纷拔。出佩刀。
  辽王这边的将士眼睛一瞪,同样拔刀相向,轻蔑道:“有本事你来试试!”
  “敢问,这便是王爷的待客之道?”沈复不怒也不劝,只问出来迎接他的礼官。
  礼官观他气度,猜到这位使臣非等闲之辈,遂怒斥辽王这边的将士先收刀。
  沈复礼尚往来,朝身后四人使个眼色:“你们留在这里,我去拜见王爷。”
  说完,沈复跟在礼官身后,朝辽王大帐走去。
  大帐之内,辽王端坐主位,萧震、霍维章、柴雄、张进四员大将两两分坐在辽王左下首。
  “王爷,使臣沈复求见。”
  “带进来。”
  侍卫挑起门帘,辽王众人同时朝门口望去,只见来人一袭白色圆领长袍,身材颀长足有八尺,乍一出现,犹如天降芝兰玉树。再观其容貌,面如冠玉、仪容秀丽,一双桃花眼平静地扫过来,宛如流光飞转,熠熠生辉。
  辽王怔住,一怔这位年轻使臣的卓然风采,二怔这眉眼好似在哪里见过。辽王到底是辽王,短暂的思索后,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张俊秀稚气的小脸,再看沈复,一大一小分明是照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辽王隐晦地看向萧震。
  萧震盯着斜对面的俊美使臣,下意识地攥紧了左手,那衣袖之下的手腕上,系着一根红绳。
  “下官沈复,拜见辽王。”沈复早已习惯陌生人见到他后的惊艳,自顾自朝辽王行礼。
  辽王咳了咳,笑着夸道:“沈卿好风采。”
  沈复坦然道:“王爷谬赞,王爷龙子凤孙,下官在王爷面前,正如星辰之于皓月,不敢言辉。”
  辽王朗声大笑,帐内紧绷的气氛莫名松懈下来。
  霍维章撇了撇嘴,递给萧震一个眼神,很瞧不上文官的阿谀奉承。
  萧震垂着眼帘,脑海里不停浮现苏锦、阿彻与沈复的脸。他一直都有疑惑,苏锦是个不肯吃亏的女人,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在婚前就骗了她的身子?今日见到沈复,俊美如仙,萧震才终于明白其中的缘由。
  那边辽王笑够了,突然敛容,盯着沈复问:“你来作何?”
  沈复拱手道:“下官奉皇上之命,前来劝王爷投降,皇上说了,只要王爷肯降,过往之事他一概不咎,王爷继续回凤阳做您的辽王,为朝廷镇守辽东,共御外敌。”
  霍维章四将同时看向辽王。
  辽王长叹一声,苦笑道:“本王在凤阳住久了,也不想四处奔波,但皇上年幼,被朝廷奸臣蛊惑,先伪造遗诏不许本王与秦王、晋王进京为先帝送葬,后又听信谗言诬告,致使皇家手足相残,本王身为皇兄,若不为他铲除那些小人,岂不有负先帝在世时的谆谆教诲?既是清君侧,小人不灭,谈何退兵投降?你且回去,替本王转告皇上,就说只要朝廷没了奸臣,本王自会谢罪请罚。”
  沈复没答,探究地看着辽王。
  霍维章忍不住吼他:“王爷让你回去,你没听见?”
  沈复看他一眼,忽的笑了,直视辽王道:“如王爷所言,皇上偏信小人冤杀忠良,朝野庸臣奸臣当道只顾以权谋私罔顾江山社稷,下官若回去,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周皇族自相残杀,百姓无辜受累,外敌幸灾乐祸,那不如留在王爷身边,为王爷出谋划策,尽早结束这场征战,以还天下太平。”
  辽王眯了下眼睛。
  霍维章直接站了起来,指着沈复冷笑:“书生好生猖狂,看你手无缚鸡之力,凭何扬言你能助王爷一臂之力?”
  沈复笑,不急不缓地从怀中取出一封奏折,朝辽王道:“王爷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下官远在朝廷,早有报效英主之心,这是下官为您献的第一计,请王爷过目。若王爷觉得不可取,下官即刻离开,回京等候朝廷发落。”
  辽王半信半疑,接过内侍递上来的奏折,展开,就见上面只写了简短的几行字:守城费兵费粮,今日得明日失,徒耗时耳,大军当一鼓作气直杀京城,待王爷登基,天下尽收囊中。
  那字清风傲骨,字字珠玑!
  “好!云亭真乃天赐本王神兵也!”辽王放下折子,大步走到沈复面前,执着沈复手激动地道。良将难求,好的谋士亦如凤毛麟角,辽王断定,刚刚沈复在奏折中陈述的计策,能为他省下无数将士性命。
  沈复却暗暗心惊。他在京城,已经是正五品的吏部郎中,也算是年轻有为,然新帝年少轻狂,眼中只有几位内阁重臣、六部尚书,从未把他们这些五品官放在眼里,或许看到他也叫不出他的名字,而辽王远在千里之外,竟能叫出他的字!
  震惊过后,看着龙章凤姿的辽王,沈复更加确定自己跟对了人。
  “谢王爷信任,臣必定鞠躬尽瘁,助王爷早日成就大业。”沈复撩起衣袍,跪在地上正式认主。
  辽王笑着扶起他,端详沈复片刻,辽王忽而皱眉,关怀道:“云亭投奔本王,家中父母妻小且安顿好了?”
  此话一出,萧震抬眼望了过来,直勾勾地盯着沈复。
  沈复坦然道:“臣父母早已过世,臣妻体弱,去年年初病逝,也不曾为臣留下子嗣,故臣现在孑身一人,了无牵挂,可随心所欲也。”
  萧震抿了抿唇。
  辽王拍拍沈复肩膀,意味深长道:“云亭安心为本王做事,将来事成,本王送你一如花美眷。”
  沈复只当这是客套,笑着拜谢。
  萧震脸却一黑,忍不住盯了辽王几眼。
  辽王还能察觉不到他直刺刺的小眼神?沈复下去休息后,辽王单独留下萧震,笑着道:“沈复与阿彻是什么关系,你应该看出来了吧?”
  萧震肃容道:“臣知道,但他当年背信弃义有负苏氏,苏氏未必愿意再嫁,阿彻也说过他只认冯实一个父亲,此乃他们娘俩的家事,还请王爷莫要插手。”
  一个将军敢这么对主子说话,整个军营,恐怕就萧震一个。
  可辽王重才,且萧震性情刚正,虽然偶尔说话气人,但这样的臣子心里有什么事都写在脸上,用起来反而放心,因此辽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很喜欢萧震的坦诚,颔首道:“将军言之有理,你放心,本王也没那么闲,功成之日,本王会安排沈复见阿彻一面,能不能认出儿子挽回妻小,就看他自己的了。”
  萧震心想,见也不给姓沈的见!
  但辽王已经让步,萧震再傻,也不会连续要求辽王。
  辽王还要重新考虑作战计划,摆摆手,让萧震先下去。
  萧震一回自己的营帐,霍维章就拎着一坛酒过来了,毫不掩饰地表示自己对沈复的不满:“小白脸一个,只会阿谀奉承,王爷怎么就倚重他了?”
  萧震从未听霍维章说话如此顺耳过,端起酒碗先一气喝空,冷笑道:“王爷现在倚重他,能不能倚重一辈子,也看他有没有真本事!”
  两个带兵打仗的将军,都看不上文弱书生。
  然而沈复却一路为辽王出谋划策,之前辽王耗时四个月出了山海关又退了回来,徒劳一场,得了沈复,短短半年,辽王便以破竹之势,顺顺利利地冲到了长江北岸,与大周都城金陵只有一江之隔!
  而到了此时,沈复早已成为辽王身边的第一谋臣,可以说,如果辽王前一刻还在勃然大怒,只要沈复一来,辽王立即变得喜笑颜开,足见辽王对沈复的倚重。
  萧震、霍维章面面相觑,既不服气,又不得不服,谁让小白脸的计策都他妈的贼管用?
  不过,朝廷仍然还有五十万大军护卫京师,关键时刻,惠文帝派寿宁长公主的驸马郭耀统领大军,早早陈兵于长江北岸,以抗辽王之师。
  辽王不想动手,因为一旦交手,必会两败俱伤。
  他先骑马,出列与郭耀套近乎,喊郭耀妹婿。
  郭耀一句话给他顶了回来:“叛国之贼,休要与我攀亲!”
  当着两军的面被驸马辱。骂,辽王险些气死!
  沈复献策道:“王爷,郭耀在外英勇,回府却十分畏惧寿宁长公主,王爷不妨先派人去劝降长公主。”
  辽王怒中生喜,拍腿赞道:“对啊,本王怎么没想到这个!”
  当年他离京就藩,五岁的寿宁长公主曾抱着他脖子哇哇哭,兄妹情谊颇深,寿宁应该记得吧?
  辽王立即修书一封,情深意切地送去了寿宁长公主那边。
  寿宁长公主并不是京城唯一的公主,惠文帝有个亲姐姐福清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