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小蝴蝶-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攀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有时自己都会感到后悔的无聊事情,比如说这一次,较劲较一个多月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不过这只是浪费他的业余时间。共和的事也没有拉下,随着淮北的人口大量逃难南下,这些无产者成为了工厂中优秀的工人来源。工厂给他们工作使他们能够养家糊口,他们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切按照共和工厂的带队师傅布置的任务来做,这种组织性体现在识字程度上,按照工人识字提工薪的政策,这些新工人是把这件事按照保住饭碗的事来做。

而湖北本地人,由于刚分了田地,土地就是根本的思想依然强大,少有当地壮年到工厂做工,而且这些农民经过了第一年低税的满足后还没在乎识字减税这条政策。一些书生世家的农民获得了这个减税的待遇。大部分普通农民还没有攀比的意思。还把识字认为是很难的事,估计还要过一段时间,一定数量的普通农民通过识字考核获得减税的待遇,让这些农民将心中那个读书人高贵的门槛去掉。湖北农民大规模识字的潮流才会起来。

至于现在湖北的工业人口十分匮乏,无论工厂如何提高待遇宣传,大部分湖北人都不愿意冒险丢掉自家土地走进工厂。工厂工人在这些农民的心中还没有形成一个铁饭碗的概念。程攀有点理解当年英国贵族玩羊吃人把农民赶进工厂的做法了。那个国家的人都是一样的,当有了一个糊口的工作后,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冒险跳槽的。不过程攀不敢学英国人,英国人是团结上层和利用民众服从强者的惯性心态来压榨底层劳动者的,现在程攀已经将共和境内的原先的统治阶级——地主宗族们一网打尽,现在就是靠着底层民众的拥护来维持统治,必须在乎这些支持者的想法,如果实行这个政策,虽然可以加速工业化,农民迫于强权也不敢反对。但是手中的财产朝不保夕会大大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的集体农场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就出现这样的怠工现象。两个国家当时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快速工业化必须吃这剂苦药,但是现在共和外敌脆弱吃这个药方毒性太大。

让湖北农民转工人的方法行不通,那么只能用外省的无产者来发展工业了。现在整个华北打成一团,流民多的很。问题是如何将人运过来。所以和元朝势力打交道也是必要的。程攀为了获得足够的工业人群,直接把节操丢掉,和蒙古人做人口生意。蒙古对突然装备强大起来的农民军是非常恨共和的,没法不恨,那个朝代的农名起义军像这样人手都有铁器。还有大炮,更过分的是拥有大量的战马组建骑兵。蒙古人一开始十分奇怪这些战马是从哪来的,一开始还以为自己这方有家贼。后来在如皋的探子得来消息这些战马都是共和在北边占领的一个东北岛上运来的。据说那个大岛有巨大的草场可以养马。蒙古人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心里郁闷,东北海域尽然有马场这不科学。

但是接下来他们必须要跟共和打交道,共和缺人了希望用兵器和物资买人。如果按照蒙古大爷的脾气,你惹了爷了爷就是不做这单人口生意。但是形势比人强,元军知道他们不做对面的起义军也会做的。况且华北流民遍地,人命如草芥现在可以换物资很好。

于是元军和共和的战时商道也打开了。元军不经做人口生意还做煤炭生意,相对于中国南方中国北方的煤炭就很多了,大都西面就有一个。元朝通过人口贸易和煤炭贸易获取了大量物资,渐渐的又重新将北方红巾军压制住。

程攀的这种不顾民族大义的行为按道理说和秦桧是一个级别的。毕竟秦桧只是害死了一个大将,程攀的这个政策相当于武装了大半个华北元军,后世一直就这一点对程攀口诛笔伐。不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共和的官方洗地教科书是这么说的:“共和在秦统历1574四月到1575九月和元朝的贸易虽然短暂时间内增强了元军的实力,但是物资换民众的贸易中,共和解救了352万华北人民,极大的保存了国家的战争潜力,为未来华北大解放奠定了决定性基础,来自华北的移民对湖北境内工业建设起到了强大的动力秦统历1574年月到1576,共和各项工业指标翻了一番。最主要的钢铁产量达到56。7万吨,秦统历1576年共和强大的工业使共和与北元华北统一战时发挥了摧枯拉朽的攻势。”

第一百章共和再动

程攀现在正在工业区观看一个实验,一个紧密的气缸中灌入了水煤气法制造的氢气和氮气,随着反应港罐中,锅炉气压表的数值增高。气压逐渐到达了五十个气压,气缸中分层摆放着铁触媒催化剂,整个气缸在通过树立起八米高的液体加压塔,其原理就是物理上U型槽,里面灌满水银或油等液体介质,一段通向反应缸另一端和蒸汽锅炉,这样蒸汽锅炉就会将蒸汽的压力通过介质传导进反应缸中。

原来程攀一直在考虑用机械力将紧密的活塞按下去,完成加压。由于没有橡胶,活塞不合格。思维陷到死胡同中去。现在这种液体介质传导加压可以轻松的解决气密性问题,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将锅炉和反应缸的厚度加厚。别被撑爆了。

反应缸中的气压到达了两百个大气压,这个压力十分恐怖现在现场操作的人员全部都躲在掩体中,读数据这活现在是由程攀来干。六百的温度,两百个大气压,四氧化三铁为催化剂,氢气和氮气反应。没错这就是合成氨试验。但也仅仅是试验而已。

在反应过一段时间后,开始将温度和压力撤了下来,等到完全冷却后,工人们开始小心翼翼的将反应缸撬开。一股氨水的味道扑鼻而来。化学组的人员立刻取样化验。人类第一次人工合成氨试验完成了。

这是一次共和经典的化学试验方式。这个反应缸十分原始,工业生产模式是循环塔模式。而共和此次的试验只是一次性的,而且反应缸十分小,程攀穿越前的中国合成氨的反应塔大型缸体采用的钢材是深海潜艇外壳级别,要想真正的利用煤水空气固氮,工艺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机械,钢铁两大工业支柱在科研方面依然是吃钱大户。但是不投钱不行,如合成氨试验这样,程攀带来的大量化学方程式,受限于简陋的条件无法将其工业化。只能在实验室中证明。

现在日本南部硝石小岛在共和破坏性的开采下最多还能维持七年,共和的硝酸工业在未来面临着断粮的危险。用惯了可以直接开采的硝石矿,共和根本无法忍受粪堆积硝的低下的生产手段。现在共和积硝工业已经很少了,粪堆和鱼虾内脏下脚料,这些原来为了工业来喂消化细菌的东西,前者养蚯蚓实行家禽养殖,后者直接当饲料。最后利用完的废物用来做肥料。

现在的硝石矿不仅在用在工业上,还有一大部分用在农业上。对于远在南美的那个智利的巨型硝石矿。程攀无比眼馋。当然还有后世发现储量越来越大,大有超过智利成为世界第一大硝石矿新疆硝矿。可惜这些都运不过来,一个需要横跨太平洋,另一个没有铁路运输根本没开采价值。

到哪找新矿源这是个问题,程攀这样分析道,日本南部之所以有硝石小岛纯属海鸟迁徙丢下的米田共产生的。海鸟靠鱼类为食。日本附近有两道洋流交汇的渔场,鸟粪的初始形态是从这些海中出来的。那么可找鱼多海域的小岛。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片文章差不多所有的小学生都看过。后世政府一再强调这里的富饶,姑且就信一次。吕宋北岸的一波波探查船开始有意识的寻找硝矿岛。果然顺着鸟多这一条线索果然发现了大量硝石矿,而且这种岛的数量还在增加。

为了保证多条航道对南海的开发,顺着中国沿海地区航行,在越南附近开移民点最为合适。但是这一点必须要拿下一个战略节点——海南岛。目前广东起义也已经爆发,现在全国烽火的情况下。中国其他势力很少注意广东这个边陲之地,现在东西方贸易还没有开始。广南之地往往对天下争霸的大局不重要,这种不重要到了何种程度,汉朝建国时广东地区还有个政权,刘邦就敢自称统一了,而且这么朝代下来史书只把这个广东政权寥寥带一笔,把这个政权和农兵暴动建立的短暂政权放在了一个地位上。

现在何珍在广东和元军交战,除了共和其他玩家都把眼光盯在了中原江南主战场上。公元1353年2月共和开始了制霸东南亚的计划。这一年湖北脱离了战乱和元朝统治者堪比战乱的统治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元末这个时代不是人口太多导致土地紧张,而是元末在中国历史上上最过分的土地兼并导致的。

共和的低税收在第一年中表现了共和政府的信誉良好,新占领地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不需要政府主动的宣传快生产。农民们都是以十二分的投入耕作。加上还清了第一年农具的贷款,和两年后分田的保障。湖北湖南大平原上稻米大丰收。这种十户一组的合作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农民的认可,很多农民已经商量好了准备两年后土地产权到手后依然合作。

湖北湖南的粮食丰收不仅满足了本省的需求,同时支持住了湖北工业区的建设,来自北方的移民没有给湖北带来了粮食压力。生产的钢铁与农产品交换,不仅养活了工人,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共和现在已经取消粮食债券对粮食的借贷业务,开始将金属粮食劵货币化,粮食劵的贵重金属含量不变,粮食劵的价值和原先所代表粮食重量挂钩,这是一种粮食本位的货币。由于是真金实银的。所以价值得到了大众的承认。一些周边的势力中的商团开始囤积这种货币作为硬通货。程攀没有想过金融扩张,但是共和的经济势力已经对周边产生了影响。

北边元朝和红巾军已经打得你死我活,全靠与共和粮食人口贸易来维持消耗。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没有刻意的屠杀平民。拖家带口的青壮们是人口可以换武器粮食也就给这些流民套了一个保护膜,毕竟没有人会撕RMB。而且随着北方煤矿开发需要人手在粮食够吃的情况下养这些人还是必须的。几乎所有的蒙古将领再也没有提像十年前屠光汉族几大姓那样极端的口号,对占领区的汉人,也没有特别强调四等人的法律了。共和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十年后的现在已经没有蒙古贵族敢说杀光汉人将良田变牧场的狠话了。现在北元最大的希望就是未来与共和划黄河而治。

而紧紧挨着共和的方家军现在很风光强大的火枪方阵师组建了15个,一共七八万人。这样的一只军队让富饶的江浙财政捉肘见襟。没错江浙是很富庶的,但是培养这么强大的一只半火器职业部队还是太勉强,如果一个穿越者到浙江来主持大局,一定会开工坊组织海贸,这样可以补贴军用,实行扩张。但是轻工业生产,浙江的机器虽然改进了,但是是还是被共和钢铁材质比率更高采用蒸汽推动的机器打败。不仅机器败了就是生产方式,共和工业化的管理分工产生的效率,也不是那些作坊的生产效率可以比拟的。轻工业在成本上被共和打压,重工业缺少煤矿,最后依靠卖铁矿石赚钱。如果方家军的控制力再高一点,建立起强大的贸易壁垒,让整个方家军控制的市场全部使用本土货,还可以完成轻工业的资金积累任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