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神雕之武家兄弟-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一定会投靠蒙古,说不得那摩诃尊者想要和金轮法王一般当这偌大的蒙古帝国的国师呢!”

“不错!敦儒贤侄此言甚是有理!”潘天耕和卫天望二人闻言相视骇然,事情很有可能真的如同武敦儒分析那般。

“不知道敦儒贤侄有何良策!那大雪山大轮寺这些年已经日渐骄纵,如果真的投靠蒙古。恐怕并非周边百姓之福,就连像我等西域少林一般的门派都会深受其害啊!”卫天望心中焦急直接问了出来。

“此时还需从长计议!我们走一步看一步,我定会全力阻止蒙古鞑子拉拢这等野心之辈,如果他们沆瀣一气,那我汉人江山恐怕就更加危险了!”武敦儒深知其中利害,自然义不容辞的应了下来。

就在武敦儒沉思的时候,天空中传来一阵啼鸣之声。

“大金在天上有发现,前边有一伙人疑似蒙古鞑子使者和金刚门诸人!”武敦儒闻声大喜,连忙告知潘、卫二人。(未完待续。)

第286章嫌隙

武敦儒听到空中大金传来应该找到了目标的信息自然大喜过望,连忙将消息告知潘天耕和卫天望二人。

三人立刻加速,马不停蹄向大金指引的方向追去,待到距离对方不太远的地方才连忙放慢身形,悄然遮掩行藏,缓慢靠近,免得被对方发现自己三人的行踪。

此处海拔已经很高,雪山之上植被稀疏,视野开阔,很容易被发现,不像海拔稍微低一些的地方还有灌木甚至乔木可以提供隐身之处。

不过三人早有准备,每人身上都披着一件遮头盖脸的白色毛皮大披风,将全身都能包裹起来,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既保暖,又能当做伪装色,与四周的冰天雪地融为一体,让别人难以发现自己的身影。

拐过一处山坡,已经可以看到不远处就地休息的一众人等,从衣着上明显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分作两拨,人数稍微少点的一方乃是金刚门前往大雪山大轮寺论武的众人;而人数略微多一些的一方则是蒙古鞑子派来的使者。

当天时运在金刚门山门处只见到几个蒙古鞑子使者,武敦儒等人本来以为他们是轻装简行而来;如今一看这一行人足有二十大几三十人左右的样子。

有的是蒙古兵士的打扮,有的是蒙古武士的装束,还有几个身材高大壮硕、浑身上下的肌肉如同铁石一般隆起,即使在这冰天雪地之中也裸着半边臂膀。

武敦儒知道这些应该是蒙古精通摔跤之术的勇士,摔跤之术虽然与中原武术大不相同,但个中高手却本领非常亦不可小视,不明就里的武林人士即使功夫高深也很有可能在其手中吃上一个大亏。

另外有几人,走向噢观察可以发现他们脚下轻盈、行动迅捷,应该是蒙古人招募的武林高手充当护卫。

还有最后两位是穿着蒙古文官的官服,应该就是这个使者队伍中的正副使者两位大人。

书中暗表,实在是因为这队蒙古鞑子人生地不熟,不识得路径;加之众人身体素质、功力深浅相差悬殊。

那几位摔跤高手和武林人士是绝对的高手,当然不惧严寒;其他那些蒙古兵士和蒙古武士充其量也就是普通三流。顶多勉强算是二流身手的人物,到了这大雪山之上,严酷的气候、缺氧的环境已经让他们有些吃不消了。

更何况是即使在蒙古朝廷中也算得上身份尊贵的正副使者,虽然蒙古鞑子天生彪悍。体质比之汉人更为壮硕,但作为文官的他们身体素质与习武之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在这样的条件下已经头晕目眩,有着明显的高原反应,那可是难受的紧啊!

故而这个蒙古使者队伍一路行来。走走停停缓慢至极。虽然他们比武敦儒等人早出发几天,却也只是在昨天傍晚时分才刚刚追上金刚门的诸人。

武敦儒打了个手势,与潘天耕、卫天望二人一同伏低身形,尽量避开金刚门和蒙古人的视线缓缓向他们扎营的地方靠近,花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神不知鬼不觉的靠近到离营地不远处。

为了能够遮蔽风雪,金刚门和蒙古人选的扎营地点乃是山坡上一处三面避风的凹陷处,这样在天寒地冻的夜晚时分才能保证避开刮骨的寒风,让篝火的温度更长时间的温暖着营地中的众人。

因为蒙古队伍中的正副使者两位大人的身体实在是有些难受,所以虽然现在天色还早,却在他们的坚持下已经早早扎营休息。

只是营地中的双方静默的有点诡异。压抑的气氛让暗处的武敦儒三人明显的感觉到双方都在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怒火,尴尬的气氛一触即发。

暗处的武敦儒有些纳闷,此时的金刚门和蒙古使者队伍不应该是相谈甚欢,郎情妾意,如胶似漆么?怎么会是这样一副怪异的氛围!

用眼神安抚住潘天耕、尤其是比较冲动的卫天望,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先将事情的原委搞搞清楚,再看自己眼色行事。

其实武敦儒不知道的是,事情源于前段时间蒙古国师、蒙古帝国第一勇士金轮法王精心策划,想要扰乱中原武林大胜关英雄大会。没想到最终却功败垂成,丝毫未能影响英雄大会的召开,反而让己方损兵折将,让对方声威大震。

如今襄阳城中汇集了无数中原武林人士。让蒙古帝国攻破襄阳城,继而夺取南宋江山的宏图大计受到了莫大的阻力。

因而蒙古朝堂也意识到了自身江湖势力不足的缺点,决定大肆招揽江湖势力,笼络武林高手,从而对抗南宋以郭靖等人为首的江湖势力,只要能够打压住这股江湖抗蒙势力。

到时候单单凭借南宋朝廷的羸弱。根本难以抵挡蒙古大军南下的铁蹄。

所以才有了此次忽必烈四王子殿下提议,派遣出蒙古使者队伍出使金刚门和大雪山大轮寺,招揽这两大西域门派为蒙古朝廷所用的事情发生。

书中再次暗表,金刚门众人与蒙古使者队伍刚刚见面时确实如同武敦儒想象中那般甚是融洽,双方各有打算:金刚门想要借助蒙古人的威势更进一步,让金刚门的威名享誉天下。

而蒙古人也知道金刚门门人骁勇异常,是一股可以让己方武林力量大增的势力。

可是过了没有半个时辰,双方就开始有了嫌隙。事情的开端居然仅仅是因为当夜的晚饭。

金刚门是一个以实力为尊的门派,在门派中只有弱者对强者的尊重,每个人对实力充满了渴望,门派中虽然规矩森严,但是无关紧要的各种繁文缛节比之其他门派也是少之又少。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金刚门中的弟子都不是那种善于应付场面的性格,唯一一个八面玲珑的小师弟金石却要负责伺候师父与两位师叔。

于是养尊处优惯了的正副使者两位大人,在简单的用晚饭时只看到对面的金刚门人自顾自用餐,悄无声息,根本没有人来关注、孝敬自己。

若是在平时,这两个文官还是有城府应付这样冷淡的场面,但是一路颠簸匆匆赶来,到达金刚门时因为与苦头陀等人擦肩而过,马不停蹄没有一刻的休息,连一碗水,一口饭都没有用就继续上路。

又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赶上金刚门众人,身体状况又因为高原反应很是糟糕,现在金刚门的人居然对自己不闻不问一丁点的尊敬、关心都没有,这样的轻视让每天听着下官逢迎,同僚恭敬的他们怎么能够受得了!(未完待续。)

第287章冲突

感觉自己受到轻视、怠慢的正副使者两位大人心中极度不爽,心理上的愤怒加之身体上的煎熬让他们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城府和控制力,当时立刻就大发雷霆。

刚一开始还只是借口指责手下不懂事,指桑骂槐责备金刚门众人。

可是金刚门人虽然性子直却也不是傻子,当然能够听出这两位使者大人的言外之意;其中小师弟金石本来打算说几句好话,缓和一下气氛,息事宁人的。

就在他刚刚开口,还来得及表达歉意以及发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太明白金石在金刚门中一向担任这种令热头疼的外交事宜的使者大人怒火更甚。

在他的观察中金石是金刚门中年纪最小,地位最低(一直都在师父苦头陀以及两位师叔身边端茶倒水,殷勤服侍)他以为金石只是一个下人的角色,却不知道金刚门上下其他人都是莽汉子,只有金石机灵能干堪当此任。

所以使者大人只以为金刚门毫无诚意,派这样一个人来进一步折辱自己,于是说话就更加难听,生硬的汉语夹杂着蒙古话的咒骂声不绝于耳。

苦头陀也是个高傲的性格,对方毕竟是蒙古帝国派来的使者,本来打算让一步海阔天空,这才默许金石上前调解。

如果蒙古使者能够借坡下驴,双方立刻就可以言归于好,继续商谈下一步投靠事宜,可惜头脑已经不太清楚的使者大人会错了意。

无休止的谩骂惹起了苦头陀心中的牛脾气:“我金刚门是有意投靠你蒙古帝国,可也互利互惠,不是卖身为奴,现如今还只是商谈阶段就这样颐指气使,日后真的归顺岂不是要做牛马一般!”

心中拿定主意的苦头陀眼珠一瞪制止了金石准备再次努力缓和气氛的举动。

使者大人本以为自己虎威一震,几番威逼,金刚门的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苦头陀会主动上前低头认错,从此对他言听计从、服服帖帖。自己为帝国招揽一方江湖势力也是莫大的功劳。再有四王子殿下忽必烈从中斡旋定能加官进爵、飞黄腾达。

哪里知道金刚门从掌门到弟子一个个冷眼旁观,似乎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己表演,一帮江湖草莽承蒙朝廷看重不感恩戴德也就罢了,还如此不知好歹。实在罪该万死!

从来没有受过这种窝囊气的使者再也顾不得什么招揽任务,什么大局为重。指着鼻子、跳着脚骂金刚门众人……

本来就脾气暴躁,在苦头陀的压制下早就快要憋出内伤的金刚门人哪里还会再忍气吞声,立刻反驳骂了回去。

还好苦头陀和使者大人还有一丝理智,克制手下才没有发展到动手的地步!

最后的结局就是他们见面的第一天就不欢而散。虽然因为还要一道赶往大雪山大轮寺而没有分道扬镳。却已经开始互相敌视。

双方难免的在今天白天赶路的时侯小摩擦不断。正所谓师门受辱,金刚门弟子怎么会给蒙古使者好脸色,一路上不断的冷嘲热讽,嫌弃蒙古使者队伍拖后腿,影响了他们的行程。

蒙古使者队伍中不少蒙古兵士、蒙古武士善于洞察上官意愿,为了讨正副使者两位大人的欢心,当然是积极反驳,声讨金刚门不尊上使,不懂规矩,毫无礼貌。简直不为人子。

总之今天一路上吵吵闹闹就没有消停过。这不?这才什么时辰,正副使者两位大人就嫌赶路辛苦,强行下令安营扎寨休息,准备过夜。

金刚门众人本来心中就有气,又被蒙古人指挥着找合适的地方,收拾营地,寻找柴火、生火造饭等等杂事,心中的怒火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其实本来干这些也没什么了不起,没有这帮蒙古使者队伍,他们也照样要干这些事情的。可是被别人吆五喝六,指挥来指挥去的就让人心中不爽了!于是才有了现在这火爆、压抑的场面。

隐身暗处的武敦儒三人虽然猜不出其中细节,却也从蛛丝马迹中看出了端倪。

只是长时间的观察、等待之后,武敦儒依旧没有给出下一步行动的暗示。这让卫天望心急如焚。

还好武敦儒虽然年纪尚小,可是一身《九阳神功》早已经登堂入室,稍微运功抵挡,这点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