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民无悔-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望归失望,但必须服从党校安排。河西大学共提供了五个课题组供学员选择,楚天齐仍然选择了农业课题项目,而这个项目的牵头人就是自己的恩师姜教授。
  姜教授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下面跑,而且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中间即使回来,也只待个一两天,就又出发了。所以,楚天齐虽然来了这么长时间,却没能见到恩师,不是姜教授不在省里,就是不到周末时间楚天齐不能出去。因此,参加课题组活动,正好让师徒二人有了见面的机会。
  参加农业课题组的有十二个人,杨崇举、陆勇、肖婉婷、岳佳妮也在这个组。杨崇举、陆勇参加这个组倒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课题组和他们现在的工作内容吻和。而肖婉婷、岳佳妮参加这个组,就有些让人费解了,楚天齐也不清楚她们这么选择,是不是和自己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俩是在自己选择这个课题组后,才做出的决定。
  五十九名学员都要被直接送到河西大学,要在河西大学待上一个星期。虽然同样离开了党校,但在校园里参加活动,要比直接到陌生的基层去安全的多。送他们来的,除了田馨外,还有学员组织处的处长。
  当大家到达河西大学的时候,各课题组负责衔接的人已经等候在校园里了。楚天齐等人直接随着农业课题组的人走了,这个衔接的人楚天齐以前见过,正是曾经去青牛峪乡指导种植“有机西芹三号”的周教授。
  周教授带着大家进楼,一边向研讨会议室走去,一边和楚天齐聊着天。他首先对楚天齐进行了感谢,这让楚天齐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到周教授说出了后面的话,楚天齐才恍然大悟。周教授感谢楚天齐,委托姜教授给他多次带土特产。楚天齐心里明白,这是姜教授把自己带给他的土特产,拿出一部分给了周教授,而却说成是自己的心意。楚天齐心中惭愧不已,既有对周教授的惭愧,更是对恩师姜教授的惭愧。
  在前年刚刚种植“有机西芹三号”的时候,周教授和岳教授随姜教授去了青牛峪乡,并且在乡里多待了一段时间,指导青牛峪乡的蔬菜种植工作。为此,周教授还被甘沟村的常二牛给打了,周教授坚持没有追究常二牛的责任。当常二牛知道被人蒙蔽后,也是后悔不已,尤其是对周教授的大仁大量更是感念。后来,常二牛学好了,不但种植蔬菜致了富,还委托技术员给周教授带去了土特产,周教授又特意托技术员给常二牛捎回了两盒外烟。常二牛还一直拿着外烟显摆,既显摆这是好烟,更是显摆自己和省里专家的关系。
  想到蛮人常二牛都能做到这些,而自己却忽视了,还是恩师为自己补了漏,怎不让楚天齐汗颜?楚天齐心中暗道:以后一定要把事情想周全,尤其是对于给自己或是乡里帮过忙的人,更要时刻注重感情的联络和维系。
  当周教授推开研讨会议室的门,带着一众学员走进去的时候,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姜教授走过来,同进屋的每一个学员亲切握手,这让大家既感动又激动。众人在来这里之前,都对姜教授进行过了解,知道姜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省也没几个。而且姜教授经常给省委书记、省长讲课,一些中央首长也听过他的课。就是这么德高望重的专家,竟然没有一点架子,还亲自走过来同大家一一握手,怎不让人感动和激动。
  当姜教授握上自己的手时,楚天齐顿觉一股暖流传来,不由得眼中一片湿*润,声音沙哑的说了声“教授”。姜教授右手有力的握着学生的手掌,左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好样的。”
  专门给各位学员预留的位置上,已经在桌上放好了矿泉水、纸和笔。待大家都坐定后,姜教授发表了欢迎辞:“各位学员,欢迎大家来到课题组。你们能到课题组来,是我们的荣幸,也是你们的荣幸。我们这个课题组,既注重数据、案例的收集整理,也注重实践的运用。但我们所参与的实践,毕竟是以学者的身份参与,今天能和你们一起探讨,才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因为你们当中的好多人,是真正在基层从事着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工作,是真正奋战在农业第一级的基层管理者,所以说这是我们的荣幸。”
  大教授能给自己这些小科级干部如此高的评价,大家自是倍感受宠若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待大家掌声落定,姜教授继续说道:“你们这个班级之所以称为特训班,确实特殊,反正在我给党校学员讲课的这些年,还是第一次遇到专门以副科、正科人员组成的班级。我听说你们这次实践课,本来是要到一些基层单位去学习、参观、蹲点,但现在又变成了到河西大学参加课题组。有些人感到遗憾,甚至失望,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说到这里,姜教授停下来,喝了两口水。
  环视了一下现场,姜教授接着说道:“同学们,我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信口开合,是有根据的。大部分学员想去到一些单位实践,主要是想近距离感受、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实践操作,这是实验室或是课堂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同学们能来参加这个课题组,却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收获要超过大家亲自实践所得。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我在自吹自擂,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完全是事实。
  你们想啊,如果让你们自己去实践,最多给你们两周的时间,扣除来回及路途中间的往返,可能只剩不到十天的时间。这十天中,大家还要先熟悉所去地方的环境,以及了解一些基础资料等,真正能够实践的时间又被压缩了好多。而来到我们的这个课题组,那些耽搁的时间以及熟悉环境的时间就不存在了。虽然大家在课题组只有一周的时间,但这一周的时间,众人却可以学到相当于自己直接到现场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东西。因为在向大家传授的这些知识,都是我们通过多次的实践,进行高度概括、去伪存真后,形成的知识精华。
  并且,我们拥有一般实践基地所没有的强大专家队伍。不客气的说,我们课题组的这些教授都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专家,最起码在河西省可以说是顶尖的专家,平时大家就是接触一两位都会受益菲浅,何况一下子接触这么多呢!”
  姜教授的话既实在,又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众学员顿觉心中无比敞亮,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时,大家都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枉做了姜教授的学生。


第三百九十章 重温大学生活
  经过姜教授给大家做的简单介绍后,众人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参加课题组的实践充满了期望。
  众学员在课题组的实践活动开始了,果然如姜教授所讲的那样,学员们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经过课题组高度概括、汇总而得,信息量非常大。饶是楚天齐、杨崇举、陆勇等直接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人,还必须认真去听、去记,否则都容易遗漏知识点。像是肖婉婷、岳佳妮这样,接触农业工作较少的人,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了。但大家都很珍惜这短暂的大学生活,都在非常努力的学习着这些异常宝贵的知识。
  针对学员中,相关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姜教授适时调整了教授方式。对那些平时接触农业工作较少的学员,专门减少了知识量的传授,他们这才勉强跟的上。
  在参加课题组的学习、研讨过程中,大家并不只是接触干巴巴的数字、枯燥的案例。同时还会观摩一些视频专题片,参观课题组试验基地,参加课题组一些问题的讨论。因此众人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白天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学习,晚上的时候,大家就要消化这些知识点。
  本来以为到课题组后,可以和恩师姜教授多一些接触,谁知除了见面多几次外,没有一点富余的接触时间。白天的时间,姜教授要忙的多,既要组织整个课题组的正常运行,还要应对组里的一些问题,更要为一些学员解疑答惑。
  开始的时候,众学员还不敢总是向姜教授请教。经过两天的接触,大家发现这位大专家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而是非常和蔼可亲,于是纷纷向其讨教。
  这天,肖婉婷向姜教授请教:“姜教授,我们学习的知识量非常大,有些更是一时难以理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您请教吗?”
  姜教授肯定的说道:“当然可以。如果你们觉得内容太多的话,还可以适当给你们再减少一些。”
  “姜教授,千万不要减少。”肖婉婷急忙说道,“能听到您和各位专家的讲授,做您几位教授的学生,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您几位传授的知识更是千金难买。我可不愿意到手的‘黄金’再让出去。我们不嫌内容多,只是在课下想请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您和各位专家。”
  姜教授被肖婉婷有些俏皮的话给逗乐了,于是笑着道:“这位肖同学提的问题很现实,有些知识点只在课上确实很难理解透彻,但在课外又很难找到我们,因为我们也要有休息,也要处理一些个人事务。这该怎么办呢?”姜教授边说,边像孩子似的用手轻轻敲击着头部。
  看着姜教授一副为难的样子,岳佳妮和肖婉婷对望了一眼,说道:“姜教授,您也不用为难,确实我们不应该把您几位的课下时间也占用了,我们可以尽量在课上的时候请教,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在以后找机会请教。”
  “岳佳妮同学,你这是在体谅我们吗?我怎么听着像是批评呢。”姜教授以玩笑的口吻说着,然后轻轻一笑,“其实我早已想到这个事情了,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安排。在课下的时候,如果找不到我们的话,可以向那几位从事乡镇工作的同学请教,我发现他们对这些内容的掌握比较快,理解的也非常透彻。尤其是楚天齐同学,他跟着我的时间较长,在他上大学的时候,已经参加我的课题组了。”
  “那太好了。”肖婉婷高兴的说道。
  其他学员也很高兴,同时非常喜欢这个幽默的老头。
  ……
  经过姜教授的推荐,楚天齐、杨崇举、陆勇等人忙了很多。不光要温习、巩固自己学习的内容,还要临时充当好多学员的老师,应答他们的提问,为他们解惑。但大家并不觉得累,反而心里特别感谢姜教授,知道这是他老人家对大家高看一看,给大家巩固、加深理解的机会。
  尤其楚天齐更是成为其他学员争相请教的对象,肖婉婷、岳佳妮几乎会一直向他请教到晚上十一二点,其他好几位学员也是见缝插针的向这位年龄小的“师兄”讨教。楚天齐每天晚睡早起,感觉身上多少有些累,但他的心里却一点也不觉得困乏,反而非常高兴和兴奋,充分享受着这种“累并快乐的感觉”。
  虽然每天休息很晚,可楚天齐却一时难以入睡,因为他还在想着一件事。从上次给宁俊琦打完那个电话后,已经两周多了,可宁俊琦还是没有来看自己。他知道她肯定是很忙,走不开,但还是会有一些失望。宁俊琦也理解楚天齐的心情,因此在通电话时,也会适时向他解释爽约的事。每当这时,楚天齐只得善解人意的说声“没事,你先忙”。
  其实他心里非常希望宁俊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