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民无悔-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有进步,现在已经学会把问题甩给领导了。”宁俊琦调侃了一句,继续说道,“是呀,本身这件事是好事,可是只怕会被有心人利用啊。我感觉某些人对那件事肯定不会轻易放手,他一定会利用这个机会的。哎,有些时候,在欲望驱使下,会让人丧失心智的。”
  楚天齐有些担心的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
  “年轻人,稳住。我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以不变应万变。”宁俊琦轻松的说道,接着语气变的很坚定,“关于这件事,我对你的承诺不会变,放心吧。”
  宁俊琦再次强调了承诺不会变,那就意味着无论黄敬祖怎么折腾,宁俊琦都有办法让他今年不能如愿。楚天齐听到她坚决的态度,刚刚略有些急躁的心情,舒缓了下来。
  “明天上午,带我去看一下楚大叔。”宁俊琦转换了话题,“回到乡里就没闲着,也不知道大叔怎么样了?”
  “昨天我给村里打电话,听柳村长说,我爸已经能吃流食,现在已经在锻炼着坐轮椅了。他还说我爸能认识我妈了,就是还不认识我弟。”楚天齐高兴的说道,“乡长,你这么忙就不用专门去了,你的心意我领了。”
  “我是去看大叔,又不是看你,你要实在没时间的话,我让小孟直接带我去。”宁俊琦语气强硬的说道。
  “有时间,有时间,乡长体察民情,小人就是再忙也要随驾。”楚天齐献着殷勤。
  “还说什么随驾,你以为你是太监呀,你……哈哈哈。”宁俊琦说到半截,已经笑得直不起腰了。
  楚天齐弄了个大红脸,待宁俊琦笑的差不多了,才说道:“乡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云翔宇刚刚打来电话,他说葫芦沟水样的化验结果出来了。水是优质矿泉水,而且区别于市场上常见的锶型和偏硅酸型,是锌矿泉水,反正就是我们的水比市场上常见的矿泉水要好。共做了两份化验,一份是省水质化验中心的,一份是国家质检水质中心的,两份结果的结论是一致的。要不是等国家质检水质中心的结果,云翔宇早就把结果告诉我了。”楚天齐又把云翔宇的话,照着原样贩卖了一遍。
  “那太好了,化验报告出来了吗?”宁俊琦高兴的说道。
  楚天齐说:“已经出来了,就等我们到时去省里拿原件呢!”
  宁俊琦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参加完县里的人代会,我去雪梅那里拿一下,顺便到市里落实一下云翔宇说的那个指标的事。”
  楚天齐明白宁俊琦说的指标的事,是指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支持贫困地区小学配备电脑的活动,宁俊琦是要去落实玉赤县至少争到一个指标。于是说道:“那样太好了。乡长,申请有机认证的初期手续,你也顺便给拿过去吧,姜教授已经帮忙联系到了认证机构,到时云翔宇带你去。”
  “楚大乡长,你也太过了吧?你现在一下子给我安排了三件事,把我指挥的团团转。我真是奇怪了,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宁俊琦很“生气”。
  楚天齐讪笑道:“您是领导,您是领导,您是我一辈子的领导。我怎么敢指挥你呢?主要是能者多劳,同时也是领导您体恤我们下属嘛!”
  “少拍马……我可不当你一辈子的领导,说的好听,我怎么感觉像是你的佣人呢。你这人就是势利眼,用人的时候肉麻的称呼‘您’,用不着的时候,还指不定怎么编排我呢?”宁俊琦不满的说道,“下不为例,你也别光使唤我了,到时候你派杨大庆拿上资料和我去吧,让他也跟进一下。省得以后以不熟悉情况为由,还得指使我,你是不是就是这么想的?”
  其实楚天齐就是这么想的,不过他还是“诚恳”的说:“哪能呢,哪能呢,这我已经感激涕淋、无以言表了,做人不能得寸进尺嘛!”
  宁俊琦说了一句“这还差不多”,走出了楚天齐办公室。
  目送宁俊琦离去,楚天齐眉头又锁了起来,他不清楚黄敬祖会如何利用这篇报道做文章,但他知道黄敬祖肯定不会错失这次机会的。尽管宁俊琦已经向楚天齐做了承诺,但他依然要思考如何应对黄敬祖依靠这件事采取的进攻,不到万不得以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让宁俊琦用她没有明说的办法了。他有预感,她要采取的办法很可能是违背她平时的处事原则的,所以他不想让她那样去做。为了自己,让她去做违心的事,自己会心痛的。
  ……
  青牛峪乡书记办公室。
  书记办公桌上,放着一张报纸,正是当天的河西日报,页面也被翻到了第三版。黄敬祖悠闲的靠在椅子上,左手端起水杯喝了两口,然后把水杯轻轻放在桌子上。他一边回味着茶水清香,一边用右手食、中二指轻叩着桌面,自言自语道:“好文章,好文章。有思想,有内涵,立意高,有远见,有远见哪!”
  报纸是党政办小姚送来的。当时,小姚放下报纸就走了,黄敬祖没有理会,因为每天都是这样的程序,都已经习惯了。
  批完文件后,黄敬祖摘下花镜放在了桌子上,双手轻揉了眼睛周围几下,身子向后靠了靠,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老喽,老喽,不服老是不行啦!”
  按照习惯,他顺手拿起报纸翻了起来。每日看报纸是领导的必修课,也是一个成熟领导干部必须保持的习惯。在一般人看来,党报、政报枯燥、乏味,但当政者却视它为风向标,政策的风向标。在经济政策、人力政策或是其他政策调整,以及新政策出台前,党报或政报都会提前吹风或是试探,只是表达的方式一般会比较间接或是隐晦。对于平常人来说,不会从中发现什么,但是对于一个成熟的从政者来说,却会从中悟到好多东西。
  黄敬祖每天看报的顺序是,先党报,再省报,然后市报,最后再看相关的报纸。今天他依然是按这个顺序,党报看过后放在了一边,又看省报。他看完一、二版,没有发现什么有用的新信息,就准备草草浏览剩下的版面,这时他在三版有了发现。
  当他快速捕捉到报道里面的几个关键句子和词语后,心中暗道:机会来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黄敬祖借势
  黄敬祖把这篇报道从头至尾看了两遍,又对重要段落和句子进行了研读,他发现文章写的非常有水平。文章中既有事实的叙述,又有政策的解读,整篇文章通顺而又严谨,有高度而又接地气,足见写作者的文字功底与理论素养之高超。同时,也对青牛峪“有机西芹三号”引进、种植、销售、收益等情况非常熟悉。
  这是什么人写的呢?黄敬祖心里这样想着,又再次看向了写作者的名字:时真平。
  “时真平,时真平。”黄敬祖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用右手在头上轻轻拍着。忽然,他脑中灵光一现,“难道是她?”
  黄敬祖放下这张报纸,开始翻阅文件架上的资料,在这沓资料的最下面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旧报纸一张。
  这是去年五月八日的河西日报,黄敬祖快速翻到了第三版,找到标题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基层系列报道三——记河西省玉赤县青牛峪乡乡长助理楚天齐》这篇文章。在作者名字的地方,他看到了“时真平”三个字。
  黄敬祖坐下来,把两篇文章放到一起,比对了起来。没错,作者都是“时真平”。
  “怪不得能对乡里的情况这么了解呢,果然是她。”黄敬祖这样想着,陷入了沉思。
  “时真平”是欧阳玉娜的笔名,这还是楚天齐告诉黄敬祖的。在去年,当黄敬祖看到报道楚天齐的文章后,也知道了文章的写作者是“时真平”,他觉得这个人可能是那个叫欧阳玉娜的记者,因为欧阳玉娜曾经和县农村信用社主任欧阳玉杰一起到过乡里。但他还不确定,后来他向楚天齐进行求证时,得到了肯定答案。
  今天乍一看到“时真平”三个字时,黄敬祖就觉得似曾见过,但他平时和欧阳玉娜没有任何联系,再加上欧阳玉娜在省报发表这种大块头文章的时候也不多,所以黄敬祖一开始并不能确定这个人就是欧阳玉娜。当他看过去年五月八日的报纸后,终于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欧阳玉娜和楚天齐关系很近,这个信息他早就知道。而且还有传言说她是楚天齐的女朋友,对于这个信息,黄敬祖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认为高高在上的省报记者和一名最基层的小乡副,似乎差得太远了,应该是人们杜撰出来的。
  今年春节前,欧阳玉娜再次来到青牛峪那次,黄敬祖是听到报告后,专门抽*出一点时间,赶到“好再来”饭馆的。他当时一方面原因是对省报记者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是验证传言是否属实。那天黄敬祖虽然懒的搭理楚天齐,但他却注意到欧阳玉娜看楚天齐的眼神有些特别,所以,黄敬祖对传言由怀疑到半信半疑。
  今天,当黄敬祖再次看到这篇报道时,他相信传言是有根据的。即使不像人们传的那么邪乎,但最起码他们的关系应该很好。
  黄敬祖再次拿起报纸看了看,他发现,这篇文章既是对乡里种菜的肯定。同时也是对楚天齐和宁俊琦的赞扬,虽然他们的名字在文章中都只出现了一次,但这已经足够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都是事实的参与者,尤其楚天齐更是直接的操作者、执行者。
  哈哈,小子学会借势了?黄敬祖这样想着,心里就有些不舒服起来。
  过了一会儿,黄敬祖又拿上报纸,看了起来。看着看着,他的眉头舒展开来。从整篇文章来看,写的都是事实,评价的也比较客观。更难得的是,虽然没有我黄敬祖的名字,但却在提到乡政府的时候,先提乡党委,而且在最后一段,更是用了“成绩的取得是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这样的句子。看来这个小记者很会来事,最起码要比姓楚的“白眼狼”强多了。
  你们会借势宣传,我为什么就不能“借势”呢?这不正是给我送来的进攻“炮弹”吗?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拨了出去:“要主任,下午两点半开会……”
  ……
  下午两点半,青牛峪乡会议室,党委扩大会议召开。这是一次临时召开的会议,是由黄敬祖提议的,参加人是所有党委委员和两名非党委委员的副乡长。
  会议由黄敬祖主持,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同志们,今天这个会议就只有一件事情,学习省报精神。要主任,把报纸发给同志们看一下。”
  要主任把当天的河西日报给除了黄敬祖以外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份。平时乡里就订四份报纸,也不知道多出来的几份是现买的,还是从其它单位找的。报纸已经都被翻到了第三版,众人自然知道看什么。
  十分钟过去了,黄敬祖扫视了一下全场,他见众人都已经坐直身子,抬起了头。就说道:“刚才的文章,大家都看了吧?这是宣传我们青牛峪乡蔬菜种植工作,其实也是省报在肯定我们的思路、我们的做法。省报是什么?省报是省委机关报,是省委、省政府发声的一个喉舌。省报的意见和观点,就代表了省委、省政府的态度。我们的工作能被省报肯定,其实就相当于是被省里领导肯定,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倍加珍惜和重视。说说吧,都谈谈自己的感想。”
  黄敬祖说完后,足足有一分钟没人说话,他准备点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