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书商-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自己根本没有钱买笔墨纸砚,怎么才有机会练字呢?这小楷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哎呀。”麦香突然想到一个大问题,一分神,手被针扎了一下,真疼。
  “想什么呢?真是笨死了,连缝个衣服都做不好,还能指着你去学绣花?”赵氏碎碎念。
  麦香没搭理她,麦香这会思索的是,如果她要抄写《石头记》,这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她势必得留下来,这可怎么办?
  她记得最早脂评本抄本是甲戌本,在胡适手里保存了好多年才拿出来,残缺不全的十六回,问题时麦香只知道现在是乾隆十六年,却不知道是甲戌年是乾隆多少年,《石头记》的脂评本到底出来了没有?
  麦香是要留还是要走,这是一个新的困扰。
  思前想后的,麦香的脑袋一会便大了,留下来这日子怎么过?走的话,她以后还有机会遇到曹雪芹吗?跟这部伟大的作品失之交臂,她舍得吗?
  麦香越想越头疼,干脆扔了手里的旧衣服,上炕躺着去了。
  怎么才能让这个家分了,她怎么才能挣到钱,只有自己有钱了,她才能去帮助穷困潦倒的曹雪芹,才能让柳蕙兰活下来,自己才有机会去接触书稿。
  麦香纠结的时候,大福、二福、三福几个在山上也吵了起来,起因自然是三福挑起分家的话题引起的。
  “三弟,你怎么还没断了这念头?爹娘昨天是怎么跟咱们几个说的?”大福对三福有些失望,他虽然比较厚道,但是他不傻,自然知道三福是受了孙氏的影响。
  没成亲娶媳妇前,家里的这些弟弟们可以说都是大福带大的,也都跟大福好,跟大福亲近,怎么一成亲了,就都疏远了呢?都只想着自己的小家,不想着爹娘了?
  “大哥,你先别急着反对,也别急着生气,你想想我的话有没有道理,都分家了,我们几个的日子肯定都会比今天好,而且,我们也不是不管爹娘,爹娘一年有我们几个的孝敬,再加上地里的出产,是不是日子也很好过?二哥,你说我说的有道理吗?”三福还想劝下去。
  二福自己琢磨了一会,说实在的,他对分家的兴趣不是很大,他没有什么特长,他只会种地,分家了,只给他两亩田地,他家孩子也不小,还是小子,能吃,饭量大,两亩地扣除税赋,一年两季算一起,也只能收到三石多一点粮食,养他自己一人都费劲,怎么养家?更何况,还要拿出粮食来给爹娘,他把两亩地的收成了给了爹娘,他还能有什么?
  当然,他可以去地主家佃几亩地种或者是去开荒,可是他儿子还小,他一个劳动力,能做多少农活?
  这样大家一起将就着,有大福打猎的钱贴补去买粮食,自己家婆娘冬闲也能攒几个私房,虽然吃不饱饭,日子也不算太差。
  不过这个家早晚是要分,二福想的是晚分几年,那时他儿子大了,也能帮他一起做事了,他媳妇手里的私房也多一点,将来也好给儿子娶媳妇。
  “三弟,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分开了各家的日子肯定都不会差,但是大哥的话也有道理,我们不能让爹娘伤心,所以,我也不知要怎么办?”二福选择了中立,抱着头很苦恼的样子。
  “三弟,你就不能再等几年?爹娘都说了,等八福成亲了就分家,反正现在分家我不赞同,娘昨晚都气得心口疼了。”大福说完拿着弓箭寻找猎物去了。
  三福见状,也只好跟了上前。
  回到家里,孙氏得知没有说动大福,一生气,给三福找了个借口,说在山上伤了风,要将养几天才能再出门。
  刘氏和叶铁柱明知道老三一家是在闹别扭,可这会他们也没有办法。
  麦香倒是期待,孙氏和三福这次能闹大些,把家分了,她也就不用纠结是留是走的问题了。
  可是她到底是高估了古人,三福毕竟是受封建礼教长大的,他再怎么不孝,怕老婆,可是他也不敢忤逆父母,所以,在闹了二天情绪后,又乖乖地跟着老大老二上山了。
  叶大福他们这几次上山倒有些收获,每次都不空手,不是山鸡就是野兔,虽然每次收获不算大,但是麦香听说一只野兔连皮带肉能卖到一百文,能买粗粮一斗半。
  这是刘氏这两天嘴里常念叨的,家里要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赵氏快生了,五福要说亲,还要留出银钱来买粮食,因为家里的粮食每年都不够吃。
  麦香也因此知道了当朝的物价,这么说来,像小姨那样一天绣两条手帕,也只能养活她自己一人,这劳动力是不是太便宜了些?难怪柳蕙兰有一手好针线活家里却依旧这么穷。
  麦香这几天吃过早饭,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便拿着针线笸箩去了隔壁,跟着柳蕙兰学缝补和识字,她见过柳蕙兰给小孩子做的内衣和棉袄,还有柳蕙兰用的手帕,所以知道她能做一手好针线活,麦香就是不知道她有没有用自己的手艺去谋生。
  

第十七章、东边不亮西边亮
更新时间2014…1…17 18:31:20  字数:2763

 惊蛰过后,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叶铁柱带着二福去了周围几个村子的地主家,都没有佃到地,只得带了二福、三福、五福去河滩上开一点荒地,打算用来种地瓜。
  大福则留在家里,忙着准备弓箭、匕首、绳索等东西,因为他约了几个以前在兵营后来也出旗的朋友,打算一块进山,这次他们要进的是深山,是奔大猎物去的。
  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聚在一起,进几次山,运气好的话,能猎到狐狸、野猪、熊瞎子等,一年的花销全靠这几次进深山的收获。
  二月十五这天一早,叶大福带着麦香又去了卧佛寺,除了卖草鞋,他还需要添置一些东西,赵氏身子重,没有跟着,麦黄留下来听她使唤。
  麦香这次带了十个小篮子二十双小壁鞋,这是叶大福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编的。麦香临出门的时候,赵氏和麦黄都眼巴巴地看着她,麦香心里颇里有压力,卖东西这种事情,只是运气而已。
  麦香刚到卧佛寺门口,便碰到了大梅和她娘,原来她爹也是要进山的,她和她娘来给她爹拜佛求一个平安。
  “大丫,你爹的草鞋怎么越编越小,这篮子也是,这能装什么东西,倒是怪好看的。”大梅看着麦香手里的篮子和草鞋,好奇地问。
  麦香见她的手里也挎了一个篮子,里面仍是纯棉袜子和纯棉细布,猜想是她母亲自己织的,便说:“我这是用来玩的,你快去摆摊吧,一会人多了没好地方。”
  大梅娘看着麦香手里的篮子,笑着说:“你爹还是这好脾气。大娘先回去了,回头你和大梅一起回来吧。”
  “知道了,大娘。”麦香赶紧答应了,就怕对方也多嘴问。
  打发了大梅,麦香开始寻找目标,她找的自然还是富家小姐和太太,转了一大圈,才推销出去两双壁鞋,卖了二十文钱,还被人当作乞丐给轰走几次。
  麦香有些沮丧地转到大殿后面的一个水池边,挑了一块大石头坐上,一边想着该怎么把手里的东西推销出去,一边拿起一颗石子无聊地往水池中间扔。
  “姑娘,你的手法好利落啊。”旁边一位五十来岁的婆子说。
  “什么意思?”麦香问。
  麦香问完后才发现,自己居然随便一坐,坐在了放生池边,放生池的中央有一尊站在莲花座上手持杨枝的观音像,好些人都往莲花座里扔铜板。
  传说这观音像许愿最为灵验,有什么愿望,都可以在扔铜板时对观音大士说,扔中了,就表示观音大士接受了你的请求,但是每次许愿只可扔一次。所以,这放生池又叫许愿池,
  麦香上次还没有来过这个地方,也没有听别人提起过这许愿池,所以一开始并不知这婆子是什么意思。
  “姑娘,是这样的,今儿我们老太太又来许愿,前些日子我们来许了几次,都没有许成,姑娘能不能替我们做了这项功德?”
  麦香一听这个很快反应过来了,对方是要雇自己替她把铜板扔进宝座里。麦香回头看了一眼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被两个丫鬟扶着,脸上有一团愁云。
  麦香笑着接过对方的铜板,婆子说:“你扔的时候念一句‘请观音菩萨保佑昌和镇万家平安度过此劫。’”
  麦香听了接过铜板,拿在手里双手合掌,用对方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请你一定要保佑昌和镇万家平安度过此劫。”说完,麦香把铜板很顺利地扔进了莲花座。
  “小丫头真是好身手。”婆子笑了,给了麦香五个铜板。
  “孩子可怜见的,再给她抓一把钱吧。”老太太开口了,她对麦香的机灵非常满意。
  婆子听了从口袋里抓了一把钱给麦香,笑着说:“还不快谢谢我们老太太。”
  “谢老太太赏。”麦香笑着接过了铜板。
  “老人家,我也送你一样东西吧,这是壁鞋,是挂在墙壁上的小鞋子,跟避邪一个音,避免邪祟的避邪,我的壁鞋也都拜过佛祖了,希望你老人家健健康康,长命百岁。”麦香见老太太高兴,而且,婆子给自己的一把铜板麦香估计有十几个,便想送老人一个礼物,不过是宽宽她的心。
  “避邪?”老人看着麦香手里拎着的小东西,用大红的络子拴好的一双小草鞋,红色一向是能驱鬼避凶的颜色,草鞋虽然不值钱,但编的很精致,而且,这个小姑娘开口说送她,又是拜过佛祖的,也是一种缘分。
  “好,如此说来,老婆子我多谢你了。”老太太说完,示意旁边的丫鬟接过来,拿在手里看了看,越看越高兴,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是天意,兴许就是佛祖和菩萨的意思。
  老太太想到这,打量了麦香一眼,虽然衣服破旧,面黄肌瘦,但是小姑娘看着干净利落,而且,一双眼睛黑亮黑亮的,便对婆子说:“把你手里的钱袋都给了她吧,让她去买点好吃的。”
  “是。”婆子从腰上解下了钱袋,递给麦香。
  “这?老人家,你已经给过了。”麦香没想到会有意外之喜。
  “拿着吧,也没有多少。”老太太笑笑。
  麦香笑眯眯地接过来,道过谢,老太太被丫鬟搀着离开了。
  麦香暗自掂了掂手里的钱袋子,估摸也就百八十文钱,不管怎样,也算不虚此行了。
  “姑娘,来,帮我也扔一个铜板许个愿,还有你也送我一双壁鞋。”有人上前主动找到麦香。
  刚才老太太请麦香代许愿的这一幕让旁边的人看到了,触动了他们的心思,原来这样也可以啊?
  还有麦香送老太太的壁鞋时说的那番话,他们自然也听见了,来寺庙里不就是拜佛许愿求平安避邪祟的吗?这小丫头多机灵,多会说话。
  有人还真的看见麦香刚才拿着一篮子的壁鞋在佛祖面前磕头,便说:“姑娘,也送我一双,我确实看见你拿着壁鞋在佛祖面前磕头许愿了。”
  这些人里有的还是刚才拒绝过麦香的,没想到小小的一双草鞋也有这讲究,纷纷后悔不迭,不过就是几文钱的事情,总比给乞丐要强吧?
  麦香也没想到此事会峰回路转,听大家说的都是一个“送”字,便知道这些人也是想讨几句吉利话,便笑着说:“好,一个个来,别着急。”
  麦香的机灵这时才显现出来,年纪大的祝人家健康长寿,年轻的小媳妇祝她多子多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