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问问你妈妈的意思吧,张湾是个好地方啊!”

谭林荣心里其实已经有了打算,只是他还需要一个借口而已,谭根生听到这句话,漂浮在心头的阴霾陡然散去一空,踩着油门的脚一用力,车子的速度增加了许多箭一般地往前窜去。

往年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家里的对联都已经贴好了,但是今年老谭家似乎显得有些冷清。

“妈,我爸和我哥什么时候回来,今天都腊月二十九年三十了,马上就要过年了还不回来。”

谭林荣夫妻老来得子,除了儿子根生以外,夫妻俩五十岁的年纪还有个十五岁的女儿谭颖,谭颖充分继承了老谭家的优良基因,虽然长相普通但是长得很高,女儿家发育得早,身体长起来很快,将近一米七的身高着实有些吓人。

根生他妈也是紧皱着眉头,因为本来家里那口子已经说了腊月二十八会准时赶回来的,但是现在都二十九了,日头都老高了还没回来,不会是什么事情耽搁了吧。

他老谭家的老人已经来问过好几回了,下午就要去祭祖,如果赶不回来肯定说不过去的。

按照家里的习俗,各家的当家人肯定是要回来的。

第127章荣归(二)

“嫂子,嫂子!诶,这人怎么不在家啊?”

“颖子啊,你娘哪里去了,怎么不在家,这马上都要去祭祖了,怎么还不见人影?”

谭颖从屋子里钻出来。

“二爷,我娘去店里打电话了。”

“你爸和你哥呢,不是说今天回来吗,都这时候了还不回来,这人也真是的,一大家子人都等着呢,还端什么架子呢!”

谭颖撇了撇嘴,这个二爷又不是她什么亲二爷,还老是拿自己的辈分说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多能呢,实际上就是个刺头儿,还没她爸爸年纪大,仗着辈分大还总是“林荣林荣”地叫,家里就没一个不讨厌他的。

见他还在那里嘀咕,谭颖见着心里就来气。

“二爷,你们先去吧,我爸和我哥回来了我跟他们说。”

“那你不跟我们去了?你们家人可不能少。”

按照家里的习俗,确实是要人去的,家里的话事人不在男丁就要去,没有男孩在家,没出嫁的女孩也必须去,这是一种习俗,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惯例吧,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东西会渐渐被人们遗忘,到了谭颖这里,其实观念就没这么重了。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谭颖想等她爸爸和哥回来,他老谭家又不是没有男人,早去晚去难不成还真发不了财过不了日子了,就急着那一会儿。

根生他娘电话没打通,因为谭根生给留的电话号码是原来张文林留的村里号码,但是现在联合白鹤新村成立后,村里的联系方式都改了,重新设立了几部话机,她哪里打得通。

而且现在张文林家里装了话机,手机都用得少了,毕竟相比于手机,这个时候的电话机还是要方便一些,也清楚很多,话费就更不说了,张文林倒不是心疼那几个话费。

“妈,刚才菊生又来催命了,说话还特难听,说我爸和我哥端架子,他还以为我没听到!”

根生他娘瞪了谭颖一眼。

“就你能!”

“妈---”

“好了好了,别在那里卖乖了,菊生是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一个娃娃跟他较什么劲,是不是又来催我们去祭祖,就你们谭家人事多,祭祖还偏偏要凑在一起,这热闹有这么好凑还不如在家多坐会儿。”

往灶里塞了一把柴火,根生他娘嘴里念念叨叨地说了两句不是,谭颖笑嘻嘻地装作没听见,她娘这这句话都说了好多年了,年年祭祖的时候都要唠叨。

“妈,你电话打通了没有啊?这都几点了。”

谭颖忽而又想到这个点上去了。

根生他老娘还是摇了摇头。

“电话打不通,别急,你爸前几天说今天下午肯定能到家,急什么,现在四点还没到。”

从坝头到溪岭走国道的话,头一次张文林和石卫兵上午八九点出发,傍晚才到山城,由于是头一次,路上耽搁了很长时间。但是如果直接从坝头到溪岭的话,按照谭根生开车的水平和对路的熟悉,早上五六点出发的,估计下午不到四点就能到家。

在根生他娘说这话的时候,其实谭林荣父子已经快要进入溪岭境内了。

乡下的村俗,都是先在家里做好年夜饭,然后才出去祭祖,所以老谭家父子俩还没回来的时候,根生他娘已经在家里张罗饭菜了,只是他家墙上的红对联有些怪异,除了上下联歪歪扭扭地贴了上去以外,门梁上的横幅显然是空的。

原来谭颖只能踩着个凳子挨着墙勉强把两侧的上下联贴上去,横幅够不着,一个女孩子也不敢踩着凳子就那么悬空贴横幅,只好空在那里了。

“上联:春风得意财源广;下联:平安富贵家业兴。”

“横批:--”

“颖子,颖子,你妈呢?你快收拾东西跟我们一起上山放炮吧,等你爸跟你哥回来天都要黑了!”

谭颖还没回味过来,门外又听到有人在喊,跑出去一看,原来村里谭姓人家老老少少的二三十号人都在家门口等着。

“二爷,你们走吧,我不去了,我等我爸跟我哥回来再去吧!”

谭菊生一听这话就不高兴了,本来谭林荣一家一年到头都不在祖屋里住几回,都是年底过年的时候回来住小半个月,这样一算的话也是城里人,在他看来这自然就是抬身份,祭个祖宗还要摆架子。

只是这话不好当面说,给脸色看是难免的。

“走走走,我们走吧,人家回头自个儿去,这城里人啊就是规矩多,嫌我们乡下人一起丢面子还是怎么的!”

前半句话说得震天响,后半句话在人堆里嘀咕,谭颖又不傻,初中毕业班的学生了,能分不清好歹么。

“就是,城里人你就别回来了,还回来住干嘛!”

也有明事理的人,自然也不理会。

“老二,你少说两句。”

一群人拐着弯绕过老谭家屋前面的打谷场,打谷场前面是进村的沙土路,路不宽但是也有四五米的样子,平时村里人家盖房子拉砖的卡车也能进来。

滴!滴!滴!滴!

还没走远,滴滴的鸣号声刚好在村口上响起来,黑色的奥迪车顺着沙土路缓缓驶过来,谭根生脚下油门一踩,车子猛地一个加速就窜上了门口的那个陡坡,随即打正方向稳稳地停了下来,一气呵成。

谭林荣推开车门当先出来,谭颖马上就冲了上去。

“爸爸!”

谭家上山祭祖的人老远就看见一辆很显眼的轿车开进来,料定是谭林荣父子回来了,只是好奇得紧,哪里来的这么好的车,心里都有些不相信,就都三三两两又走了回来,一看推开车门下来的还真是他,这心里呀真不是滋味。

谭林荣虽然在城里有个小饭店,但是家境显然也不是那么好,而且早年就外出,跟村里也不熟络,关系处的怎么样就更不用提了,大家伙知根知底,陡然一身西装皮鞋改头换面的回来了,都很是诧异。再一看他儿子根生,毛呢子大衣穿在身上,背挺得笔直,手里拿着的估计就是那车钥匙,怎么看怎么有排场。

这人怎么突然就走运了呢,先前说话不好听的那些个人一个个脸色变得飞快。

在老谭怀里,谭颖腻歪着呢,也懒得搭理那些人。

谭林荣不傻,从自家女娃儿脸上的表情就看得出来,肯定又是谭菊生那东西说话难听了,年年如此,往年自己在家还收敛着点,今年上山祭祖,自家男人都没回来,差点错过时间,这话肯定是极难听的。

不过对一个女娃儿和一个女人说这些话,也太过分了些,想到这里,心里搬去张湾的心思就越发地浓了。

故土难离,只是舍不得脚下这片土啊!

第128章荣归(三)1/3

谭林荣和儿子根生连门都没进,拎起根生他娘准备的祭品就上了山,谭颖见不得人多,性子喜欢安静就没有去,跟着她娘在家里拾掇年夜饭。

一年到头,总盼着这么一天,兴许老祖宗都是如此,乡下的人质朴,迷信,总渴望着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祖宗保佑的虚幻上,这也是一种信仰。

但是谭根生很淡漠,看得很轻。

他是从部队里出来的,对这一套很没有兴趣,如果不是随了老头子上山来,又是家里的男丁,兴许也不会走这一遭。

从第一座坟头开始数起,作为长辈的谭氏族人从头到尾细数了每一块碑和每一座土堆后面的故事,即使家族的一种传承,也算是对后来者的提醒,勿忘祖先。

但是真正能记得的有多少,就像眼前,孩子们的目光都在落下的二踢脚上,指望着是不是突然没火了,好拣点剩下的,希望是美好的,孩子们不会去详细听老人讲故事,二踢脚也不会突然熄火停止燃放。

谭根生就像是个旁观者,只是机械地做着几个动作,拎着提篮的祭品,放下,双手合十鞠躬叩拜,再拎起提篮—

一整段路程下来,谭林荣也感受到了身边的谭家人对他们父子俩的漠视,兴许当初搬离故土去城里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但是万事不能强求,就像现在,祭拜着谭氏的先祖,却在心里想着再次远离故土。

祭祖结束,父子俩有些疲劳,拖着步子回到祖屋的老房子里,两进四间土房子已经过不了多少年了,这些年不经常回来,房梁已经塌陷了很多,再下几场暴雨恐怕这房子就要倒了。

祖屋里也没什么紧要的东西,谭林荣留着这间祖屋,眷恋的也只是心里的这块生育养育的故土。

“爸,哥哥你们快把对联贴上,我够不着。”

看到谭颖,谭林荣的愁绪突然又消散了,这毕竟还是一个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谭林荣的见识可不算短了,在张湾这些时日,他可是见识了人家的发展速度和学习速度,简直就是日新月异,各种观念更新极快。

将来还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他都一把年纪了还使劲儿想这些有的没的干嘛呢。

想开了心也就通透了。

“根生,你跟谭颖把车厢的东西拿出来,赶紧的别捂坏了,车厢里的温度高。”

这次从张湾回来,时间上也仓促得紧,张文林也知道谭家父子俩回去肯定来不及备年货了,不管他家里有没有什么安排,总归是老张家的一片心意,所以备了不少的东西,车厢里塞得满满的不说,后座上都放着一包又一包他父子俩都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

“哎呦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家里又不是没有菜,你们父子两个脑子不好使吧,买这么多菜回来干什么。”

根生他娘嘴里说着这些话其实心里还是挺乐呵的,毕竟不是在老家里种庄稼,年底娘儿俩回来也着实没买什么菜,这些天家里吃的都是村里一些处的比较好的,关系近的叔伯婶娘送来的,但是总吃人家的也不是个办法,这过年还得有上个星期呢。

谭根生一打开后备箱也吓了一跳,原来后备箱里整整地放了两个竹篓子,都是水灵灵的新鲜蔬菜。

下面的隔层里一整儿齐的西红柿,个个都是特意挑出来的,又红又饱满,色泽透亮,一看就是白湖湾专用的西红柿,一大方便袋子的青红辣椒,土豆,芹菜,豆角黄瓜什么的就更不提了,一箩筐里全是这些东西。

另外一箩筐倒好,两条差不多有十斤重的青鱼和草鱼各一条,还有二三十斤各种其他的鱼,都是新鲜的,谭林荣知道这应该是张老板今天一早就去自家鱼塘的网格箱里捞上来的,闷了这么久,这鱼还这么新鲜,肯定不是昨天晚上放进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