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乡村首富-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进里屋,张晨就火急燎燎地问道。

“爸爸,今天20号了!”

“20号就20号,我知道今天是20号,你小子又有事?我听你们段老师说你最近上课老走神是么回事?”

张文林的确忘了这么一茬,如果不是每天上海那边都会给自己打电话过来,他甚至都要忘记自己手中还掌握着两只大额股票的事情。

张晨原本是想提醒老头子股票可以出手了,谁料到班主任老段竟然一如既往地和印象中一样打了自己报告。

“这个回头我再跟你解释成不,现在我要跟你谈股票的事情,今天20号,我们买的股票可以卖了。”

张文林闻言不由得有些慎重起来,尽管知道自己相信一个半大的小子有些荒唐,说出去也不会有人信,但是张文林知道无论是承包鱼塘、修路还是买股票炒股这几件事情上,儿子张晨都出了主意。

甚至可以说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以前他也只是听过儿童早慧的事情,但是并不怎么相信,但是在见过自家这小子的种种表现后,张文林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坚定的早慧儿童支持者。

见儿子小脸上一本正经的摸样,他不由得开始沉思起来。

“爸爸你告诉我股票现在到底涨了多少,我知道前两天已经翻了一倍了。”

尽管张文林不想让儿子每天都沉迷在股票上,但是仍然会每过两天就跟他说一次具体的情况。

“深发已经到了快两倍了,另外一个也有一倍多了!”

说到这里张文林也不由得有些兴奋,前些日子他就差点卖掉,但是儿子死活不同意,果然,仅仅是过了几天,又涨了近一倍,对儿子的妖孽判断力他早就已经麻木了。

但是账号上的那些数字代表的钱却越来越多,这令他不得不在股票这件事情上越来越看重儿子张晨的话。

“爸爸,你明天就打电话过去把手中的股票都卖掉,我还有件事情,爸爸你也看到了,现在才四月,有些股票虽然涨了不少,但是整体上还没大涨。

不过我看过电视上的分析,今年的股市肯定会大涨的,我们家那些钱放在信用社那么点利息,还不如放进股市里买那些低价股,即使将来不涨,至少也不会跌多少。”

张晨盯着自家老头子的眼睛,嘴里却说出跟实际年龄极不相符的一番分析。

在这间简易的棚子屋里,张文林看着儿子仍未完全长开的前额,心里如同打鼓一般咚咚响个不停。

脑子里竟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上海外滩的那一幕来。

将所有积蓄都扔进股市!

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张文林却慢慢被儿子张晨引诱着走进了这个圈子,而且还颇有所获。

到底是倾尽全力一搏还是谨慎一些,张文林一时之间竟有些举棋不定。

张晨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话到底有着多大的威力,不说自家老头子,就是一般毅力惊人的人,在听到这样的话是都会难以抉择。

但是这个决定对老张家老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他顾不得让老头子慢慢消化。

“等会等会!你让你老子想想!”张文林的话音竟有些发颤。

“爸爸,不用想了,再想就来不及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股市里风云变幻,时机一过就再也没有了。

你一定要相信你儿子,这次我的判断一定不会错,你不要问我凭什么这么判断,就凭我知道白湖湾里能起到大鱼别人不知道。”

是啊!

为什么当初这小子一定要坚持让自己,把那些即使是自己一开始都认为是无用之地的鱼塘承包下来,结果呢,偏偏还让他说中了。

那次承包白湖湾简直就可以说是老张家的传奇发家史,别人想学都学不来,也根本就无法复制,但是偏偏自己就真的遇上了。

难道儿子真的是天赋异凛?

张文林想不出所以然,只能这样认为。

“爸爸,你快说啊!”

张文林心中的天平不知不觉已经渐渐地开始倾斜。

买!

大丈夫该出手就出手,他总要为老张家的将来搏一次,即使输了修路剩下的款子也足够他东山再起。

“好!这件事情你不要告诉你妈,听到没有!”

张晨见自家老子竟然痛快答应了心里顿时变得狂喜起来,这个根本就算不上条件,连忙点头答应。

“明天一早我就去镇上把钱都转到开户的账号里去,你想好我们要买哪些股票,买多少,等我回来操作。”

听完前面半句话,张晨心里开始咚咚地跳个不停,脸上都能灿出一朵花来,但是听到最后一句顿时就如同泄气的皮球一般把脑袋耷拉了下来。

第二十五章把钱都花光

已签约,求支持!

张文林的确很有胆魄。

即使是张晨都不得不暗自心惊自家老头子竟然有如此魄力,倒不是他看不起自家老子,只是上辈子直到最后都没发现过老子张文林竟然能下得了如此决心。

但是随即想想,如果不是有魄力的话,当初也不会下大本钱把老张家都搭进了98年的那场洪水。

老张家无非也就是运气差了些,这才让老头子再后来有些畏首畏尾。

但是这一次,张晨却似乎重新认识到了老张家的另一种性格,那就是大胆。

从95年底到96年初,老张家的存款总数在80万出头90万不到的样子,这已经是很吓人的一笔数字。

放在20年后,就是翻上10倍再多些,千来万的数字恐怕也比不上这个年头有八九十万。

就拿房价来比较,20年后在上海稍稍好一点的地段,一百平的房子没个三到四百万那是肯定拿不下来的,千把万顶多也就能买个两套一百二三十平的。

在96年早些的时候,在上海稍好的地段,这样的套间90万买个4套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20年间不仅仅是物价上涨抵消了财富,货币的增量发行也减少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这一增一涨两个作用,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

相对于庞大的股市来说,区区几十万的数字扔进去也只是冒个泡而已,但是对于老张家而言,尤其是对张晨而言,这无疑成为了他为老张家积累原始资本最为关键的一步。

张晨并没有记错。

96年的股市在4月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虽然他并没有抓住这一次机遇,但是他已经让老子张文林重新认识了这个最初期的资本运作渠道,并且投身进入这个圈子中。

这是张晨资本运作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鱼塘的养殖计划只是长成的第一步,望父成龙说得简单,但是要做起来太难。

老张家并非殷实之家,甚至可以说整个张湾甚至是白鹤村,除了白湖湾这点家底能够让张晨的计划得以实施,使老张家得到第一桶资金以外,几乎找不到第二个方法。

而张文林父子在95年秋季的时候,以老张家能承受的最小代价承包了整个白湖湾,最重要的是这一次白湖湾所有的陈年旧货都被老张家一网打尽,可以说这是根本无法复制和模仿的特殊情况。

正是因为如此,老张家才有了第一笔资金,不但如此,后来的承包权拍卖,虽然老张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惠,但是光是出资修路所赚取的名声,就足以让老张家在以后受益匪浅。

名声这东西,尽管在现在还显现不出来起作用,不过一旦老张家从股市中捞到足够的资本,这东西就足以成为老张家崛起的奠基之物。

96年的中国股市,除了4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一次大涨的苗头以外,在4月到入秋的这一段时间内,还会进入一个前期的膨胀准备期。

而在10月以后一直到12月初之间的这段时期内,尽管中央连续发出了多道措施,但是还是无法抑制最终的膨胀。

所以张晨在说服老子张文林终于放开手脚,能够在4月中旬将几乎全部家当再次投入股市时,心中顿生一种难以掩饰的狂喜和兴奋。

这种感觉极难用言语去描述,但是张晨知道,不管股市如何风云莫测,变化无常,老张家这一次算是彻底埋下崛起的种子了。

望父成龙可远比望子成龙要难多了,要想改变成年人的思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张晨也仅仅只能用一步步诱导的方式,让老头子尝到股市的滋味,拖他入水。

前些日子张晨以老子张文明的名义向上海市那边的一家报社订阅了好几份经济和证券报纸,地址却写到了乡政府。

所以张文林几乎每天都能从乡里拿回来好几份报纸,张晨对96年股市的大体情况却是记得很清楚,毕竟也算是中国股市历史上浓墨重写的一笔。

但是具体的情况却只能通过报纸和偶尔能够搜到的电视节目才能做出判断。

虽然不知道儿子订阅这些报纸到底能看出什么,但是日渐增长的股票知识却让张文林愈发地发现儿子的判断几乎跟整体走向相差无几。这也是促使他敢下决心搏一次的因素之一。

在4月剩下的时间里,张晨先后以不到8块的价格购买了整整10000股常虹股份。

此时的常虹股份虽然经历了第一波大涨,突破了10块,但是在不久前再次被打压下来,张晨之所以首选这一只股票,却是因为根据后来统计,常虹股份一直到11月末整体大跌之前,足足翻了12倍。

虽然张晨并没有打算持有到12月初,而是计划在进入10月第二个涨幅低谷时进行一次转手操作,但是这一只股票即使在10月那恐怕也已经涨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位置。

随即在四月末,张晨再次出手,让老头子张文林再次以均价不超过3块的价格购入了史上最离奇的神奇股份琼民源。

这是一只堪比神级股的大牛股,在96年的历史上,这只股票足以笑绝红尘,一枝独秀。

以不到2块的价格足足上涨到逼近28块的大关,足足可见已经逆天到了什么程度。

面对这样一只离奇到无法解释的吸金利器,张晨自然不会手软,足足十万股的大头在不到十天内被相继吸收进仓,被紧紧地关在仓门内静静地等待爆发。

在五月初的第一个礼拜,张晨再次将目光对准了刚刚经历过一轮涨跌的三只股票。

这三只股票中,第一只以7块的均价购入了10000股,第二只则以5块的均价吸入了60000股,第三只是张晨以最贵的价格购入的,均价9块左右购入了10000股,但是在96年底,这只股票却上涨了8倍。

一直持续到5月中旬,老张家近乎所有的存款都被父子俩背着刘爱平扔进了股市中。

同一个户头中吸入了如此巨量的资金,终于引起了证券所中高层的注意力。

在所有资金进入股市后的第二天,张文林便接到了上海那边的电话,一位孙姓的经理亲自跟他联系,并且特意开通了一条专线为张文明的户头联系。

起初的时候张文林对此并不在意,以为这只不过是证券所一种拉拢客户的手段而已,但是在张晨知道后却陷入一阵狂喜之中。

原来在96年的股市,炒股大军买卖股票基本上都是依靠证券单和手机,基本上没有实现网络化,但是也并非每个股民都能够用得起电话委托这种形式。

即使是电话委托的形式,在96年股市行情大起大落的时候,电话根本就无法接通,股市分分秒秒都是风云莫测,一个电话就足以决定成败,可想而知,一条随时都有人负责的专线对于张晨来讲具有怎样的意义。

五月的天气已经渐渐转暖。

此时一个学期不足6个月,在进入5月后张晨在股市大量吸入股票时,离小升初的时间也愈发地近了。

一个月的紧急施工,如今白湖湾段的水泥路已经铺好接近尾声。

方圆千多亩的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