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喜乐年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忙留下。

杜如蒿手紧攥着衣角,把衣角都揉得团成了一团,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儿。是他能治好,以后自己家的不幸远离而去,还是命运不可逆转,自己再努力也没用?是非成败,就看下一刻医生怎么说了。

医生摘了口罩,和颜悦色地说:“病人其他都没问题,你们来得及时,当时的救助措施也很到位,这才能保住他的腿。现在他双腿已接好,以后正常的行走还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杜如蒿的心,就像被扔上高空的沙包,高高抛起又重重落下。没问题了,她已改变了爸爸的命运,那将来家庭的命运不也一样可以改变吗?

欣喜不已,她情不自禁地说:“医生,谢谢您,您真是个大好人!”王芳也跟着满口地感谢。

方主任看着他们真诚的感谢,这才心里有些平顺。他好不容易休个假,又被人叫来做手术,本来是有一点不痛快的。但领导发话,他也不好说什么。还怕遇上那些不讲理的家属,非得让他保障恢复得跟正常人一样。说老实话,能保住腿就是万幸,让病人跟正常人一样,那根本是不可能的。现在家属的感谢也让他的芥蒂没了。

想了想,他说:“你要要感谢也得感谢送你们来的人,我正在休假,被叫来做了这个手术。说句自傲的话,在咱们县城,也就我能保住病人的腿了。”

然后他又吩咐了一些照看病人的注意事项,这才走了。王芳一把抓住了杜如蒿的手:“好好,这次全亏了你,你没听医生说,全亏你当时救助得当,又找了好医生,这才能保住你叔的腿。婶也不会说什么感谢的话,以后你们家有什么事,只管言一声啊。”

看王芳这么感谢她,杜如蒿还有些羞愧,她也是有原因的,并不完全是为了刘根山。因此说:“婶子,说什么感谢的话,咱们是一个村的,谁有能力都会帮的。要谢也是谢李晓虹,都是她善心,找来了好医生。”

王芳更是感激,她又不认识李晓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李晓虹被杜如蒿说动帮了忙,但听儿子说了,人家李晓虹完全是看杜如蒿的面子,归功于杜如蒿并没有错。

杜如蒿这边正接受王芳的千恩万谢,李晓虹三人已回到了她家。严格知问:“晓虹,你不再帮忙了吗?”

李晓虹奇怪地问:“我为什么还要帮忙,帮难不帮穷,此事我已仁至义尽。”

“我看你很喜欢那个女孩,还以为你还会再帮她呢。”

孙扬忍不住说:“升米恩,斗米仇,别告诉我你没听过。别说就是晓虹对那个女孩有好感,那病人又不是她的亲属,还要晓虹做什么?真是奇怪你怎么这么关心一个外人?这可不像你以往的风格啊!”

严格知顺手把胳膊放到了孙扬肩膀上,“我不是跟你们是一路的嘛!晓虹救了人,我自然也关心一点儿。”

孙扬甩了下没甩脱那只胳膊,脸色顿时臭了。表哥自己有家不回,一路跟着他们,从北京到县里,又从县里到东山乡,简直像个膏药一样甩不掉。这是晓虹表嫂生孩子,两人去见她表哥,顺便又去学校送了一批书。又不是他亲戚,他也不知道跟着干什么,打扰他们两人的二人世界。所以说,表哥就是世上最麻烦的动物!

李晓虹看了看两人,不禁摇了摇头,严格知什么都好,有时候就是爱逗孙扬这点不好。

看到孙扬的臭脸色,严格知这才笑嘻嘻地说了一个消息。严格知的声音很轻,笑容很温柔,可他的话对于孙扬、李晓虹来说却不亚于一发炸弹。

☆、第5章 安家

严格知语不惊人死不休地道:“我决定了,以后就在东山乡安家了。”

听到这个消息,孙扬大吃一惊,“你说什么?你堂堂r大高材生,要去东山乡安家?”李晓虹也有些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严格知看看表弟,表弟已十分优秀,和李晓虹双双考上b大,被传为一时佳话。并且在学校他就开了家电脑公司,在一众b大的学子里,也算事业有成。可比起沉稳,他就比不上李晓虹了。

他微微眯起了眼睛,冲两人点点头,“你没听错,我前段参加了颖州的对外招聘,已获通过,来东山乡还是不成问题的。说起来,颖州这次可走在前列了,拿出这么多岗位出来竞聘,真是大手笔。”

李晓虹点点头。可不是,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务员考录制度正式建立。但直到2005,正式的法律才颁布,在这之前,内地其他地方还没怎么行动,颖州这次确实是敢为天下先。

她问:“你要干的是什么职位?”

“东山乡副乡长。”说完,他又冲李晓虹眨眨眼睛,“以后就要请你表哥好好照顾我了哦。”李晓虹的表哥魏国泰现在正在东山乡任一把手乡党委书记。

“自家亲戚好说。不过当时我表哥任副乡长的时候就够年轻了,你一毕业就任这个职位,到时就是咱们y县历史上最年轻的副乡长,刷新了记录哦。”

说实话,严格知这个选择也很不错,表哥魏国泰是个实干型的,基层经验也很丰富,严格知到他手下,最起码做事情少了许多制约。

严格知点点头。

孙扬觉得,从小这个表哥就让人看不透,就像这次,一般就是走政途,也不会想着来乡下来任职吧,以他的才能,又有爸爸的关系,去其他热门单位也不是什么难事。可他就偏偏要从现在还很落后的乡下做起。他从小在颖州市区长大,从来没在乡下怎么待过,能适应得了吗?

算了,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怪不得这次跟着自己来东山乡,原来是来考察的啊。

想了想,孙扬还是问:“爷爷知道你的选择吗?”

严格知回答道:“知道,姥爷还说我选择得好,年轻人就应该从基层做起。对了,这次回来你们回去看姥爷吗?”

“看啊,知道我们回来不去看他老人家,还不知要被怎么教训。”

“姥爷也就看到你们特别高兴。”看到其他小辈,总过不了他心里那道坎。也是,任谁的小儿子被前妻生的孩子欺负,最终还送了儿媳的命,老伴也因此丧命,都会有复杂的情绪。想到此,又

想到自己那个冰冷的家,以严格知的城府,也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真是一笔糊涂债。他的母亲孙恬和孙扬的爸爸孙锐是同父异母,孙恬和哥哥孙刚是严格知姥爷孙图的前妻所生,孙锐是孙图前妻死后续娶的老婆所生。

当时孙图工作忙,孙刚和孙恬被人教唆着和后母做对,又对孙锐各种不好。孙锐母子愤而搬了出来,孙图则两边跑,孙刚和孙恬长大后也知道自己做的事不对,但隔阂已生,关系再难融洽,两家只保持表面的礼貌。后来孙扬的母亲又因为孙刚儿子孙立而意外去世,孙锐母亲也生病离开人世,孙锐和孙刚两兄弟彻底反目,互不往来。

至于母亲孙恬,也许是因为亲妈早逝,她又和后妈闹翻,没人好好教养她的缘故。孙恬成年后对人一向冷淡,夫妻相敬如冰,就连亲生的儿子严格知也没吃过她做过的几顿饭,更别说其他母亲会有的关爱了。

从小严格知就是家里保姆带大的,吃饭是保姆做的,开家长会是保姆去的。对母亲的冷淡他也习以为常,以为母亲是护士长工作忙,还以为别的母亲都是这样。大了之后懂了人情世故,又听别人说起母亲的唠叨,他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母亲才是少见的。

偶尔有一次保姆请了假,他在外地上学回家。上千里路赶回去,面对的还是家里的冷锅冷灶,最后母亲也没说给他做个热乎饭,没办法母子两人去外面吃饭,结果还是他主动掏钱付帐。而父亲严重光,严格知也隐约知道,他在外面有人,基本不归家,只让他有事去他住的地方找。多少年了,母亲嫌丢人不愿离婚,可他们夫妻也互不干涉。

看多这些情况,严格知觉得,也就舅舅孙锐和表弟孙扬的相处,能让他感觉到亲人间的亲密,所以他和舅舅一家关系倒不错。偶然随表弟孙扬来到李晓虹家,李晓虹的母亲则给了他所有母亲的想象,李晓虹家充满爱的热闹氛围也让他极为喜欢,于是哪怕表弟不喜,他也有意无意总爱来凑热闹。

严格知几人说话的时候,杜如蒿已在刘根山一家千恩万谢中出了医院。

她和大家说要去看个同学,让马长坡先开着三轮车回去,不用等她了。并且和她家人说一声,她看完同学就自己坐车回家,头也没事了,让家人放心。

在街上随意走着,杜如蒿觉得真是感慨不已。这里是个内地的小县城,虽然历史悠久,但发展就比不上沿海地区。

比起十几年后,现在的县城还很破旧,只有两条主要的街道横穿南北。后来有名的商贸街有些是商铺,有些还是搭的大棚。谁能想到十几年后这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临街商铺是一间接着一间?整个县城的面积扩大一倍还多。而房子的价钱,也是像坐了火箭似的,嗖嗖地往上涨呢?

转着转着,香甜的味道随风飘来,杜如蒿一笑,前世她对这个就再熟悉不过。果然,走了没多远,就见路边一个摊子上正在卖鸡蛋酥卷。

这种酥卷是在一个像平底锅的圆铁薄片,当时人称的凹子上摊上蛋液,摊成一张薄薄的饼,等它干了的时候,再卷起来就成一个筒状的鸡蛋酥卷。吃起来酥香焦脆,非常可口。

现在工人工资这几年一涨再涨,虽然这里没有沿海的富有,但大家手里的钱是活络了不少,谁也不吝惜那一点吃的钱,这个摊子前就围了不少人。

杜如蒿闻着味道,觉得这个蛋液还是有问题,放的蛋少,而水和面多,黄油也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没有自己做的好吃。烙的人手势也不熟练,烤的蛋卷有的过焦发黑,有的则发白则不够焦脆。

前世,她来到县城后就靠这个起家,做了无数次,根本就不用尝,光看外观就能看出来烤出来的口感如何。

在县城几个热闹的地方一一转过,杜如蒿心内有了底,直接去了一个五金商店。她知道,在这里可以买到她要的东西。

“买东西了。”商店里一个中年男人正在看电视,听到叫声抬起了头。只见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披着到肩的头发,衣着简单,可看着十分稳重。知道他这里可以订制的只是一些熟客,但这个女孩他并不认识。

看到女孩展示的图样,他懒洋洋地说:“你要的这个东西比较麻烦。”

“您这儿能订制就好,您说个价格吧。”杜如蒿笑嘻嘻地说。

“二百二,一口价。”

“大叔,这个东西看着麻烦,其实根本用不了多少材料,188元吧,谐音就是要发发嘛!”杜如蒿还价道。她知道一般做生意的讲究个口彩,价位相差不大的时候这么说一般卖家都乐意让点儿利。

果然,中年人说:“服了你这个小姑娘了,成交。”前世买的时候可是花了200元整,这次比那次少了12元,也算是一个小小的彩头。接下来,她就要再靠这个,让自家能摆脱现在的经济状况。

杜如蒿付了30元订金,这还是父亲在她上车前,塞了一百元过来,做检查没用完剩下的。和中年人约定好取的时间,杜如蒿又去了卖黄油和香精等的地方一一看过,这才满意地往家赶。

杜如蒿回去的时候天已近黄昏,太阳把西边地平线处染成一片红色。有炊烟徐徐升起,又慢慢扩散至空中不见。从远处看,桔红的太阳挂在树木中间,彩霞给树披上了一层彩光,整个村子像一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