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喜乐年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那天杜如岭在自家乱翻东西,训他之后他今天老老实实,来的时候递给他个苹果,他乖巧地接了,现在还在啃呢。听到大家提他的名字,他呲牙露出个笑。这就是个要□□的小屁孩,不是坏得无可救药,杜如蒿再次确定。

“好好姐,你们要搬去县城,我还没去过县城呢?我也能跟着你们去吗?”把苹果啃完,把苹果核扔到猪圈里,杜如岭小心翼翼地问。

杜如蒿给他一个赞赏的眼光,想了想说:“我要看你表现得怎么样。如果等到你放寒假时成绩上来了,还有你爸妈说你在家表现好,我就带你去城里玩,再给你买把玩具冲锋枪。”

“什么才叫表现好?”

“就是帮家里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听你爸妈的话……”杜如蒿说了一些要求。

杜如岭都一一点头,又挺挺小胸膛表示自己一定能做到,好到时候去城里玩。

这两天,杜如岭还真是有空就来问杜如蒿题,杜如蒿发现他还挺聪明的,就是原来没好好学,抽空给他通了一遍,要求他把课本上的生字全部会默写,到时候上课好好听讲。

两天后,家里都料理好了,杜石林不放心,又从县城回来一趟。这让杜如蒿特别怀念前世的手机,那时候有什么事,一个电话就好了,也不用这么跑来跑去。主要是他们一个村,连个电话都没有,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第16章 建议

没搬过家的人是体会不到搬家的辛苦的,特别是生活了十几年的家。真是想不到怎么攒了那么多东西。

陈松枝看看这个,再睢睢那个,什么也不舍得丢掉,最后,连她结婚时的一个柳木箱子,她决定也跟着他们上城。其他的东西,陈松枝洗了几个装面粉的大编织袋,按杜如蒿说的,分门别类装好,全部拉走。

有两只下蛋最勤快的母鸡,收鸡的人都称好了重量,陈松枝又挑了回去,说是带到县城去,免得到时候还要买鸡蛋吃。收鸡的人也没意见,他更乐意要公鸡,已下蛋快一年的母鸡,肉柴油多,除非是赶上有人是专门买来炖汤的,还不太好卖呢。

还有自家磨的面,自家榨的油,林林总总,把马长坡的机动三轮车装得满满的。害怕东西在路上颠出去,上面又用绳子捆了一道又一道。杜如蒿一家就坐在捆好的行李上面。

一路上,杜如蒿总担心会被颠下去,两手都紧紧地抓着栏杆,并且让马长坡把三轮车的速度放慢些,再放慢些。好不容易重生,好日子正冲她们家人招手,可别大意失荆州。

到了乡里,路两边摆摊的很多,本就慢的车速更慢了。杜如蒿眼尖,看到一个熟悉的人,上了一辆通向县城的中巴车。

“妈,你看那是不是孙拴子?他也今天去县城?”

马长坡接口道:“这几天你们忙着收拾东西不知道,孙栓子家门上啊,被人泼了不少的粪!”

“泼粪?”

“是啊,原来有人家丢鸡、丢狗的,也找不到偷东西的,只好自认倒霉。这次在你家抓住了孙栓子,大家都恼得不行,可时过景迁,谁也拿不出证据,孙拴子又矢口否认原来偷过。有人生气就朝他家门上和院子里泼粪。”

杜如蒿禁不住笑了起来,“这也是他做了错事,不然人家也不会只朝他家泼。”

“没错,现在他一出门,就有人问他猪圈的滋味如何。哈哈!这次他是在家待不住了。听说他有个姐姐在县城,估计他去投奔他姐去吧。”

杜如蒿扭头看了一眼,透过中巴车摇下的窗玻璃,她看到孙拴子脸阴沉沉的。不做坏事,也不会落到这下场,反正以后和自家也没关系,管他去哪里呢,杜如蒿看了一眼就扭过了头。

过了乡里这一段路,车速又快了起来,很快就到了杜石林租的房子。

这是一处郊区的小院,布局和他们在杜家村的家差不多,三间堂屋,一间厨房,面积还要更小一些。县城也就这时候还有这种建筑,以后随着城市化的进展,这种平房都成了历史的记忆。

此时,院子一边,正放着一辆半旧的三轮车。看到杜如蒿的目光,杜石林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从二手市场上买的,才花了80元。”

整个房子最让杜如蒿满意的地方,就是有这样一个院子,比住楼房可方便得多。

爸爸还是很靠谱的。杜如蒿进屋四处打量,院子和房间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连院子西侧一颗石榴树也在舒展着叶子。

和自己家房子真是没差多少,就是这家的房子高,天花板处是用木板搭了顶,上面成了一个阁楼。她本来还怕房子不够住,这个阁楼也正好住人。

杜如蒿很满意,陈松枝也很满意地问:“这个房子租下来多少钱?”

“一个月180元。”

陈松枝吓了一跳,“抢钱呢?怎么这么贵?”

“这还是便宜的呢,妈,如果在热闹的县城中心还要贵。”

“什么时候咱家房子装修好就好了,咱们也不用再花这个冤枉钱。”

陈松枝说归说,总体还是很合她心意的,有一个与老家相近的房子,很好地减少了她初进城的不安,觉得生活还在掌控中。

几人把东西卸下,留马长坡喝茶。陈松枝拿出钱给他,马长坡却说什么也不要,说一个村子的,他出把力是应该的,再要钱太外道了。

这让杜如蒿不由感慨,怪不得前世马长坡能把生意做起来,这一则是眼光,与他为人处世也有关。

他送自家一趟,他的三轮又不是专门跑客运的,收钱不合适,不收还能让自家欠他一个人情。很多时候,人情可比钱贵多了。

不过,人有来有往,彼此的关系也是在来往中建立起来的。显然,杜石林也是这么想的。看马长坡执意不收,他阻止了陈松枝,对马长坡说:“那这次我们就占你便宜了,以后你也知道住的地方,来县城时到家吃饭。”

马长坡点头应是,有些羡慕地说:“叔,你家找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我也想找个事干,可现在还没头绪呢。”一路上,他们也聊了一些,马长坡知道他们搬家一则是为了杜如蒿兄妹上学,二则是准备做个小生意。

看马长坡表情不似作伪,杜如蒿想,原来这个大能人也曾有迷茫的时候。也是,现在是2000年,他也刚从部队复员,他的肉牛养殖厂是六七年后才开始的,并慢慢扩大规模。那证明在此之前,他也是摸索着,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

一时之间,杜如蒿脱口而出:“你可以养牛卖啊!咱们这里又有饲料,养牛的人又少。”

其实未来不光是牛肉,羊肉的涨幅也很可观。现在羊肉和猪肉的价格差不多,可到自己死的2014年,杜如蒿记得很清楚,一斤生羊肉卖到了30元,差不多是现在的五倍,当然牛肉涨得更多。平均下来,每年涨幅都在30%左右,绝对有利可图。更不用说,牛羊的皮毛也可卖钱。

马长坡苦笑一下,“妹子,一头小牛都有一百多斤,我虽然复员有一点费用,也买不了几头牛的。并且,喂下来,除去饲料,也不赚什么钱。”

陈松枝也说:“你别给你长坡哥瞎出主意,你天天在学校上学知道什么?要干什么你长坡哥不比你知道得多?”

杜如蒿有些遗憾,自家是没什么本钱,且那个来钱慢,家里等不及,不然她都想养牛羊致富了。牛羊吃草就可以成长,y县都大量种植红薯,秋收后好许多人家把红薯秧都当柴烧了,其实这是多好的饲料啊。

“秀才不出口,可知天下事。妈,你别总觉得我什么都不懂。”杜如蒿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不能让妈妈觉得自己是无事乱发言。将来效果出来后,她在家里的话语权必然会上升,也正好还了马长坡的人情。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陈松枝瞪她一眼,这个孩子今天怎么就这样说话呢?

杜如蒿不理妈妈,对马长坡道:“嫌牛贵可以养羊试试啊,咱们这里家家种红薯,再晚一点就可以刷红薯叶喂,等秋收后每家都能垛一大堆干的,冬天喂羊正合适。”

“再说,我可是看专家分析了,现在城里的人注意养生,嫌猪肉肥,脂肪含量高,都加大了吃牛、羊肉的份量。牛羊肉以后肯定会涨价的。现在离春节还有半年时间,那时候是吃肉的高峰期,你从现在开始养,到春节这一段时间足够养的小羊长得可以卖。”

“你说这城里人也是,原来都没钱吃,现在有点儿钱了又不敢吃。不过现在大城市里卖的猪肉也都是瘦肉多啊。”马长城接口道。

“那是加了瘦肉精,吃多了对身体也不好。”杜如蒿对此可是知道。〖TXT小说下载:。。〗

当兵也算长了见识,见识到外面世界的广阔之后,很难再拘于一方小天地里,马长坡就是如此。从部队回来后,他再也无法像他的父辈那样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下去,总觉得付出与收获太不相配。

听了杜如蒿一番话,他也觉得这好歹也是一条出路,说:“不行就买几头羊先试试,反正也不用多费事,到时候让我爸妈每天喂些吃的就行。”

听马长坡也这样说,陈松枝更急,女儿对自家来说是个小福星,可对别人可不一定。万一马长坡养的羊不赚钱,还不都怪到女儿头上啊!

她忙道:“长坡,你别听好好胡说,比起以前,现在物价已涨了这么多了,国家能不管?谁知道到时候它是涨还是跌?”

“呵呵,没事的。婶,咱这又不是投机倒把,这是劳动致富,好好妹子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就是万一价格降下来,我也只会怪自己运气不好,不会怪你们的。”

陈松枝等的就是这句话,“那你想养就养吧,其实咱们村许多人家都养羊,不过一家也就是一两头,可还没有专门养来去卖肉赚钱的。”

杜石林原来只听,现在也发言说:“试试也好,挣还是能挣的,不过是挣多挣少的问题罢了,反正也不耽误做别的活。”

陈松枝这才住口,又留马长坡吃了午饭,才送他回去。

吃完饭,杜如蒿看妈妈又要张嘴,知道又要说自己,想也知道是怕自己太莽撞,忙道:“我们家搬到了县城,我哥还不知道。我去告诉他一声,让他有空了回来我们一家人吃个团聚饭。”说完,她推出自行车,一溜烟就跑了。

☆、第17章 好强

杜如蒿看妈妈要唠叨她,急忙找个借口就出来了。开玩笑,再不走,还不知道被唠叨多久呢。

她想,如果是哥哥说的话,妈妈就会要考虑他的意见,但自己,权威性太差。主要是原来她在家就像个透明人,一般都是听从大人意见的时候多,让妈妈对自己的话没有听从的习惯。

可她后来曾独自支撑起了一个家,又多了许多年的见识,自然知道哪些事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长征中领导人的权威是怎么树立起来的,还不是一是个人魅力,二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让别人信服。

作为家中最小的一个,个人魅力这方面不用说了,家人爱她是无疑的,但信则不然。她也得通过一件件事的成功,在家人心中树立对自己的信任。

好在这段时间妈妈有些迷信自己是家里的福星,连自己决定来城里卖蛋卷也没有唠叨多少,基本很痛快就搬来了。可对别的事,自己还是要继续努力。

陈松枝看女儿骑上车就走了,无奈地对杜石林说:“你有没有觉得好好没有原来听话了?看我要说她,找个借口说看她哥就走了。”

“他们两个关系亲密,我们也就他们两个孩子,他们就是最亲近的人。”

陈松枝不依,“你就知道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