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腿都有些发软了。然而郑嬷嬷却说王妃这样并不妨事,反正她是搞不懂了,只但愿真是如此吧。
    “这水……”沈数下意识地指了一下盆里。这水颜色陌生,可那种气味却是他熟悉的——曾经在战场上,同袍流出来的血就是这种气味,而战后在军医们的帐篷里,那一盆盆端出去泼掉的血水更是完全相同的!
    可是这血水的颜色不对劲儿!从前在他眼里,流出来的鲜血是灰色,只不过有深浅之别罢了。可是现在他所看见的,却并不是从前的颜色,在黎明的微光里微微晃动着,让他只觉得刺眼耀目!
    “王妃到底怎样了!”沈数一把攥住玉竹的手腕,砰一声盆子落地,水泼了一地。
    玉竹本来就害怕,这一下手腕疼痛欲折,忍不住眼泪哗地就下来了:“奴婢不知道,嬷嬷说王妃没事——”
    沈数转头就要往产房里冲。那一盆血水泼下来,在灰白色的石阶上漫开大片的颜色,跟那些毫无生气的灰色相比,这陌生的颜色让他无端地心惊胆战,难以镇定。
    玉竹正想拉住他,产房里却突然有个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哇地一声哭了出来,接着就是郑嬷嬷欣喜的声音:“好了,好了!”
    这一声哭叫仿佛钉子似的把沈数猛地钉在了台阶上,却让蒋锡猛地跳了起来:“生了,生了!伯父,你听这声音,嗓门儿好大!”
    蒋老太爷也捻着胡须笑起来:“不错。听这声音,结实得很。”不论男女,孩子结实健康才是最要紧的。这嗓门儿宏亮中气十足的,定然错不了!
    蒋锡高兴得不停地搓手:“也不知桃姐儿怎么样了?哎,征明怎么这会儿倒愣在那儿了?”
    蒋老太爷转头一瞧,沈数跟截木头桩子似的杵在台阶上,正好挡着门,玉竹揉着手腕子想从他身边挤过去却又不大敢,只得小心翼翼地唤了一声:“王爷?”
    恰好郑嬷嬷喜笑颜开地打开了产房的门,不由得被他几乎紧贴过来的脸吓了一跳:“王,王爷?”
    “桃华怎样了?”沈数这会儿才像突然被提了线的木偶一般,整个人都活动了起来。
    “好着呢!”郑嬷嬷顿时又把嘴咧到了耳朵后头,“恭喜王爷,王妃生下了小公子!有六斤八两呢!”
    这会儿院子里众人都竖着耳朵在听,郑嬷嬷声音又故意放得响亮,立刻引起了一片附和之声:“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蒋锡乐得嘴也合不上了,搓着手道:“大喜,大喜!要赏,要好好的赏!”
    蒋老太爷对这个侄子也是无话可说了:“这里是郡王府……”不是你家啊,赏也轮不着你赏啊。
    沈数却是完全没想起放赏的事来:“我去看看王妃!”
    “哎——”郑嬷嬷想拦住他。虽然桃华刚说过,进产房不吉的事儿就是胡说,但郑嬷嬷思想里根深蒂固的念头不可能被一句话就打消了,正想说王爷不能进血房,一会儿自然会把孩子抱出来给他们看,但这些话还没出口呢,沈数已经一侧身,那么高大的一个人,居然就从郑嬷嬷身边的空隙里钻进去了,郑嬷嬷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进去的。
    屋子里还有一股子血腥气,但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沈数一眼就看见桃华躺在床上,脸色微有些苍白,顿时紧张起来:“桃华!”
    桃华睁开眼睛,冲他微微一笑:“我没事。来看看孩子。”
    沈数一步步地走过去。桃华的脸色是苍白的,然而嘴唇是一种淡淡的颜色,明明跟刚才那盆里的水有些相似,可是看在他眼里却是完全不同的温暖和柔软。
    在她头旁边放着个小小的襁褓,颜色鲜艳,还有精心刺绣的万字不到头花样,襁褓里头那张有点皱巴巴的小脸也是他有些陌生的颜色,然而却透着股子生机。
    这个,就是红色吗?就是他的眼睛,从来没能看见过的红色吗?红唇,大红的襁褓,还有一张红通通的小脸。这就是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世界吗?
    
    ☆、第233章 赐名

  “蒋氏生了儿子?”皇后昨夜没有睡好,早晨醒来心气就不大顺,听见宫人报上来的消息,心里就更不痛快了,“昨夜生的?”这贱婢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吧!
    宫人窥探着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道:“是今早生的……”听说是天刚亮的时候生的,皇帝一高兴,已经赐了名了,叫沈旭。
    “赐了名?”皇后果然更不痛快了,“皇上对这个侄子倒是上心,大郎到现在还没个名儿呢,皇上怎不惦记这事儿?”
    宫人连忙道:“皇上也给长皇子赐了名了,是个晖字。”
    宫人原以为皇后听了这个会高兴点儿,没想到皇后脸倒拉得更长了:“还真是托蒋氏之子的福气,竟然让咱们大郎也有名儿了呢。一个旭,一个晖,倒真是兄弟了。”旭者,初升的阳光。晖者,阳光之意。仅从名字上看,竟跟亲兄弟似的了。
    宫人再不敢说一句话了,跪在地上冷汗直冒,好容易看见皇后摆了摆手,如蒙大赦,连忙退出去了。到了殿外才抹了把汗,小声对同伴道:“可吓死我了,还当又要挨板子呢。”
    与她当值的同伴是个年长的老宫人,进宫已十余年了,原早到了年纪可以出宫的,因家里人已经死光才留了下来。既无亲人,与同伴倒是最亲近的了,闻言叹道:“娘娘这些日子就心里不快,偏安郡王妃又生了儿子……”
    升陆婕妤为修仪,虽然是皇后自己的提议,却终究是不情愿的。本来就不痛快了,冤家对头还好命地生了儿子,自然更不高兴。最不高兴的是,皇上对这个侄子,竟似比对自己儿子还上心,若不是给侄子取名,恐怕到现在小皇子都还没个正经大名呢。
    年轻宫人想不明白:“皇上明明不喜安郡王,为何对这小公子如此……”
    “嘘——”同伴连忙示意她禁声,环视四周无人,才压低了声音道,“这话可别再提。你总该知道的,皇上对安郡王妃素有好感,若不是蒋宝林先进了宫……”纳一对姐妹倒还好说,若是一家子三姐妹全都进宫,那可就不像样了。
    这个年轻宫人是知道的,只是不明白:“为何皇上对安郡王妃这样上心呢?”安郡王妃是生得美貌,可宫里美貌的女子也不少,很有几个并不比她逊色的,可也没见皇上多喜欢啊?
    人都有那么点儿心理,知道的事情若是不说出来,总觉得心里痒痒。年长宫人看看四周,拖着年轻宫人往角落里又走了走:“这事儿我告诉你,你心里知道就好,以后注意着别犯了忌讳,可万不能再与别人说。”总归是同住一室有交情,告诫她一句也是积德的事儿。
    “安郡王妃啊,与已故的长皇子妃有些像呢。”
    这一句话就足够说明许多事情了。年轻宫人眼睛睁得老大:“就是皇上登基之前娶的那位吗?”
    “可不就是那位。”年长宫人叹道,“也是没福气,眼看着就能做皇后了,偏偏……后来皇上见了安郡王妃可不就移情了吗?谁知安郡王妃又得罪了太后娘娘,被指给安郡王了。”
    年轻宫人听不明白:“听说安郡王妃给太后娘娘治过疟疾,怎么就成了得罪娘娘?再说,得罪了娘娘,却做了郡王妃?”这样说,她也想得罪太后一次了。
    年长宫人叹道:“你真是什么都不明白。承恩伯那事儿,你就没听说过?太后娘娘总觉得安郡王妃没尽力给承恩伯治病,可不就记恨上了?再说做郡王妃——你当做郡王妃是什么好事呢,没听说现在定北侯的日子不好过?将来——安郡王还不定怎样呢。太后娘娘让她做郡王妃,就等于绝了她进宫的路啊。”
    年轻宫人听得似懂非懂,喃喃道:“太后娘娘怎么就知道安郡王妃没尽力呢?”别的也就罢了,这一条是怎么定的罪?不是说别的太医,就连院使都没能治好承恩伯,还是安郡王妃出手,才让承恩伯能跟个好人似的走动了吗?
    年长宫人也有些语塞,半晌才道:“反正太后娘娘是那么想的……”这种事,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究竟这病能不能治好,反正是没凭没证的。
    年轻宫人张了一会儿嘴,最后还是没说出话来,只叹了口气——安郡王妃,也不易啊……
    被人同情的安郡王妃,这会儿正在喂孩子呢。
    郑嬷嬷一脸无可奈何地站在屋里。这哪有王妃自己喂孩子的呢?奶娘早就找好了,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先要仔细盘查过祖宗八代,之后又由蒋老太爷亲自诊脉确定身子康健无病无灾的,这才接进府里来住着。总共两个,都在那边等着呢,偏王妃这会儿要自己喂孩子了。
    桃华抱着那个小小的襁褓,注视着里头那张皱巴巴红通通的小脸儿。还有些肿胀的眼皮紧紧闭着,淡得几乎看不出来的小眉头因为用力吸吮而皱着,又挤出一道纹来。
    从前在医院里,她不知见过多少刚出生的小孩子,那会儿嘴上说着可爱,心里想的多半却是:跟小猴子似的,好丑!
    然而如今这个是自己生的,瞧着这张丑丑的小脸,居然只觉得可爱得不行,恨不得能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
    “嬷嬷不用这样。”刚出生的婴儿食量也没有多大,没一会儿就吃饱了。桃华把他抱起来轻轻摸着后背打奶嗝,抬头看见郑嬷嬷的表情,不由得笑了,“孩子吃亲娘的乳水对身子好。”确切点说是初乳对婴儿很有好处,“再说我也没打算就不用乳娘。”
    实话实说,抚养一个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虽然她有一堆丫鬟们帮忙,可同样的,她还有郡王府的内务以及外头朝廷的差事,论工作量也不比前世的职业女性们少了。更不必说还有于氏一族虎视眈眈的外患在呢。真让她什么都不管,从头到尾只管哺育孩子,这也不大可能,还是要用乳娘的。
    郑嬷嬷松了口气:“王妃这样就好了。老奴就是怕,传出去外头说得不好听。”这种事不合规矩,传出去外人只会说郡王妃有失身份。虽说很多规矩在郡王妃这里都不算数了,但若能减少点麻烦总是好的。
    桃华笑着点头,等婴儿打了两个小小的嗝,就把他放了下来,又把襁褓松开了一点。小婴儿觉得束缚松了,立刻就伸腿蹬脚起来。
    郑嬷嬷在旁边看得一脸惨不忍睹,忍不住又道:“王妃,襁褓包得紧是怕小公子将来腿生得不直……”自己喂奶也就罢了,这腿若长得弯了,将来可怎么办呢?
    桃华笑起来:“嬷嬷,这是无干的。”当然自古以来都是这么说的,把孩子包成蜡烛包,就能让两条腿长得直。然而实际上这是没道理的,小孩子就是喜欢把两条腿撇得跟小青蛙似的,但这并不代表腿是弯的。
    郑嬷嬷无可奈何,正想再劝一句,就听门口沈数的声音道:“什么无干?”人到了帘子外头,却没有立刻进来,听那悉悉索索的声音,显然是在更衣。
    郑嬷嬷连忙退了出去。日子长着呢,就是要劝,也不在这一会儿。王妃生产之后,只跟王爷说了几句话就累得睡了过去,王爷就那么坐在床边守着母子两个,一直坐到天大亮,外头蒋三老爷都等急了要看女儿和外孙,王爷这才起身,又亲自把王妃从产房抱回了正房。
    后头事情就多了。王爷一出来,先给阖府上下全部多发三个月的月钱,这可是一笔厚赏了。等蒋老太爷给产妇和孩子都诊过了脉,确定母子平安之后,王爷又跑进宫去报喜。这不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