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什么别的状况吗?”头痛目眩有可能是高血压,并不能证明就被下药了,“娘娘腹中胎儿可有什么不适?”
    “这——这倒没有……”袁淑妃喃喃地道,“它很安静……”这也是她说的话没人相信的原因之一,既没有腹坠也没有腹痛,保胎药其实都不大用。
    “安静?”桃华却觉得有点不对了,“娘娘腹中的龙胎每日可动?”袁淑妃怀孕已经将近六个月,早该有胎动了。
    “动?”袁淑妃虽然怀过两胎,但每次都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小产了,根本就不曾经历过胎动的时期,听了桃华的话手下意识地按到了小腹上,“不动不动,它好好的,为什么要动?”
    “娘娘,胎儿大了自然会动的。”桃华对袁淑妃这点儿可怜的产孕知识十分无语,“娘娘如今有孕近六月,早该感觉到胎儿在腹中动弹才是。”
    “它动,不是要小产么?”袁淑妃隐约还记得,宫中曾有妃嫔有孕之后小产,当时好像太医所说的就是胎动频繁,难以保住的话……
    “当然不是剧烈地动……”桃华一阵头痛,“晚上娘娘应该能感觉到龙胎在腹中微动。”
    “没有啊……”袁淑妃的手紧紧护着腹部,“它没有动过……”以前的太医也没有这么问过她,她也不知道胎儿居然还应该动。
    “我,我是不是被人下药了!”袁淑妃猛地坐起来,伸手拉住了桃华的手,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她,“我的孩儿会不会有事?郡王妃,你要救救我的孩儿!”
    “淑妃——”皇帝伸出手来,慢慢把袁淑妃的手指一根根扳开,将桃华解救了出来,“也许只是我们的孩儿安静些,也或许你从前不曾注意。你就是这般总是忧心,才会如此不适。朕早说过了,心,须得放宽些才好,佛家所谓戒执,也就是这个意思。”
    袁淑妃直愣愣地看着皇帝,眼光中充满了绝望,然而最终也只是颓然地躺了下去。皇帝温和地替她掖了掖被角,对桃华点了点头:“淑妃要休息了,我们去外头说话。”
    桃华跟着皇帝走出了钟秀宫,直走到明媚的阳光下头,才觉得身上暖和了些,摆脱了钟秀宫内殿那种阴冷的感觉。皇帝脸上的温存微笑早就没有了,淡淡地道:“淑妃这一胎果然不对了?”
    “普通而言,娘娘这一胎早该有胎动了……”一直没动,可能就是死胎。
    “院使也是这样跟朕说的。”
    “皇上早知道了?”桃华虽然听沈数说过,皇帝不会让袁淑妃生下子女,但此刻听见这话,仍旧有些震惊,“但淑妃娘娘……”看起来明显根本不知道胎动怎么回事嘛。
    “没人敢跟她说。”皇帝淡淡一笑,“她本来就多虑多思,若告诉她胎儿可能有事,只怕就真的要出事了。”太医哪敢担这个责任,但是假如这时候不说,将来小产了也是他们的责任,所以才由院使尽量婉转地向皇帝表达了一下。
    “朕就想知道,到底她是中了什么毒。”
    “这个——能否拿到那药呢?至少现在这种情形,臣妾也很难判断娘娘究竟所中何毒。”
    皇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让朕想想办法。这几日大约是怕你回来诊出端倪,皇后已经叫人停了药。”
    桃华忍不住问:“皇上既然知道是皇后下药,为何——”为何还要等着呢?
    皇帝微微一笑:“若无实证,皇后怎么肯承认,于家又如何肯服罪呢?”他淡淡地回头看了一眼钟秀宫的方向,“何况,淑妃素来敬重皇后,若无实证,她怕也不肯相信呢……”
    
    ☆、第182章 爬床

  嫁出去的姑奶奶回娘家本就是件大事,更何况这位姑奶奶还成了郡王妃,那就更是一件大事了。
    蒋锡家中,今日真是亲戚齐聚了。景氏一来就拉着桃华的手不放:“瞧着就瘦了——你在西北做的那些大事京城里早就传遍了,哎,那般辛苦,怎么能不瘦呢。”
    蒋莲华在一边笑:“虽说瘦了些,我看着三妹妹精神却是极好的。想来在西北虽然辛苦,却也自在。”
    桃华对她一笑:“二姐姐说的是。”这一群女眷们当中,大概也就只有蒋莲华能理解几分了。就是景氏,虽然也有真心,但也不免有做戏的成份。
    蒋丹华坐在一边,阴着脸一声不响。小于氏看过她两次,见她油盐不进,只得自己开口附和道:“西北苦寒,还要治疫种痘,实在是辛苦了。这次你回京城来,听说皇上又要让你主持种痘之事,怕是又要辛劳。好在你大伯也在办这事儿,若有什么,只管跟你大伯说。你跟郡王爷成亲已经半年多,也该考虑好生调理一下身子,早些生个儿子出来才是。”
    虽然小于氏这话旨在将蒋钧推上去,但说到早生儿子,景氏却也是赞同的:“正是。王爷年纪也不小了,想来也盼着早些有个儿子。就是先不生儿子,生个女儿也好。”
    桃华笑着点点头,既不反驳,也没有答应。这个身体才十六呢,虽然一向调养得好,个子比大多数同龄的女孩儿都高些,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过两年再提生孩子的事儿比较妥当。
    曹氏一直陪着笑脸在旁边坐着,这会儿等谈话告一段落,才向前欠了欠身道:“桃姐儿,你的屋子你爹还一直留着呢,都是原来的样子。柏哥儿时常想你,就去那院里瞧瞧。燕姐儿也是……”
    桃华笑了笑,起身道:“我在西北也想着在家里的时候,也想回来瞧瞧呢。”
    在座众人都是识相的,景氏马上道:“正该去瞧瞧。这做人家媳妇总跟在家做姑娘不同,我出嫁之后也时常想起娘家那屋子,还有屋子前头的一棵海棠树——哎,三弟妹,你们娘儿们去说话,我替你去瞧瞧前头的席面。”
    桃华当然不是真为了去自己院子里看看的,主要是她带回来的东西,现在都放在那个院子里。
    “这是给太太和燕姐儿带的毛皮,有狐皮也有羊羔皮,京城这个气候,冬日里穿着倒也合适。这几件玛瑙首饰是太太的,这套头面是定北侯夫人给燕姐儿的添妆。”
    曹氏见了两大箱子的毛皮先是一喜,随即见了那首饰又略有些失望——定北侯夫人给的头面十分好看,正适合陈燕,然而除了那头面之外,并没有别的东西了——桃华这是,不打算另给添妆了?
    “姐姐!”曹氏正琢磨着如何开口问一问,就听外头蒋柏华欢声大叫,接着就像个小炮弹似地冲了进来,一头撞到桃华怀里。
    他已经六岁,个头儿拔高了不少,结结实实地冲过来,险些把桃华撞得倒退:“姐姐姐姐,我可想你了!你这次回来就住在家里,不去别的地方了好不好?”
    沈数跟着出现在院门口,听了蒋柏华的话顿时失笑:“柏哥儿,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方才在前院,他好不容易才把这小子哄好,跟他讲明白了桃华已经嫁给他,将来要跟他一起在郡王府过日子的道理,期间除了送他一把未开刃的小匕首,还许下带他去骑马,怎么这才一转头,见了桃华马上就变卦呢?
    蒋柏华抱着桃华的腰,转头冲沈数吐舌头做鬼脸。他脸上的婴儿肥尚未完全褪去,人虽然不再是个圆圆的小胖子,脸却仍旧还有点团团的,做起鬼脸来十分可爱。桃华笑着在他脸上掐了一把:“听爹爹说你如今都自己住到前院,开蒙读书了,怎么还做这个样子?”
    蒋柏华哼哼着不回答,抱着桃华不放手。曹氏看见沈数心里就有些发怯,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小心地道:“郡王爷——”按说她也算是沈数的岳母了,然而当初沈数和桃华回门的时候却是只给李氏的牌位行了大礼,所以她现在也并不敢以岳母自居。
    “太太一向可好?”沈数也很客气地向她欠了欠身。论家礼,他得给曹氏行礼。论国礼,曹氏得给他行礼。既然如此,不如大家都别行这礼了。
    “哎,哎,都好,都好,劳王爷惦记。”曹氏有点慌张地说了一句,匆匆忙忙找了个借口就出来了,才走出桃华的院子就看见陈燕过来:“娘,王爷过来了?”
    “啊,王爷在里面。”曹氏指了指院子里,“你怎么也过来了?”
    陈燕下意识地握了握手掌:“我,我原想找姐姐说句话的……”早知道桃华要回京城,刘之敬那边就来了封信,“他说在西北时姐姐姐夫大约对他有些误会……”
    “可是王爷在里头……”曹氏为难地回头看看,“王爷那样子,我,我总觉得有些骇人。”不单单是身份,还有种说不出的压迫之感,只要一肃起神色来,她就有些害怕。也真难得蒋柏华竟不怕他,还敢跟他吐舌头做鬼脸呢。
    陈燕心里也发怯,在院门口探了探头,便见沈数正把蒋柏华抱起来高高举在空中,让他蹬着两条腿又笑又喊。瞧这样子,好像也不是很骇人,可是有他在,陈燕再怎么也不能进去跟桃华说话了。姐夫跟小姨子,还是要避着些的,这个道理她总懂得。
    “罢了,去看看你姐姐带回来的东西吧。”曹氏拉着女儿走了,“这次你姐姐给我的那些皮毛,你也一并拿去,凑一凑,总也能凑上二十四抬了。”
    “既是给娘的东西,我拿它做什么。日后姐姐知道,怕也要不快。”
    曹氏叹道:“你不拿,如何能拼起二十四抬来?定北侯府也给了点添妆,不过我看你姐姐的样子,怕是不打算再给你添什么了。”
    陈燕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姐姐不添也无妨,我只怕她不让之敬管种痘的事了……”
    “能这样?”曹氏大惊,“不是你大伯父已经定下来……”
    “大伯父说话也不如姐姐管用。”陈燕烦躁地道,“娘难道没有听说?是皇上让姐姐回来主持这事儿的。姐姐说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这,这怎么办?”曹氏也有些慌了,“既然是误会,说清楚不就是了?”
    陈燕又咬起了嘴唇。当初桃华写信回来告诉家里刘之敬自己制造了惊马事件,她虽然信誓旦旦地说定然是桃华误解了刘之敬,但内心深处,她也难免有那么一丝怀疑。可是刘之敬已经与她定亲,日后就是她的依靠,倘若她承认了刘之敬临阵脱逃,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然而那时候辩解倒还有用,现在桃华都回来了,只要桃华认定了刘之敬是自导自演了这出戏,那么再怎么分辩都没用了。刘之敬写了信来让她代他向桃华解释,可他自己为何不去向安郡王解释呢?
    “姐姐若是认定了,怕也解释不清……”陈燕烦躁地道,“若是爹爹肯说句话就好了……”
    曹氏喃喃地道:“可是你爹也说刘翰林……”她可不敢去跟蒋锡说这事儿。
    陈燕看她那样儿也知道指望不上她,只得道:“罢了,等我找机会给姐姐说吧。”
    曹氏颇有些鸵鸟心态,只要这事情不找到她头上,她便觉得轻松些,见陈燕不再提此事,她也连忙将话题转开:“来来,看看定北侯夫人给你的添妆,这玛瑙成色着实不错,颜色又鲜亮,你戴着一定好看。”
    陈燕乍看这副头面也觉得喜欢。这套头面不比当初景氏见她们姐妹时给的那套,因为是给年轻女孩儿家的,便只有发梳、钗、步摇和一对珠花。定北侯府给的这套头面,乃是给妇人戴的,顶上挑心,两边捧鬓,前头分心,后头满冠皆全,另加花钿簪子,足有十几件,用的玛瑙都是石榴籽儿一般鲜红可爱,衬着雪白的银子,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