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华-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仿佛灵光一闪,豁然开朗,桃华觉得自己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太后打的是这个主意!真是可笑,以为她成了于家妇,就会死心塌地为于思睿治病了吗?开什么玩笑!就让这个欺男霸女的家伙,老老实实过下半辈子吧!
    薄荷在旁边有些担忧地看着,直到发现桃华神色和缓了些,虽然嘴唇紧抿,但眉头却已经松了一些,这才轻轻舒了口气。虽然她不知道自己姑娘方才想了什么,但看这样子,是有主意了。
    马车在宫门处停下,曹氏已经紧张得有些同手同脚。桃华先下了马车,伸手将她扶下来,低声道:“一会儿进了宫,太太多听少说,若是太后有什么话——”她顿了顿,抓着曹氏的手用力一紧,沉声道,“太太要先想一想,不要自作主张!”
    桃华可不比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闺中弱女,手上一紧,曹氏的手腕都被抓得有些疼,顿时回过了神来:“桃姐儿——”
    桃华抬起一根手指抵在唇上,做了个禁声的手势,随即松开手,替曹氏拉了一下被捏皱的衣袖,低声道:“总之太太记住我的话就是。”不是她想威胁曹氏,而曹氏现在就已经紧张成这样,一会儿到了寿仙宫恐怕也只会说“是是是”了,无论太后说什么,她绝不会动一动脑筋,桃华不能信任她!
    寿仙宫里,果然只有太后和皇后二人,宫人领着曹氏和桃华进去,先行大礼。曹氏果然紧张得浑身僵直,动作都有些变形,但好歹没有什么大的失态。
    太后倒是十分温和的模样,先是赐座,之后竟然跟曹氏寒喧了几句家长里短,让曹氏也慢慢放松了下来。
    桃华却丝毫也不敢放松。她虽是微垂了头坐着,却始终用余光观察着太后和皇后。太后脸上神色自若,根本看不出什么异样,皇后却就没这么城府深沉了,桃华怎么看,都觉得她眼里闪着一种恶意而快乐的光,还不时向宫门口看去,像是等着一场好戏上演一样。
    太后闲扯了几句,话题一转就说到了桃华:“……医术既精,人又懂礼——听说你进门的时候她才十岁,能到今日,想必你也用心良多。”
    曹氏有些尴尬地看了桃华一眼,勉强笑道:“太后过奖了……”她可哪有本事教导桃华什么啊。
    这心虚得太过明显,宫里都是人精子,哪个看不出来?太后脸上的笑意更深,果然李内监的消息不错,蒋氏这个继母,对她根本并不关心,如此说来,想必在她的亲事上也不会多加阻拦了?
    “说起来,女儿家会医术的实在是凤毛麟角,何况她医术还如此高超,就连太医院院使也自承不如……”太后含笑扫了桃华一眼,见她低着头仿佛十分温顺的样子,不由心中冷笑,装出这副模样,难道就能掩盖不驯的事实?等将这匹没笼头的野马圈进承恩伯府,看你还能怎么样!
    “哪里能跟太医们比呢……”曹氏连忙谦虚。
    “怎么不能比?”太后笑道,“之前若不是她,承恩伯如今还躺在床上呢。眼下皇上想派个太医去照顾承恩伯,我心里就犯嘀咕,能有用么?也不知道当初这些人是怎么进太医院的。”
    桃华现在几乎已经能猜测到太后接下来会怎么说了,必然先是提出让她去照顾于思睿,然而一个未出阁的女子怎么好去贴身照顾一个男人,那么不管曹氏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太后都可以顺势提出成亲的事来。
    不能让太后说下去了!桃华身体向前倾了倾,轻轻地清了清嗓子。
    “蒋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皇后一直在满怀恶意地看好戏,这时候见桃华忽然咳嗽了一声,还当她是有点失仪,当即就开了口。
    太后微微皱眉。她原是要一鼓作气把话说完,不给桃华反应过来的时间,但皇后乍然开口,她也只能停了下来等着桃华的回答。
    “是。”桃华欠了欠身,仍旧微低着头,“其实皇上选用宫中太医去照顾承恩伯,乃是最为稳妥的。”
    “哦?”太后眉毛一挑,“他们连承恩伯的病都治不好,这也叫稳妥吗?”
    “回太后的话——”桃华仍旧微垂着头,“医者,医德第一,医术第二。太医院择人是为侍奉宫中贵人,更要选仁厚正直之人,否则——”她稍稍拖长了一点声音,“医可救人,也可杀人于无形,倘若心术不正,纵然医术超凡,又有谁敢用呢?毕竟有时候或许是一味药少用或多用些,针灸之时略变些深浅位置,一个人就会无声无息地死去,全无痕迹……”
    
    ☆、第119章 有喜

  寿仙宫正殿里,有一瞬间的寂静。除了曹氏还是一脸完全状况外的模样之外,太后的脸色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其余的宫人们更是噤若寒蝉。
    “这么说,医者也会杀人了?”半晌之后,太后才冷冷地道,“不是都说医者父母心,行医之人只该救人,如何还会杀人呢?”
    她的声音在一片死寂的大殿中回响,有种难以形容的阴森和压迫。曹氏虽然什么都没搞明白,却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冷战。
    桃华却反而抬起了头,微微一笑:“所以太医院挑选太医,首重医德。医者父母心,然而父母亦有恨子女欲其死的时候,更何况医者呢?民间亦有医术出众者,之所以不敢贸然令其进入太医院,便是为慎重之故。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宫中俱是贵人,又岂可犯险呢?即使其不过一时冲动,但失足便成千古恨,纵然事后忏悔,亦是悔之不及了。”
    皇后在喉咙里嘀咕了一声:“危言耸听……”太医院挑选太医当然不是这样来挑的,不用民间医者,大部分还是怕他们医术不精,或者不懂规矩,把外头乱七八糟的东西带进来。若说到医德什么的——那宫里有些个嫔妃小病拖成大病,或有些宫人病了却不得医治,又是怎么回事呢?
    太后闭紧了嘴唇。她保养得虽好,但毕竟年纪已经大了,这几个月来既为了于思睿之事心焦,又自己也得了疟疾,身体有所亏损,因此原本看起来还丰润的脸颊已经消瘦了一些,就露出了嘴角两条锋利的法令纹,这样沉下脸来的时候显得格外阴沉:“如此,可见皇帝周到。”
    这几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桃华的话她听得再明白不过,这分明就是威胁:倘若她不高兴了,完全有办法弄死人!
    太后有一瞬间的冲动想叫人把桃华拖出去打死,然而这念头只是微微一动,就被她压了下去。桃华说的话字字句句都是在称赞太医有德,皇帝稳妥,没有半个字是犯了规矩的,纵然她是太后,也不能就这样把人给拖出去……
    “你说得不错……”太后终于垂下眼皮,淡淡地道,“太医院的人,到底还是尽心的。”
    桃华稍稍动了动身子。或许是寿仙宫里的炭盆烧得太旺,她后背上已经被汗水浸透,里衣全部粘在了身上,极不舒服:“太后说的是。其实医者大都是愿意尽心尽力去为病人诊治的,只是有些病在能力之外,非不为也,乃不能也。”
    太后冷冷地注视着地面,没有说话。大殿之内又是一片死一般的静寂。
    皇后左看看右看看,话已经到了嘴边又被她硬生生咽了回去。纵然再是愚笨,她也听出了桃华话中的意思,知道太后是绝不可能冒着于思睿被害死的危险将桃华娶进承恩伯府了。
    “母后这里今日倒热闹。”殿外传来皇帝的声音,他穿着一身天青色袍子悠然进门,身后跟着杜太监,手里抱了两个花瓶,“看来朕来得不巧了。”
    桃华拉了惊呆的曹氏一把,一起跪了下去,在太后看不见的地方松了口气。太后看着她身姿笔挺稳稳当当地坐着,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如果不是在袖子里紧紧攥着拳,她恐怕就会不由自主地发起抖来了。这可不是她前生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她的生死完全可以由某些人一言以定。
    皇帝的出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太后抬了抬眼皮,脸上已经换了笑容:“皇帝怎么来了?”
    “起来吧。”皇帝随意向地上的两个人摆了摆手,随即示意杜太监将两个花瓶小心翼翼放下,“今日在书房看见花房送了蜡梅来,想起这对瓶子插花应该不错,就给母后送过来了。”
    这对联珠瓶是太后最喜欢的哥窑青瓷,上头的冰裂纹清晰美观,一抹青色如冰似玉,长颈细腰,用来插什么花都好看。太后虽则满腹怒火,但看见这双瓶子脸色也不由得和缓了些,摆手叫宫人接过去:“皇帝费心了。”
    皇帝笑了笑:“母后喜欢,就是这对瓶子的造化了。”说着,漫不经心瞥了一眼曹氏,“这是——”
    “是蒋氏的母亲。”太后此刻已经将心头的怒火压了下去,又恢复了一贯的雍容模样,只有嘴角边两条深刻的法令纹暴露了她的内心。
    “哦——”皇帝对重新行礼的曹氏摆了摆手,“母后宣蒋氏来,可是有什么不自在?”说着,皇帝不等太后答话便对桃华看了一眼,“自从上次染疫之后,太后身子一直有些虚,你既来了,正好再给太后把把脉。”
    太后的嘴唇顿时抿成了一条线。没错,皇帝不久前才因蒋氏治疫有功而赏了她,这其中还包括蒋氏治好了她,倘若这时候她处置蒋氏,能有什么好名声?太后可不像如同前朝的戾帝一样,死后在谥号里添了那么一个刻薄的字。
    “是。”桃华顺势上前,给太后诊了两手脉象,又请看了舌苔和眼睑,询问了贴身宫人一番,这才道,“太后疫症虽好,但疟疾之症甚损精血。太后毕竟有了年岁,虽则调养当宜,但恢复起来也要慢上许多。如今用的方子并没错,但除药补食补之外,太后还宜时常去园中走动走动,略晒晒阳光,对身子大有裨益。”太后病愈的时候已经是深秋,宫人们生怕她体弱受凉,简直恨不得连门窗都不让透点风进来,更不必说出去走动了,因此这几个月,竟是根本没有迈出殿门一步。
    太后心里有气,也没有好好听桃华说些什么。皇帝既然已经来了,她也没法再对桃华当场做些什么,只得又叫人拿于思睿的药方来,让桃华在上头添减了些,这才叫宫人将桃华和曹氏送了出去。
    皇后憋了一肚子气,至此实在忍不住了,见桃华已经退了出去,皇帝却还没走,便似笑非笑地道:“皇上今儿倒不忙?”
    皇帝也同样似笑非笑地回看了她一眼:“快到年下,皇后有多忙,朕就有多忙。不过今日有一桩喜事,再忙也要过来告诉母后一声。”
    太后实在不觉得今年这一年能有个什么喜事,勉强道:“哦?什么喜事,快说来听听?”
    皇帝微微一笑:“方才太医去春华殿请平安脉,诊出了两个多月的喜脉。”
    春华殿住的是赵充仪,且是独住,并没有别的低位嫔妃,因此一说春华殿有喜脉,那便是赵充仪无疑了。
    皇后一张脸唰地就白了。太后也怔了怔,才笑道:“果然是大喜事!赶着年下,这竟是双喜临门呢。皇后,快赏!”
    太后提醒了这一句,皇后才醒过神来,勉强笑道:“正是该赏,该重赏呢!去,告诉内务府,春华殿的份例再加一倍,都给我伺候好了,赵充仪若有什么闪失,唯他们是问!”
    太后听得皱了皱眉。哪有刚诊出喜脉,就说什么闪失的,倒好似在诅咒一般:“青玉,去库里挑一对玉如意,送到春华殿去讨个吉利。再把那尊白玉送子观音也送过去,若是能一举得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